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结果取向 结果取向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案主自决的过程中,以案主个人利益 至上,只要结果能够使案主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无论该决定是否会危害他人或社 会利益,该决定都就具有正当性。例如一名患有末期癌症的案主无法忍受病痛想 要自杀,而且他的器官可以捐献给急需角膜、心脏、肾脏的三位重症患者。根据 结果取向,该病人自杀后不仅自身可脱离病痛,还可使三位病人受益。社工是否 就可以任由病人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是否是使多数人的利益得到满足? 结果取向的指导哲学是功利主义哲学,其代表人物是边沁,在功利主义者看 来,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 是个人的利益。至于照顾他人的利益,甚至提出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 最高道德原则,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亚当斯密解释了人们关于动 机论与后果论之间的困惑。他指出:“人们都同意这个普通的格言:由于结果不 依行为者而定,所以它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于行为者行为的优点和合宜性的情感 但是,任何行为愉快的和不幸的结果不仅会使我们对谨慎的行为给予一种或好或 坏的评价,而且几乎总是极其强烈地激起我们的感激或愤恨之情以及对动机的优 缺点的感觉。”画 五、案主自决中的价值中立及道德责任 (一)、价值中立 1价值中立的含义 价值中立的含义首先来源于休谟的“是”与“应当”的讨论,休谟认为,“是” 在于对于事实的判断,而“应当”则是对于价值的判断;事实与价值的判断在休 谟看来是二元的,也就是说,在进行理性判断的时候不能有情感左右我们的行为 然而这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割裂性导致了我们在面临道德选择时的种种困 境。价值中立在韦伯的实证主义中被解释为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 了研究课题,它应该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而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 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 性。“研究者和教师应当无条件的将经验事实的确定同自己的实际评价及他对这 些事实的评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区别开来。这两件事情在逻辑上是完全不同的,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版,P130(二)结果取向 结果取向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案主自决的过程中,以案主个人利益 至上,只要结果能够使案主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无论该决定是否会危害他人或社 会利益,该决定都就具有正当性。例如一名患有末期癌症的案主无法忍受病痛想 要自杀,而且他的器官可以捐献给急需角膜、心脏、肾脏的三位重症患者。根据 结果取向,该病人自杀后不仅自身可脱离病痛,还可使三位病人受益。社工是否 就可以任由病人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样是否是使多数人的利益得到满足? 结果取向的指导哲学是功利主义哲学,其代表人物是边沁,在功利主义者看 来,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 是个人的利益。至于照顾他人的利益,甚至提出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 最高道德原则,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实现个人的幸福。亚当斯密解释了人们关于动 机论与后果论之间的困惑。他指出:“人们都同意这个普通的格言:由于结果不 依行为者而定,所以它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于行为者行为的优点和合宜性的情感。 但是,任何行为愉快的和不幸的结果不仅会使我们对谨慎的行为给予一种或好或 坏的评价,而且几乎总是极其强烈地激起我们的感激或愤恨之情以及对动机的优 缺点的感觉。”⑥ 五、案主自决中的价值中立及道德责任 (一)、价值中立 1.价值中立的含义 价值中立的含义首先来源于休谟的“是”与“应当”的讨论,休谟认为,“是” 在于对于事实的判断,而“应当”则是对于价值的判断;事实与价值的判断在休 谟看来是二元的,也就是说,在进行理性判断的时候不能有情感左右我们的行为。 然而这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可割裂性导致了我们在面临道德选择时的种种困 境。价值中立在韦伯的实证主义中被解释为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 了研究课题,它应该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而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 念,严格以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 性。“研究者和教师应当无条件的将经验事实的确定同自己的实际评价及他对这 些事实的评价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区别开来。这两件事情在逻辑上是完全不同的, ⑥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版,P13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