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否定副词“非”的句法位置的变化:当“是”还是一个指代词的 时候,“非”只能出现在它的后面:然而“是”成为判断词之后,“非”则移到 “是”的前面。例如: (40)君子爱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荀子·荣辱) (41)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论衡·订鬼) 副词前移和“也”失落,都是“是”语法化的重要伴随特征特征。例(41) 中的“是”只能理解为判断词,它不仅涉及到副词“非”的前移,而且不需要 “也”。汉代“是”的判断词用法逐渐普遍,副词前移也大量出现。下表是我们对 《论衡》的统计结果。 表27《论衡》中“是”字格式的副词前移统计 T,是+Adv.+C 45% T,Adv.+是+C 55% 三、“是”最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我们在前文指出,促使“是”语法化的关键因素是它用于回指的两个使用格式 的出现:(a)是+NP;(b)N+是。回指代词“是”后的说明部分也可以是VP,虽 然后来的使用比例相对降低了。如果我们的假设是对的话,那么一个逻辑的结论 是,“是”首先在上述两个格式中变成判断词的。上文确定“是”变成判断词的两 个重要伴随特征为副词前移和语气词“也”的失落。我们预测这两个特征首先发生 在上述两个格式之中 我们以副词前置在不同句法环境中的速度差异来验证上述假设。只考虑说明部 分的词性。《孟子》时代“是”还完全是一个指代词,副词前移尚没有发生;但是 到了《抱朴子》时代,“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判断词,副词前移大规 模发生,但是首先发生在说明部分为NP的句法格式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说明部分为ⅤP的格式中不见一例副词前移发生。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是”语法 化的最早句法环境是什么。 表28《孟子》和《抱朴子》里“是”字格式中副词的分布 《孟子》 《抱朴子》 T,是十Adv.+NP+也 100% 20% T,Ad+是+NP+也 0% 80% T,是+Adv.+VP+(也) 100% 100% T,Adv.+是+ⅤP+(也) 我们在《抱朴子》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皆+是”出现在NP说明部分之 前,然而VP说明部分之前仍然是“是+皆”: (42)子建之免退,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抱朴子·酒诫)22 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否定副词“非”的句法位置的变化:当“是”还是一个指代词的 时候,“非”只能出现在它的后面;然而“是”成为判断词之后,“非”则移到 “是”的前面。例如: (40)君子爱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荀子·荣辱) (41)及见他鬼非是所素知者。(论衡·订鬼) 副词前移和“也”失落,都是“是”语法化的重要伴随特征特征。例(41) 中的“是”只能理解为判断词,它不仅涉及到副词“非”的前移,而且不需要 “也”。汉代“是”的判断词用法逐渐普遍,副词前移也大量出现。下表是我们对 《论衡》的统计结果。 表 2.7 《论衡》中“是”字格式的副词前移统计 T,是+Adv. +C 45% T,Adv. + 是+C 55% 三、“是”最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我们在前文指出,促使“是”语法化的关键因素是它用于回指的两个使用格式 的出现:(a) 是+NP;(b) N+是。回指代词“是”后的说明部分也可以是 VP,虽 然后来的使用比例相对降低了。如果我们的假设是对的话,那么一个逻辑的结论 是,“是”首先在上述两个格式中变成判断词的。上文确定“是”变成判断词的两 个重要伴随特征为副词前移和语气词“也”的失落。我们预测这两个特征首先发生 在上述两个格式之中。 我们以副词前置在不同句法环境中的速度差异来验证上述假设。只考虑说明部 分的词性。《孟子》时代“是”还完全是一个指代词,副词前移尚没有发生;但是 到了《抱朴子》时代,“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判断词,副词前移大规 模发生,但是首先发生在说明部分为 NP 的句法格式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说明部分为 VP 的格式中不见一例副词前移发生。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是”语法 化的最早句法环境是什么。 表 2.8 《孟子》和《抱朴子》里“是”字格式中副词的分布 《孟子》 《抱朴子》 T,是+Adv.+NP+也 100% 20% T,Adv.+是+NP+也 0% 80% T,是+Adv.+VP+(也) 100% 100% T,Adv.+是+VP+(也) 0% 0% 我们在《抱朴子》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皆+是”出现在 NP 说明部分之 前,然而 VP 说明部分之前仍然是“是+皆”: (42)子建之免退,徐邈之禁言,皆是物也。(抱朴子·酒诫)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