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40. 工程科学学报,第37卷,第8期 0 -12 NH,Jmol·L-) 5 -13 10 20.01 -10 -14 30.10 4050 -15 5-10 -15 6-2.00 -20 7-300 —n*l 8400 -16 -25 9-5.00 一OH -30 [InL] -17 OIn] -352345678910112134 -18 pH -191234567891011121314 图3Cu-n3*-Se2-NH-L2--C-H20体系中n3+各主要 pH 离子物种的浓度对数lge-pH曲线(T=298K) 图5溶液中不同的NH,]r条件下Cu·n3+-Se2-NH,-L2-- Fig.3 Ig [In+]-pH curves for each In species in the Cu'- ☑-H20体系的g[Cu门rpH曲线(T=298K) In2+-Se2--NH;-12--CI--H20 system (T=298 K) Fig.5 lg [Cu']t-pH curves for the Cu*-In+-Se2--NH -12-- Cl--H2 0 system at different [NHa]values (T=298 K) [In1-In"]-InL-1 nC一lCg-ln(OHD* L2/mol·L 0 2 -10 -2 0.1 01 15 4 0.5 -6 -20 -8 -25 -10 -30 一nL] lmLJ一lnC] -12 -lnO]一In(oIH -14 -35234567891011121314 -16 pH -18 -20L 68101214 图4Cu'-n3+-Se2-NH-2C-H,0体系中各级n·络 pH 合离子物种的浓度对数gpH曲线(T=298K) Fig.4 Ige-pH curves for each In'complex species in the Cu'- 图6溶液中不同L]r条件下Cm*n3·6c2-NH2 In3+-Se2--NH3 -12--CI--H20 system (T=298 K) H20体系的lgDn3+],pH曲线(T=298K) Fig.6 Ig On ]pH curves for the Cu*-In3 +-Se2--NH3 -12-- 液中NH浓度增加较快,亚铜离子与NH,的络合作用 ClHsystem at different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tartarie acid (T= 增强,溶液中Cu◆的浓度逐渐增加.此外,随着NH,浓 298K) 度的提高溶液中Cu·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NH,浓 小,随后随着pH值的升高而逐渐增大.造成这种现象 度的增加,提高了溶液的pH值.从图5中可以看出, 的原因是:当pH<8.5时,溶液中游离的酒石酸根浓 由于随着溶液中NH,],的提高,导致了局部拐点的位 度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大,此时溶液中L2~与n3*络 移以及曲线形状的变化.随着溶液中NH,],的提高, 合形成络合离子:但随着S2~的不断加入,溶液中 Cu·盐稳定存在的pH范围逐渐变小.因此在实验过 Se2·的浓度不断提高,pH值逐渐增大,由于沉淀剂及 程中,要使Cu·沉淀过程可控应保持溶液中氨的浓度 碱性环境的作用使得铟和酒石酸的络合物被破坏而形 适当得低: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氨的浓度也不能太 成CIS,从而导致溶液中n3·],随着pH值的升高而 低,否则Cu盐不能稳定存在. 减小.当pH>8.5时,由于羟基浓度的增加,导致溶液 1.3.2酒石酸浓度对Cu-n3Se2-NH,L2C- 中n·与羟基离子形成络合物.从图6中可以看出由 H20体系的影响 于溶液中]的提高,导致局部拐点的位移以及曲 图6显示固定[Se2-],为0.1molL,NH],为 线形状的变化.随着溶液中2-],的提高,n3·溶液 0.1molL时体系中n3+门,的变化.L2的浓度主要 稳定存在的pH值范围逐渐变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 影响溶液中n3·的浓度,对溶液中Cu·的浓度无影响. 要使3·沉淀过程可控应保持溶液中酒石酸的浓度适 溶液中3·],变化趋势是先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 当得低.工程科学学报,第 37 卷,第 8 期 图 3 Cu + --In3 + --Se2 - --NH3 --L2 - --Cl - --H2O 体系中 In3 + 各主要 离子物种的浓度对数 lgc--pH 曲线( T = 298 K) Fig. 3 lg[In3 +]--pH curves for each In3 + species in the Cu + -- In3 + --Se2 - --NH3 --L2 - --Cl - --H2O system ( T = 298 K) 图 4 Cu + --In3 + --Se2 - --NH3 --L2 - --Cl - --H2O 体系中各级 In3 + 络 合离子物种的浓度对数 lgc--pH 曲线( T = 298 K) Fig. 4 lgc--pH curves for each In3 + complex species in the Cu + -- In3 + --Se2 - --NH3 --L2 - --Cl - --H2O system ( T = 298 K) 液中 NH3 浓度增加较快,亚铜离子与 NH3 的络合作用 增强,溶液中 Cu + 的浓度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 NH3 浓 度的提高溶液中 Cu + 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 NH3 浓 度的增加,提高了溶液的 pH 值.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 由于随着溶液中[NH3]T的提高,导致了局部拐点的位 移以及曲线形状的变化. 随着溶液中[NH3]T的提高, Cu + 盐稳定存在的 pH 范围逐渐变小. 因此在实验过 程中,要使 Cu + 沉淀过程可控应保持溶液中氨的浓度 适当得低; 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氨的浓度也不能太 低,否则 Cu + 盐不能稳定存在. 1. 3. 2 酒石酸浓度对 Cu + --In3 + --Se2 - --NH3 --L2 - --Cl - -- H2O 体系的影响 图 6 显示固定[Se2 -]T为 0. 1 mol·L - 1,[NH3]T为 0. 1 mol·L - 1时体系中[In3 +]T的变化. L2 - 的浓度主要 影响溶液中 In3 + 的浓度,对溶液中 Cu + 的浓度无影响. 溶液中[In3 +]T变化趋势是先随着 pH 值的增大而减 图 5 溶液中不同的[NH3]T条件下 Cu + --In3 + --Se2 - --NH3 --L2 - -- Cl - --H2O 体系的 lg[Cu +]T --pH 曲线( T = 298 K) Fig. 5 lg[Cu +]T --pH curves for the Cu + --In3 + --Se2 - --NH3 --L2 - -- Cl - --H2O system at different [NH3]T values ( T = 298 K) 图 6 溶液中不同[L -]T条件下 Cu + --In3 + --Se2 - --NH3 --L2 - --Cl - --H2O 体系的 lg[In3 +]T--pH 曲线( T = 298 K) Fig. 6 lg[In3 +]T--pH curves for the Cu + --In3 + --Se2 - --NH3 --L2 - -- Cl - --H2O system at different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tartaric acid ( T = 298 K) 小,随后随着 pH 值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是: 当 pH < 8. 5 时,溶液中游离的酒石酸根浓 度随着 pH 值的升高而增大,此时溶液中 L2 - 与 In3 + 络 合形成络 合 离 子; 但 随 着 Se2 - 的不 断 加 入,溶 液 中 Se2 - 的浓度不断提高,pH 值逐渐增大,由于沉淀剂及 碱性环境的作用使得铟和酒石酸的络合物被破坏而形 成 CIS,从而导致溶液中[In3 +]T随着 pH 值的升高而 减小. 当 pH > 8. 5 时,由于羟基浓度的增加,导致溶液 中 In3 + 与羟基离子形成络合物. 从图 6 中可以看出由 于溶液中[L2 -]T的提高,导致局部拐点的位移以及曲 线形状的变化. 随着溶液中[L2 -]T的提高,In3 + 溶液 稳定存在的 pH 值范围逐渐变小.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 要使 In3 + 沉淀过程可控应保持溶液中酒石酸的浓度适 当得低. · 0401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