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是既要摆脱主体晢学的阴影,又不抛弃行动者( bourdieu1985c);既要克服结构晢学的束缚 又不忽略结构作用于行动者且通过行动者体现出来的各种效应。但是,困境在于,绝大多数 评论者都完全忽视了,在我对这一观念的使用与前人的各种用法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H eran1987)。我说的是惯习( habitus),而不是习惯( habit),就是说,是深刻地存在在性情 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art)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说是创造性的)能力,是完完 全全从实践操持( practical mastery)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作某种创造性艺术(ars inveniendi)。一句话,这些批评者仍坚持用一种机械式的观念去认识一种为反对机械论而建 构起来的观念。 [4.5]问:有些作者,如凯斯滕鲍姆( Victor Kestenbaum1977)和奧斯特罗( James ostrow 1990),认为您的惯习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尤其是与杜威之间有类似的地方。您 认为这种比拟符合您自己的想法吗? 答:我直到最近才偶然接触到这些研究的,这些研究促使我更详细地看了看杜威的哲学 思想,以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零散而且粗浅。的确,我们之间有许许多多的亲和与汇同 之处,我想我能理解它们的由来:在所有的欧洲哲学思想里(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梅洛 一庞蒂是少见的例外),一向有着根深蒂固的唯智主义特点,这正是我致力反对的,也正是 这一点使我不知不觉地与那些被欧洲哲学思潮所不屑的思想走得很近。在“艰深”含混的欧 洲思潮看来,那些哲学思想未免浅薄,只能充作反面的陪衬。 我不能在这儿一一罗列所有有关的异同之处,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实践感理论和杜威 这样的理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十分重视习惯观念,把它看作是与世界之间积极而有创造 性的关联,对于各种二元概念对立一一在笛卡尔之后,几乎所有的哲学都以之为前提—一都 概加以抛弃:包括主体和客体,内在(本质)与外在(表象),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 如此等等 46]问:这样的社会行动概念,使您的观点与一个影响广泛的思潮直接对立(虽说这 思潮内部也有分歧),因为近年来,在理性行动理论或理性选择理论的旗号下,这一思潮在 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相当强的号召力( Elster1986, Coleman9b:参见 Wacquant and Calhoun1989的批判性综述)。 答:理性行动理论是学宄谬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所谓学究谬误,是持有某种逻辑的专 业人士常犯的错误。说起来,这种谬误就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之中:“将逻辑的事 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理性行动理论用科学家们用以概括实践的思维概念,取代行动者们 在社会中建构的实践感。用这种视角解释出来的行动者,不是别的,只是学究本人的一种虚 构投射罢了,即在行动主体( acting subject,法语为 sujet agissant)里面投射了一个认知主 体( knowing subject,法语为 sujet connaissant)。这是一头怪物,它有着行动者的身子,上 面安着个思想者的脑袋,这个脑袋以反思的、逻辑的方式思考着置身行动中的他的实践活动 在理性行动理论的视野里,除了行动者对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机会进行“理性的反应”外, 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而行动者在这里的面目模糊不清,是张三,是李四,都没什么两样。它 的这种“虚构人类学”( imaginary anthropology),就是要把行动——是不是“经济”行动都 样一一建立在行动者有意图的选择上,而行动者本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都不受什么条 件限制。这样狭隘地用唯经济主义的眼光理解实践活动中的“理性”,自然看不见行动者的 个体历史与集体历史。而正是通过这些历史进程,寄居在行动者身上的偏好结构,与那些产 生偏好、也往往被偏好再生产出来的各种客观结构一起,在一种复杂多变的辩证关系之中 被建构出来 [47]问:一些批评者(如 Jenkins1982),把惯习观念看成是某种以否定历史为宗旨的历 史哲学的核心概念。那么,惯习观的目的之一,是不是就想提请我们注意经济行动者的历史 性,注意他的欲求和偏好的历史生成过程呢?是既要摆脱主体哲学的阴影,又不抛弃行动者(Bourdieu 1985c);既要克服结构哲学的束缚, 又不忽略结构作用于行动者且通过行动者体现出来的各种效应。但是,困境在于,绝大多数 评论者都完全忽视了,在我对这一观念的使用与前人的各种用法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H éran 1987)。我说的是惯习(habitus),而不是习惯(habit),就是说,是深刻地存在在性情 倾向系统中的、作为一种技艺(art)存在的生成性(即使不说是创造性的)能力,是完完 全全从实践操持(practical masterv)的意义上来讲的,尤其是把它看作某种创造性艺术(ars inveniendi)。一句话,这些批评者仍坚持用一种机械式的观念去认识一种为反对机械论而建 构起来的观念。 [4.5]问:有些作者,如凯斯滕鲍姆(Victor Kestenbaum1977)和奥斯特罗(James Ostrow 1990),认为您的惯习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尤其是与杜威之间有类似的地方。您 认为这种比拟符合您自己的想法吗? 答:我直到最近才偶然接触到这些研究的,这些研究促使我更详细地看了看杜威的哲学 思想,以前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十分零散而且粗浅。的确,我们之间有许许多多的亲和与汇同 之处,我想我能理解它们的由来:在所有的欧洲哲学思想里(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梅洛 —庞蒂是少见的例外),一向有着根深蒂固的唯智主义特点,这正是我致力反对的,也正是 这一点使我不知不觉地与那些被欧洲哲学思潮所不屑的思想走得很近。在“艰深”含混的欧 洲思潮看来,那些哲学思想未免浅薄,只能充作反面的陪衬。 我不能在这儿一一罗列所有有关的异同之处,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实践感理论和杜威 这样的理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十分重视习惯观念,把它看作是与世界之间积极而有创造 性的关联,对于各种二元概念对立——在笛卡尔之后,几乎所有的哲学都以之为前提——都 一概加以抛弃:包括主体和客体,内在(本质)与外在(表象),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 如此等等。 [4.6]问:这样的社会行动概念,使您的观点与一个影响广泛的思潮直接对立(虽说这一 思潮内部也有分歧),因为近年来,在理性行动理论或理性选择理论的旗号下,这一思潮在 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相当强的号召力(Elster 1986,Coleman1990b;参见 Wacquant and Calhoun 1989 的批判性综述)。 答:理性行动理论是学究谬误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所谓学究谬误,是持有某种逻辑的专 业人士常犯的错误。说起来,这种谬误就体现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评之中:“将逻辑的事 物错当成事物的逻辑”。理性行动理论用科学家们用以概括实践的思维概念,取代行动者们 在社会中建构的实践感。用这种视角解释出来的行动者,不是别的,只是学究本人的一种虚 构投射罢了,即在行动主体(acting subject,法语为 sujet agissant)里面投射了一个认知主 体(knowing subject,法语为 sujet connaissant)。这是一头怪物,它有着行动者的身子,上 面安着个思想者的脑袋,这个脑袋以反思的、逻辑的方式思考着置身行动中的他的实践活动。 在理性行动理论的视野里,除了行动者对各种实际的或潜在的机会进行“理性的反应”外, 就什么也看不到了。而行动者在这里的面目模糊不清,是张三,是李四,都没什么两样。它 的这种“虚构人类学”(imaginary anthropology),就是要把行动——是不是“经济”行动都 一样——建立在行动者有意图的选择上,而行动者本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都不受什么条 件限制。这样狭隘地用唯经济主义的眼光理解实践活动中的“理性”,自然看不见行动者的 个体历史与集体历史。而正是通过这些历史进程,寄居在行动者身上的偏好结构,与那些产 生偏好、也往往被偏好再生产出来的各种客观结构一起,在一种复杂多变的辩证关系之中, 被建构出来。 [4.7]问:一些批评者(如 Jenkins 1982),把惯习观念看成是某种以否定历史为宗旨的历 史哲学的核心概念。那么,惯习观的目的之一,是不是就想提请我们注意经济行动者的历史 性,注意他的欲求和偏好的历史生成过程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