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刘慧等: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2.3.3制定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SSC) l999年开始制定,2001年开始实施。通过制定SSC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国土规 划中,同时,加强国家公共服务和机会均等,为所有国民有效地提供就近公共服务。SSC编制 年限为20年,以国家为地域范围,制定9项对国土利用具有结构性影响的公共设施发展规 划,即高等教育与科研、文化、卫生保健、信息通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能源、自然保护用 地、体育设施。在SSC编制深度上,大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单元,并在这一层次上充分的 与地方进行协商合作。SSC在规划实施上改变了以往国家层面上主要以基础设施等硬件方 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均衡发展的模式,而改用专项规划的形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组织与 其功能运行机制的协调,避免了在规划中单纯的技术趋向,而以为国民提供较为均等的优质 公共服务等软件方面作为建设引导国土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2.4荷兰一多级核网络开发”模式 荷兰国土面积较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国土空间规划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享 有高质量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特别是如何将空 间维度融入战略意图和实效性,受到了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正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全 国一盘棋式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设计是荷兰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一直 是规划最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兰的国土规划采用以绿心’为控制,以城市 区域( R randstad)和国家城市网络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4.1绿心”( green heart 绿心”是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杰作。它是唯一由中央政府规划和建设的国家级景观,在 历次规划中都被强调要永久的保存、强化和维护,省级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必须无条件的接 受。绿心”是由于战后受经济复苏的影响,荷兰城市迅速扩大,在荷兰中心地区演变成马蹄 状的都市群,在这一状况下,国家希望通过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环 境起到协调作用。在历次规划中,国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借助于 绿心”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相互依存,限制了城市的无序扩张,保护了绿 地景观和农业 2.4.2城市区域( Randstad)与国家城市网络 R randstad是围绕绿心的一系列城市,是荷兰的中心区域。包括三个省:乌特勒支、南荷 和北荷兰。区域内形成了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城市区发展的南北两翼。 Randstad内有世界 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和欧洲第四大空港 Skipol机场吆,区域总人口700万左右,除阿姆 斯特丹和鹿特丹人口略超过百万外,其余城市人口都不足百万。与绿心”不同,相对于绿 心”的 R andstad城市区域因发展背景变化可以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目标 城市网络是最近一次的国家空间规划中在 Randstad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国规划发展 个城市网,即 Randstad城市网、 Brabant城市网、南荷兰-林堡城市网、屯特城市网、阿纳姆 内梅亨城市网、戈罗宁根-阿森城市网,形成国家城市网络。它一方面试图将 Randstad的 成功理念推向全国,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盟一体化空间政策的衔接。例如,与西北欧另外两个 主要多中心城市区,即德国的莱茵河-鲁尔区和比利时的佛兰德区的联系与合作 Randstad和绿心”成功的将区域形态与经济功能联系起来。从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到为 地区整体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张弛有度的规划方案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余地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2 期 2.3.3 制定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 SSC) 1999 年开始制定, 2001 年开始实施。通过制定 SSC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国土规 划中, 同时, 加强国家公共服务和机会均等, 为所有国民有效地提供就近公共服务。SSC 编制 年限为 20 年, 以国家为地域范围, 制定 9 项对国土利用具有结构性影响的公共设施发展规 划, 即高等教育与科研、文化、卫生保健、信息通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能源、自然保护用 地、体育设施[1] 。在 SSC 编制深度上, 大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单元, 并在这一层次上充分的 与地方进行协商合作。SSC 在规划实施上改变了以往国家层面上主要以基础设施等硬件方 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均衡发展的模式, 而改用专项规划的形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组织与 其功能运行机制的协调, 避免了在规划中单纯的技术趋向, 而以为国民提供较为均等的优质 公共服务等软件方面作为建设引导国土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2.4 荷兰 —“多级核网络开发”模式 荷兰国土面积较小,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国土空间规划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享 有高质量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 特别是如何将空 间维度融入战略意图和实效性, 受到了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正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 全 国一盘棋式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设计是荷兰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一直 是规划最明确的目标[1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荷兰的国土规划采用“以‘绿心’为控制, 以城市 区域(Randstad) 和国家城市网络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4.1 “绿心”( green heart) “绿心”是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杰作。它是唯一由中央政府规划和建设的国家级景观, 在 历次规划中都被强调要永久的保存、强化和维护, 省级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必须无条件的接 受。“绿心”是由于战后受经济复苏的影响, 荷兰城市迅速扩大, 在荷兰中心地区演变成马蹄 状的都市群, 在这一状况下, 国家希望通过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环 境起到协调作用。在历次规划中, 国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借助于 “绿心”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相互依存, 限制了城市的无序扩张, 保护了绿 地景观和农业。 2.4.2 城市区域(Randstad) 与国家城市网络 Randstad 是围绕绿心的一系列城市, 是荷兰的中心区域。包括三个省: 乌特勒支、南荷兰 和北荷兰。区域内形成了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城市区发展的南北两翼。Randstad 内有世界 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和欧洲第四大空港 Skipol 机场[12,13] , 区域总人口 700 万左右, 除阿姆 斯特丹和鹿特丹人口略超过百万外, 其余城市人口都不足百万。与“绿心”不同, 相对于“绿 心”的 Randstad 城市区域因发展背景变化可以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目标。 城市网络是最近一次的国家空间规划中在 Randstad 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国规划发展 6 个城市网, 即 Randstad 城市网、Brabant 城市网、南荷兰- 林堡城市网、屯特城市网、阿纳姆- 内梅亨城市网、戈罗宁根- 阿森城市网, 形成国家城市网络[14] 。它一方面试图将 Randstad 的 成功理念推向全国, 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盟一体化空间政策的衔接。例如, 与西北欧另外两个 主要多中心城市区, 即德国的莱茵河- 鲁尔区和比利时的佛兰德区的联系与合作。 Randstad 和“绿心”成功的将区域形态与经济功能联系起来。从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到为 地区整体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15] 。不仅如此, 张弛有度的规划方案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余地。 刘 慧等: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4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