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即构象(conformation)或三维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肽链的走向。它是以一级 结构为基础的。 注意构象和构型(configuration)的区别. 1.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 (1)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 method)用于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 (2)紫外差光谱 发色团:分子中共轭环系统(芳香环、杂环)。 微环境:极性环境,发色团(处在分子外部)吸收峰向短波长移动一蓝移(blue shif);非极性环境,发色团(分子内部)吸收峰向 长波长移动一红移(red shift)。 2.多肽链主链折叠的空间限制 (1)肽键的结构特点 肽键是氨基酸之间脱水后形成的共价键,是一种酰胺键。 肽基(peotide group)肽链中的-CO-NH-,又叫肽单位(peotide unit),肽单位间以a-C原子相隔,构成肽链。 肽键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①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明显的共轭作用,是一个共振杂化体。肽基的C、O和N原子间的共振相互作用: ②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正常C-N单键键长:0.145nm 正常C=N双键键长:0.125 肽键(C-N)键长:0.133nm(40%双键性质) ③肽键都是反式构型。但X-Pr©形成的肽键可能出现顶、反两种构型。 (2)酰胺平面 ①酰胺平面多肽链可看成是由一系列酰胺平面组成: 1/3的肽键不能旋转,只有a碳原子连接的两个单键(Ca-N和Cα-C),能够旋转。 二面角所规定的构象是否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肽单位中非共价键合原子(non-covelently-.bonded atom)之间的接近有无阻碍。 (3)拉氏构象图 二面角(中、Ψ)所决定的构象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肽单位中非键合原子间的接近有无阻碍及Cα上的R基的大小与带电 性。 六十年代,Ramachandran等人根据非键合原子之间的最小距离,确定哪些成对二面角所决定的相邻的肽单位的构象是允许的,哪些是 不允许的,用中作横坐标,Ψ作纵坐标作图,称为拉氏构象图(Ramchandran plot)。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指多肽链主链自身通过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折叠和盘绕方式。主要涉及肽链主链的构象及链 内或链间形成的氢键。主要有α-螺旋、阝折叠、阝转角和无规卷曲等。 (1)a-螺旋(a-helix) 1951年Pauling和Corey研究a-角蛋白时提出。a螺旋结构是蛋白质主链的一种典型的结构方式,在纤维蛋白和球蛋白中广泛存在。 ①α-螺旋的一般特征 每周含3.6个残基,螺距0.54nm,每个残基沿轴上升为0.15nm,螺旋半径0.23nm。 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方向与长轴平行。每个残基的-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氢键封闭的环有13个原 子。 -C NH-CH-CO ]n=3 N-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即构象(conformation)或三维结构,是蛋白质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分布和肽链的走向。它是以一级 结构为基础的。 注意构象和构型(configuration )的区别。 1. 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 (1)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 method) 用于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 (2)紫外差光谱 发色团:分子中共轭环系统(芳香环、杂环)。 微环境:极性环境,发色团(处在分子外部)吸收峰向短波长移动—蓝移(blue shift);非极性环境,发色团(分子内部)吸收峰向 长波长移动—红移(red shift)。 2. 多肽链主链折叠的空间限制 (1)肽键的结构特点 肽键是氨基酸之间脱水后形成的共价键,是一种酰胺键。 肽基(peotide group) 肽链中的-CO-NH-,又叫肽单位(peotide unit),肽单位间以α-C原子相隔,构成肽链。 肽键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①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羰基具有明显的共轭作用,是一个共振杂化体。肽基的C、O和N原子间的共振相互作用: ②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正常C - N单键键长:0.145nm 正常C=N 双键键长:0.125 肽键(C - N)键长:0.133nm(40%双键性质) ③ 肽键都是反式构型。但X - Pro形成的肽键可能出现顺、反两种构型。 (2)酰胺平面 ① 酰胺平面 多肽链可看成是由一系列酰胺平面组成: 1/3的肽键不能旋转,只有α碳原子连接的两个单键(Cα- N和Cα- C),能够旋转。 二面角所规定的构象是否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肽单位中非共价键合原子(non-covelently-bonded atom)之间的接近有无阻碍。 (3)拉氏构象图 二面角(Φ、Ψ)所决定的构象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两个相邻肽单位中非键合原子间的接近有无阻碍及Cα上的R基的大小与带电 性。 六十年代,Ramachandran等人根据非键合原子之间的最小距离,确定哪些成对二面角所决定的相邻的肽单位的构象是允许的,哪些是 不允许的,用Φ作横坐标, Ψ作纵坐标作图,称为拉氏构象图( Ramchandran plot)。 3.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指多肽链主链自身通过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折叠和盘绕方式。主要涉及肽链主链的构象及链 内或链间形成的氢键。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等。 (1)α-螺旋( a-helix) 1951年Pauling和Corey研究α-角蛋白时提出。α -螺旋结构是蛋白质主链的一种典型的结构方式,在纤维蛋白和球蛋白中广泛存在。 ①α-螺旋的一般特征 每周含3.6个残基,螺距0.54nm,每个残基沿轴上升为0.15nm,螺旋半径0.23nm。 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方向与长轴平行。每个残基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氢键封闭的环有13个原 子。 -C [ NH-CH-CO ]n=3 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