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孟子的四端说(展开)是天赋性善论,此点上继承了孔子的仁学先验论。 差异:孔子将人分三等(引文),认为“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可以学而知之。但是孟子在理论上 宣称“人皆可以为尧舜”。显然孔子仁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人,将下愚排除在外,孟子则不一样, 其人性论在普遍性上较孔子更广。 5.中庸之道:(认识论的思想方法)表述(程颐论中庸)、内涵、特点「灵活性(绝四)和原则性」 (程颢论中庸) 基本含义及出处: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 矣乎!民鲜久矣。”所谓“中庸”,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大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这是说,不走极端和稳定个变,是一切事物正 当不移的道理。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要点。 解释:(1)中庸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作为方法指“用中”,即把无过不及作为处理一切事物的原则相方法。《论语》也记载孔丘的话 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丘 的意思就是说:他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别的知识,就是要注重“两端”。《论语》上有一个公式,就是 方面是“什么”,而另一方面又是“什么”。例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在这 里,“温”和“厉”是的端。这两端合起来就成为孔丘的形象 中庸的特点:(1)全面灵活性:孔丘说:君子“时中”。照孟坷后来所发挥的,“时中”就是说,所 谓中是随时变动的,“中”并不一定是在与“两端”等距离的中心点上,也并不是老在一个点上。他 还明确提出“绝四”的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孔丘也讲“权”。他说:“可与 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字》)就是说,有些入 也有志于学,但他所要学的未必是“道”。有些人虽然有志于学道,但未必能“立于礼”。行些入虽 然能“立于礼”,但往往把礼当成一种死的规矩。执著死的规矩、固定的办法以应不同的事情,对于 礼不能灵活地应用,这就叫“未可与权”。应用的灵活性,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与礼的原则性有违 背。但是在本质上正是同原则相符合。(2)中庸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 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所谓“灵活性”,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礼”。 照孔丘讲,在奴隶社会中,“中”的具体规定就是礼,即周礼。《礼记》记载:孔丘说,师(子张)是太 过,商(子夏)是不及。子产好像是众人的母亲,能养活他们,但是不能教育他们。子贡答话说:怎样 才可以决定什么是中呢?孔丘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孔丘是以“礼”作为“中”的具体的 规定,这也就是以“中”作为“礼”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他认为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又 正是承走极端和反对偏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影响:(1)对“中庸”的含义,后世儒家多有发挥。东汉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礼 记正义》)。三国魏何晏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理学家则着重揭示中庸的方法论意义 北宋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遗书》 卷七)。南宋朱熹注:“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 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2)中庸在后世又演变出一种贬义,用来指含混苟且、不分是非的圆滑态度(这实际上是孔孟所反 对的“乡愿”)。东汉末年,已有“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天下中庸有胡公”的说法。宋以后, 这种意义的中庯更常使用。鲁迅所批判的“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 似的脸来”就属此类 孔丘对于天命鬼神的问题的态度大概是,不明确地否认鬼神的存在,但也不强调鬼神的存在。他认 为,承认有天和天命是最主要的,承认有天命,顺天命而行,这就不需要求鬼神的帮助保护。孟子的四端说(展开)是天赋性善论,此点上继承了孔子的仁学先验论。 差异:孔子将人分三等(引文),认为“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可以学而知之。但是孟子在理论上 宣称“人皆可以为尧舜”。显然孔子仁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中人,将下愚排除在外,孟子则不一样, 其人性论在普遍性上较孔子更广。 5.中庸之道:(认识论的思想方法)表述(程颐论中庸)、内涵、特点『灵活性(绝四)和原则性』 (程颢论中庸) 5.中庸 基本含义及出处: 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 矣乎!民鲜久矣。” 所谓“中庸”,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大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这是说,不走极端和稳定个变,是一切事物正 当不移的道理。这一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要点。 解释:(1)中庸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作为方法指“用中”,即把无过不及作为处理—切事物的原则相方法。《论语》也记载孔丘的话 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孔丘 的意思就是说:他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别的知识,就是要注重“两端”。《论语》上有一个公式,就是: 一方面是“什么”,而另一方面又是“什么”。例如:“子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在这 里,“温”和“厉”是的端。这两端合起来就成为孔丘的形象。 中庸的特点:(1)全面灵活性:孔丘说:君子“时中”。照孟坷后来所发挥的,“时中”就是说,所 谓中是随时变动的,“中”并不一定是在与“两端”等距离的中心点上,也并不是老在一个点上。他 还明确提出“绝四”的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 孔丘也讲“权”。他说:“可与 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字》)就是说,有些入 也有志于学,但他所要学的未必是“道”。有些人虽然有志于学道,但未必能“立于礼”。行些入虽 然能“立于礼”,但往往把礼当成一种死的规矩。执著死的规矩、固定的办法以应不同的事情,对于 礼不能灵活地应用,这就叫“未可与权”。应用的灵活性,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与礼的原则性有违 背。但是在本质上正是同原则相符合。(2)中庸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 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所谓“灵活性”,实质上是为了维护“礼”。 照孔丘讲,在奴隶社会中,“中”的具体规定就是礼,即周礼。《礼记》记载:孔丘说,师(子张)是太 过,商(子夏)是不及。子产好像是众人的母亲,能养活他们,但是不能教育他们。子贡答话说:怎样 才可以决定什么是中呢?孔丘说: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孔丘是以“礼”作为“中”的具体的 规定,这也就是以“中”作为“礼”的理论根据。另一方面,他认为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又 正是承走极端和反对偏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影响:(1)对“中庸”的含义,后世儒家多有发挥。东汉郑玄注:“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礼 记正义》)。三国魏何晏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理学家则着重揭示中庸的方法论意义。 北宋二程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遗书》 卷七)。南宋朱熹注:“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 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2)中庸在后世又演变出一种贬义,用来指含混苟且、不分是非的圆滑态度(这实际上是孔孟所反 对的“乡愿”)。东汉末年,已有“万事不理问伯始(胡广字),天下中庸有胡公”的说法。宋以后, 这种意义的中庸更常使用。鲁迅所批判的“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 似的脸来”就属此类。 6.天命 孔丘对于天命鬼神的问题的态度大概是,不明确地否认鬼神的存在,但也不强调鬼神的存在。他认 为,承认有天和天命是最主要的,承认有天命,顺天命而行,这就不需要求鬼神的帮助保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