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1教学周1第1、2节(第2次课 第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判定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探求字词同源。词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所有的词都是以具体的语义做为它的 内容,都以规定的语音做为它的外在形式,这就产生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问题。现代语言理 论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之初,一个词的语义和语音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 什么样的语义内容纯粹是偶然的,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汉语。在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 以后,陆续创造的新词就往往与旧有词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声音和意义两方面都与 旧词相通,语言学称这种关系的词为同源词。旧词为根词,新词为派生词。章炳麟称这种现 象为孳乳变易。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找到两个(或几个)词之间的声音联系,这里 的声音不是指今天的汉语普通话读音,而是指产生新词时代的读音。考求《说文》所收录的 字词的同源关系,通常都以上古音系作为语音基础。如:《诗·周南·雎》:“君子好逑。”毛 传:“逑,匹也。”《诗·秦风·无及》:“与子同仇。”毛传:“仇,匹也。”逑、仇都训“匹”, 意义相同,逑、仇二字古音都是幽部群母,据此可知逑、仇是同源字。再如:《说文》:“彫, 琢文也。”《尔雅·释器》:“玉谓之彫”,“玉谓之琢”,“彫谓之琢”。从《说文》《尔雅》知 道彫、琢同义,那么二者是不是同源词呢?这就要看这两个字上古声韵关系。彫字在上古幽 部端母,琢字在上古屋部端母,彫、琢二字声母相同,幽部与屋部旁对转,彫、琢上古音相 近,二字同源词。再如:《汉书·枚乘传》:“足可搔而绝。”颜师古注:“搔谓抓也。”《广韵》 抓,乱搔掐也。“搔、抓词义相同。抓字是后起字,是爪的派生词,爪字(抓字)在上古宵 部庄母,搔字在上古幽部心母,庄母心母是齿音准旁纽,宵部与幽部旁转,爪(抓)、搔上 古音相近,二字同源。再如:吾、我、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三者有没有同源关系呢?那要 看看三者的上古音情况。吾字在上古鱼部疑母,我字在上古歌部疑母,卬字在上古阳部疑母, 三字的声母相同,鱼部与歌部通转,鱼部与阳部对转,吾、我、卬三字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2)确定用字通假。有本字不用,而用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现象,在古书中屡见不鲜 掌握上古音知识,就可以结合对词义的分析,确定文中所用的字是本字还是通假字。在一般 情况下,通假字的形义与本义的形义没有关系,只存在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诗·周颂→丝 衣》:“不吴不敖”(吴,大声说话)郑玄笺:“不喧哗,不敖慢也。”依《说文》:“敖,出游 也。”“傲,倨也。”用于“傲慢”义,字当作“傲”。敖、傲上古音都在宵部疑母,声韵相同, 只是声调不同。据此可知郑氏把诗中敖字当作傲字的通假字。再如:《诗·鄘风·缀蟪》:“崇 朝其雨。”毛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毛传训崇为终,崇字是否有“终”义呢? 《说文》:“崇,嵬高也。”嵬与巍同。可知崇字与终字同词义无关,但声音上却有密切联系。 崇、终都在上古冬部,崇字为庄组崇母,终字为章母,崇母与章母是邻纽,崇、终上古音相 近。据此可知毛传把崇当作终的通假字。再如:《孟子·告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赵歧注:“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赵氏把拂 字讲成“辅弼”义。《说文》:“拂,过击也。”可见拂字本义与“辅弼”义无关。我们再看看第 11 教学周 1/第 1、2 节(第 21 次课) 第 页 教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判定 一、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目的。 (1) 探求字词同源。词是音义结合的统一体。所有的词都是以具体的语义做为它的 内容,都以规定的语音做为它的外在形式,这就产生了语音和语义的结合问题。现代语言理 论认为,人类语言产生之初,一个词的语义和语音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 什么样的语义内容纯粹是偶然的,这一理论无疑也适用于汉语。在语言的基本词汇初步形成 以后,陆续创造的新词就往往与旧有词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声音和意义两方面都与 旧词相通,语言学称这种关系的词为同源词。旧词为根词,新词为派生词。章炳麟称这种现 象为孳乳变易。确定同源词的首要条件之一是找到两个(或几个)词之间的声音联系,这里 的声音不是指今天的汉语普通话读音,而是指产生新词时代的读音。考求《说文》所收录的 字词的同源关系,通常都以上古音系作为语音基础。如:《诗·周南·雎》:“君子好逑。”毛 传:“逑,匹也。”《诗·秦风·无及》:“与子同仇。”毛传:“仇,匹也。”逑、仇都训“匹”, 意义相同,逑、仇二字古音都是幽部群母,据此可知逑、仇是同源字。再如:《说文》:“彫, 琢文也。”《尔雅·释器》:“玉谓之彫”,“玉谓之琢”,“彫谓之琢”。从《说文》、《尔雅》知 道彫、琢同义,那么二者是不是同源词呢?这就要看这两个字上古声韵关系。彫字在上古幽 部端母,琢字在上古屋部端母,彫、琢二字声母相同,幽部与屋部旁对转,彫、琢上古音相 近,二字同源词。再如:《汉书·枚乘传》:“足可搔而绝。”颜师古注:“搔谓抓也。”《广韵》: 抓,乱搔掐也。“搔、抓词义相同。抓字是后起字,是爪的派生词,爪字(抓字)在上古宵 部庄母,搔字在上古幽部心母,庄母心母是齿音准旁纽,宵部与幽部旁转,爪(抓)、搔上 古音相近,二字同源。再如:吾、我、卬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三者有没有同源关系呢?那要 看看三者的上古音情况。吾字在上古鱼部疑母,我字在上古歌部疑母,卬字在上古阳部疑母, 三字的声母相同,鱼部与歌部通转,鱼部与阳部对转,吾、我、卬三字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2) 确定用字通假。有本字不用,而用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现象,在古书中屡见不鲜。 掌握上古音知识,就可以结合对词义的分析,确定文中所用的字是本字还是通假字。在一般 情况下,通假字的形义与本义的形义没有关系,只存在声音上的相同或相近。《诗·周颂·丝 衣》:“不吴不敖”(吴,大声说话)郑玄笺:“不喧哗,不敖慢也。”依《说文》:“敖,出游 也。”“傲,倨也。”用于“傲慢”义,字当作“傲”。敖、傲上古音都在宵部疑母,声韵相同, 只是声调不同。据此可知郑氏把诗中敖字当作傲字的通假字。再如:《诗·鄘风·蝃蝀》:“崇 朝其雨。”毛传:“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毛传训崇为终,崇字是否有“终”义呢? 《说文》:“崇,嵬高也。”嵬与巍同。可知崇字与终字同词义无关,但声音上却有密切联系。 崇、终都在上古冬部,崇字为庄组崇母,终字为章母,崇母与章母是邻纽,崇、终上古音相 近。据此可知毛传把崇当作终的通假字。再如:《孟子·告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赵歧注:“入,谓国内也。无法度大臣之家、辅弼之士。”赵氏把拂 字讲成“辅弼”义。《说文》:“拂,过击也。”可见拂字本义与“辅弼”义无关。我们再看看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