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谓“诗歌”,取决于你当时所处的时代。一段语言会产生“疏远”感, 这是事实,但这并不能确保它永远如此、到处如此。它所产生的 疏远感上只是相对某种规范的语言背景而言的,假如这一背景改 变了,它或许就不再被视为文学作品了。假如每个人在普通的小 酒店里讲话时,措词用语都象“恬静的尚未受人踩躏的新娘”那 样,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能不再具有诗意,换言之,对形式学派 来说,“文学性”是一种话语形式与另一种话语形式之间的差异关 系,它不是永存的财富。形式学派并没有力图给“文学”下定义,而6 是给"文学性”下了定义一一语言的特殊用法,它既可以在“文学” 文本中找到,也可以在其他许多地方找到。任何人,只要他相信“文 学”可用这种语言的特殊用法来下定义,就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 实:曼彻斯特地区的隐喻比马尔维诗作中的隐喻多得多。没有一 种“文学”技巧不曾在日常话语中被精湛地使用过,例如,转喻、 举隅法、反语法、交带配列法等等。 然而,形式学派仍然认为:“疏远”是文学的本质。他们就是这 样用相对论的观点来看待语言的这种用法,将它视为一种言语方 式与另一种言语方式之间的对比。但是,假如我在小酒店里听人 在另一张桌上说“这字写得象狗爬似的:”我该怎么看待这句话呢? 它是“文学的”还是“非文学的”语言?事实上,它是“文学的”语言, 因为它出自科诺特·汉姆生①的小说《机饿》。可是,我怎么能知道 它是文学呢?它毕竟没有炫耀词藻以引起人们对它的特别注意。 对于我是如何知道它是文学这一问题,一种回答是,因为它出自 科诺特·汉姆生的小说《饥饿》。它是我所阅读的“虚构的”作品文 本的一部分,而这个文本自命为“小说”,还可能列入大学文学教 ①科诺特·汉姆生(1859一1952),威小说京。一译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