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然要为社会计功谋利,建功立业,这就是忠。对社会的忠,表明其个人行为是行义 的 在道德评价问题上,冯友兰是一个纯主观动机论者,他认为,自然境界的人可能 自发地做出道德的事,功利境界的人,也可能以合乎道德的行为为手段,以达到其为 我之目的。但他们的行为只可能是合乎道德的,绝不可能是道德的,道德行为必须以 道德自觉为前提,没有思想上的自觉,是不能称道德的。因此,在冯友兰看来,人只 要有一颗廓然大公的心,就算是进入了道德境界,至于这颗心能否产生好的结果,则 是无关紧要的。这种纯主观动机论的道德价值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困难的,只有 把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的道德才可能实现 第四,天地境界。 一般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 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 德境界更髙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 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境界中的人, 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 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才具有真正的 理想人格。因为,在冯友兰看来,天地境界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 职,即能事天、乐天。也就是说,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 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来说,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亦是 最佳的境界。冯友兰指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区别是尽人伦人职与尽天伦天职的 区别,也是道德与超道德的区别,即于社会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与于宇宙中做一个 参天地赞化育的宇宙分子的区别。说到底是把人之所以为人者看成是“人之性”还是“天 之理”的区别。或者说,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 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 节,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真正成为“天之骄子” 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看上去很有点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他自己也并不讳言。 但他认为,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种近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实质上并不是天地境界。 因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没有洞察便是无明,无明便是无觉解,无觉 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以上四种境界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就个人说更不是一个人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 境界。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的精神境界,都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我之自觉"的过程。冯友兰认为,这里的我有两种理解:一个是自私 的小我,一个是大公的大我。大我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主宰,“我”之主宰意识的 不断觉醒就是境界的不断提高 冯友兰的境界说是在深刻领悟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真谛基础上,借鉴西方伦理学 思想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风格的现代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使 人的精神生活具有审美意义,他对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视与挖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当然要为社会计功谋利,建功立业,这就是忠。对社会的忠,表明其个人行为是行义 的。 在道德评价问题上,冯友兰是一个纯主观动机论者,他认为,自然境界的人可能 自发地做出道德的事,功利境界的人,也可能以合乎道德的行为为手段,以达到其为 我之目的。但他们的行为只可能是合乎道德的,绝不可能是道德的,道德行为必须以 道德自觉为前提,没有思想上的自觉,是不能称道德的。因此,在冯友兰看来,人只 要有一颗廓然大公的心,就算是进入了道德境界,至于这颗心能否产生好的结果,则 是无关紧要的。这种纯主观动机论的道德价值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困难的,只有 把动机与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的道德才可能实现。 第四,天地境界。 一般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 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 德境界更高的境界。这个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境界说的真 正用意之所在,也是其哲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哲学观的依据。 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在此境界中的人, 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 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只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才是圣人,才具有真正的 理想人格。因为,在冯友兰看来,天地境界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 职,即能事天、乐天。也就是说,只有天地境界的人,才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 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就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来说,天地境界是最高的亦是 最佳的境界。冯友兰指出: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区别是尽人伦人职与尽天伦天职的 区别,也是道德与超道德的区别,即于社会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与于宇宙中做一个 参天地赞化育的宇宙分子的区别。说到底是把人之所以为人者看成是“人之性”还是“天 之理”的区别。或者说,道德境界中的人,是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 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 节,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真正成为“天之骄子”。 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看上去很有点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他自己也并不讳言。 但他认为,宗教可以使人得到一种近似于天地境界的境界,但实质上并不是天地境界。 因为,宗教只求人之信仰,不叫人洞察,没有洞察便是无明,无明便是无觉解,无觉 解便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以上四种境界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就个人说更不是一个人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 境界。不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的精神境界,都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我之自觉”的过程。冯友兰认为,这里的我有两种理解:一个是自私 的小我,一个是大公的大我。大我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主宰,“我”之主宰意识的 不断觉醒就是境界的不断提高。 冯友兰的境界说是在深刻领悟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真谛基础上,借鉴西方伦理学 思想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风格的现代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使 人的精神生活具有审美意义,他对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重视与挖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