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冷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军各竞赛的同时,也进行裁减军备的谈判。这种谈判并 未能停止双方的军备竞赛,而只不过是使军备克赛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时紧时松的过程。二是在双方的争夺发生刷烈的利害冲突时,都 力图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对抗以免在没有把捏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推魏。这种情况在波阀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危机中都表现得非常 清楚。双方不仅为此进行过多次的首脑会谈,而且还建立了热线电话,以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和危机。这就使得战后长时期内美苏斗 争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并且冷战不是直线发展,面是时紧时松,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代才告结束。 第四,美国和苏联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剧烈的地区争夺。美国和苏联争夺 世界霸权的斗争,不可能通过一二次全球的、大的较量来决出胜负,这就决定了它们都想通过不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来逐步压倒 方。于是,在世界各个地区展开争夺也就成了双方较量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欧洲的争夺一直是美苏双方的重点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对欧洲各国福界的划分,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领 土的变更,而且还形成了东西方对峙最明显的分界线。美国和苏联的争夺在这里遂被表现为面对面的斗争。美苏组织的两大军事集团 都在这一地区,它们主要的军事力量也被部署在这里。美国在国外的驻军有60%集中在西欧,总人数达35万人。苏联也将重兵驻扎于东 欧,仅其地面部队就有近60万人.双方集中的坦克、大炮、飞机、各种导弹更是数量惊人在经济上,美苏双方在欧洲也投入了很大 的力量来扶持各自的盟国,力图把欧洲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欧洲投入了大 量资本。当时,接受“马尔计划”的有16个欧洲国家,这一“援助”对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与调整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为 了与关国的“马微尔计划”相对抗,苏联则于1949年组织了“经互会”以对东欧国家的经济进行直接的控制,“经互会”通过对各国 固民经济计划的协调、加强“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投资建设各种关键性的工程项目,把东欧国家的经济发服纳入了苏联所要求 的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使美因和苏联在这些国家扩大势力范围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原有的宗主国 被赶走以后,关苏正好可以乘虚而入。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自称是发展中国家的“天然盟友”,乘发展中国家反对帝 国主义、殖民主义之机,通过各种援助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关国则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为借口,标榜自己是维护民主和自由的 熊手,力图接管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留下的遗产。另一方面,获得政治上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都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它们又缺 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也为美国和苏联介入这些国家的事务提供了机会,使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所谓的“援助”而跻身于这些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国和苏联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战争,但美苏双方在各个地区的争夺形成许多热点,引发了大量的地区冲突 大战未起,小战不断,这就是美国和苏联进行剧烈争夺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从而也就成了两霸长期争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原因 在国际关系史上,格局的转换通常是通过战争来完成的,但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却完全不同,它不是东西方在战场上较量的结 果,而是通过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较量与竞争而导致的一个后果。两极格局瓦解的最主 要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因此,寻求这个问愿的答案离不开解析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参见第六章有关专) 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一种“西方得冷战”的自负心态,至于其原因,西方分析家的解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部分学者从历史 哲学、社会制度与文明等宏观层面入手: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具体的领域、政策来寻求答案。 曾任关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的弗朗西斯·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第一种倾向的集中反映。他先于199年在关国《国 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因反响强烈,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继而于1995 年出版《信任一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从而系统、全面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福山强调,历史发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和一致性,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他认为意识、观念是历史的 力,而“谋求承认的斗争”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欲望、理智之外的精神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要求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实我中导向自 由民主制。他认为冷战的结束和原苏联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变更及终结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极权主义在社会演进的 自然有机过程中打下了休止符”。关国学者加迪斯也认为,苏联意识形态的谢渍是苏联解体的首要因素。他强调,冷战结束的方式同 其起源的方式直接相关,它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自由的理想证明比集权的实更为持久,因此冷战就结束了”第三,美苏争夺的主要形式是进行冷战。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进行军备竞赛的同时,也进行裁减军备的谈判。这种谈判并 未能停止双方的军备竞赛,而只不过是使军备竞赛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时紧时松的过程。二是在双方的争夺发生剧烈的利害冲突时,都 力图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对抗以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摊牌。这种情况在波匈事件、柏林危机、古巴危机中都表现得非常 清楚。双方不仅为此进行过多次的首脑会谈,而且还建立了热线电话,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和危机。这就使得战后长时期内美苏斗 争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并且冷战不是直线发展,而是时紧时松,但从来没有停止过,直至苏联解体,冷战时代才告结束。 第四,美国和苏联争夺的目标是世界霸权,争夺的展开却在各个具体的地区,因之,常表现为剧烈的地区争夺。美国和苏联争夺 世界霸权的斗争,不可能通过一二次全球的、大的较量来决出胜负,这就决定了它们都想通过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来逐步压倒对 方。于是,在世界各个地区展开争夺也就成了双方较量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欧洲的争夺一直是美苏双方的重点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对欧洲各国疆界的划分,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领 土的变更,而且还形成了东西方对峙最明显的分界线。美国和苏联的争夺在这里遂被表现为面对面的斗争。美苏组织的两大军事集团 都在这一地区,它们主要的军事力量也被部署在这里。美国在国外的驻军有60%集中在西欧,总人数达35万人。苏联也将重兵驻扎于东 欧,仅其地面部队就有近60万人。双方集中的坦克、大炮、飞机、各种导弹更是数量惊人。在经济上,美苏双方在欧洲也投入了很大 的力量来扶持各自的盟国,力图把欧洲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在欧洲投入了大 量资本。当时,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有16个欧洲国家,这一“援助”对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与调整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为 了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苏联则于1949年组织了“经互会”以对东欧国家的经济进行直接的控制。“经互会”通过对各国 国民经济计划的协调、加强“生产专业化与协作”、共同投资建设各种关键性的工程项目,把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了苏联所要求 的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使美国和苏联在这些国家扩大势力范围获得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原有的宗主国 被赶走以后,美苏正好可以乘虚而入。苏联打着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的旗号,自称是发展中国家的“天然盟友”,乘发展中国家反对帝 国主义、殖民主义之机,通过各种援助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则以反对共产主义的威胁为借口,标榜自己是维护民主和自由的 旗手,力图接管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留下的遗产。另一方面,获得政治上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都需要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它们又缺 少资金、技术和人才,这也为美国和苏联介入这些国家的事务提供了机会,使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所谓的“援助”而跻身于这些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战争,但美苏双方在各个地区的争夺形成许多热点,引发了大量的地区冲突。 大战未起,小战不断,这就是美国和苏联进行剧烈争夺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从而也就成了两霸长期争夺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及其原因 在国际关系史上,格局的转换通常是通过战争来完成的,但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却完全不同,它不是东西方在战场上较量的结 果,而是通过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较量与竞争而导致的一个后果。两极格局瓦解的最主 要的标志是苏联解体,因此,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离不开解析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参见第六章有关专题)。 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一种“西方赢得冷战”的自负心态,至于其原因,西方分析家的解析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部分学者从历史 哲学、社会制度与文明等宏观层面入手;另一部分学者则从具体的领域、政策来寻求答案。 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的弗朗西斯·福山所提出的“历史终结论”是第一种倾向的集中反映。他先于1989年在美国《国 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历史的终结》的文章,因反响强烈,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继而于1995 年出版《信任—社会美德和繁荣的创造》一书,从而系统、全面地论证了他的观点。 福山强调,历史发展具有普遍性、方向性和一致性,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处在于,他认为意识、观念是历史的动 力,而“谋求承认的斗争”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欲望、理智之外的精神动力,它推动人们不断要求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在实践中导向自 由民主制。他认为冷战的结束和原苏联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变更及终结意味着“共产主义的极权主义在社会演进的 自然有机过程中打下了休止符”。美国学者加迪斯也认为,苏联意识形态的崩溃是苏联解体的首要因素。他强调,冷战结束的方式同 其起源的方式直接相关,它是“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斗争,自由的理想证明比集权的实践更为持久,因此冷战就结束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