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王艳 的真实性;学习者对上述文章理解的真实性:为有利于语言学习所展开的活动的真实性:语 言教室中实际的社交场景的真实性。罗选民等(2001)指出教材仅是材料具有真实性是不 够的,只有符合学习者真实的心理、学习水平(如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和交际功能的 教材才是真正的具有真实性的教材。为了满足学习者在未来职场上真实的交际需求,教材要 选取真实的交际内容,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任务,甚至可以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真实的 交际对象。具体表现在:①目标的真实性:ESP教材要培养学习者未来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 语言能力,如讲述、叙述、描述、说服、争论、谈判、辩护等,这些都是真实的需求。②材 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真实且有时效性的材料是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语言材料,如新闻报 道、电视录像、网络信息、商务文件、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来自公共媒体、公共场所和公务 来往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材料能呈现一些常见文体的语言特点,使学生熟悉该专业领域 典型的表达方式,如常用词汇、句法结构等,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丰富他们的专业知 识,也可增强他们对目标语所属国家的社会、文化的了解。③任务的真实性:真实的学习任 务指日常活动中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如商务信函往来、商务会议、会议谈判等。教材要提供 贴近真实职场活动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交际任务的语言本质和交际本 质。如果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交际动机、需求以及思想感情相关,就会产生有效的刺激,并 产生真实的交际反应,从而实现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提高专业交际能力的目的。 (4)实用性原! 实用性原则要求ESP教材必须以语境为主要手段,使教材达到实用的目的,同时也应 充分体现各课程的特色。语境分为话语语境( context of utterance),即语境的上下文:情 景语境( context of situation),即人们使用语言所处的周围环境: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即作为语言渊源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和习惯( Malinowski1923)。 Nunan (1993)把语境分为两类:语言语境和经验语境。语言语境指围绕一个篇章的词、句子、语 段和篇章等的语言语境:经验语境指篇章发生的现实世界环境。其中,经验语境最好地反映 了ESP教学实践。教材中的情景、场景、实例都是学生理解与运用教材的必要因素,ESP 教材应尽可能选用相关实例,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充分利用语境的提示、补充、解 释等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 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为语言学习本身,而且是超越语言本身的,以达到学以致用 的目的。 (5)适应性原 人在社会环境中学习语言(Stem1983)。鉴于社会文化因素,教材中的话题要符合我 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同时,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精华。因此,这种适应性 原则首先体现为环境的适应性。其二,学生的适应性。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与自然过程一致 而非相悖,必须促进学习进程而非阻碍学习进程。教师和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在编写教材 时,无论是在教材练习的数量、质量,还是在循序渐进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要考 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真实的交际需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使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和学习兴趣。 Pienemann(2000)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学生是在他们有心理和语言准备 时从教师的教授中进行学习,这种准备包括情感和语言的适应性,它在关于理解输入和情感 过滤假说的监控模型中有所体现( Krashen1985)。其三,教师的适应性。教师作为指导者111 王  艳 的真实性;学习者对上述文章理解的真实性;为有利于语言学习所展开的活动的真实性;语 言教室中实际的社交场景的真实性。罗选民等(2001)指出教材仅是材料具有真实性是不 够的,只有符合学习者真实的心理、学习水平(如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和交际功能的 教材才是真正的具有真实性的教材。为了满足学习者在未来职场上真实的交际需求,教材要 选取真实的交际内容,提供真实的交际环境和交际任务,甚至可以把学生和教师作为真实的 交际对象。具体表现在:①目标的真实性:ESP 教材要培养学习者未来从事的职业所需要的 语言能力,如讲述、叙述、描述、说服、争论、谈判、辩护等,这些都是真实的需求。②材 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真实且有时效性的材料是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语言材料,如新闻报 道、电视录像、网络信息、商务文件、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来自公共媒体、公共场所和公务 来往的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材料能呈现一些常见文体的语言特点,使学生熟悉该专业领域 典型的表达方式,如常用词汇、句法结构等,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丰富他们的专业知 识,也可增强他们对目标语所属国家的社会、文化的了解。③任务的真实性:真实的学习任 务指日常活动中所进行的交际活动,如商务信函往来、商务会议、会议谈判等。教材要提供 贴近真实职场活动的交际任务,让学生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交际任务的语言本质和交际本 质。如果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交际动机、需求以及思想感情相关,就会产生有效的刺激,并 产生真实的交际反应,从而实现在体验中学习语言、提高专业交际能力的目的。 (4)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 ESP 教材必须以语境为主要手段,使教材达到实用的目的,同时也应 充分体现各课程的特色。语境分为话语语境(context of utterance),即语境的上下文;情 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即人们使用语言所处的周围环境;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即作为语言渊源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和习惯(Malinowski 1923)。Nunan (1993)把语境分为两类:语言语境和经验语境。语言语境指围绕一个篇章的词、句子、语 段和篇章等的语言语境;经验语境指篇章发生的现实世界环境。其中,经验语境最好地反映 了 ESP 教学实践。教材中的情景、场景、实例都是学生理解与运用教材的必要因素,ESP 教材应尽可能选用相关实例,创设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充分利用语境的提示、补充、解 释等功能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语言来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 决问题,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为语言学习本身,而且是超越语言本身的,以达到学以致用 的目的。 (5)适应性原则 人在社会环境中学习语言(Stern 1983)。鉴于社会文化因素,教材中的话题要符合我 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同时,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国外文化的精华。因此,这种适应性 原则首先体现为环境的适应性。其二,学生的适应性。有效的语言教学必须与自然过程一致 而非相悖,必须促进学习进程而非阻碍学习进程。教师和教学必须适应学生。在编写教材 时,无论是在教材练习的数量、质量,还是在循序渐进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要考 虑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真实的交际需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使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和学习兴趣。Pienemann(2000)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学生是在他们有心理和语言准备 时从教师的教授中进行学习,这种准备包括情感和语言的适应性,它在关于理解输入和情感 过滤假说的监控模型中有所体现(Krashen 1985)。其三,教师的适应性。教师作为指导者 中国ESP研究(2011.01).indd 111 2011-4-18 14:54:0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