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专业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打印版)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5,文件大小:4.05MB,团购合买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什么是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使学生懂得教育是如何起源的,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3、学生掌握未来的教育将是怎样的。 4、使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科目有兴趣、有好奇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什么是教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使学生懂得教育是如何起源的,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 3、学生掌握未来的教育将是怎样的。 4、使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科目有兴趣、有好奇心。 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学难点:教育的历史发展及现代教育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分配:4学时 教学进程: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本质Nature of education),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指教育作为一种社 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教育本质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 出发点,它不仅是教育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且对教育本质的理解程度直接影 响具体的教育活动。要了解教育的本质必须从教育的产生谈起。教育产生于社会 生活的需要,即产生于生产劳动。从生产出发来考察教育是马克思、恩格斯教育 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考察教育的出发点是两种生 产理论。生产是指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用 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通过生产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人类自身才能生存,社会才能存在。教育是社会 的一个子系统,也脱离不了生产。从生产理论出发才是探讨教育本质的源头。生 产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即生产的物质因素 是生产的物质基础:劳动者,即生产的人的要素,其本身是物质生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要使生产得以进行,就必须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两种生产指的就是物质 资料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从两种生产理论探讨教育本质就是从人的生产与教育和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教育的联系中剖析教育本质是什么。 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是人的存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存在的前提必然 1

也是人的存在。人与动物同源,这指出人自身所拥有的第一个属性就是自然属性, 人被生产出来首先是一个自然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自然人刚生产出来就被带到 动物界,不再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就失去了具有社会属性的机会,不会成 为一个社会人。印度“狼孩”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就是在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简言之,教 育使人一步步地社会化。因此可以得出人的生产与教育的关系图示。 生产 教育 白然人 +社会人 图1 人的社会化 人类新的生命体产生后,是一个自然人。单个的自然人由每口都在重新生产 自己生命的父母生产出来的。自然人生活在早已社会化的父母以及其他社会人所 营造的氛围中,接受他们的影响(即,教育),逐步地成长为一名社会人。而后, 他们又生产出另外一部分人(子女),重复、改造他们所经历的类似的过程。由自 然人转化成社会人的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会不时地表现出来。教育在此过程中 扮演者促进人社会化的角色。教育活动针对人是任何社会形态的教育具有的共性, 是使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化”环节。 案例分析:炎炎夏日的“膀爷”,不晓人类生活规则的小孩吃饭穿衣的情形均 是其自然属性的“回归”。不论父母对孩子采取引导、恐吓、亦或威胁的方式,还 是媒体对“膀爷”的披露,都是推动人社会化的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反 复不断的生产、发展的。 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 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 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 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要使物质资料的生产得以进行,不 仅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还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只有具备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两个方面,才能有社会生产。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本身就是物质生产力的 最根本部分。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教育的关系就相应的产生。它们的关系如

图2所示。 教 育 牛产力 小产关系 (物质资料的牛产) 图2物质资料的牛产与教育的关系 人通过接受教育由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接受教育进入特 定的生产关系中。远古时代,人通过接受氏族长老、长者等施加的教育影响学会 制造工具、狩猎、农耕等技术成为生产力,又受原始宗教礼仪的熏陶进入生活中 氏族部落的生产关系。现代社会,人在学习、培训之后进入生产领域或者从事生 产工具的改进成为生产力。同时,了解社会的规则,进入交际的圈子,成为生产 关系中的一员。教育让人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关系中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也 对生产关系产生影响(积极或消极)。甚至,使人直接进入生产力。这个过程把人 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成为人,实现了人化,同时使人社会化。 在教育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互相影响过程中,教育的主体一人发生了两次分 化。第一次分化是在人与动物之间。由于教育,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实现 了人化。第二次分化是在人类社会内部。教育使一部分人成为生产力的代表,另 一部分人成为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代表。在阶级社会,就出现了教育 与生产劳动分离,双轨制学制等教育表现形式。而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极度匮乏和 极度丰富的时代,三者通过教育联系在一起。远古时代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 是如此。 案例分析: 物质资料生产:建国时大学生在校时间短,多侧重于理科;当今高级技工短 缺一一上海民企年薪40万聘请日本下岗的蓝领技工。 非物质生产需要:古代造就社会顺民,以利于统治,像范进中举、孔乙已等。 因此,教育的本质一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一本质有三层含义。 第一、人不是动物,人生来就带来了在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历史烙印。人 3

的生理素质为人类所特有,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引发”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得 以发展,使人的原始丰富素质得以体现出来,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外化”。 第二、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然实体,还是社会实体。作为社会实体,人必然在 后天生活中获得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并构成人们共同生活的共同义化,给 人的心理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完全是一种不自然的过程,实际是“文化化”。 第三、人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教育的特定职能就是按照生活要求造就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人,叫社会本质的“内 化”。 二、教育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有不同的说明与解释。 1、中国词源 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的是《尚书·尧典》:“命汝典乐,教胄子”。在 先秦古籍中,教育连用的很少,一般只用一个“教”字。如《中庸》说“修 道之谓教”: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 救其失者业”。“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孟子曰:父母具存, 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 之,三乐也。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字的意思:左边上部“爻”代表经典的内容,下边“子”是孩子, 意示孩子在经典的规范下言行,不能越轨;右边上部“卜”代表棍棒,惩罚 和约束孩子不良行为,右边下是“手”,即成人手持器械,督促孩子学习经典 的内容,意示越轨的孩子将会遭到惩罚。“学”字的意思:孩子在一所房子里 学习有关的知识。 育:象形文字中“育”的左边是女字,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也表示 “妇女生育孩子”,这里也有产出、引出的意思。子形倒立,是孩子未生出时 的状态。 2、西方词源

现代汉语“教育”所对应的西文,英语为“education”,德文为“Erziehung”, 意大利文为“educazione”,它们都来自拉丁文“Educare”。词首“E”原意为 “出”,词干“ducare”意为“引”,含义为“引出”而不是灌输。从词源上说, 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人所 具有的潜在素质,由内而外引发出来。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 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①瑞士教育家裴斯特洛齐说:教育 就在于“依靠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②德国思 想家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认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自觉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 3、中西方“教育”的差别 巾国 西方 教育方法 外烁论(强制灌输) 内发论(注重引导、启发心智) 教育内容 儒家经典(崇尚书本) 宽泛(崇尚白然) 上述这些材料关于教育的说法以上论述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人身心发展的过程。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首先,教育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虽然有 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与人类抚育子女相似,但他们是一种本能的活动。其他动 物界母体哺育幼仔的活动,哪怕表现的再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 射系列,是动物系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在他们的染色体中定 位作图,成为行为基因遗传下来,当发育到一定时期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便 表现出来。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自觉的改造自然,也不会借 助语言传授经验,因而,就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根据 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的改造世界、支配世界,并将改造世界、支配世界的 经验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 其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有意识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 才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所在。 ①曹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②曹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159。 5

第一,人一生下来,只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如果不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 则不能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教育正是一种将生下来一无所知的自然人转化为 社会人的过程。第二,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的发展进行影响的一种社会活 动。其他社会现象虽然可能对人的发展有影响,但他们的影响却是自发的,而 只有教育对人的影响更自觉、目的性更强。第三,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是由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活动 的内容、方法、场地、设施等,它在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实现 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中介作用。三要素构成了 教育过程的三对矛盾运动。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手段 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手段的矛盾。这三对矛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 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即教育者所进行的教育及要达到的教育目的能否为受 教育者所接受和实现的矛盾。三对矛盾运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 要求,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据此我们把教育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 人的体质的活动。 1、活动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 2、对象是多层次的,如正在成长中的人、成人等:组织可以是正规的也 可以是非正规的。 3、指影响的过程:“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4、影响的结果:“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5、影响的方法:“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受到很好 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 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 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主要是狭义的教育。 三、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由人、财、物、事所占据的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社会大系统中的 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方面组成,并 以文化为内容,以语言为手段所进行的一种文化交流、传承活动。所以教育活 6

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就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一文化、教育手段 语言这四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有时统称为教育措施。 (一)教育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 动的人。 广义:凡是对受教育者能“传输”、“施加”任何社会义化影响的人都是教 育者:具体讲,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 作用的人。因此,父母、教师、长老、宗教团体中的说教者乃至社会中的教峻 犯,像达赖、李洪志、本拉登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者。狭义:指那些确定以教书 育人为社会职业的人,即教师。 对于人的成长,父母的影响是深远的,学校的教育是系统的,社会的影响 是潜移默化的。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首要的推动作用。 (二)受教育者(教育对象) 广义:泛指那些接受教育者传递和施加社会文化影响的人。狭义:学校的 学生。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育活动的效果好赖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活动就是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的外在 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才能、思想、观点和品质的过程。 受教育者凸现出教育对象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三)教育媒介—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 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教科书、教参、环境、其他信息载体、 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品质等方面。教育内容因时间、对象而有所不同。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具、器材、多媒体等。 要求: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统一,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统一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的起源,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代表性的观点有:教育的神 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哩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一)神话起源说 1、基本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傍依 于神或顺从于天。 7

朱熹:人天生就被赋予仁义礼智等本性,但个人气质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 和保全自己的本性,一且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 做众人的教师,以帮助众人恢复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以及 司徒、典乐等职位出现的原因。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 志。 2、评价:限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不能正确认识教育的起源 问题。 (二)生物起源说 1、基本观点: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勒图尔诺(1831-1902)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 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 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 沛西·能(1987一1994)1923年在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大会上的主席演说 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 本能需要”。 2、评价: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 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心理起源说 1、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 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 意识的模仿。他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 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 2、评价:把全部教育归于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从而把有意识的和 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排除于教育之外,走向极端。 (四)劳动起源说 又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历史唯物 主义原理,在科学分析人类祖先的产生及开始制造工具前后的历史的基础上提 出的。这种理论避免了前几种理论无视教育的社会性,脱离教育赖以存在的社 会物质基础的缺陷,被我国的学者普遍接受。我国学者认为,教育的起源不仅 与劳动有关,而且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有关,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和生活 的需要产生了教育。 8

1、基本观点: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2)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前者 是社会性的,因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的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教育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经验。 (5)教育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发生变革。 2、评价: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突出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本质区别 一意识性。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教 育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一般认为教育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大致经历了 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形态的教育和现代形态的教育三个阶段。其中古代形态 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四次革命 时间 作用 文明进程 教育发展 工具制造革命 250万年前 使人区别于动物 原始文明 原始教育 使人从食物采集者变 农业革命 1万年前 农业文明 农业教育 为食物牛产者 使人类产生:从于工业 工业革命 200年前 工业文明 工业教育 牛产变为机器牛产 使人类消费从物质消 知识革命 50年前 知识文明 信怠教育 费向知识消费转向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大约一百万年以前,人类社会产生,人们把从原始群到氏族公社的漫长历 史时代,称为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人们使用石器进 行劳动,靠捕猎与采集为生。尽管终生劳作,也仅仅勉强维持最低生活需要。 没有剩余产品,生产资料是原始公社的公有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 成果。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剥削与阶级。与原始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相 适应,原始形态的教育有其特点: 第一,教育同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柑结合。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 9

下,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 教育人员,是在生产劳动过程和人们口常生活中并结合人们的劳动与生活进行的。 第二、教育内容简单化。年长的一代带着儿童一起制作工具、器皿,进行采 集、渔猎、放牧、种植,向他们传授这些方面的技术与经验,并借此培养他们勇 敢、机智、团结、互助的品质。当部族处理劳动成果,举行宗教仪式时,也由年 长者引导儿童观摩、学习。通过参加、学习、观摩生产劳动与各种社会生活,儿 童便逐渐学会了生产、生活技能,掌握了各种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成为社会所 要求的人。 生产劳动教育:人工取火,石器、陶器、铜器的制作,狩猎技术,教民农作, 畜牧业 社会生活教育:食一一口常生活习惯培养,衣一兽皮、丝织品的制作,住 建住所、居住习惯,行—造舟车,婚姻家庭生活 一血缘群婚、氏族群婚、 对偶婚。 原始宗教教育:祭祀、巫术、礼仪 第二,教育以口耳相传为主要手段。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没有记录和广 泛文化交流的工具。当时的生产技术与生活经验的传授都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年轻 一代在实际活动中的观摩实现的。 第三,教育的无阶级性与广泛的社会性。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公有,不存在 阶级与阶级对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决定了原始教育的一个本 质的特点,就是无阶级性。社会成员都平等的接受一定的教育,没有阶级分工 所引起的那种差别。同时,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原始教育也 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凡是集体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知识、能力、 品德、习俗全体社会成员都需要努力学习和培养,因而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教育是全体社会公众的事情。 (二)奴隶社会的教育 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类有了剩余产品,可 以供养一部分人不用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而专门从事文化教育事务:并且国家和 阶级出现后,也有一大批社会公务人员和官吏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培养:特别 是知识的积累与文字的出现,为学校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手段。于是, 学校便应运而生。 学校名称:庠、序、校、学、辟雍、泮宫:义法、弦琴、体操等 10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