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关于《易传》美学一文学思想的若干问题 危 虽然我们知道,《孟子》有著名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之说,必为司马迁所熟知,但 是,那是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与著书尚未沾边;而上引《易传》大概是第一个把“衰 世”“忧患”与著书联系在一起考察著书之事的。因此,由《史记》特别是《太史公自序》数称 《周易》,我们可以认为,司马迁乃留意于上引《易传》再三说“易”为“衰世”“忧患”之作,而 有所感触,乃至浮想联翩,因类而及,概括出“发愤著书”之说。这应当是“文王拘而演《周 易》"能为此说打头的最重要原因。换言之,《易传》有关《周易》作者、时代、成书过程等等 的推测,遥启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进而流衍百代,影响深远。这自然又是《易传》与古 代文论相关的又一大方面 其实,这里还应当注意到《孟子》之外,《易传》说“《易》之兴也”,一称“其于中古乎”,再 称“其当殷之末世乎”;一称“其有忧患乎”,再称“其辞危”,还称“作《易》者,其知盗乎”等 等,是一部以“知人论世”以研究《易经》之文章一文字的蓍作。当然,这是否由于受到《孟 子》“知人论世”说的影响还很难说,笔者汉为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向来人们但知“知 人论世”由孟子所提倡,而《孟子》一书中对此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却往往并不很成功;现在 看到《易传》在《易经》研究上“知人论世”的努力与成就,就不能不承认它可能早在《孟子》 之前,就已经实践了“知人论世”的文章一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岂不是一个很值得注意 的文学理论现象吗? 当然,《易传》在《易经》研究上的“知人论世”大都语焉未详,而且多以疑问的口气出 之。但是,其所造实已较为深入。如其“予稽其类”云云,今人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释 曰:“考察《易》书卦中所言的各类事物多是忧患危惧之辞,有衰世的意味。”①玩其语意, 实是就《易经》卦爻辞举事、系辞而尚论其世,又是在“论其世”的基础上考论《易经》文本的 “衰世之意”。“《易》之兴,其当殷之末世”云云,则是在“论其世”的基础上考察《易经》文本 其辞危”的原因。至于“《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数语,又是“论 其世以“知其人”。总之,上举《易传》数例,虽文字易简,却几乎包含了《孟子》“知人论世” 说方方面面的实践,同样值得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学者的重视 以上就《易传》美学—文学思想各举两例所作的探讨,看似各不相谋,其实有内在的 关联,即有关论述中已经表明的,《易传》美学思想总能引导后世文艺美学发展出新的理 论,而其有关文章一文学的见解,对后世文论的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影响深远。尽管本 文在古今中外美学一文学理论的广大范围里的讨论也许会有某种程度的牵强,但是,客 观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与人类思维具有同一性的一方面事实以及以上从美学与文章文学 的不同角度共同观察到的《易传》之文论价值,使本文作为对前人研究的拾遗补阙,可以在 加强《易传》为一部包罗万象之书的共识基础上,单就其成书而言,认定其是一部有关 ①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1988年6月版,第465页。 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dlrightsresendhup//www.cnki.ner危。 虽然我们知道《, 孟子》有著名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之说 ,必为司马迁所熟知 ,但 是 ,那是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 ,与著书尚未沾边 ;而上引《易传》大概是第一个把“衰 世”“忧患”与著书联系在一起考察著书之事的。因此 ,由《史记》特别是《太史公自序》数称 《周易》,我们可以认为 ,司马迁乃留意于上引《易传》再三说“易”为“衰世”“忧患”之作 ,而 有所感触 ,乃至浮想联翩 ,因类而及 ,概括出“发愤著书”之说。这应当是“文王拘而演《周 易》”能为此说打头的最重要原因。换言之《, 易传》有关《周易》作者、时代、成书过程等等 的推测 ,遥启司马迁“发愤著书”之说 ,进而流衍百代 ,影响深远。这自然又是《易传》与古 代文论相关的又一大方面。 其实 ,这里还应当注意到《孟子》之外《, 易传》说“《易》之兴也”,一称“其于中古乎”,再 称“其当殷之末世乎”;一称“其有忧患乎”,再称“其辞危”,还称“作《易》者 ,其知盗乎”等 等 ,是一部以“知人论世”以研究《易经》之文章 —文学的著作。当然 ,这是否由于受到《孟 子》“知人论世”说的影响 ,还很难说 ,笔者以为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 ,向来人们但知“知 人论世”由孟子所提倡 ,而《孟子》一书中对此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却往往并不很成功 ;现在 看到《易传》在《易经》研究上“知人论世”的努力与成就 ,就不能不承认它可能早在《孟子》 之前 ,就已经实践了“知人论世”的文章 —文学批评的原则与方法 ,岂不是一个很值得注意 的文学理论现象吗 ? 当然《, 易传》在《易经》研究上的“知人论世”大都语焉未详 ,而且多以疑问的口气出 之。但是 ,其所造实已较为深入。如其“予稽其类”云云 ,今人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释 曰“: 考察《易》书卦中所言的各类事物多是忧患危惧之辞 ,有衰世的意味。”① 玩其语意 , 实是就《易经》卦爻辞举事、系辞而尚论其世 ,又是在“论其世”的基础上考论《易经》文本的 “衰世之意”。“《易》之兴 ,其当殷之末世”云云 ,则是在“论其世”的基础上考察《易经》文本 “其辞危”的原因。至于“《易》之兴也 ,其于中古乎 ? 作《易》者 ,其有忧患乎”数语 ,又是“论 其世”以“知其人”。总之 ,上举《易传》数例 ,虽文字易简 ,却几乎包含了《孟子》“知人论世” 说方方面面的实践 ,同样值得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学者的重视。 以上就《易传》美学 —文学思想各举两例所作的探讨 ,看似各不相谋 ,其实有内在的 关联 ,即有关论述中已经表明的《, 易传》的美学思想总能引导后世文艺美学发展出新的理 论 ,而其有关文章 —文学的见解 ,对后世文论的发展更有直接的关系 ,影响深远。尽管本 文在古今中外美学 —文学理论的广大范围里的讨论也许会有某种程度的牵强 ,但是 ,客 观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与人类思维具有同一性的一方面事实以及以上从美学与文章 —文学 的不同角度共同观察到的《易传》之文论价值 ,使本文作为对前人研究的拾遗补阙 ,可以在 加强《易传》为一部包罗万象之书的共识基础上 ,单就其成书而言 ,认定其是一部有关 关于《易传》美学 —文学思想的若干问题 36 ① 徐志锐《: 周易大传新注》,齐鲁书社 1988 年 6 月版 ,第 465 页。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