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象生八卦。”这本来是讲八卦形成过程的,但卦爻代表着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因此这 话也就具有了宇宙生成的意义了。我们把《易传》与《老子》以上关于宇宙生成问题的 两段话相比较,尽管《易传》的说法比较简单、粗糙,但显然表现了对老子道家宇宙生 成论的认同和接纳。因此,高亨先生又说:“《易传》的说法与老子略同,应该说《易 传》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同上) 再次,老子“道”的自然主义思想对《易传》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老子》25章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1章又说:“道之尊,德之贵,人莫之命而常自 然。”37章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7章又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谐 我自然。”64章又说:“是以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京表明,老子哲学的 个重要特点,就是“道法自然”、“天道自然无为”。老子所说的启然,其含义就是天然、 自成、自然而然。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顺任它自身的本然情状去发展。不必以外界的 意志和力量去制约它《易传》对老子道家的这神自然主义的哲学恩想表现为认同和接纳。 如《乾·彖》说:“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即是把字宙万物看成是大化流行的自然过程。 《系辞上》说:“《易》无思也,元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实则转述了老 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无妄·象》说:“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 物。”既说明了天道自然的规律性,又强调了先王因任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和老子的 圣人“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思想是一致的。总之,《易传》的天道观吸收了老子道 家的自然主义,是和它的自然主义的晢学思想有着相通性的 以上简要地分析了老子道家对《易传》天道观的影响,说明了《易传》哲学与道家 哲学思想是有着一定的相通性的。但是,《易传》毕竟属于儒家著作,所以在天道观方面 又与老子道家有着显著的不同,其思想实质却是和儒家相一致的。故再作如下论述 前面提到,在老子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易传》是以“太极”和“道”来探索宇 宙的本原和万物生成问题的。然而,我们对《易传》的天道观进行再深入的探讨,就不 难发现“天”或“天地”在其哲学思想上往往是同义语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实际 上是《易传》形上学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如《乾·彖》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 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坤·彖》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 物,德合无疆。”《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又说:“乾知大始, 坤作万物。”《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系辞下》说:“天地铟缊,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泰·彖》说:“天地交而万物通。”《否·彖》说:“天地不交而 万物不通。”《归妹·彖》:“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咸·彖》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始·彖》说:“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等 等。这就表明,《易传》不但把“天”或“天地”看作宇宙万物的超验本原,而且又用它 来探求世间万事万物的化生问题。另外,《易传》的“太极”和“道”,都和《易传》的 天”或“天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前面所说的《易传》的“太极”,主要是 从卦画的构成的发生上所提出的关于“易”之最高范畴的一个概念,即是认为“太极”是 “易”之最大的宇宙物象。然而《系辞上》又说:“法象奠大乎天地。”即是说“易”的最 大取象又是“天地”,故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太极”和“天”或“天地”则是同构的 其次,《易传》的“道”是从哲学概念的“天”引导出来的一个极重要的范畴,它主要指 2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四 象生八卦 。 ” 这本来是讲八卦形 成过 程 的 , 但卦艾 代表 着宇宙 间 的万事万物 , 因此 这段 话也就具有 了宇宙生成的意义 了 。 我 们把 《易传 》与 《老子 》以上关于 宇宙生成 问题 的 两段话相 比较 , 尽管 《易传 》的说法 比较 简单 、 粗糙 , 但显然表 现 了对老子道家宇 宙生 成论 的认同和接纳 。 因此 , 高亨先 生又 说 “ 《易 传 》的说法 与老子 略 同 , 应 该说 《易 传 》是受了老子的影响 。 ” 同上 再 次 , 老子 “ 道 ” 的 自然主 义思想对 《易传 》同样 产 生 了重大影响 。 《老子 》 章说 “ 人法地 , 地法天 , 天法道 , 道法 自然 。 ” 章又 说 “ 道 之尊 , 德之贵 , 人莫之命而常 自 然 。 ” 章又 说 “ 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 。 ” 章又说 “ 悠兮其贵言 , 功成事遂 , 百姓 皆谐 我 自然 。 ” 章又说 “ 是 以圣人 … …辅 万物之 自然而 不敢 为 。 ” 这京表 明 , 老子哲学 的一 个重要特点 , 就是 “ 道法 自然 ” 、 “ 天道 自然无为 ” 。 老子所说 的 自然 , 其 含 义就是天 然 、 自成 、 自然而 然 。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顺任它 自身的本然情状去发展 , 不 必 以外界 的 意 志和 力量去制约它 。《易传 》对老子道 家的这种 自然主 义的哲学 思想表 现 为认 同和 接纳 。 如 《乾 · 象 》说 “ 云行雨施 , 品物 流形 。 ” 即是把宇 宙万物看成是大化流行 的 自然过程 。 《系辞上 》说 “ 《易 》无思也 , 无为也 , 寂然不动 , 感而遂通天 下之故 。 ” 实 则转述 了老 子 的 “ 自然无为 ” 的思想 。 《无妄 · 象 》说 “ 天下雷行 , 物与无妄 , 先 王 以 茂对 时育万 物 。 ” 既说 明了天道 自然 的规律性 , 又 强调了先王因任 自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和老子 的 圣人 “ 辅万物 之 自然而不敢为 ” 的思想是一致的 。 总之 , 《易传 》的天道 观吸收 了老子道 家的 自然主 义 , 是和 它的 自然主 义的哲学 思想有着相通性的 。 以上 简要地分析 了老子道家对 《易传 》天道观 的影响 , 说 明了 《易传 》哲学与道家 哲学 思想是有着一 定的相通性 的 。 但是 , 《易传 》毕竟属 于儒家著作 , 所 以在天道观方面 又 与老子道家有着显著的不同 , 其思想实质却是和 儒家相一致 的 。 故再 作如 下论述 。 前面提到 , 在老子道 家哲学 思想 的影 响下 , 《易传 》是 以 “ 太极 ” 和 “ 道 ” 来探 索宇 宙 的本 原和万物生成 问题 的 。 然而 , 我们对 《易传 》的天道观进行再深 入 的探讨 , 就不 难 发现 “ 夭 ” 或 “ 天地 ” 在其哲学 思想上 往往是 同义语并拥有至高无上 的地位 , 它 实际 上 是 《易传 》形上学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 。 如 《乾 · 象 》说 “ 大哉乾元 , 万物 资始 , 乃 统夭 , 云行雨施 , 品物流行 。 ” 《坤 · 象 》说 “ 至哉坤元 , 万物 资生 , 乃顺承天 。 坤 厚载 物 , 德合无疆 ” 《系辞上 》说 “ 易与天 地准 , 故能 弥纶天地 之道 。 ” 又 说 “ 乾知大始 , 坤 作万物 。 ” 《序卦 》说 “ 有天地 然后有万物 。 ” 《系辞下 》说 “ 天地 细 组 , 万物化醇 , 男 女构 精 , 万物化生 。 ” 《泰 · 象 》说 “ 天地交而万 物通 。 ” 《否 · 象 》说 “ 天地 不 交而 万物不通 。 ” 《归妹 · 象 》 “ 天地不交而万 物不兴 。 ” 《咸 · 象 》说 “ 天地感而万物 化生 , … …观其 所感 , 而天 地万物之情可见 矣 。 ” 《始 · 象 》说 “ 天地相遇 , 品物咸章也 。 ” 等 等 。 这就表 明 , 《易传 》不但把 “ 天 ” 或 “ 天地 ” 看作宇宙万物 的超验本原 , 而且 又 用它 来探求世 间万事万物 的化生 问题 。 另 外 , 《易传 》的 “ 太极 ” 和 “ 道 ” , 都和 《易传 》的 “ 天 ” 或 “ 天地 ” 有着极为密切 的关 系 。 首先 , 前面所说 的 《易传 》的 “ 太极 ” , 主 要是 从 卦画 的构成 的发生上 所提 出的关干 “ 易 ” 之最高范畴 的一个概念 , 即是认 为 “ 太极 ” 是 “ 易 ” 之最大 的宇宙物象 。 然而 《系辞 上 》又说 “ 法象莫大乎天地 。 ” 即是说 “ 易 ” 的最 大取象又 是 “ 天地 ” , 故从这个意 义上可 以说 “ 太极 ” 和 “ 天 ” 或 “ 天地 ” 则是 同构 的 。 其 次 , 《易传 》的 “ 道 ” 是 从哲学概 念 的 “ 天 ” 引导 出来的一个极重要 的范畴 , 它主 要 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