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只有知道了介质中的束缚电荷的分布,我们才有可能得知空间总电场的行 为。下面我们将由浅入深地,一步步地研究。 (一)、分子(原子)的极化 首先从最简单的分子(原子)对外电场的相应开始。这中间又包含了两种情形 1.非极化原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原子。 E=0 E≠0 原子 原子 E=0时,原子没有极性 E≠0时,原子正负电荷中心偏离 中心位置,等效于一个偶极子。 这叫“位移极化”现象 E电离P∝E,线性变化 E<<E电 E较大时 P=aE+a2)E2 非线性 E>上电离 被电离 我们只考虑电场较小的情形,即p∝Ea 2.极化原子:正负电荷中心偏离的原子。 这类原子当外电场E=0时有固有偶极矩,它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 这时我们加电场E,p当然会加强(将正负电荷进一步拉开) 因为p=P+aE0E,但这非主要响应 U=-pE=P2Ecos0+aE2,当E→0时这项贡献E2是小量。 在外加电场中,0级的响应是转动,其结果使得P平行于E。 (二)宏观介质对电场的响应 基本图象只有知道了介质中的束缚电荷的分布,我们才有可能得知空间总电场的行 为。下面我们将由浅入深地,一步步地研究。 (一)、分子(原子)的极化 首先从最简单的分子(原子)对外电场的相应开始。这中间又包含了两种情形。 1.非极化原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原子。 E = 0 时,原子没有极性 E ≠ 0 ur 时,原子正负电荷中心偏离 中心位置,等效于一个偶极子。 这叫“位移极化”现象。 << EE 电离 P E ∝ ,线性变化; E 较大时 αα EEP 2)2( ⋅⋅⋅⋅++= 非线性; > EE 电离 被电离 我们只考虑电场较小的情形,即 ext p ∝ E r r 2.极化原子:正负电荷中心偏离的原子。 这类原子当外电场 时有固有偶极矩,它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 E = 0 这时我们加电场 E r , 当然会加强(将正负电荷进一步拉开) p r 因为 0 0 p = + p αε E r r r ,但这非主要响应 2 0 0 U p E pE E =− ⋅ = + cosθ αε r r , 当 时这项贡献 E → 0 2 E 是小量。 在外加电场中,0 级的响应是转动,其结果使得 P 平行于 E 。 (二)宏观介质对电场的响应 1.基本图象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