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语法化》课程教学资源(七讲义)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5,文件大小:96.5KB,团购合买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跟中古以后的明显不同,前者是在句末加上语气词“也”, 后者则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上判断词“是”。 例如: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2)他是一个丈夫,我也是一个丈夫。(现代汉语)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21引言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跟中古以后的明显不同,前者是在句末加上语气词“也” 后者则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上判断词“是”。例如: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2)他是一个丈夫,我也是一个丈夫。(现代汉语) 前后期的判断句所使用的语法标记是性质很不一样的。本章就是要探讨第一种形式 消失和第二种形式出现的原因。 语法化理论认为( Hopper& Traugott1993),语义相宜性和句法环境是诱发 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 化,即使有些词语语法化了,它们语法化的程度和方向还会有差别。这是迄今的语 法化理论尚无法解释的一种现象( Traugott. forthcoming)。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语法 结构的类推有关。为了解释这一问题,本章采用了 Kiparsky对于历史语言学中 “类推”机制的解释 类推的方向、范围和具体过程受制于该语言的整体结构特性。 本章的分析表明,一个时期的语言的整体结构特性往往会通过类推诱发一些词语的 语法化。 Traugott( ( forthcoming)指出,“对于一个语法形式产生的句法环境或者篇 章组织的深入研究,将使语法化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考察的中心就是导致 “是”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判断词“是”演化的全部过程大致为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五世纪,在这其间它 由一个普通的指代词演化成一个判断词,而且最后完全取代了旧有的判断句式而成 为唯一合法的句式。五世纪之后的汉语判断句一定要求一个判断词连接主语和宾 语。“是”在成为判断词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不在本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22目前关于判断词“是”的来源和产生过程的研究状况 “是”在演化成判断词之前有两个主要的用法,一个是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这”或者“那”;另一个是形容词,意为“正确”。有的学者认为判断词 “是”来自其原来的指代用法(王力1958:Li& Thompson1977等),有的则认 为来自其形容词的用法(冯春田1985:Yen1986),还有的认为两种用法对其判 断词的产生都有影响(郭锡良1997)。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分析,并简述我 们的看法。 尽管先秦汉语也存在类似于判断词的词语,比如“为”等,但是从总体上讲, 它们是缺乏一个判断词的。当时的判断句范式如例(1)所示。很多学者已经指

12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 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2.1 引言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跟中古以后的明显不同,前者是在句末加上语气词“也”, 后者则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上判断词“是”。例如: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2)他是一个丈夫,我也是一个丈夫。(现代汉语) 前后期的判断句所使用的语法标记是性质很不一样的。本章就是要探讨第一种形式 消失和第二种形式出现的原因。 语法化理论认为(Hopper & Traugott 1993),语义相宜性和句法环境是诱发一 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 化,即使有些词语语法化了,它们语法化的程度和方向还会有差别。这是迄今的语 法化理论尚无法解释的一种现象 (Traugott, forthcoming)。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与语法 结构的类推有关。为了解释这一问题,本章采用了 Kiparsky 对于历史语言学中 “类推”机制的解释: 类推的方向、范围和具体过程受制于该语言的整体结构特性。 本章的分析表明,一个时期的语言的整体结构特性往往会通过类推诱发一些词语的 语法化。Traugott (forthcoming) 指出,“对于一个语法形式产生的句法环境或者篇 章组织的深入研究,将使语法化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考察的中心就是导致 “是”语法化的句法环境。 判断词“是”演化的全部过程大致为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五世纪,在这其间它 由一个普通的指代词演化成一个判断词,而且最后完全取代了旧有的判断句式而成 为唯一合法的句式。五世纪之后的汉语判断句一定要求一个判断词连接主语和宾 语。“是”在成为判断词之后的进一步发展不在本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2.2 目前关于判断词“是”的来源和产生过程的研究状况 “是”在演化成判断词之前有两个主要的用法,一个是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 语的“这”或者“那”;另一个是形容词,意为“正确”。有的学者认为判断词 “是”来自其原来的指代用法(王力 1958;Li & Thompson 1977 等),有的则认 为来自其形容词的用法(冯春田 1985;Yen 1986),还有的认为两种用法对其判 断词的产生都有影响(郭锡良 1997)。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他们的分析,并简述我 们的看法。 尽管先秦汉语也存在类似于判断词的词语,比如“为”等,但是从总体上讲, 它们是缺乏一个判断词的。当时的判断句范式如例(1)所示。很多学者已经指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出,判断词“是”来自于它原来的指代词用法,其语法化的具体环境为(参见王力 1958: Li& Thompson 1977): (3)话题( TopIc),回指的“是”( anaphor)+说明( comment) 但是这种句法环境并不能直接导致判断词的产生。因为该篇章组织中的“话题”只 能是独立的判断(句子)或者复杂的名词短语,然而判断句中的主语则通常为代词 或者单纯名词。此外,在最早的时候,“说明”部分既可以是名词性短语,又可以 是动词性短语,两者具有同样的使用频率;然而判断句中的宾语通常都是名词性 的。因此我们认为,尽管上述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判断词“是”不能直接从该句法 环境中发展出,更不会是一蹴而就。出现“是”用于上述句法环境的最早文献之 是《左传》,然而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是”才有判断词的用法。我们的兴趣焦点 为,判断词出现之前它使用的句法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换,促使它向判断词发 展,这是我们确立它产生的动因关键所在。 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共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三个理由相信判断词“是”是来自 于它原来的指代用法。第一、一个词语的语法化必须在特定的句法结构中进行,不 单纯是词义引申问题( Traugott forthcoming)。后文的分析将会看到,指代词 “是”用于回指的偏正结构和表达功能与后来的判断词的用法在结构和功能上相 似。第二、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的用法必须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Bybe等1994 19-20)。第三,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很多语言的判断词都是来自指示代词,如 Hebrew, Palestinian arabic, Wappo, Swahili等语言(Li& Thompson1977 Mc Whorter1992)。总之,其它语言的类似现象,特别是人类语言的共同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语法标记的来源。 那么判断词“是”最早见于什么时代呢?王力(1937,1990)概括“是”的 发展小史为:它始见于公元一世纪,两汉时期稳步发展,五世纪左右完全取代了旧 有的判断句形式。唐钰明(1992)的进一步考察又把判断词“是”的发展往前推了 些,认为东汉时期判断词“是”已经广泛使用,它产生的时间应该是战国末年或 者是西汉初年。 Peyraube& Wiebusch(194)报告,在公元前100年的文献中已经 见到判断词“是”的用法。理论上讲,对一个语法标记产生时间的确定是无法绝对 准确的。同时一个语法标记从一个词汇向一个语法标记的演化也是渐变过程,不同 学者对判断词的语法性质的认识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对它产生时间的探讨。总而言 之,判断词“是”出现于秦汉之交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冯春田(1985)和Yen(1986)则认为,判断词“是”源自它原来表示 正确”的形容词用法。理由为,判断词“是”与其原来的形容词用法的语法性质 是一样的,都是动词性的,且可以受副词修饰。形容词“是”向判断词的演变只是 词义引申现象。可是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这种解释的问题。形容词“是”和后来的 判断词在句法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对立:形容词后不能有名词宾语,然而判断词一般 要求一个名词宾语。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这种句法差异。 Yen(1986)提出了另外一个假设:判断词“是”来自于原来形容词的用法, 这是受其反义词“非”的类推而来的。“非”经常位于一个名词性谓语之前来表示 否定,它通过类推使得相对的“是”也具有同样的功能。这一假设也遇到了几个问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13 出,判断词“是”来自于它原来的指代词用法,其语法化的具体环境为(参见王力 1958;Li & Thompson 1977 等): (3)话题 (Topic),回指的“是” (anaphor)+说明 (comment) 但是这种句法环境并不能直接导致判断词的产生。因为该篇章组织中的“话题”只 能是独立的判断(句子)或者复杂的名词短语,然而判断句中的主语则通常为代词 或者单纯名词。此外,在最早的时候,“说明”部分既可以是名词性短语,又可以 是动词性短语,两者具有同样的使用频率;然而判断句中的宾语通常都是名词性 的。因此我们认为,尽管上述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判断词“是”不能直接从该句法 环境中发展出,更不会是一蹴而就。出现“是”用于上述句法环境的最早文献之一 是《左传》,然而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是”才有判断词的用法。我们的兴趣焦点 为,判断词出现之前它使用的句法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换,促使它向判断词发 展,这是我们确立它产生的动因关键所在。 从人类语言发展的共性的角度来看,我们有三个理由相信判断词“是”是来自 于它原来的指代用法。第一、一个词语的语法化必须在特定的句法结构中进行,不 单纯是词义引申问题(Traugott forthcoming)。后文的分析将会看到,指代词 “是”用于回指的偏正结构和表达功能与后来的判断词的用法在结构和功能上相 似。第二、促使一个词语语法化的用法必须有足够高的使用频率(Bybee 等 1994: 19-20)。第三,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很多语言的判断词都是来自指示代词,如 Hebrew , Palestinian Arabic, Wappo, Swahili 等语言( Li & Thompson 1977; McWhorter 1992)。总之,其它语言的类似现象,特别是人类语言的共同发展规律 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语法标记的来源。 那么判断词“是”最早见于什么时代呢?王力(1937, 1990)概括“是”的 发展小史为:它始见于公元一世纪,两汉时期稳步发展,五世纪左右完全取代了旧 有的判断句形式。唐钰明(1992)的进一步考察又把判断词“是”的发展往前推了 一些,认为东汉时期判断词“是”已经广泛使用,它产生的时间应该是战国末年或 者是西汉初年。Peyraube & Wiebusch (1994) 报告,在公元前 100 年的文献中已经 见到判断词“是”的用法。理论上讲,对一个语法标记产生时间的确定是无法绝对 准确的。同时一个语法标记从一个词汇向一个语法标记的演化也是渐变过程,不同 学者对判断词的语法性质的认识不同,会直接影响到对它产生时间的探讨。总而言 之,判断词“是”出现于秦汉之交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冯春田(1985)和 Yen(1986)则认为,判断词“是”源自它原来表示 “正确”的形容词用法。理由为,判断词“是”与其原来的形容词用法的语法性质 是一样的,都是动词性的,且可以受副词修饰。形容词“是”向判断词的演变只是 词义引申现象。可是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这种解释的问题。形容词“是”和后来的 判断词在句法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对立:形容词后不能有名词宾语,然而判断词一般 要求一个名词宾语。这种说法无法解释这种句法差异。 Yen (1986)提出了另外一个假设:判断词“是”来自于原来形容词的用法, 这是受其反义词“非”的类推而来的。“非”经常位于一个名词性谓语之前来表示 否定,它通过类推使得相对的“是”也具有同样的功能。这一假设也遇到了几个问

题。首先,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形容词的“是”用于名词短语之前表示肯定。其次,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来看,虽然“是”和“非”形成一对具有反义关系的形容词,但 是语言中的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是不对称的,通常只有否定的一方才会被标记,肯定 的一方通常是无标记的。比如,现代汉语的“不”并没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肯定标 记。因此,Yen的说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语法化理论认为,高使用频率是诱发一个词语语法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对 于一个多义词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个义项最有可能是它语法化的来源。“是 在语法化之前主要是作指示代词用的,而它的形容词用法只占10%左右(敖镜豪 1982:杨伯峻1980,1981; Peyraube& Wiebusch1994)。从这一方面来看,判断 词“是”也是最有可能来自其指代词的用法。 Feng(1993)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对判断词“是”的出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他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古汉语里,回指“是”和其后的说明部分之间有一个 语音停顿( pause)。在公元一世纪之前,副词只能出现在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 间,但是后来副词前移到“是”之前,把回指的“是”由原来的话题位置推到的这 个语音停顿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是”被语法化为一个判断词。其过程可以用 下列形式表示 1. Adv 是[ Pause+ Comment 2. Adv [是]+ Comment 上式中的方括号代表的就是所谓的“语音停顿”,后来为判断词“是”占据。这种 论断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首先,为什么副词会从回指“是”后向前移,作者没有 解释。我们后文的分析将说明,副词的前移只是“是”词性改变的一个征兆,显示 它由名词性变成动词性的,并不是它语法化的动因。其次,如果Feng的假设是对 的话,那么历史上应该发生这样两件事:副词前移发生在前,判断词用法出现在 后。但是历史事实恰好相反:“是”的判断词用法在公元前200年的文献已经出 现,真正的副词前移公元100年以后才慢慢出现。最后,认为回指“是”和说明部 分之间有一个语音停顿也是不可靠的。冯这样认为的根据是,那时的话题和说明部 分常常有一个语气词“者”。如果以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恰好得出相反的结论: 回指“是”和说明部分是没有停顿的,因为那时的语法不允许在它们之间插入任何 语气词。 总之,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是”的来源和最早出现的时间。本章则集中讨论 是”语法化的动因和具体发展步骤。 23古今汉语判断句式的特点 判断句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主语和宾语之间具有等同、类属等语义联系,或 者宾语是描写主语的性质、价值等方面的属性。现代汉语和英语的判断句都是用 个判断词来连接主语和宾语。正如文章开头所指出的,两汉之前的汉语的判断句则 是运用句末语气词的手段。明白前后句式上的差别有助于历史的考察。 两汉之前的汉语缺乏一个连接主语和宾语的判断词,那时的主宾语之间没有任 何语法标记。有时紧随主语之后出现语气词“者”或者“也”,指示一个较长的停

14 题。首先,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形容词的“是”用于名词短语之前表示肯定。其次, 从标记理论的角度来看,虽然“是”和“非”形成一对具有反义关系的形容词,但 是语言中的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是不对称的,通常只有否定的一方才会被标记,肯定 的一方通常是无标记的。比如,现代汉语的“不”并没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肯定标 记。因此,Yen 的说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语法化理论认为,高使用频率是诱发一个词语语法化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对 于一个多义词来说,使用频率最高的那个义项最有可能是它语法化的来源。“是” 在语法化之前主要是作指示代词用的,而它的形容词用法只占 10%左右(敖镜豪 1982;杨伯峻 1980,1981;Peyraube & Wiebusch 1994)。从这一方面来看,判断 词“是”也是最有可能来自其指代词的用法。 Feng (1993) 从形式语言学的角度对判断词“是”的出现提出了自己的假设。 他的观点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古汉语里,回指“是”和其后的说明部分之间有一个 语音停顿 (pause) 。在公元一世纪之前,副词只能出现在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 间,但是后来副词前移到“是”之前,把回指的“是”由原来的话题位置推到的这 个语音停顿的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是”被语法化为一个判断词。其过程可以用 下列形式表示。 1. Adv. _____ 是 [ ]pause + Comment 2. Adv. _____ [是] +Comment 上式中的方括号代表的就是所谓的“语音停顿”,后来为判断词“是”占据。这种 论断也存在着严重的漏洞。首先,为什么副词会从回指“是”后向前移,作者没有 解释。我们后文的分析将说明,副词的前移只是“是”词性改变的一个征兆,显示 它由名词性变成动词性的,并不是它语法化的动因。其次,如果 Feng 的假设是对 的话,那么历史上应该发生这样两件事:副词前移发生在前,判断词用法出现在 后。但是历史事实恰好相反:“是”的判断词用法在公元前 200 年的文献已经出 现,真正的副词前移公元 100 年以后才慢慢出现。最后,认为回指“是”和说明部 分之间有一个语音停顿也是不可靠的。冯这样认为的根据是,那时的话题和说明部 分常常有一个语气词“者”。如果以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恰好得出相反的结论: 回指“是”和说明部分是没有停顿的,因为那时的语法不允许在它们之间插入任何 语气词。 总之,目前的研究已经明确“是”的来源和最早出现的时间。本章则集中讨论 “是”语法化的动因和具体发展步骤。 2.3 古今汉语判断句式的特点 判断句是最常见的句式之一,主语和宾语之间具有等同、类属等语义联系,或 者宾语是描写主语的性质、价值等方面的属性。现代汉语和英语的判断句都是用一 个判断词来连接主语和宾语。正如文章开头所指出的,两汉之前的汉语的判断句则 是运用句末语气词的手段。明白前后句式上的差别有助于历史的考察。 两汉之前的汉语缺乏一个连接主语和宾语的判断词,那时的主宾语之间没有任 何语法标记。有时紧随主语之后出现语气词“者”或者“也”,指示一个较长的停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顿,但它不是必须的。然而句末语气词“也”则是先秦判断句的必须语法标记。先 秦汉语的判断句的格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3)NP(者/也),NP十也。 例如 (4)弓矢者,器也。(易经·系词下) (5)麟者,仁兽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可是到了现代汉语判断词“是”则成了判断句的必不可少的语法标记,句末语 气词消失了。其格式为: (6)NP1十是+NP2 这种局面大致在五世纪以后就形成了。古今汉语用了两种性质很不相同的语法手段 来标志判断句:前期是用句末语气词,后期则是用句中连接动词。 有一种现象需要说明一下。现代汉语允许有限的名词短语直接作谓语,而不一 定要求判断词,常见的有时间词短语和个别的表属性的名词短语(偏正短语)(朱 德熙1982;Li& Thompson1977)。例如 (7)今天星期天。 (8)她黄头发。 表示时间运动周期某一位置的词语,隐含了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所以具有谓词的 特征,比如可以受副词修饰或者加体标记“了”:“今天已经星期天了”。一些偏 正短语跟形容词象似,描写主语的属性,所以可以直接作谓语。汉语和英语语法的 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汉语形容词作谓语不加判断词,英语则必须加 24“是”从指代词向判断词的语法化过程 “是”的整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1000余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的《左传》中,指代词“是”就开始用于回指其前话题的情况,即出现了它语法化 的句法环境。但是直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文献里,它才开始有了判断词的用法。 整个语法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回指用法的出现 诱发语法化的 具体格式的建立;三、新旧判断句式之间的竞争;四、“是”判断式的最后建立。 §241指示代词“是”的篇章功能一回指( anaphor)的出现 在《左传》里,一个复杂的话题(通常由一个或者几个判断构成)和说明部分 之间常常不加任何标记,如例(9)、(10)所示,然而这种篇章组织已开始用指 代词“是”回指其前的话题,同时“是”与其后的部分形成一个“话题+说明”结 构的句子,如例(11)所示。 (9)都墙过百秩,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四年)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15 顿,但它不是必须的。然而句末语气词“也”则是先秦判断句的必须语法标记。先 秦汉语的判断句的格式可以用下式表示: (3)NP(者/也),NP + 也。 例如: (4)弓矢者,器也。(易经·系词下) (5)麟者,仁兽也。(公羊传·哀公十四年) 可是到了现代汉语判断词“是”则成了判断句的必不可少的语法标记,句末语 气词消失了。其格式为: (6)NP1 +是+NP2 这种局面大致在五世纪以后就形成了。古今汉语用了两种性质很不相同的语法手段 来标志判断句:前期是用句末语气词,后期则是用句中连接动词。 有一种现象需要说明一下。现代汉语允许有限的名词短语直接作谓语,而不一 定要求判断词,常见的有时间词短语和个别的表属性的名词短语(偏正短语)(朱 德熙 1982;Li & Thompson 1977)。例如: (7)今天星期天。 (8)她黄头发。 表示时间运动周期某一位置的词语,隐含了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所以具有谓词的 特征,比如可以受副词修饰或者加体标记“了”:“今天已经星期天了”。一些偏 正短语跟形容词象似,描写主语的属性,所以可以直接作谓语。汉语和英语语法的 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汉语形容词作谓语不加判断词,英语则必须加。 2.4 “是”从指代词向判断词的语法化过程 “是”的整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 1000 余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 500 年左右 的《左传》中,指代词“是”就开始用于回指其前话题的情况,即出现了它语法化 的句法环境。但是直到公元前 100 年左右的文献里,它才开始有了判断词的用法。 整个语法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回指用法的出现;二、诱发语法化的 具体格式的建立;三、新旧判断句式之间的竞争;四、“是”判断式的最后建立。 §2.4.1 指示代词“是”的篇章功能⎯回指 (anaphor) 的出现 在《左传》里,一个复杂的话题(通常由一个或者几个判断构成)和说明部分 之间常常不加任何标记,如例(9)、(10)所示,然而这种篇章组织已开始用指 代词“是”回指其前的话题,同时“是”与其后的部分形成一个“话题+说明”结 构的句子,如例(11)所示。 (9)都墙过百秩,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四年)

(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如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左传·隐公二年) 但是稍后的《论语》中,这种篇章组织用“是”回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出现 了下列常见的篇章组织格式: (12)T 是+ Comment。 例如 (13)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1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例(13)的话题是一个判断,例(14)的则是两个判断,它们分别被指代词“是” 回指,“是”又与其后的部分构成“话题+说明”的判断句:“是吾忧也”和“是 惑也 初期,说明部分既可以是名词短语,又可以是动词短语,两者出现的频率 样。下面是我们对《论语》的统计结果。 表21《论语》里VP和NP说明部分的频率 类型 分比 T,是+ⅤP。 52% T,是+NP。 48% 在第一个时期,说明部分的有一个显著的语法特点:如果是VP的话,可以单纯 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如例(14)的“惑”是单独一个形容词;但是,如果是NP的 话,不能是一个光杆名词,必须是一个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 在第一阶段,被“是”回指的话题部分也必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通常为由 个或者多个句子组成的判断,单纯的名词或者代词作话题时,都不能被指代词 “是”回指。比如在下列的句子中就不能出现回指的“是”。 (14)我,周之卜政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15)驾,良邑也。(左传·襄公三年) §242直接诱发“是”语法化句法格式的建立 在历史上,一些松散的篇章组织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可以变成一个相对稳定 的句法格式,新格式的出现又会转而诱发其中的词语演化成一种语法标记。 Hopper & Traugott(1993:45)认为,一个语言形式在某种环境下出现的频率越大,那么它语 法化的程度可能也就越高,使用频率的提髙往往表明一个句法格式的形成。在第二 阶段,回指的“是”所出现的句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直接导致它向判断 词的转变

16 (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如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左传·隐公二年) 但是稍后的《论语》中,这种篇章组织用“是”回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出现 了下列常见的篇章组织格式: (12)T 判断,是+Comment。 例如: (13)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1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例(13)的话题是一个判断,例(14)的则是两个判断,它们分别被指代词“是” 回指,“是”又与其后的部分构成“话题+说明”的判断句:“是吾忧也”和“是 惑也”。 初期,说明部分既可以是名词短语,又可以是动词短语,两者出现的频率一 样。下面是我们对《论语》的统计结果。 表 2.1 《论语》里 VP 和 NP 说明部分的频率 类型 百分比 T,是+VP。 52% T,是+NP。 48% 在第一个时期,说明部分的有一个显著的语法特点:如果是 VP 的话,可以单纯一 个动词或者形容词,如例(14)的“惑”是单独一个形容词;但是,如果是 NP 的 话,不能是一个光杆名词,必须是一个复杂的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 在第一阶段,被“是”回指的话题部分也必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通常为由一 个或者多个句子组成的判断,单纯的名词或者代词作话题时,都不能被指代词 “是”回指。比如在下列的句子中就不能出现回指的“是”。 (14)我,周之卜政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15)驾,良邑也。(左传·襄公三年) §2.4.2 直接诱发“是”语法化句法格式的建立 在历史上,一些松散的篇章组织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可以变成一个相对稳定 的句法格式,新格式的出现又会转而诱发其中的词语演化成一种语法标记。Hopper & Traugott (1993: 45)认为,一个语言形式在某种环境下出现的频率越大,那么它语 法化的程度可能也就越高,使用频率的提高往往表明一个句法格式的形成。在第二 阶段,回指的“是”所出现的句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而直接导致它向判断 词的转变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回指代词“是”在第二个时期的重要发展之一为,说明部分由前一时期的VP 和NP并重向以NP为主转变。这一点可以从第一、二时期文献中“是”所出现的 格式的变化看出来。 表22回指“是”后ⅤP和NP说明部分的比例变化 指代词 回指用法NP说明VP说明 《左传》 246075 838 100 78% 《论语》 21569 60 23 48% 52% 《荀子》 91377 923 347 22% 上表清楚地显示,《荀子》大约比《左传》晚了300年左右的时间,这其间说明部 分的NP比例在逐渐上升,到了《荀子》时期NP与VP说明部分的比例为41NP 说明部分频率的增加,表明一个语言应用格式形成。可用下式表示 (16)T,是+ NP Comment 第二阶段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是,如果说明部分是一个光杆名词(最常见的为 专有名词)时,回指“是”和说明部分通常发生语序倒装。例如: (17)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 (18)臣闻七十里而为政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19)功参天地,泽披生民,汤、武是也。(荀子·臣道) (20)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仲尼、子贡是也。(荀子·荣辱) 上述用例中的“是”仍然是个指代词,可以理解为“这样”,并不能诠释为其形容 词用法“正确”。 我们对这个时期的文献的考察结果显示,当说明部分是一个光杆名词(用N 表示),80%左右的用例都采用倒转语序。如下表所示 表23《墨子》和《荀子》中说明部分为N的倒装用例 文献 总用例 T,是+N+也 T,N+是十也 黑 《荀子》 所以,在第二时期,指代词“是”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回指应用格式,可表示如下: (21)T,N十是十也。 这个时期的第三个重要发展为,“是”回指的话题部分可以是一个名词短 。例如 (22)天下之道,管是也。(荀子·儒效)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17 回指代词“是”在第二个时期的重要发展之一为,说明部分由前一时期的 VP 和 NP 并重向以 NP 为主转变。这一点可以从第一、二时期文献中“是”所出现的 格式的变化看出来。 表 2.2 回指“是”后 VP 和 NP 说明部分的比例变化 文献 字数 指代词 回指用法 NP 说明 VP 说明 《左传》 246075 838 100 22% 78% 《论语》 21569 60 23 48% 52% 《荀子》 91377 923 347 78% 22% 上表清楚地显示,《荀子》大约比《左传》晚了 300 年左右的时间,这其间说明部 分的 NP 比例在逐渐上升,到了《荀子》时期 NP 与 VP 说明部分的比例为 4:1。NP 说明部分频率的增加,表明一个语言应用格式形成。可用下式表示。 (16)T, 是 + NP Comment 第二阶段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是,如果说明部分是一个光杆名词(最常见的为 专有名词)时,回指“是”和说明部分通常发生语序倒装。例如: (17)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 (18)臣闻七十里而为政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19)功参天地,泽披生民,汤、武是也。(荀子·臣道) (20)天不能死,地不能埋,仲尼、子贡是也。(荀子·荣辱) 上述用例中的“是”仍然是个指代词,可以理解为“这样”,并不能诠释为其形容 词用法“正确”。 我们对这个时期的文献的考察结果显示,当说明部分是一个光杆名词(用 N 表示),80%左右的用例都采用倒转语序。如下表所示。 表 2.3 《墨子》和《荀子》中说明部分为 N 的倒装用例 文献 总用例 T, 是+N+也 T,N + 是+也 《墨子》 13 23% 77% 《荀子》 27 5% 22% 所以,在第二时期,指代词“是”又形成了另外一种回指应用格式,可表示如下: (21)T, N +是+也。 这个时期的第三个重要发展为,“是”回指的话题部分可以是一个名词短 语。例如: (22)天下之道,管是也。(荀子·儒效)

(23)百王之道,一是也。(荀子·儒效) 如果把上述用法的话题部分放到“是”之后的话,就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判断句,比 如“管是天下之道” 第二时期的三个变化是促使指代词“是”向判断词语法化的关键。有一点应该 明确,“是”的语法化涉及到词类的转变,即由名词性的指代词变成动词性的判断 词。这个时期回指“是”所形成的几个应用格式,使得它与普通动词占据同样的抽 象结构,因此在动词的类推作用下,“是”演化成一个动词性成分。下面我们从四 个方面讨论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汉语的SO语序对判断词“是”产生的类推作用 综上所述,第二阶段的发展使得用于回指的指代词“是”具有下述三种使用格 (24)a.T,是+NP b.T,N十是。 c.NP,是+ Comment。 格式中的“是”所占据的抽象格式与普通动词一致。汉语自古至今都是SVO语 言,动词居于主宾语之间,而且担任主宾语最常见的词类是名词。因为主宾语经常 可以省略,动词常出现的句法格式为以下三种 (25)a.NP+V+NP。 主宾俱全 b.V+NP。 主语省略 c.NP+V。 宾语省略 比照格式(24)和(25)可以发现下列对应关系 I.(24)a≈(25)b II.(24)b≈(25) II(24)a+c≈(25)a 回指“是”与普通动词占据同样的抽象格式,这样就有可能受到普通动词的类 推而演化成一个动词性的判断词。这一假设可以从历史上类似发展中得到佐证。比 如“姓”原来只是个名词,常用于格式“姓+NP”中,它与动词的抽象格式也相 同,后来就发展成了动词。例如 (26)析寿者,名焉,姓公孙氏。(史记·张仪苏秦列传) (27)唯有临海一客姓任。(世说新语·政事)

18 (23)百王之道,一是也。(荀子·儒效) 如果把上述用法的话题部分放到“是”之后的话,就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判断句,比 如“管是天下之道”。 第二时期的三个变化是促使指代词“是”向判断词语法化的关键。有一点应该 明确,“是”的语法化涉及到词类的转变,即由名词性的指代词变成动词性的判断 词。这个时期回指“是”所形成的几个应用格式,使得它与普通动词占据同样的抽 象结构,因此在动词的类推作用下,“是”演化成一个动词性成分。下面我们从四 个方面讨论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 一、汉语的 SVO 语序对判断词“是”产生的类推作用 综上所述,第二阶段的发展使得用于回指的指代词“是”具有下述三种使用格 式: (24)a. T, 是 + NP。 b. T, N + 是。 c. NP,是+Comment。 格式中的“是”所占据的抽象格式与普通动词一致。汉语自古至今都是 SVO 语 言,动词居于主宾语之间,而且担任主宾语最常见的词类是名词。因为主宾语经常 可以省略,动词常出现的句法格式为以下三种: (25) a. NP +V+NP。 主宾俱全 b. V +NP。 主语省略 c. NP+V。 宾语省略 比照格式(24)和(25)可以发现下列对应关系: I. (24)a (25)b II. (24)b (25)c III. (24)a+c (25)a 回指“是”与普通动词占据同样的抽象格式,这样就有可能受到普通动词的类 推而演化成一个动词性的判断词。这一假设可以从历史上类似发展中得到佐证。比 如“姓”原来只是个名词,常用于格式“姓+NP”中,它与动词的抽象格式也相 同,后来就发展成了动词。例如: (26)析寿者,名焉,姓公孙氏。(史记·张仪苏秦列传) (27)唯有临海一客姓任。(世说新语·政事)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例(26)的“姓”是一个名词,例(27)的则是一个动词。这种同一个概念的词类 转变,在历史不难见到。我们认为,转变并不是单纯的词义引申,它离不开具体的 句法结构。 类推是语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类推是有方向性的,通常是语言中已经 稳固建立的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化新出现的格式,而不会是相反的情况。动词的 格式是汉语最核心的、统贯全局的语法结构,一旦回指的“是”与其发生结构上的 联系时,动词就很自然地把“是”类化成一个动词性的成分。下文将会看到,真正 的判断词“是”就是在它与动词类似格式形成不久就出现了。 、回指“是”的格式与判断句式之间的语义联系 判断句式中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主宾语)通常具有等同、一致、类属等关 系。在“是”用作回指代词的篇章组织中,被回指的话题和说明部分之间也具有判 断句的两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比如下例的则是一致关系 (28)故善抚民者,是乃善用兵者。(荀子·议兵) 从理论上讲,新的语法标记应与它产生的句法环境在表达功能上具有内在的联系。 、最早的“是”字判断句的前后成分的特点 新语法形式刚出现时的一些使用特点最能揭示它的来源。我们认为第二阶段 形成的回指代词“是”的几个使用格式是促使它语法化的关键,理由之一是(23) 中的格式a和格式b拼合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结构,即 (29)N+是+NP。 式中,回指代词“是”之前通常是一个简单名词,之后则只能是一个复杂的名词短 语。这正与判断词“是”产生初期前后成分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表24《世说新语》里判断词“是”的主语和宾语的词语类型 人名 代词 光杆名词复杂名词动词短语 主语34(33%)35(33%)10(10%)23(21%)3(2%) 宾语 0(0%) 2(1%)16(9%) 130 24(14%) 人名、代词和光杆名词都属于简单名词。初期的“是”字判断句主宾语上的词语形 成鲜明的对立,76%主语左右的为简单名词,相反,76%的宾语则为复杂名词。这 正与第二时期回指代词“是”前后的词语特点相同。引起回指“是”与说明部分倒 装的一般为简单名词,同时,“是”之后的说明部分只能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复杂名 词短语。下面是《世说新语》中“是”的一些用例。 (30)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31)此是君家果。(世说新语·言语)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19 例(26)的“姓”是一个名词,例(27)的则是一个动词。这种同一个概念的词类 转变,在历史不难见到。我们认为,转变并不是单纯的词义引申,它离不开具体的 句法结构。 类推是语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类推是有方向性的,通常是语言中已经 稳固建立的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化新出现的格式,而不会是相反的情况。动词的 格式是汉语最核心的、统贯全局的语法结构,一旦回指的“是”与其发生结构上的 联系时,动词就很自然地把“是”类化成一个动词性的成分。下文将会看到,真正 的判断词“是”就是在它与动词类似格式形成不久就出现了。 二、回指“是”的格式与判断句式之间的语义联系 判断句式中的两个名词性成分(主宾语)通常具有等同、一致、类属等关 系。在“是”用作回指代词的篇章组织中,被回指的话题和说明部分之间也具有判 断句的两个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比如下例的则是一致关系。 (28)故善抚民者,是乃善用兵者。(荀子·议兵) 从理论上讲,新的语法标记应与它产生的句法环境在表达功能上具有内在的联系。 三、最早的“是”字判断句的前后成分的特点 新语法形式刚出现时的一些使用特点最能揭示它的来源。我们认为第二阶段 形成的回指代词“是”的几个使用格式是促使它语法化的关键,理由之一是(23) 中的格式 a 和格式 b 拼合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判断句结构,即: (29)N+是+NP。 式中,回指代词“是”之前通常是一个简单名词,之后则只能是一个复杂的名词短 语。这正与判断词“是”产生初期前后成分相一致,如下表所示。 表 2.4 《世说新语》里判断词“是”的主语和宾语的词语类型 人名 代词 光杆名词 复杂名词 动词短语 主语 34(33%) 35(33%) 10(10%) 23(21%) 3 (2%) 宾语 0(0%) 2(1%) 16(9%) 130 (76%) 24(14%) 人名、代词和光杆名词都属于简单名词。初期的“是”字判断句主宾语上的词语形 成鲜明的对立,76%主语左右的为简单名词,相反,76%的宾语则为复杂名词。这 正与第二时期回指代词“是”前后的词语特点相同。引起回指“是”与说明部分倒 装的一般为简单名词,同时,“是”之后的说明部分只能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复杂名 词短语。下面是《世说新语》中“是”的一些用例。 (30)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31)此是君家果。(世说新语·言语)

(3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言语) (33)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世说新语·言语) 四、NP话题的出现和语调的归并 根据上文的分析,在《左传》和《论语》时代,“是”回指的成分通常只能是 判断,每一判断都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每一个句子都应有自己独立的语调。这种 篇章组织很难产生一个只有单一语调的判断句,即“是”很难在下例的句法环境下 产生: (34)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述而) 然而到了《荀子》时代,话题可以是名词短语,因为名词短语一般不单独成句,它 们应没有独立的语调。这样,名词短语构成的话题就倾向于与后边的“是 Comment”部分形成一个句子的语调,从韵律特征方面促使判断句式的形成。 §243判断词“是”的诞生 上述分析显示,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之间,促使“是”语法化 为判断词的条件已经成熟。也正是在此后不久(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真正的 判断词“是”的用法开始出现。本节将讨论判断词产生初期的重要特征和一些相关 的变化。 、判断式的句末语气词“也”的失落 前文谈到,先秦汉语判断句的必要语法标记是句末语气词“也”。实际上,回 指代词“是”和其后的说明部分所构成的就是那时的判断句式,因此必须要有一个 语气词“也”。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语法标记是判断词“是”,无需任何句末语气 词。也就是说,“也”和“是”为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两个不同性质的语法手段, 它们之间具有不相容性。那么在历史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是”在有关的 句法格式中逐渐变成一个判断词,格式中的“也”就不再必须而逐渐失落。下表是 我们对《荀子》和《史记》两种文献中“T,是十 Comment+也”格式的“也”失 落情况的一个统计。 表25《荀子》和《史记》中判断式的语气词“也”的失落情况 T,是+C+也 比例 《荀子》 343(98%) 4(2%) 49:1 《史记》 367(85%) 64(15%) 6 表五显示,前后期两种文献中“也”的失落相当明显,由原来的49:1变成6:1。下 例是《史记》中不加“也”的有关判断格式,而这种现象在早期的文献中是绝无仅 有的 (35)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史记·管宴列传)

20 (3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世说新语·言语) (33)张玄之、顾敷是顾和中外孙。(世说新语·言语) 四、NP 话题的出现和语调的归并 根据上文的分析,在《左传》和《论语》时代,“是”回指的成分通常只能是 判断,每一判断都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每一个句子都应有自己独立的语调。这种 篇章组织很难产生一个只有单一语调的判断句,即“是”很难在下例的句法环境下 产生: (34)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论语·述而) 然而到了《荀子》时代,话题可以是名词短语,因为名词短语一般不单独成句,它 们应没有独立的语调。这样,名词短语构成的话题就倾向于与后边的“是+ Comment”部分形成一个句子的语调,从韵律特征方面促使判断句式的形成。 §2.4.3 判断词“是”的诞生 上述分析显示,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之间,促使“是”语法化 为判断词的条件已经成熟。也正是在此后不久(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真正的 判断词“是”的用法开始出现。本节将讨论判断词产生初期的重要特征和一些相关 的变化。 一、判断式的句末语气词“也”的失落 前文谈到,先秦汉语判断句的必要语法标记是句末语气词“也”。实际上,回 指代词“是”和其后的说明部分所构成的就是那时的判断句式,因此必须要有一个 语气词“也”。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语法标记是判断词“是”,无需任何句末语气 词。也就是说,“也”和“是”为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两个不同性质的语法手段, 它们之间具有不相容性。那么在历史上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随着“是”在有关的 句法格式中逐渐变成一个判断词,格式中的“也”就不再必须而逐渐失落。下表是 我们对《荀子》和《史记》1两种文献中“T,是+Comment + 也”格式的“也”失 落情况的一个统计。 表 2.5 《荀子》和《史记》中判断式的语气词“也”的失落情况 文献 T,是+C+也 T,是+C 比例 《荀子》 343(98%) 4(2%) 49:1 《史记》 367(85%) 64(15%) 6:1 表五显示,前后期两种文献中“也”的失落相当明显,由原来的 49:1 变成 6:1。下 例是《史记》中不加“也”的有关判断格式,而这种现象在早期的文献中是绝无仅 有的。 (35)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史记·管宴列传)

第二讲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是”的语法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获取了判断词 的功能。《史记》是公元前一世纪的文献,比《荀子》晚了两百来年的时间,也是 最早见到“是”判断词用法的文献之一。例如 (36)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整部《史记》中可以断定为判断词“是”的用例不到10个,这是新语法标记产生 初期的常见现象。王力(1958:345)认为,这些少数的用例可能是后人在传抄过 程中不小心加上去的。然而根据唐钰明(1992)年的考察,“是”在公元0-200 年之间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判断词,那么在此之前不久的《史记》中见到它的判 断词用法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从汉代初年开始,随着“是”逐渐由指代词演变成判断词,直到成为判断句的 唯一语法标记,它所在的回指格式中的“也”的用法也随之衰落,最后完全被淘 汰。唐钰明(1992)所做的统计很能说明两者之间的消长关系: 表26回指格式中“是”和“也”的共现频率变化 西汉(前206-25) 80% 东汉(25-220年) 28.8% 魏晋(220-420年) 19% 南北朝(420-589年) 4% 二、副词的前移 “是”语法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副词的前移。汉语自古至今都是,只有动词 性的词语才能受副词的修饰,而且语序始终是副词位于动词之前。“是”的语法化 涉及到词性的变化:由名词性的指代词变成动词性的判断词。那么一个相关的语法 变化是副词位置的移动。 是”还是一个指示代词的时候,句中如有副词 (Adv),只能出现在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间,如下式所刻划的 (37)T,是十Ady+C+也。 例如: (38)目辨黑白美恶,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荀子·荣辱) 例(38)中的副词“又”是位于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间。但是从汉初开始 “是”已经发展出判断词的用法,相应的也就有了副词出现“是”前的用法。例 (39)或时是凤凰。(论衡·讲瑞)

第二讲 汉语的基本语序对其语法化的制约 21 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是”的语法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逐渐获取了判断词 的功能。《史记》是公元前一世纪的文献,比《荀子》晚了两百来年的时间,也是 最早见到“是”判断词用法的文献之一。例如: (36)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史记·商君列传) 整部《史记》中可以断定为判断词“是”的用例不到 10 个,这是新语法标记产生 初期的常见现象。王力(1958:345)认为,这些少数的用例可能是后人在传抄过 程中不小心加上去的。然而根据唐钰明(1992)年的考察,“是”在公元 0-200 年之间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判断词,那么在此之前不久的《史记》中见到它的判 断词用法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从汉代初年开始,随着“是”逐渐由指代词演变成判断词,直到成为判断句的 唯一语法标记,它所在的回指格式中的“也”的用法也随之衰落,最后完全被淘 汰。唐钰明(1992)所做的统计很能说明两者之间的消长关系: 表 2.6 回指格式中“是”和“也”的共现频率变化 西汉(前 206-25) 80% 东汉(25-220 年) 28.8% 魏晋(220-420 年) 19% 南北朝(420-589 年) 4% 二、副词的前移 “是”语法化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副词的前移。汉语自古至今都是,只有动词 性的词语才能受副词的修饰,而且语序始终是副词位于动词之前。“是”的语法化 涉及到词性的变化:由名词性的指代词变成动词性的判断词。那么一个相关的语法 变化是副词位置的移动。当“是”还是一个指示代词的时候,句中如有副词 (Adv),只能出现在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间,如下式所刻划的。 (37)T,是+Adv +C+也。 例如: (38)目辨黑白美恶,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荀子·荣辱) 例(38)中的副词“又”是位于回指“是”和说明部分之间。但是从汉初开始 “是”已经发展出判断词的用法,相应的也就有了副词出现“是”前的用法。例 如: (39)或时是凤凰。(论衡·讲瑞)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