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世界地理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刘慧、高晓路、刘盛和)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687.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17卷第2期 世界地理研究 VoL 17. No.2 2008年6月 WORLD REGIONAL STUD IES 文章编号:1004-9479(2008)02-0001-08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刘慧,高晓路,刘盛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在简要回顾国外国土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美国、法国、荷兰、墨西哥等五 个国家国土开发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凝练出不同国家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即点-轴-面开发、多 极核圈域开发、多极核网络开发、面状区域开发等,探讨了国外国土空间开发的一些共同点及其对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词:国土规划;空间开发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章标识码:A 当一个国家设法从地理空间上重新安排人口和经济活动时,就要出台空间规划或区划。 有的是为了使国土更加均衡的发展,有的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改善本国的综合竞争力。西方 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进行了大量和系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空间 规划研究和实践。不同国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于空间规划的称谓也不相同,例如日本 称佺国综合开发规划”、德国称空间秩序发展规划”法国称国土整治规划”、英国称国家 规划政策方针”、荷兰称空间发展规划”、殴盟称空间规划”等等。但无论使用什么名称,各 国的空间规划都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国家空间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其调控功能表 现在空间约束和空间胁迫上,通过空间鼓励”、空间准入”和空间限制”等措施,协调好中 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城市和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日本、美国、 法国、荷兰、墨西哥五个国家不同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进行提炼总结,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 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1国外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概况 20世纪初的德国最早将全国划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区域进行全面的空间规划,之后 英国、法国、日本、荷兰、韩国等国陆续进行了全国性的国土规划。英国20世纪20年代开始 进行空间规划,将全国分为特别开发区”、丌发区”、牛间区”等,并实行不同的政策。法 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行国土整治规划,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规划行动区域,并设立新的 行政区划试点。荷兰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一版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已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 国土空间规划,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日本、韩国也分别进行了六次和四次综 合性国土规划。欧盟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起动了多项空间规划研究计划,实施以跨国为 对象的跨区域国土规划。总体上看,西欧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国土空间规划, 收稿日期:2008-01-1 修订日期:2008-04-2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W2-YW-322)。 作者简介:刘慧(1964-),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问题研究。Emai: liuhe igsnrac cn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摘 要: 在简要回顾国外国土规划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通过对日本、美国、法国、荷兰、墨西哥等五 个国家国土开发规划实践的分析总结, 凝练出不同国家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即点- 轴- 面开发、多 极核圈域开发、多极核网络开发、面状区域开发等, 探讨了国外国土空间开发的一些共同点及其对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关 键 词: 国土规划; 空间开发模式; 启示 中图分类号:F061.6 文章标识码: A 当一个国家设法从地理空间上重新安排人口和经济活动时, 就要出台空间规划或区划。 有的是为了使国土更加均衡的发展, 有的是为了在国际竞争中改善本国的综合竞争力。西方 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进行了大量和系统的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的空间 规划研究和实践。不同国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 对于空间规划的称谓也不相同, 例如日本 称“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德国称“空间秩序发展规划”、法国称“国土整治规划”、英国称“国家 规划政策方针”、荷兰称“空间发展规划”、殴盟称“空间规划”等等。但无论使用什么名称, 各 国的空间规划都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国家空间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 其调控功能表 现在空间约束和空间胁迫上, 通过“空间鼓励”、“空间准入”、和“空间限制”等措施, 协调好中 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城市和农村、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日本、美国、 法国、荷兰、墨西哥五个国家不同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进行提炼总结, 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 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国外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概况 20 世纪初的德国最早将全国划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区域进行全面的空间规划, 之后 英国、法国、日本、荷兰、韩国等国陆续进行了全国性的国土规划。英国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 进行空间规划, 将全国分为“特别开发区”、“开发区”、“中间区”等, 并实行不同的政策[1] 。法 国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进行国土整治规划, 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规划行动区域, 并设立新的 行政区划试点。荷兰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第一版国土空间规划, 目前已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 国土空间规划, 并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日本、韩国也分别进行了六次和四次综 合性国土规划。欧盟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先后起动了多项空间规划研究计划, 实施以跨国为 对象的跨区域国土规划[2] 。总体上看, 西欧国家以及亚洲发达国家比较重视国土空间规划, 文章编号: 1004- 9479( 2008) 02- 0001- 08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刘 慧, 高晓路, 刘盛和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收稿日期: 2008- 01- 17; 修订日期: 2008- 04- 24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 KZCW2- YW- 322) 。 作者简介: 刘慧( 1964 - ) , 女, 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问题研究。Email: liuh@igsnrr.ac.cn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WORLD REGIONAL STUDIES 第 17 卷第 2 期 2 0 0 8 年 6 月 Vol. 17, No. 2 Jun. , 2 0 0 8

刂慧等: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39 而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国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国性国土空间规划。 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同,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侧重点和目标也 有所差异。法国的国土规划目标经历了从产业均衡、城市均衡、区域均衡到人与自然均衡的 不同规划理念。英国的空间规划目标从缩小边远地区与中央地区的发展差距到重点规划开 发新兴工业发展区。日本国土规划目标也从最初的缩小地区差距到保证生活质量和提高国 土质量的转变。韩国从最初的强调首尔增长极和东南沿海工业带发展到最新一次的综合性 国土开发理念,既平衡的国土、开放的国土、富裕的国土、绿色的国土和统一的国土,并积极 促进21世纪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位B。随着各国国土开发目标的不断演变和实践内 容的不断丰富,也逐渐形成了各国独具特色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表1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空间规划概况 国别地区名称 发展历程 规划体系 特点 德国空间秩序20世纪初开始,1965年制订联邦空间规划→各州空间计划→地区将全国分区进 (发展)空间规划法,1998、2004年 计划→城镇规划 行全面的空间 两次修订。 规划。 法国国土整治1955年开始,1960、1980、公共服务规划→大区国土规划→地域设立专门机 规划1990年代进行多次修订。协调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构,成立新的 行政区域 荷兰空间发展1965年开始,2000-2006年国家空间规划纲要→省区域规划→市等级化规划体 规划制定了第5次空间发展规划 域结构规划 系、新概念、新 方法 日本全国综合20世纪50年代开始,并于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三大都市圈建设完整的法律 开发计划1962、1969、1977、1987、1998、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政策配套体系 2006年分别进行了6次金国振兴和开发规划→都道府县综合规 综合开发计划》 划→市村町综合规划 韩国综合国土1972开始,已完成了 全国综合国土规划→首都圈建设规划强调区域均衡 1981、1982-1991、1 (特定地区建设综合规划)→郡建设综发展和开放的 1999、2000-2006年四次综 合规划→道建设综合规划 国土 合国土规划 欧盟空间规划1988年NUTs划分开始,NUTs→欧洲空间开发展望(ESDP)→跨国空间规 1997年欧洲空间发展战略,欧洲空间规划研究计划 SPESP)→跨划、完善的政 1998-2000年欧洲空间规划国境协作规划( n terre IC、 steeg策体系 研究计划、2003年欧洲跨区 域空间规划研究计划 2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1日本一焦-轴-面”综合开发模式 日本历来非常重视国土开发和整治工作,是亚洲国家中开展国土开发规划最早的国 家,一直是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侧重点不同,但国土规划的目 标一直都围绕着过密”与过梳”的问题,努力缩小大都市圈和地方经济发展差距。从总体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期 2 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1 日本 —“点- 轴- 面”综合开发模式 日本历来非常重视国土开发和整治工作, 是亚洲国家中开展国土开发规划最早的国 家, 一直是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侧重点不同, 但国土规划的目 标一直都围绕着“过密”与“过梳”的问题, 努力缩小大都市圈和地方经济发展差距。从总体 而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国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全国性国土空间规划。 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不同, 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侧重点和目标也 有所差异。法国的国土规划目标经历了从产业均衡、城市均衡、区域均衡到人与自然均衡的 不同规划理念。英国的空间规划目标从缩小边远地区与中央地区的发展差距到重点规划开 发新兴工业发展区。日本国土规划目标也从最初的缩小地区差距到保证生活质量和提高国 土质量的转变。韩国从最初的强调首尔增长极和东南沿海工业带发展到最新一次的综合性 国土开发理念, 既平衡的国土、开放的国土、富裕的国土、绿色的国土和统一的国土, 并积极 促进 21 世纪韩国在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位[3] 。随着各国国土开发目标的不断演变和实践内 容的不断丰富, 也逐渐形成了各国独具特色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表 1 世界主要国家( 地区) 空间规划概况 国别/地区 德国 法国 荷兰 日本 韩国 欧盟 名称 空间秩序 ( 发展) 规划 国土整治 规划 空间发展 规划 全国综合 开发计划 综合国土 规划 空间规划 发展历程 20 世纪初开始, 1965 年制订 空间规划法, 1998、2004 年 两次修订。 1955 年开始, 1960、1980、 1990 年代进行多次修订。 1965 年开始, 2000- 2006 年 制定了第 5 次空间发展规划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 并于 1962、1969、1977、1987、1998、 2006 年分别进行了 6 次《全国 综合开发计划》 1972 开始, 已完成了 1972- 1981、1982- 1991、1992- 1999、2000- 2006 年四次综 合国土规划 1988 年 NUTs 划分开始, 1997 年欧洲空间发展战略, 1998- 2000 年欧洲空间规划 研究计划、2003 年欧洲跨区 域空间规划研究计划 规划体系 联邦空间规划→各州空间计划→地区 计划→城镇规划 公共服务规划→大区国土规划→地域 协调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区域 城市规划) 国家空间规划纲要→省区域规划→市 域结构规划 全国综合开发规划→三大都市圈建设 规划→七大地区开发规划→特殊地区 振兴和开发规划→都道府县综合规 划→市村町综合规划 全国综合国土规划→首都圈建设规划 ( 特定地区建设综合规划)→郡建设综 合规划→道建设综合规划 NUTs →欧洲空间开发展望( ESDP)→ 欧洲空间规划研究计划( SPESP)→跨 国境协作规划( Interreg IIC、Interreg IIIC) 特点 将全国分区进 行全面的空间 规划。 设立专门机 构, 成立新的 行政区域 等级化规划体 系、新概念、新 方法 完整的法律、 政策配套体系 强调区域均衡 发展和开放的 国土 跨国空间规 划、完善的政 策体系 刘 慧等: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39

世界地理研 上看,日本的国土开发采用“都市圈规划为核心、发展轴构建为引导、广域地方合作圈建设 为重点”的空间开发模式,构建由多样化广域板块构成的多轴、多核型的国土格局。 2.1.1大都市圈为核心 日本的历次开发规划都是将三大都市圈,特别是东京都市圈的开发规划作为重点和核 心内容,以缓解东京的单极集聚和巨大都市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制定三大都市圈整治 计划,对大都市区进行改造和重新开发,促进大都市空间修复和再利用。在大都市圈整治计 划中划定了近郊整治地带(区域)、都市开发区域、近郊绿地保全区域等政策区域。 2.1.2构建发展轴或地域联系轴 1998年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首次提出构建多轴型国土构造,将建设和扩大地区间 的协作交流轴或地域联系轴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提出了由四个国土轴(东北国土 轴、日本海国土轴、太平洋新国土轴、西日本国土轴)组成的多轴型国土结构的(图1)。地域联 系轴设想的实现,推动了新观光线路的整备,为地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加快了各 地信息化的进程 西日本国土轴 东北国土轴 日本海国土轴 太平洋新国土轴 图1日本国土规划中的地域联系轴 2.1.3以地方为中心形成广域国际交流圈或广域板块 为适应全球化以及日本经济步入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在强化东京世界城市功能 的同时,支持地方具有个性的、自立型的发展,加强地域自立,形成以地方为中心大范围的广 域国际交流圈。树立以广域板块为单位的独立圈,形成由自立的、多种多样的8个广域板块 构成的国土(图2)。将各广域板块与东亚各地区的合作与竞争纳入新视野范围,并同时有 效利用各地区资源的独特区域战略,形成不过分依赖东京的独立的圈域 中 图2日本八大广域板块(国际交流圈)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7 卷 上看, 日本的国土开发采用“大都市圈规划为核心、发展轴构建为引导、广域地方合作圈建设 为重点”的空间开发模式, 构建由多样化广域板块构成的多轴、多核型的国土格局。 2.1.1 大都市圈为核心 日本的历次开发规划都是将三大都市圈, 特别是东京都市圈的开发规划作为重点和核 心内容, 以缓解东京的单极集聚和巨大都市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制定三大都市圈整治 计划, 对大都市区进行改造和重新开发, 促进大都市空间修复和再利用。在大都市圈整治计 划中划定了近郊整治地带( 区域) 、都市开发区域、近郊绿地保全区域等政策区域。 2.1.2 构建发展轴或地域联系轴 1998 年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首次提出构建多轴型国土构造, 将建设和扩大地区间 的协作交流轴或地域联系轴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形式。提出了由四个国土轴( 东北国土 轴、日本海国土轴、太平洋新国土轴、西日本国土轴) 组成的多轴型国土结构[4] ( 图 1) 。地域联 系轴设想的实现, 推动了新观光线路的整备, 为地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并加快了各 地信息化的进程。 2.1.3 以地方为中心形成广域国际交流圈或广域板块 为适应全球化以及日本经济步入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新形势, 在强化东京世界城市功能 的同时, 支持地方具有个性的、自立型的发展, 加强地域自立, 形成以地方为中心大范围的广 域国际交流圈。树立以广域板块为单位的独立圈, 形成由自立的、多种多样的 8 个广域板块 构成的国土[5] ( 图 2) 。将各广域板块与东亚各地区的合作与竞争纳入新视野范围, 并同时有 效利用各地区资源的独特区域战略, 形成不过分依赖东京的独立的圈域。 图 1 日本国土规划中的地域联系轴[4] 图 2 日本八大广域板块( 国际交流圈) 40

刘慧等: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41 2.2美国一面状区域开发”模式 准确地讲,美国至今尚没有一部覆盖全国的国土规划,土地的私有制决定了美国的国土 规划只能通过两种形式进行间接干涉:一是通过有关联邦政策对州进行补助和宏观调控,二 是对占国土面积1/的国有公共用地进行综合规划管理的。因此,美国的国土规划采用以公 共土地用途规划为核心,流域开发规划和跨州经济区建设规划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模 式 2.2.1公共土地用途规划 美国联邦国土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国土规划,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制 定公民共同遵守的土地利用法律法规,通过实施法律和管理,在联邦政府管理的公共土地上, 实现了土地的多用途目标。例如,在适宜野生动物生长的地区,建立国家公园;在适合畜牧业 的地区建设牧场等。近来还特别关注自然景观建设,目的是把一些特殊的景观保护起来。 2.2.2流域综合开发规划 美国以流域为区域界限进行的国土开发规划在全世界具有典范作用,是美国国土开发 中比较成功的开发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它是世界上大规模国 土整治开发的先驱,不仅是美国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流域综 合开发的样板而被广泛仿效。通过流域统一的综合规划可以同时解决水资源开发、航运、能 源、防洪、环境保护等问题;水电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 济发展,并使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2.3跨州经济区划分与建设规划 1960年代的区域整治经验使美国政府认识到,在美国有一些跨州的区域面临着同样的 社会和经济问题,需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解决。1960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11个跨州经济开 发区叮(图3)。在这些区域中,阿巴拉契亚区域整治规划具有典型意义,在这一规划中将建设发 的交通运输系统、复兴煤炭工业、发展综合经济和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开发整治的主要内容。 大湖上游区 新英格兰区 大西洋区 最初的区域 以后扩大与增加的区域 图3美国的跨州经济开发区 2.3法国一多级核圈域”开发模式 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法国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更偏向于传统的中央集权。法国的 国土整治规划并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完善的。但在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 像法国这样在国家管理机构给予如此的重视。法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国土整治规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期 2.2 美国 — “面状区域开发”模式 准确地讲, 美国至今尚没有一部覆盖全国的国土规划, 土地的私有制决定了美国的国土 规划只能通过两种形式进行间接干涉: 一是通过有关联邦政策对州进行补助和宏观调控, 二 是对占国土面积 1/3 的国有公共用地进行综合规划管理[6] 。因此, 美国的国土规划采用“以公 共土地用途规划为核心, 流域开发规划和跨州经济区建设规划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模 式。 2.2.1 公共土地用途规划 美国联邦国土管理部门并没有制定全国性的国土规划, 但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是组织制 定公民共同遵守的土地利用法律法规, 通过实施法律和管理, 在联邦政府管理的公共土地上, 实现了土地的多用途目标。例如, 在适宜野生动物生长的地区, 建立国家公园; 在适合畜牧业 的地区建设牧场等。近来还特别关注自然景观建设, 目的是把一些特殊的景观保护起来。 2.2.2 流域综合开发规划 美国以流域为区域界限进行的国土开发规划在全世界具有典范作用, 是美国国土开发 中比较成功的开发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开发, 它是世界上大规模国 土整治开发的先驱, 不仅是美国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 而且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流域综 合开发的样板而被广泛仿效。通过流域统一的综合规划可以同时解决水资源开发、航运、能 源、防洪、环境保护等问题; 水电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地区经 济发展, 并使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2.3 跨州经济区划分与建设规划 1960 年代的区域整治经验使美国政府认识到, 在美国有一些跨州的区域面临着同样的 社会和经济问题, 需要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解决。1960 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 11 个跨州经济开 发区[7] ( 图 3) 。在这些区域中, 阿巴拉契亚区域整治规划具有典型意义, 在这一规划中将建设发 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复兴煤炭工业、发展综合经济和治理环境污染作为开发整治的主要内容。 2.3 法国 —“多级核圈域”开发模式 与其它市场经济国家相比, 法国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更偏向于传统的中央集权。法国的 国土整治规划并不是最早的, 也不是最完善的。但在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中, 没有一个国家 像法国这样在国家管理机构给予如此的重视。法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进行国土整治规 图 3 美国的跨州经济开发区[7] 刘 慧等: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41

世界地理研究 划,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阶段性目标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是以均衡化作为国土整治的 总目标,实施了大量的国土整治规划项目,其国土开发可以概括为以规划行动区域权限提 升为基础,以多级城市和城市圈建设为核心,以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为主导”的空间开发 模式。 2.3.1提升规划行动区域权限 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土整治规划,1955年国家在将原行政区划的96个省按照自然条件 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接近的原则集中形成22个规划行动区。每个区包括2-5个省。1982年为 管理方便,将这22个行动区转换成国家一级行政管理单位,即大区,也就是1982年元月颁 布的法律中所确定的未来发展地区。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政单位,拥有大量的权限,特别 是在国土整治方面,许多国土整治的项目都是在大区进行设计和实施的。1967年为了协调国 土整治与地区行动署( DATAR)和总体规划人员的关系,将全国划分成8个国土整治研究区 域(ZEAT)。这种大的划分在目前的国土规划中仍然有用。在欧盟空间规划中,ZEAT对应的 是一级空间规划单元(NUTS1)。 23.2以城市为核心,建设卫星城和地区“衡大城市” 法国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法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一直将城市空间发展规 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包括:①控制 巴黎等大城市的膨胀发展,兴建卫星城或新城。在1965年制定的驮巴黎地区整治与城市规 划总体指导方案》中,首次提出在巴黎周围城郊建立5座卫星城和9个副中心,从而使市中 向外伸至35公里即(图4)。此外,在里尔、里昂、马赛和卢旺等中心城市周围也分别建立卫 星城,形成城市圈。②建立与巴黎相对应的平衡大城市”。加速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建立与巴 黎抗衡的大城市,即平衡大城市”,调整全国城市空间结构,改变旧有城市体系。1966年政 府决定建立的8座平衡大城市”,即里昂、马赛、里尔、南锡、梅兹、南特、图卢兹和波尔多。他 们发挥了地区中心城市和地区首府的作用。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一方面减轻了巴黎的发展 压力,使巴黎不再是吸引人口和经济活动流向的唯一地区,尤其自70年代起,巴黎人口的增 长受到明显的遏制;另一方面促进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地区中心城市的流动,使这些城市逐 步成为地区经济中心,发挥了地区首府的作用,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副中心中有数1-拉德芳斯;2-圣德尼:3-鲁瓦西:4-博比根;5-罗斯尼:6-克雷泰伊;7-伦吉 8-维里兹;9凡尔赛 图4巴黎的副中心和新城布局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7 卷 划, 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土规划的阶段性目标有所差异, 但总体上是以均衡化作为国土整治的 总目标, 实施了大量的国土整治规划项目, 其国土开发可以概括为“以规划行动区域权限提 升为基础, 以多级城市和城市圈建设为核心, 以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为主导”的空间开发 模式。 2.3.1 提升规划行动区域权限 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土整治规划, 1955 年国家在将原行政区划的 96 个省按照自然条件 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接近的原则集中形成 22 个规划行动区。每个区包括 2- 5 个省。1982 年为 管理方便, 将这 22 个行动区转换成国家一级行政管理单位, 即大区, 也就是 1982 年元月颁 布的法律中所确定的未来发展地区。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政单位, 拥有大量的权限, 特别 是在国土整治方面, 许多国土整治的项目都是在大区进行设计和实施[8] 。1967 年为了协调国 土整治与地区行动署( DATAR) 和总体规划人员的关系, 将全国划分成 8 个国土整治研究区 域( ZEAT) 。这种大的划分在目前的国土规划中仍然有用。在欧盟空间规划中, ZEAT 对应的 是一级空间规划单元( NUTS1) 。 2.3.2 以城市为核心, 建设卫星城和地区“平衡大城市” 法国 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 法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一直将城市空间发展规 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城镇空间结构, 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包括: ①控制 巴黎等大城市的膨胀发展, 兴建卫星城或新城。在 1965 年制定的《大巴黎地区整治与城市规 划总体指导方案》中, 首次提出在巴黎周围城郊建立 5 座卫星城和 9 个副中心, 从而使市中 心向外伸至 35 公里[9] ( 图 4) 。此外, 在里尔、里昂、马赛和卢旺等中心城市周围也分别建立卫 星城, 形成城市圈。②建立与巴黎相对应的“平衡大城市”。加速发展地区中心城市, 建立与巴 黎抗衡的大城市, 即“平衡大城市”, 调整全国城市空间结构, 改变旧有城市体系。1966 年政 府决定建立的 8 座“平衡大城市”, 即里昂、马赛、里尔、南锡、梅兹、南特、图卢兹和波尔多。他 们发挥了地区中心城市和地区首府的作用。地区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方面减轻了巴黎的发展 压力, 使巴黎不再是吸引人口和经济活动流向的唯一地区, 尤其自 70 年代起, 巴黎人口的增 长受到明显的遏制; 另一方面促进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地区中心城市的流动, 使这些城市逐 步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发挥了地区首府的作用, 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图 4 巴黎的副中心和新城布局[9] 副中心中有数 1- 拉德芳斯; 2- 圣德尼; 3- 鲁瓦西; 4- 博比根; 5- 罗斯尼; 6- 克雷泰伊; 7- 伦吉; 8- 维里兹; 9- 凡尔赛 42

刘慧等: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2.3.3制定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SSC) l999年开始制定,2001年开始实施。通过制定SSC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国土规 划中,同时,加强国家公共服务和机会均等,为所有国民有效地提供就近公共服务。SSC编制 年限为20年,以国家为地域范围,制定9项对国土利用具有结构性影响的公共设施发展规 划,即高等教育与科研、文化、卫生保健、信息通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能源、自然保护用 地、体育设施。在SSC编制深度上,大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单元,并在这一层次上充分的 与地方进行协商合作。SSC在规划实施上改变了以往国家层面上主要以基础设施等硬件方 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均衡发展的模式,而改用专项规划的形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组织与 其功能运行机制的协调,避免了在规划中单纯的技术趋向,而以为国民提供较为均等的优质 公共服务等软件方面作为建设引导国土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2.4荷兰一多级核网络开发”模式 荷兰国土面积较小,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国土空间规划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享 有高质量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特别是如何将空 间维度融入战略意图和实效性,受到了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正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全 国一盘棋式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设计是荷兰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一直 是规划最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荷兰的国土规划采用以绿心’为控制,以城市 区域( R randstad)和国家城市网络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4.1绿心”( green heart 绿心”是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杰作。它是唯一由中央政府规划和建设的国家级景观,在 历次规划中都被强调要永久的保存、强化和维护,省级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必须无条件的接 受。绿心”是由于战后受经济复苏的影响,荷兰城市迅速扩大,在荷兰中心地区演变成马蹄 状的都市群,在这一状况下,国家希望通过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环 境起到协调作用。在历次规划中,国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借助于 绿心”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相互依存,限制了城市的无序扩张,保护了绿 地景观和农业 2.4.2城市区域( Randstad)与国家城市网络 R randstad是围绕绿心的一系列城市,是荷兰的中心区域。包括三个省:乌特勒支、南荷 和北荷兰。区域内形成了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城市区发展的南北两翼。 Randstad内有世界 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和欧洲第四大空港 Skipol机场吆,区域总人口700万左右,除阿姆 斯特丹和鹿特丹人口略超过百万外,其余城市人口都不足百万。与绿心”不同,相对于绿 心”的 R andstad城市区域因发展背景变化可以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目标 城市网络是最近一次的国家空间规划中在 Randstad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国规划发展 个城市网,即 Randstad城市网、 Brabant城市网、南荷兰-林堡城市网、屯特城市网、阿纳姆 内梅亨城市网、戈罗宁根-阿森城市网,形成国家城市网络。它一方面试图将 Randstad的 成功理念推向全国,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盟一体化空间政策的衔接。例如,与西北欧另外两个 主要多中心城市区,即德国的莱茵河-鲁尔区和比利时的佛兰德区的联系与合作 Randstad和绿心”成功的将区域形态与经济功能联系起来。从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到为 地区整体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不仅如此,张弛有度的规划方案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余地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期 2.3.3 制定国家综合公共服务规划( SSC) 1999 年开始制定, 2001 年开始实施。通过制定 SSC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到国土规 划中, 同时, 加强国家公共服务和机会均等, 为所有国民有效地提供就近公共服务。SSC 编制 年限为 20 年, 以国家为地域范围, 制定 9 项对国土利用具有结构性影响的公共设施发展规 划, 即高等教育与科研、文化、卫生保健、信息通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能源、自然保护用 地、体育设施[1] 。在 SSC 编制深度上, 大区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单元, 并在这一层次上充分的 与地方进行协商合作。SSC 在规划实施上改变了以往国家层面上主要以基础设施等硬件方 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均衡发展的模式, 而改用专项规划的形式实现公共服务的空间组织与 其功能运行机制的协调, 避免了在规划中单纯的技术趋向, 而以为国民提供较为均等的优质 公共服务等软件方面作为建设引导国土均衡发展的主要途径。 2.4 荷兰 —“多级核网络开发”模式 荷兰国土面积较小,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国土空间规划在确保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享 有高质量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欧洲独树一帜, 特别是如何将空 间维度融入战略意图和实效性, 受到了国际规划界的广泛赞誉。正是由于国土面积较小, 全 国一盘棋式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设计是荷兰空间规划的重要特点。高质量的人居环境一直 是规划最明确的目标[1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荷兰的国土规划采用“以‘绿心’为控制, 以城市 区域(Randstad) 和国家城市网络为核心”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 2.4.1 “绿心”( green heart) “绿心”是荷兰国土空间规划的杰作。它是唯一由中央政府规划和建设的国家级景观, 在 历次规划中都被强调要永久的保存、强化和维护, 省级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必须无条件的接 受。“绿心”是由于战后受经济复苏的影响, 荷兰城市迅速扩大, 在荷兰中心地区演变成马蹄 状的都市群, 在这一状况下, 国家希望通过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对城市发展和国家环 境起到协调作用。在历次规划中, 国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借助于 “绿心”实现了城市发展空间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相互依存, 限制了城市的无序扩张, 保护了绿 地景观和农业。 2.4.2 城市区域(Randstad) 与国家城市网络 Randstad 是围绕绿心的一系列城市, 是荷兰的中心区域。包括三个省: 乌特勒支、南荷兰 和北荷兰。区域内形成了以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城市区发展的南北两翼。Randstad 内有世界 上最大的海港鹿特丹港和欧洲第四大空港 Skipol 机场[12,13] , 区域总人口 700 万左右, 除阿姆 斯特丹和鹿特丹人口略超过百万外, 其余城市人口都不足百万。与“绿心”不同, 相对于“绿 心”的 Randstad 城市区域因发展背景变化可以不断调整社会经济目标。 城市网络是最近一次的国家空间规划中在 Randstad 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全国规划发展 6 个城市网, 即 Randstad 城市网、Brabant 城市网、南荷兰- 林堡城市网、屯特城市网、阿纳姆- 内梅亨城市网、戈罗宁根- 阿森城市网, 形成国家城市网络[14] 。它一方面试图将 Randstad 的 成功理念推向全国, 另一方面加强与欧盟一体化空间政策的衔接。例如, 与西北欧另外两个 主要多中心城市区, 即德国的莱茵河- 鲁尔区和比利时的佛兰德区的联系与合作。 Randstad 和“绿心”成功的将区域形态与经济功能联系起来。从保护自然资源的初衷到为 地区整体发展带来良好的环境[15] 。不仅如此, 张弛有度的规划方案也为后续发展提供了余地。 刘 慧等: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43

世界地理研究 2.5墨西哥一面状区域开发”模式 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中区域开发规划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区域开发从上世纪初开始大 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农村发展(1900-1950)—工业化与城市发展(1950-1985)—整体 区域开发(1985-2000—地方和区域优先发展(2000 )0。针对本国区域差异的不断 扩大和大量贫困地区存在的现状,近年来,墨西哥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采用以小区域和中 间区域划分为基础,依靠地方区域优先发展”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2.5.1小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消除贫困是小区域空间开发的重点。小区域空间开发是基于地方之间平行的合作方式 它是在贫困地区为了整体发展而实行的地方平行的项目合作和政策。它集中在1338个被高 度边缘化的地区(全国共有2347个地区),人口2000万,约占全国的21%。根据各地区的自 然条件,结合联邦各项计划,将这1338个地区划分成263个小区域,在每个区域统一实施教 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项目。 2.5.2中间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2001年墨西哥政府提出了中间或中央区域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各级政府的交互作 用,促进各级政府(联邦、州、地区)的垂直合作和同级政府间的水平合作。根据这种开发模 式,将全国32个州划分成5个大的相互联系的中间区域或中央区域(图5)。它找到了 个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提升政府管理功能的新方式。在宪法的框架下建立了联邦之下所有 州和地区的自由和独立。这一模式首先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临时的管理机制。在该模式取得 定成效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进行法律改革以便提高它的法律地位并保证其在未来的连续 性。六年来,中央区域开发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些中央区域已制定了它的发展规划。未 来,联邦政府还需要成立多部门委员会以协调五个区的工作。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部地区 可能的大都市 南部及东南部地区 图5墨西哥的五大中央区以及可能确定的其它区域间 3各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共同点 尽管各国存在着多样化的空间开发的模式,但我们仍可以发现隐含在现象之下的,代表 目前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中的一些新的共同点。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7 卷 图 5 墨西哥的五大中央区以及可能确定的其它区域[16] 2.5 墨西哥 —“面状区域开发”模式 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中区域开发规划做的比较好的国家。区域开发从上世纪初开始大 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即农村发展( 1900- 1950) ——工业化与城市发展( 1950- 1985) ——整体 区域开发( 1985- 2000) ——地方和区域优先发展( 2000—— )[16] 。针对本国区域差异的不断 扩大和大量贫困地区存在的现状, 近年来, 墨西哥的国土空间开发模式采用“以小区域和中 间区域划分为基础, 依靠地方区域优先发展”的区域综合开发模式。 2.5.1 小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消除贫困是小区域空间开发的重点。小区域空间开发是基于地方之间平行的合作方式, 它是在贫困地区为了整体发展而实行的地方平行的项目合作和政策。它集中在 1338 个被高 度边缘化的地区( 全国共有 2347 个地区) , 人口 2000 万, 约占全国的 21%。根据各地区的自 然条件, 结合联邦各项计划, 将这 1338 个地区划分成 263 个小区域, 在每个区域统一实施教 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规划建设项目[16] 。 2.5.2 中间区域空间开发模式 2001 年墨西哥政府提出了中间或中央区域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通过各级政府的交互作 用, 促进各级政府( 联邦、州、地区) 的垂直合作和同级政府间的水平合作。根据这种开发模 式, 将全国 32 个州划分成 5 个大的相互联系的中间区域或中央区域[16] ( 图 5) 。它找到了一 个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提升政府管理功能的新方式。在宪法的框架下建立了联邦之下所有 州和地区的自由和独立。这一模式首先提出了一个可能的临时的管理机制。在该模式取得一 定成效的基础上, 目前, 正在进行法律改革以便提高它的法律地位并保证其在未来的连续 性。六年来, 中央区域开发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些中央区域已制定了它的发展规划。未 来, 联邦政府还需要成立多部门委员会以协调五个区的工作。 3 各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的共同点 尽管各国存在着多样化的空间开发的模式, 但我们仍可以发现隐含在现象之下的, 代表 目前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中的一些新的共同点。 44

刘慧等: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3.1鼓励地方行政单位合作,实施跨区的广域空间规划 对于国土面积较大国家的国土空间规划,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加强地方行政单位合作,进 行广域国土开发规划地域划分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例如,法国根据本国的区域特点 将全国的96个省划分成22个行动区域;美国将全国划分成11个跨州经济区;墨西哥将全 国32个州划分成5大中央区域和3个可能的跨州区域。日本在最新一期的全国综合规划中 将全国划分为8大广域板块。划分的目的就是鼓励各地区按照国土区域划分的地域进行跨 行政单位的广域规划 32对环境要素刚性控制,空间规划张弛有度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各种经济活动受市场引导,国家不能强行控制。但是,国家对环境 要素在空间规划中实行刚性空间控制,而对其它的经济活动实行空间引导。例如,荷兰的国 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下一级的规划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美国通 过公共用地规划在空间上对如国家公园等需要保护地区的用地类型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3.3重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和城市空间体系规划 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规划和全国城市空间体系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越来越重要 日本在历次开发规划中都将三大都市圈,特别是东京都市圈的开发规划作为重点和核心内 容。法国国土规划将建设大都市卫星城和地区平衡大城市”作为协调国土均衡发展的重要 方式。荷兰的 R andstad(城市区域)和国家城市网络的概念更是直接作为荷兰国土空间规划 的重要框架 3.4建立国土新框架,重视国际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以前的国土规划只限于领土范围,考虑在一国如何有效利用、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追 求国土均衡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恆土”的概念在不断变化。国 土空间规划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世界各国在重视重点国际化大都市区的发展规划 的同时,更加关注与周边国家和邻近区域的合作,甚至与周边国家共同制定国土规划。荷兰 法国等欧盟国家都在最新的空间规划中提出在欧洲统一体的区域概念上的区域协调,打破 国与国的界限。日本也在最新一轮的规划中提出了有关跨国界的空间框架 3.5从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转向以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软件空间布局为引导 许多国家过去都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的均衡发展。现在 以法国的国家综合服务规划为代表,国土规划开始重视国家为国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软 件方面的建设,以确保国民就近公共服务和知识机会均等 4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4.1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宏观调控的职能 国际经验表明,不论国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哪个阶段,国家层面的宏观空间战略都 是必要的。各国的经验表明,国土空间规划有助于改善落后区域发展条件,促进国土均衡发 展,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利益要求。虽然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作为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空间发展的有序性方面,仍 存在显著的差距。长期以来忽视在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是造成我国空间开发无序的重要原 因。因此,重视和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通 过当前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逐步使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规范化、系统化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期 3.1 鼓励地方行政单位合作, 实施跨区的广域空间规划 对于国土面积较大国家的国土空间规划, 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加强地方行政单位合作, 进 行广域国土开发规划地域划分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例如, 法国根据本国的区域特点, 将全国的 96 个省划分成 22 个行动区域; 美国将全国划分成 11 个跨州经济区; 墨西哥将全 国 32 个州划分成 5 大中央区域和 3 个可能的跨州区域。日本在最新一期的全国综合规划中 将全国划分为 8 大广域板块。划分的目的就是鼓励各地区按照国土区域划分的地域进行跨 行政单位的广域规划。 3.2 对环境要素刚性控制, 空间规划张弛有度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各种经济活动受市场引导, 国家不能强行控制。但是, 国家对环境 要素在空间规划中实行刚性空间控制, 而对其它的经济活动实行空间引导。例如, 荷兰的国 家级景观“绿心”从未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过, 下一级的规划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美国通 过公共用地规划在空间上对如国家公园等需要保护地区的用地类型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3.3 重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和城市空间体系规划 以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规划和全国城市空间体系建设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越来越重要。 日本在历次开发规划中都将三大都市圈, 特别是东京都市圈的开发规划作为重点和核心内 容。法国国土规划将建设大都市卫星城和地区“平衡大城市”作为协调国土均衡发展的重要 方式。荷兰的 Randstad( 城市区域) 和国家城市网络的概念更是直接作为荷兰国土空间规划 的重要框架。 3.4 建立国土新框架, 重视国际化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以前的国土规划只限于领土范围, 考虑在一国如何有效利用、开发和保护国土资源, 追 求国土均衡发展。但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深入, “国土”的概念在不断变化。国 土空间规划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情。世界各国在重视重点国际化大都市区的发展规划 的同时, 更加关注与周边国家和邻近区域的合作, 甚至与周边国家共同制定国土规划。荷兰、 法国等欧盟国家都在最新的空间规划中提出在欧洲统一体的区域概念上的区域协调, 打破 国与国的界限。日本也在最新一轮的规划中提出了有关跨国界的空间框架。 3.5 从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转向以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软件空间布局为引导 许多国家过去都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的建设来达到国土的均衡发展。现在 以法国的国家综合服务规划为代表, 国土规划开始重视国家为国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软 件方面的建设, 以确保国民就近公共服务和知识机会均等。 4 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启示 4.1 适应市场经济条件,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宏观调控的职能 国际经验表明, 不论国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哪个阶段, 国家层面的宏观空间战略都 是必要的。各国的经验表明, 国土空间规划有助于改善落后区域发展条件, 促进国土均衡发 展, 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整体利益要求。虽然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作为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空间发展的有序性方面, 仍 存在显著的差距。长期以来忽视在空间布局方面的规划, 是造成我国空间开发无序的重要原 因。因此, 重视和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 通 过当前的主体功能区划研究逐步使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规范化、系统化。 刘 慧等: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45

世界地理研究 4.2空间规划应张驰有度,确立阶段性的主攻目标 对环境和空间要素的控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荷兰的绿心”概念对我 国正在开展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分的禁止开发区不能 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而其他类型区域则可根据发展背景适时调整社会经济目标和布局 由于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综合性的发展规划,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同 发展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应有所侧重。在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突出大都市经济区、 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保育区的规划建设 43紧跟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探讨国土规划的新空间、新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要求以新的视角探索国土规划 的新理念,破除封闭式国土或区域的概念,重点关注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大尺度空间规划的研 究。目前,正在进行的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就是跨区域规划的重要实践。在新 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应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除重视沿海大都市经济区空间发展规 划之外,将新的国土空间理念(开放的国土)纳入到规划体系中,充分考虑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和协作 4.4统筹理顺各部门规划,完善综合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世界上国土规划做的比较好的国家,都有相对完善的国土规划体系。而我国长期以来规 划体系很不完善,存在多头管理、多套体系。目前的空间规划就有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主体功 能区划和区域规划,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国土资源 部主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土规划。其规划内容重复及规划目标彼此不协调等问题 突出。因此,需要借鉴国外国土规划的经验,在空间系列上整合统筹各部门的规划,建立相对 科学、完善的综合性国土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n]顾林生.国外国土规划的特点和新动向世界地理研究,2003,12(1):60-7 2]European Union, Study program o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Final report, Brussels 2003. 33] The govemm 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fourth com prehensive national teritorial plan(2006-2020 ]鄭小平,地域政策O利用上实践M]大学教育出版社,200 5]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规划局.国土形成规划全国规划R规划部中期报告,2006年12月 6]蔡玉梅.美国国土规划及启示国土资源,2003(10):49-51 ⑦]吴传钧,侯峰.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科学出版社,1988 8]Am and Fem ond, Exist-t-il une politique d' am enage, ent du teritore en France, 1999.12.1 ⑨]曹学坤主编.世界若干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o]Valk, A v.d. The dutch planning experience. Landscape and urban plnning, 2002, 58(2-4)201-210 L1]Kuhn, M. Greenbelt and Green H eart: separating and integrating landscapes in European city regions [n Landscape and Urban p anning,2003,64(1-2):19-27 [12]Priem us, H Plann ing the Randstad-betw een Econom ic-G row th and Susta inability [Il Urban Studies, 1994, 31(3):509- [13] Lam booy, I G. Polynucleation and Econom ic Developm ent: The Randstad [I] European Plannng Studies, 1998, 6(4) [4]M nisteries V an VROM, LNV, Venl en EZ (M in istry of H ousing, Spatial Planning and the Envionm ent, (F## 373)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世 界 地 理 研 究 17 卷 4.2 空间规划应张驰有度, 确立阶段性的主攻目标 对环境和空间要素的控制,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荷兰的“绿心”概念对我 国正在开展的主体功能区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分的禁止开发区不能 因任何发展目标而改变, 而其他类型区域则可根据发展背景适时调整社会经济目标和布局。 由于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比较长远的、综合性的发展规划, 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不同 发展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 应有所侧重[17] 。在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 应突出大都市经济区、 重点资源开发区和生态保育区的规划建设。 4.3 紧跟经济全球化新趋势, 探讨国土规划的新空间、新理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求以新的视角探索国土规划 的新理念, 破除封闭式国土或区域的概念, 重点关注跨区域甚至跨国的大尺度空间规划的研 究。目前, 正在进行的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区域规划就是跨区域规划的重要实践。在新一 轮国土空间规划中, 应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 除重视沿海大都市经济区空间发展规 划之外, 将新的国土空间理念( 开放的国土) 纳入到规划体系中, 充分考虑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和协作。 4.4 统筹理顺各部门规划, 完善综合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世界上国土规划做的比较好的国家, 都有相对完善的国土规划体系。而我国长期以来规 划体系很不完善, 存在多头管理、多套体系。目前的空间规划就有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主体功 能区划和区域规划,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 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 , 国土资源 部主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土规划[18] 。其规划内容重复及规划目标彼此不协调等问题 突出。因此, 需要借鉴国外国土规划的经验, 在空间系列上整合统筹各部门的规划, 建立相对 科学、完善的综合性国土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 顾林生. 国外国土规划的特点和新动向[J].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 ( 1) : 60- 77. [2] European Union, Study program o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 Final report), Brussels 2003.3 [3]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fourth comprehensive national territorial plan ( 2006- 2020) [4] 鄭小平. 地域政策の利用と実践[M]. 大学教育出版社, 2001. [5] 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规划局. 国土形成规划全国规划[R]. 规划部中期报告, 2006 年 12 月. [6] 蔡玉梅. 美国国土规划及启示[J]. 国土资源, 2003( 10) : 49- 51 [7] 吴传钧, 侯峰.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M]. 科学出版社, 1988. [8] Armand Fermond, Exist- t- il une politique d’amenagem,ent du territore en France, 1999.12.1 [9] 曹学坤主编. 世界若干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10] Valk, A.v.d. The dutch planning experience.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2, 58( 2- 4):201- 210 [11] Kuhn, M. Greenbelt and Green Heart: separating and integrating landscapes in European city region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4( 1- 2): 19- 27. [12] Priemus, H. Planning the Randstad -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J]. Urban Studies, 1994, 31( 3): 509- 534. [13] Lambooy, J. G. Polynucle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andstad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8, 6 ( 4): 457- 467. [14] Ministeries Van VROM, LNV, VenW en EZ ( Ministry of Housing, Spatial Planning and the Environment, ( 下转第 37 页) 46

2期樊慧荣等:西安FDI市场计量分级与对策建议研究37 (FDD have increased greatly in X i'an. It has played more and m ore im 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econom y. U sing dynam ic shift-share analysis (DSSA), this paper m aks em pirical ana lysis of regions of X ians fD l, show ing that the stat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FD I is different in the com petitiveness of X ian, and they are classify ied in to the m ature m arket, the rising m arket, the thriving m arket, the stagnant m arket, also on this basis targe ted coun term easures and proposals putare forw ard for the future on how to attract FdI better. K ey words: dynam ic shift-share analysis(DSSA): FD I region; X i'an. (上接第46页) M inistry of A griculture, Nature and Food Quality, M inistry of Transport, Publi W orks and W ater M anagem ent M inistry of E cono ic A ffairs), National Spatial Strategy, the N etherland: Creating Space for Developm ent RI Netherland, 2006 [5] Schrinen, P. M. Infiastructre netw orks and red-green pattems n city regions [] Landscape and U rban Planning, 2000 48(3-4):191-204 [16]Roberto V illarmeal-Gonda. O rgan 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for b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 ent: Evolving paradigms in OECD countries Institutional arrangem en ts for regional developm ent, Beijing, 2006. 8.1 D7]申玉铭,毛汉英.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4(2):33-39 8]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地理学报,2006(6):585-592 The foreign territory developm ent patterns and its n sp rra tions LIU Hui gao X iao-h, L IU Sheng-he (Institute of geograph 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a bstract: Based on the brief reviews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territory developm ent plann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focused on ana lyzing spatial pattems of teritory developm ent in Japan, U. SA, France, H olland and M exico Som e spatial pattems were sum m arized, that is, spot-axis- area pattem, m ulti-pole circu larity pattem, m ulti-pole-netw ork pattem, and area developm ent pattem. In the end, it discussed the com m on grounds of foreign different teritory deve lopm ent pattems and its insp irations for cument territory spatial p lann ing in China. K ey w ords: territory planning; spatial deve lopm ent pattem; inspiration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 期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ture and Food Quality, Ministry of Transport, Public Works and Water Management,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National Spatial Strategy, the Netherland: Creating Space for Development [R]. Netherland, 2006. [15] Schrijnen, P. M.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and red- green patterns in city region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0, 48( 3- 4) : 191- 204. [16] Roberto Villarreal- Gonda. Organ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actors for loc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volving paradigms in OECD countrie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Beijing, 2006.8.1 [17] 申玉铭, 毛汉英. 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及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 2004( 2) : 33- 39 [18] 胡序威.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 2006( 6) : 585- 592 The for eign territory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its inspirations LIU Hui, GAO Xiao- lu, LIU Sheng- he (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Based on the brief reviews of the process of foreign territory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focused on analyzing spatial patterns of territory development in Japan, U.S.A, France, Holland and Mexico. Some spatial patterns were summarized, that is, spot- axis￾area pattern, multi- pole circularity pattern, multi- pole- network pattern, and area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e end, it discussed the common grounds of foreign different territory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its inspirations for current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in China. Key words: territory planning; spati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spiration ( FDI) have increased greatly in Xi’an.It has play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economy. Using dynamic shift - share analysis ( DSSA) , this paper maks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s of Xi’an’s FDI, showing that the state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FDI is different 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Xi'an, and they are classify ied into the mature market, the rising market, the thriving market, the stagnant market, also on this basis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putare forward for the future on how to attract FDI better. Key words: dynamic shift- share analysis ( DSSA) ; FDI region; Xi'an. 樊慧荣等: 西安 FDI 市场计量分级与对策建议研究 !!!!!!!!!!!!!!!!!!!!!!!!!!!!!!!!!!!!!! ( 上接第 46 页) 37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