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0 当更多的人了知其心性时,将更能珍惜这世界的灿烂光明,也会勇敢积极地为保存它 而奋斗。 很有趣的一点是,藏语的佛教徒"是 nangpa,意思是"内省的人"-从心性而非从外在寻 访真理的人 佛教所有的教法和修炼都在帮人达成一点:向内审视心性,而能摆脱死亡的恐惧, 知生命的真相。 1.11 禅修大师知道什么是最柔软、最灵活的心灵。心灵若加以训练,凡事皆为可能。事实 上,我们已完全被轮回所训练,训练成嫉妒、执著、焦虑、悲伤、绝望和贪婪;训练成对激 怒我们的事愤怒回应。其实,我们已很习惯生起负面的情绪,甚至你根本就没有想到要这样 所以凡事都是训练和习气的问题。若将心置于无明困惑中,还认为理所当然,如果诚 心诚意地这样做,它就变成黑暗的无明大师,深陷其中,成为它最柔顺、最听话的奴隶。 若专心致意于禅修,将心从幻妄中解脱,我们会发现,用时间、耐心、戒律和正确的 修炼,此心会解缚松结,而了知其本有的极乐和清明 1.12 人们那么难以面对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无常实相的无知 我们总认为改变等同于失去和痛苦。只要一有改变,就想尽办法麻痹自己不去接受, 因为我们倔强盲目地认为恒常能够带来安全,无常则否 事实上,无常就像我们生命中邂逅的朋友,初识时难以相处,但相处久了,却发觉他 比我们想像中的更为友善。 1.13 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在准备, 准备,准备… 却忘了为来生做准备 -惹巴格坚( Drakpa Gyaltsen 1.14 什么是心性? 想像天空的虚空、广阔、无始以来的纯净;心性的体就像天空。 想像太阳的光明、晴朗、毫无障碍和自然放现,心性的相就像太阳。 想像阳光公平地照彻万物,心性的用是慈悲的示现,就如阳光。没有任何东西能妨碍 它,处处都能普照。 1.15 你会对那些还没有证悟真性的人,自然地生起慈悲心。它是如此地无边无际,如果可 以用眼泪表达的话,你会哭个没完。当你证悟心性时,不只拥有慈悲心,还有无量方便法门 而且能自然解脱痛苦与恐惧(如对生、死和中阴身的恐惧)。 假如你想描述觉悟的喜悦和快乐,就如诸佛所说的,把世界上所有的荣耀、快乐和愉 悦都集合起来,也不及觉悟时所体验到喜乐的一小部分 纽舒仁波切( Nyoshuh Khen Rinpoche) 1.16 往内观在是多么困难1.10 当更多的人了知其心性时,将更能珍惜这世界的灿烂光明,也会勇敢积极地为保存它 而奋斗。 很有趣的一点是,藏语的"佛教徒"是 nangpa,意思是"内省的人"--从心性而非从外在寻 访真理的人。 佛教所有的教法和修炼都在帮人达成一点:向内审视心性,而能摆脱死亡的恐惧,了 知生命的真相。 1.11 禅修大师知道什么是最柔软、最灵活的心灵。心灵若加以训练,凡事皆为可能。事实 上,我们已完全被轮回所训练,训练成嫉妒、执著、焦虑、悲伤、绝望和贪婪;训练成对激 怒我们的事愤怒回应。其实,我们已很习惯生起负面的情绪,甚至你根本就没有想到要这样 做。 所以凡事都是训练和习气的问题。若将心置于无明困惑中,还认为理所当然,如果诚 心诚意地这样做,它就变成黑暗的无明大师,深陷其中,成为它最柔顺、最听话的奴隶。 若专心致意于禅修,将心从幻妄中解脱,我们会发现,用时间、耐心、戒律和正确的 修炼,此心会解缚松结,而了知其本有的极乐和清明。 1.12 人们那么难以面对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无常实相的无知。 我们总认为改变等同于失去和痛苦。只要一有改变,就想尽办法麻痹自己不去接受, 因为我们倔强盲目地认为恒常能够带来安全,无常则否。 事实上,无常就像我们生命中邂逅的朋友,初识时难以相处,但相处久了,却发觉他 比我们想像中的更为友善。 1.13 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在准备, 准备,准备......, 却忘了为来生做准备。 --惹巴格坚(Drakpa Gyaltsen) 1.14 什么是心性? 想像天空的虚空、广阔、无始以来的纯净;心性的体就像天空。 想像太阳的光明、晴朗、毫无障碍和自然放现,心性的相就像太阳。 想像阳光公平地照彻万物,心性的用是慈悲的示现,就如阳光。没有任何东西能妨碍 它,处处都能普照。 1.15 你会对那些还没有证悟真性的人,自然地生起慈悲心。它是如此地无边无际,如果可 以用眼泪表达的话,你会哭个没完。当你证悟心性时,不只拥有慈悲心,还有无量方便法门; 而且能自然解脱痛苦与恐惧(如对生、死和中阴身的恐惧)。 假如你想描述觉悟的喜悦和快乐,就如诸佛所说的,把世界上所有的荣耀、快乐和愉 悦都集合起来,也不及觉悟时所体验到喜乐的一小部分。 --纽舒仁波切(Nyoshuh Khen Rinposhe) 1.16 往内观在是多么困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