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以至于每个人都认为理想的社会是远古的尧舜禹时代,教育方面在格物、致知, 穷理上,所有读书人都热衷于对四书五经的解释,而由此产生了时间跨度很长的 奇特的考试制度一科举考试。所以,中国古代所追求的教育目的是脱离实际的, 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目的。况且,中国古典义献的表达的教育目的也是很深奥的, 很少有人能真正地理解经典中所表达的语言,一万五千字的《论语》,就使得古往 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因此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去注解、诠释,所以,中国教育学 布鲁巴克说:“由于中国崇尚惰性的社会习俗,故而格守保存的教育目的”。 古代印度也持有同中国一致的见解,印度人追求一种无私状态的天堂,人的 个性潜心于普遍的宇宙精神,既然这是生活的理想,那教育就是忍耐,顺从和依 存。印度作为一个东方国家,不注重爱国主义,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样的社会 目的,也不注重个人志向,个人责任和自主精神的个人教育目的。 在西方,甚至早期的希腊文明也可以找到一些东方的保存目的的痕迹,斯巴 达的教育目的几乎完全等同于原始时代的东方教育目的,也是社会习俗的保存, 斯巴达人始终使自己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社会继续生存的有力保障。因此, 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勇敢、忍耐、尊敬并服从上级。仁慈、同情与慷慨在他 们的教育中不但找不到,而且还要试图防止这种感情的产生。 二、培养公民的教育目的: 东西方教育目的之间的差别最清楚不过地表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进雅 典是一商业为主的国家,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变化, 是因为他们战胜波斯以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了保障,能允许个人去追求他自 己的教育目的,这使西方教育从古代的时候起,就优越于东方。 雅典的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的源头,这种教育具有一定的 美学成分,故而特别重视教育各部分的平衡,一方面,他们追求德、智、体、美 和谐发展(业里斯多德倡导),另一方面他们又注意防止过度的发展,造成狭隘的 专门化。由于注意教育目的中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至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吸引 人的体育竞赛是源于古希腊一个叫奥林匹业的村庄。但就在这同时,业里斯多德 又批评斯巴达为了军事的目的,而对年轻人过分的残忍,指责他们由于忽视年轻 人智育而把他们降到了工匠的水平。 希腊教育的理想是公民,这不仅为其历史所证明,而且也能在柏拉图、业里 士多德这些哲学家的理论中找到有力的佐证,好的公民是他的所有能力都得到发 展,而且具有节制的、勇敢的、宽宏大量的和正义的美德。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把公民分成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 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