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等,都是以学生更好、更充分的发展为 目标的。 (4)发展性咨询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 施过程中,如安排一定的课程,学习有关知识,参加有关训练,有目的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咸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这 里的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而发展性咨询则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 的高度,它侧重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面对具体的咨询对象时,或是在选择咨询方式时, 视情形有所侧重,二者彼此衔接、相互渗透,但在实际的咨询工作中,几乎是融合在一起的。 比如要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时候,其目标是指向发展的,而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只有在良好适 应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往往是不完整的, 也难以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优势。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一)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三项,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诊断。 1.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与来访学生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起点 和基础,这种关系有助于咨询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准确确定咨询目标并有效达到目标: 对学生而言,基于这种积极的关系,才会与咨询教师积极合作,对心理咨询抱有热情和信心, 从而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此外,这种积极的关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范 例,使其能在咨询环境之外加以运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一能否建立起积极的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要向来寻求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在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在于给来访学生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 使他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可以就咨询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对 方作出解释。解释的内容包括时间的限制、会谈的次数、保密性、正常的期望等。对这些问 题的说明,可以减少对方的困惑,消除因此而引发的焦虑,也使对方不致对咨询产生不当或 过高的期望。在初次会谈中,有必要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 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来访学生的戒备心理。 对来访学生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初次会谈, 来访学生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咨询教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 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特别是他们在受心理困扰时,热情友好的态 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水平。 要建立并保持积极的咨询关系,还需要咨询教师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无条件的积 极尊重、准确的共情和真诚。 2.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 收集与来访学生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会谈、观察、倾听、心理测验等方式,了解对 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班级、家庭及社会生活背景、自身的生活经历、 兴趣爱好、学习生活近况及有无心理咨询经验等。通过对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其过去、现 在等各方面的活动及生活方式。对来访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有助于对其主要心理问题的把 握。指导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改善精神状态、建立自信等,都是以学生更好、更充分的发展为 目标的。 (4)发展性咨询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将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实 施过程中,如安排一定的课程,学习有关知识,参加有关训练,有目的地开发学生心理潜能,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和咸才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小学生心理咨询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咨询主要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这 里的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而发展性咨询则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 的高度,它侧重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面对具体的咨询对象时,或是在选择咨询方式时, 视情形有所侧重,二者彼此衔接、相互渗透,但在实际的咨询工作中,几乎是融合在一起的。 比如要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时候,其目标是指向发展的,而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只有在良好适 应的基础上才可能实现。在实际操作中,单一的适应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往往是不完整的, 也难以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优势。 四、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一)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整个心理咨询的基础。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三项,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诊断。 1. 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与来访学生必须建立起信任、真诚、接纳的咨询关系。这是心理咨询的起点 和基础,这种关系有助于咨询教师真实了解学生的情况,准确确定咨询目标并有效达到目标; 对学生而言,基于这种积极的关系,才会与咨询教师积极合作,对心理咨询抱有热情和信心, 从而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此外,这种积极的关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范 例,使其能在咨询环境之外加以运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能否建立起积极的咨询关系, 咨询教师担负着重要责任。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要向来寻求指导和帮助的学生进行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在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在于给来访学生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 使他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教师可以就咨询的性质、限度、角色、目标以及特殊关系等向对 方作出解释。解释的内容包括时间的限制、会谈的次数、保密性、正常的期望等。对这些问 题的说明,可以减少对方的困惑,消除因此而引发的焦虑,也使对方不致对咨询产生不当或 过高的期望。在初次会谈中,有必要澄清保密性的问题:对咨询过程中必要的记录给予说明, 对所谈内容和隐私权的保密与尊重作出肯定性承诺,以此消除来访学生的戒备心理。 对来访学生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初次会谈, 来访学生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咨询教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热情友好 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特别是他们在受心理困扰时,热情友好的态 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水平。 要建立并保持积极的咨询关系,还需要咨询教师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无条件的积 极尊重、准确的共情和真诚。 2.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 收集与来访学生有关的各种资料,通过会谈、观察、倾听、心理测验等方式,了解对 方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来访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班级、家庭及社会生活背景、自身的生活经历、 兴趣爱好、学习生活近况及有无心理咨询经验等。通过对基本情况的了解,掌握其过去、现 在等各方面的活动及生活方式。对来访学生基本情况的掌握,有助于对其主要心理问题的把 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