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一首三部合唱《春游》.这大概可说是中国第一首按照多声合唱技法所创作的合唱 曲。这首合唱曲以其旋律的优美、曲调与歌词结合的贴切,以及合唱效果的清晰丰满, 至今还不失为一首优秀的青少年合唱曲。 “五四”运动后,以萧友梅、邱望湘、沈秉廉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又为中小学校 的音乐课创作了不少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如萧友梅的《晚歌》(三部合唱)、《柏树 林回旋歌》(三部合唱)、《迎冬舞》(仁部合唱)等等。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艺术水平 大体接近于李叔同的《春游》。当时除了在一般中小学音乐课内有一些合唱的训练外, 在基督教会所办的学校和教堂的唱诗班中,对合唱的训练更为重视。他们除了经常在“礼 拜”中唱“圣诗”外,在宗教的节日期间还演唱欧洲著名的宗教“康塔塔”、“清唱剧” 或“弥撒曲”。这些外国的大型宗教合唱音乐也对当时中国作曲家进行合唱音乐的创作 有一定的影响。如在赵元任为愤怒声讨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残酷屠杀爱 国群众和沉痛哀悼这些无辜的栖牲者所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呜呼,三月一十八:》中, 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影响的痕迹。此外,像萧友梅创作的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尽管 其题材内容叙述的是中国的生活现实,中国的民族情调,但作品的音乐风格(包括有关 创作技法的运用)也没有能摆脱这种影响。 赵元任的《海韵》(徐志摩词)是这阶段最重要的一首大型声乐作品。作曲家在这部 作品中参照欧洲18世纪叙事性大型合唱曲的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合唱形式(如混声四部 合唱、男声四部合唱、女声合唱以及领唱加合唱等)、独唱、钢琴伴奏和间奏,将这首 多段的叙事长诗给予确切生动的音乐刻画。这部作品的音乐不仅写得优美动听、影象鲜 明,而且在旋律写作及多声配置上已开始表现出对中国民族风格的刻意追求。特别对多 种合唱织体的写作,表明赵元任深谙合唱写作技术,并很善于发挥各种不同声部配置的 人声效果。这首合唱在当时就得到音乐界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就是在今天仍 不失为一首优秀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名曲。 经过这30多年的探索、开拓,中国的多声合唱音乐从无到有地发展了起来,产生 了像《春游》、《海韵》这样一些经过时代考验的优秀作品。但是,从总体上说,合唱艺 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合唱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还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进入30年代后,随着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和黄自、马 思聪、周淑安、吴伯超、聂耳、冼星海等新一代音乐家的相继登上乐坛,标志着中国音 乐事业的发展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随着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九·一八事 变”、“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救亡抗日的群众歌咏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这时 5 5 就有一首三部合唱《春游》,这大概可说是中国第一首按照多声合唱技法所创作的合唱 曲。这首合唱曲以其旋律的优美、曲调与歌词结合的贴切,以及合唱效果的清晰丰满, 至今还不失为一首优秀的青少年合唱曲。 “五四”运动后,以萧友梅、邱望湘、沈秉廉为代表的一些作曲家,又为中小学校 的音乐课创作了不少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唱曲,如萧友梅的《晚歌》(三部合唱)、《柏树 林回旋歌》(三部合唱)、《迎冬舞》(二部合唱)等等。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和艺术水平 大体接近于李叔同的《春游》。当时除了在一般中小学音乐课内有一些合唱的训练外, 在基督教会所办的学校和教堂的唱诗班中,对合唱的训练更为重视。他们除了经常在“礼 拜”中唱“圣诗”外,在宗教的节日期间还演唱欧洲著名的宗教“康塔塔”、“清唱剧” 或“弥撒曲”。这些外国的大型宗教合唱音乐也对当时中国作曲家进行合唱音乐的创作 有一定的影响。如在赵元任为愤怒声讨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残酷屠杀爱 国群众和沉痛哀悼这些无辜的牺牲者所创作的混声四部合唱《呜呼,三月一十八!》中, 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影响的痕迹。此外,像萧友梅创作的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尽管 其题材内容叙述的是中国的生活现实,中国的民族情调,但作品的音乐风格(包括有关 创作技法的运用)也没有能摆脱这种影响。 赵元任的《海韵》(徐志摩词)是这阶段最重要的一首大型声乐作品。作曲家在这部 作品中参照欧洲 18 世纪叙事性大型合唱曲的结构特点,运用多种合唱形式(如混声四部 合唱、男声四部合唱、女声合唱以及领唱加合唱等)、独唱、钢琴伴奏和间奏,将这首 多段的叙事长诗给予确切生动的音乐刻画。这部作品的音乐不仅写得优美动听、影象鲜 明,而且在旋律写作及多声配置上已开始表现出对中国民族风格的刻意追求。特别对多 种合唱织体的写作,表明赵元任深谙合唱写作技术,并很善于发挥各种不同声部配置的 人声效果。这首合唱在当时就得到音乐界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高度评价,就是在今天仍 不失为一首优秀的中国合唱音乐的名曲。 经过这 30 多年的探索、开拓,中国的多声合唱音乐从无到有地发展了起来,产生 了像《春游》、《海韵》这样一些经过时代考验的优秀作品。但是,从总体上说,合唱艺 术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合唱活动在人民音乐生活中还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二 进入 30 年代后,随着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专业音乐院校的建立,和黄自、马 思聪、周淑安、吴伯超、聂耳、冼星海等新一代音乐家的相继登上乐坛,标志着中国音 乐事业的发展已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随着左翼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九·一八事 变”、“一.二八事变”的爆发,救亡抗日的群众歌咏活动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