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分别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国际货币在使用上具有历史惯性 其次,是表现为资产持有形式的价值贮藏功能。 Hayek(1970)和 Cooper(1986)都 认为,作为一种资产持有形式,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货币的 稳定性。 Williams(1968)、 Kenen(1988)等人的研究发现,金融部门的发展以及金融 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性因素,英镑和美元发展的历史都说 明了这一点。 可见,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货币国际化,考察了货币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分类 易于对政策进行分类、对货币国际化的进展进行测度和观察。但是,这种定义仍局限 于表象,对理解其本质并没有直接帮助,甚至还可能对政策操作造成舍本逐末的误导 (二)交易网络与分工网络互动的角度 Cohen(1999,中译本)认为,“货币势力范围”由国家实施的地域影响和市场产 生的交易网络影响两者构成。其中: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所实施的影响,即货币发行 和管理的垄断权主要在本国领土内发挥作用:通过市场交易网络这只无形的手产生的 影响,使货币不仅在国内发挥作用,也在本国领土外发生作用。 杨格定理( Young,1928)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提出:不但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程 度,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受到分工程度所制约。杨小凯(1991)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 超边际分析论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前面所述市场交易网络的扩展过程,实 质上是受到国内分工程度深化所推动的,当然这一分工程度的深化是源于国内市场规 模的迅速扩大和交易效率的提高(杨小凯,1999)。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国际货币的 背后是这样一种经济系统:良好的制度安排使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形成了良性循 环。在此基础上造就了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就是其分工体 系在国际上的进一步扩展(徐奇渊、李婧,2008)。 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求中国在国际分工网络中具有 强势地位,以此为基础,在货币交易网络中实现人民币的广泛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需要对外开放,更需要国内改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国内产业 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深度的内在契 合(徐奇渊、杨盼盼,2014)。 (三)国家权威的角度4 分别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国际货币在使用上具有历史惯性。 其次,是表现为资产持有形式的价值贮藏功能。Hayek(1970)和 Cooper(1986)都 认为,作为一种资产持有形式,货币国际地位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货币的 稳定性。Williams(1968)、Kenen(1988)等人的研究发现,金融部门的发展以及金融 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是决定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关键性因素,英镑和美元发展的历史都说 明了这一点。 可见,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货币国际化,考察了货币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和分类, 易于对政策进行分类、对货币国际化的进展进行测度和观察。但是,这种定义仍局限 于表象,对理解其本质并没有直接帮助,甚至还可能对政策操作造成舍本逐末的误导。 (二)交易网络与分工网络互动的角度 Cohen(1999,中译本)认为,“货币势力范围”由国家实施的地域影响和市场产 生的交易网络影响两者构成。其中: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所实施的影响,即货币发行 和管理的垄断权主要在本国领土内发挥作用;通过市场交易网络这只无形的手产生的 影响,使货币不仅在国内发挥作用,也在本国领土外发生作用。 杨格定理(Young,1928)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提出:不但市场的大小决定分工程 度,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受到分工程度所制约。杨小凯(1991)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 超边际分析论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前面所述市场交易网络的扩展过程,实 质上是受到国内分工程度深化所推动的,当然这一分工程度的深化是源于国内市场规 模的迅速扩大和交易效率的提高(杨小凯, 1999)。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国际货币的 背后是这样一种经济系统:良好的制度安排使市场交易效率与分工程度形成了良性循 环。在此基础上造就了国际分工中具有强势地位的国家,而货币国际化就是其分工体 系在国际上的进一步扩展(徐奇渊、李婧,2008)。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求中国在国际分工网络中具有 强势地位,以此为基础,在货币交易网络中实现人民币的广泛使用。从这个角度来看,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需要对外开放,更需要国内改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国内产业 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金融市场改革的全面深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深度的内在契 合(徐奇渊、杨盼盼,2014)。 (三)国家权威的角度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