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后一一材料强度设计值: ,几何参数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即设计文件 就足值。 2.2.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公路桥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对应于桥函及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 值的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在构件持久状况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不像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计算那样直接涉及结构的安全可靠问题,但如果设计不好,也有可能间接引发出结 构的安全问题。 公路桥涵的持久状态设计按正常使用状态的要求进行计算是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 理论为基础,采用作用(或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 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公 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S≤G (2-20 式中S一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C一—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限值,例如变形、裂缝宽度和截面 抗裂的应力限值。 对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计算,《公路桥规》除了要求进行上述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计算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外,还按照公路桥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习惯 要求对钢筋混凝士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力构件按短暂状况设计时计算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 施工阶段由自重、施工荷载产生的应力,并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按持久状况设计预应力混 凝土受弯构件,应计算其使用阶段的应力,并不应超过限值。构件应力计算的实质是构件 度验算,是对构件承载能力计算的补充,因而是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现之一(详见2.12 节“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第(2)状态),采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S≤C (2-21) 式中S一 一作用(或荷载)标准值(其中汽车荷载应考虑冲击系数)产生的效应(应力) 当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C一一结构的功能限值(应力)。 结构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计算是按照结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详见第9章、 第13章和14章。 本节中涉及的作用、作用效应组合等概念详见本章第2.4节。 2.3材料强度的取值 钢筋混辉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物的主要材料是普桶钢篇、预应力银流和混解土。粉 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时,结构构件的抗力计算中必须用到 这两种材料的强度值。 2.3.1材料强度指标的取值原则 2-132-13 fd —— 材料强度设计值; ad —— 几何参数设计值,当无可靠数据时,可采用几何参数标准值 ak,即设计文件 规定值。 2.2.3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表达式 公路桥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对应于桥涵及其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限 值的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在构件持久状况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不像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计算那样直接涉及结构的安全可靠问题,但如果设计不好,也有可能间接引发出结 构的安全问题。 公路桥涵的持久状态设计按正常使用状态的要求进行计算是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 理论为基础,采用作用(或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 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件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公 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采用的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S ≤ C1 (2-20) 式中 S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 C1——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限值,例如变形、裂缝宽度和截面 抗裂的应力限值。 对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计算,《公路桥规》除了要求进行上述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计算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外,还按照公路桥梁的结构受力特点和设计习惯, 要求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力构件按短暂状况设计时计算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等 施工阶段由自重、施工荷载产生的应力,并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按持久状况设计预应力混 凝土受弯构件,应计算其使用阶段的应力,并不应超过限值。构件应力计算的实质是构件强 度验算,是对构件承载能力计算的补充,因而是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表现之一(详见 2.1.2 节“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第(2)状态),采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 S ≤ C2 (2-21) 式中 S ——作用(或荷载)标准值(其中汽车荷载应考虑冲击系数)产生的效应(应力); 当有组合时不考虑荷考虑荷载组合系数; C1——结构的功能限值(应力)。 结构构件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计算是按照结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详见第 9 章、 第 13 章和 14 章。 本节中涉及的作用、作用效应组合等概念详见本章第 2.4 节。 2.3 材料强度的取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是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按 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时,结构构件的抗力计算中必须用到 这两种材料的强度值。 2.3.1 材料强度指标的取值原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