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前言 四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全书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 的贾宝玉。前面说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 胎,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都是他作为“新人”的表现。 所谓“新人”,就是有了“人的觉醒”的人。但是,贾宝玉的觉醒,不是看 到了自已是个“人”,自感人的尊严,倒是看到自已是人当中的“渣滓浊沫” 自惭形秽。这似乎很奇怪,其实也不奇怪,无非是因为他还仅仅是“新人”的 胚胎的缘故。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并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 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已的家庭,自己的身 边,长期接触到那么多的聪明美丽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 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样屈辱,命运是那样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 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他对女性的尊重,看来也许 有过于美化的地方,其实那只是他所理想的最完美的“人”,穿着女装的形象 罢了。他在穿着女装的“人”面前自惭形秽,就是以理想的完美的“人”的标 准来要求自已。实际上,人类的“渣滓浊沫”并不是宝玉,而是贾琏、贾环、薛 蟠之流,正因此,他们决不会自惭形秽,他们正自幸生为“须眉男子”,可以玩 弄女人,奴役女人,在女人面前自觉高她们一等。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尊重。他理想着完善的 “人”,但是现实中的男人他觉得太丑恶了,只有美丽的女性才比较能做他塑 造“人”"的完美形象的原型。他唱的女性的颂歌,其实就是“人”的颂歌。但 是,他又眼见一幕又一幕的女性的悲剧,眼见这人世间仅有的美,遠不了毁 灭的命运。他念着《芙蓉女儿诔》,其实就是悼念整个的“人”的毀灭;他痛哭 潇湘馆,就是为“人”的毁灭放声一哭。 今天我们来看,当时“人的觉醒”才开始,怎么就见到了“人”的毁灭了 呢?贾宝玉未免太悲观了吧!其实这也是难怪的。甚至历史已经发展到 五四”运动以后,大草命以前,据鲁迅分析,尚且是这样的:“那时觉醒起来 的智识青年的心情,是大抵热烈,然而悲凉的,即使寻到一点光明,径一周 三',却更分明的看见了周围的无涯际的黑踣。”这就是说,热烈,是由于爱 人;悲凉,是由于觉醒;开始觉醒者寻到的光明总是微弱的,只照到身边一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