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兴盛、一个社会的进步、一种事业的成功尽管需要诸多因素和条件,但是首要 的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力量,发挥人的作用。但是在这种主导下,强调的是道德 精英的主导,并非普通个体的力量,普通人的价值在儒学的视角下仍是弱化的 是为了宗法伦常,政教、社会秩序服务的。那么此逻辑下,个人在做决定的过程 中,个人价值很可能服从道德精英的指导,个人和社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失衡。 即,个人价值受制于社会价值。 四、案主自决过程中的两种取向 (一)过程取向 所谓过程取向,就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涉及到案主自决的问题时,应 当严格按照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如果使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那 么必须对案主的自决过程进行干预。过程取向不注重结果,无论案主的选择结果 是否会对案主的个人权益造成损害,只要案主是在道德和理性亦或法律的规定下 作出的决定,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正当的 例如,一个慈善机构由于善款捐助减少,不能像之前服务同等数量的人群。 在过程取向的分析中,这个案例会认为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所有有资格的服务对 象提供平等的服务机会。不管是否资源有限,机构都要尽量满足案主的需求,哪 怕牺牲该机构中社工的休息时间,也要尽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供服务。过程 取向所带来的后果是,虽然服务人群数量与之前保持一致,但是机构资源入不敷 出,也可能使服务质量下降。 过程取向所对应的哲学代表是道义论,他的代表人物是康德。他认为道德律 令具有绝对的和强制的特点,个体是无条件地要加以履行的。同时,他把“普遍 化原则”作为道德律令的最基本内涵,这实际上体现了道义论的群体本位思想 从康德把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准则作为一种理想的行为和准则来说,他的道乂论排 斥个人主义而崇尚自由主义。康德的伦理学之所以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 道德,恰恰说明了道义论作为价值导向,是与个人主义的社会格格不入的。相反, 它不是以个人价值为出发点的,而是以观念形态的义务和应当为出发点,要求个 人应当按照某种主观上既定的原则或主观上认定属于某种现象本身固有的正当 性去行动,从而将人们的义务和责任理想化、普遍化和绝对化,并以此来限制和 规范个体。的兴盛、一个社会的进步、一种事业的成功尽管需要诸多因素和条件,但是首要 的根本的是要依靠人的力量,发挥人的作用。但是在这种主导下,强调的是道德 精英的主导,并非普通个体的力量,普通人的价值在儒学的视角下仍是弱化的, 是为了宗法伦常,政教、社会秩序服务的。那么此逻辑下,个人在做决定的过程 中,个人价值很可能服从道德精英的指导,个人和社会价值之间可能存在失衡。 即,个人价值受制于社会价值。 四、案主自决过程中的两种取向 (一)过程取向 所谓过程取向,就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涉及到案主自决的问题时,应 当严格按照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如果使社会利益或他人利益受到损害,那 么必须对案主的自决过程进行干预。过程取向不注重结果,无论案主的选择结果 是否会对案主的个人权益造成损害,只要案主是在道德和理性亦或法律的规定下 作出的决定,不论结果如何,都是正当的。 例如,一个慈善机构由于善款捐助减少,不能像之前服务同等数量的人群。 在过程取向的分析中,这个案例会认为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所有有资格的服务对 象提供平等的服务机会。不管是否资源有限,机构都要尽量满足案主的需求,哪 怕牺牲该机构中社工的休息时间,也要尽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供服务。过程 取向所带来的后果是,虽然服务人群数量与之前保持一致,但是机构资源入不敷 出,也可能使服务质量下降。 过程取向所对应的哲学代表是道义论,他的代表人物是康德。他认为道德律 令具有绝对的和强制的特点,个体是无条件地要加以履行的。同时,他把“普遍 化原则”作为道德律令的最基本内涵,这实际上体现了道义论的群体本位思想。 从康德把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准则作为一种理想的行为和准则来说,他的道义论排 斥个人主义而崇尚自由主义。康德的伦理学之所以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 道德,恰恰说明了道义论作为价值导向,是与个人主义的社会格格不入的。相反, 它不是以个人价值为出发点的,而是以观念形态的义务和应当为出发点,要求个 人应当按照某种主观上既定的原则或主观上认定属于某种现象本身固有的正当 性去行动,从而将人们的义务和责任理想化、普遍化和绝对化,并以此来限制和 规范个体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