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最适送钞量的测算。银行有必要对运送现金的成本收益作一个比较,以决定最适的送 钞量。在这个最适的送钞量上。银行为占用库存现金和运送钞票所花费的费用之和应当是最 小的。我们可以运用经济批量法来进行测算。其公式为:T=CQ/2+AP/Q 其中,T=总成本:A=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量:Q每次运钞数量:P=每次运钞 费用:C=现金占有费率;A/Q=运钞次数:Q/2=平均库存现金量:P.A/Q全年运钞总成本: C.Q/2=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 根据以上方程序,用微分法来求经济批量的总成本T为极小值时的运钞数量Q,以及以 Q为自变量,求T对Q的一阶导数T’,则: T'=dt/dQ=C/2-AP/Q2 令T’=0,则C/2一AP/Q2=0 Q2=2AP/C,Ep Q=(2AP/C)0.5 3)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由于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 长或短的过程,特别是那些离中心库较远的营业网点,必须有一个时间的提前量。同时,以 后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于是,就有一个问题, 即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这就是一个现金调拨的临界点问题。我们可 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个临界点: 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保险库存量 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一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 4)银行保持现金适度量的措施。要切实管好库存现金,使库存现金规模经常保持在一 个适度规模上,还需要银行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将库存现金状况与有关人员的 经济利益挂钩:应实现现金出纳业务的规范化操作:要掌握储蓄现金收支规律。储蓄业务的 现金收支一般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在营业过程中,客户取款的概率在正常情况下基本相等。 二是在多数情况下,上午客户取款的平均数一般大于下午。三是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月出现 现金净收入和净支出的日期基本固定不变。解决压低库存现金的技术性问题。要在压缩现金 库存所需增加的成本和所能提高的效益之间进行最优选择。 5)严格库房安全管理措施。从经营的角度讲,银行的库存现金显然是最为安全的资产。 但事实上,库存现金也有其特有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被盗和自然灾害的损失,也来 自于业务人员清点的差错,还可能来自于银行内部不法分子的贪污。因此,银行在加强库存 现金适度性管理的同时,还应当严格库房的安全管理,在现金清点、包装、入库、安全保卫、 出库等环节,采取严密的责任制度等,确保库房现金的无损。 3、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存款准备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 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超 额准备金。因此,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包括满足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和超额准备金 的适度规模控制两个方面。 1)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主要是准确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 的需要量和及时上交的准备金。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滞后准备金计算法,主要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另一种 是同步准备金计算法,它主要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按照这 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7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 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计算基期周 准备金保持周 332)最适送钞量的测算。银行有必要对运送现金的成本收益作一个比较,以决定最适的送 钞量。在这个最适的送钞量上。银行为占用库存现金和运送钞票所花费的费用之和应当是最 小的。我们可以运用经济批量法来进行测算。其公式为:T=CQ/2+AP/Q 其中,T=总成本;A=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或支出)量;Q=每次运钞数量;P=每次运钞 费用;C=现金占有费率;A/Q=运钞次数;Q/2=平均库存现金量;P.A/Q=全年运钞总成本; C.Q/2=库存现金全年平均占用费。 根据以上方程序,用微分法来求经济批量的总成本 T 为极小值时的运钞数量 Q,以及以 Q 为自变量,求 T 对 Q 的一阶导数 T’,则: T’=dt/ dQ=C/2-AP/Q2 令 T’=0,则 C/2-AP/Q2=0 Q2=2AP/ C ,即 Q=(2AP/C)0.5 3)现金调拨临界点的确定。由于银行从提出现金调拨申请到实际收到现金需要有一个或 长或短的过程,特别是那些离中心库较远的营业网点,必须有一个时间的提前量。同时,以 后为了应付一些临时性的大额现金支出,也需要有一个保险库存量。于是,就有一个问题, 即应当在什么时候在多大的库存量时调拨现金。这就是一个现金调拨的临界点问题。我们可 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这个临界点: 现金调拨临界点=平均每天正常支出量×提前时间+保险库存量 保险库存量=(预计每天最大支出—平均每天正常支出)×提前时间 4)银行保持现金适度量的措施。要切实管好库存现金,使库存现金规模经常保持在一 个适度规模上,还需要银行内部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应将库存现金状况与有关人员的 经济利益挂钩;应实现现金出纳业务的规范化操作;要掌握储蓄现金收支规律。储蓄业务的 现金收支一般具有以下规律:一是在营业过程中,客户取款的概率在正常情况下基本相等。 二是在多数情况下,上午客户取款的平均数一般大于下午。三是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月出现 现金净收入和净支出的日期基本固定不变。解决压低库存现金的技术性问题。要在压缩现金 库存所需增加的成本和所能提高的效益之间进行最优选择。 5)严格库房安全管理措施。从经营的角度讲,银行的库存现金显然是最为安全的资产。 但事实上,库存现金也有其特有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被盗和自然灾害的损失,也来 自于业务人员清点的差错,还可能来自于银行内部不法分子的贪污。因此,银行在加强库存 现金适度性管理的同时,还应当严格库房的安全管理,在现金清点、包装、入库、安全保卫、 出库等环节,采取严密的责任制度等,确保库房现金的无损。 3、存款准备金的管理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存款准备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 中央银行规定的比例上交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二是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超 额准备金。因此,存款准备金的管理,包括满足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和超额准备金 的适度规模控制两个方面。 1)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主要是准确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 的需要量和及时上交的准备金。在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计算法定存款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有两种,一种是滞后准备金计算法,主要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另一种 是同步准备金计算法,它主要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 滞后准备金计算法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按照这 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 7 天作为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 有周应持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计算基期周 准备金保持周 33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