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 他们着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 了。在这些语录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 ,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 了解禅宗目的的人,觉得这些回答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 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 东西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 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 落入了“言筌”。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 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 《古尊宿语录》卷一)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同上)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 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 什么人”呢?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例如,慧忠国师(775年卒)“与紫 磷(无此字:σεr)供奉论议。既升座,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 立义竟。'供奉曰:“是什么义?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传灯录》卷五)慧忠立的义,是静默的义。他无言说,无表示,而立义,其所立正 是第一义。关于第一义,或“无”,不可以有任何言说,所以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 他们着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 了。在这些语录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 ,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 了解禅宗目的的人,觉得这些回答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 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 东西。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 么名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 落入了“言筌”。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 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 《古尊宿语录》卷一)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 “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同上)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 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 什么人”呢?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例如,慧忠国师(775年卒)“与紫 磷(无此字:ocr)供奉论议。既升座,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 立义竟。’供奉曰:‘是什么义?’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座。”(《 传灯录》卷五)慧忠立的义,是静默的义。他无言说,无表示,而立义,其所立正 是第一义。关于第一义,或“无”,不可以有任何言说,所以表示第一义的最好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