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LM BP(ed BP(eo) S 心S1 S 图136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策效应 图13.7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效应 相反,当BP曲线比LM曲线陡时,与封闭经济的 情形相比,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作用将 BP(eo) 会被放大而不是被抑制,如图13.8所示。当政府扩张 BP(ed) 性财政政策使S曲线向右移动到IS1时,新的内部均 衡点B位于BPe0)曲线的右下方,国际收支处于逆差r 状态,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在浮动汇 率制下,这意味着本币币值将向下调整而外汇汇率提 高,BP线向右移动。伴随着汇率提高、净出口增加, 又会使S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S2,经济最终在C 点达到均衡,超过了国民收入在封闭经济情形下的相 应水平。 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扩张性,yy 财政政策的效应有时低于封闭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 有时则高于封闭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其结果依赖于图138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效应 LM曲线与BP曲线斜率的关系。 13.32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主要影响LM曲线的移动,这里分别考察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情况。 1.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下,BP曲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假定经济均衡最初处于如图139所示 的A点,这时的经济处于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状态。如果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LM 曲线向右移动,经济的内部均衡点移动到B点,而B点位于BP曲线的右下方,故国际收支 38138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图 13.6 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效应 图 13.7 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扩张效应 相反,当 BP 曲线比 LM 曲线陡时,与封闭经济的 情形相比,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作用将 会被放大而不是被抑制,如图 13.8 所示。当政府扩张 性财政政策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1 时,新的内部均 衡点 B 位于 BP(e0)曲线的右下方,国际收支处于逆差 状态,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在浮动汇 率制下,这意味着本币币值将向下调整而外汇汇率提 高,BP 线向右移动。伴随着汇率提高、净出口增加, 又会使 IS 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 IS2,经济最终在 C 点达到均衡,超过了国民收入在封闭经济情形下的相 应水平。 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扩张性 财政政策的效应有时低于封闭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 有时则高于封闭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其结果依赖于 LM 曲线与 BP 曲线斜率的关系。 13.3.2 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主要影响 LM 曲线的移动,这里分别考察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情况。 1.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下,BP 曲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假定经济均衡最初处于如图 13.9 所示 的 A 点,这时的经济处于内部和外部同时均衡状态。如果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 LM 曲线向右移动,经济的内部均衡点移动到 B 点,而 B 点位于 BP 曲线的右下方,故国际收支 图 13.8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效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