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 通卷晋代陈寿撰,南朝宋人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提到吴国废帝孙亮曾让黄门拿银碗“取 O交州所献甘蔗饧”。说明当时南方的蔗饧已是名特产了。东汉应劭注释“柘浆”时指出 取甘蔗以为饴也。”可见“柘浆”一词在汉代已是指经过煎熬而成的糖膏了 随着技术的提高,使蔗汁中水分充分蒸发而又不致焦煳,当水分减到10%以下, 蔗饧冷却后会固化凝成糖块,人们称这糖块为“石蜜”。《汉书·南中八郡志》:“交 趾有甘蔗,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 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中援引东汉杨孚所撰《异物志》 中一段文字,讲得更明确:“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榨取汁为饴 饧,名之曰‘糖',盖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 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在西汉还出现“砂饴”一说。张衡(公元78 139年)在《七辨》中有:“沙饴石蜜,远国贡糖”的话,表明这种砂饴是域外进 贡的。后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甘蔗》条目下说:“甘蔗今出江东为胜,庐 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加大竹,长丈余。取汁以为砂糖,甚益人。 表明当时广州也能生产砂糖了。据季羡林等人考证,认为此时的砂糖还不是今天所 见的松散的粒状红糖,而是干涸的粗制的红糖。只是它容易被打碎而已。很可能是 当人们看到域外进贡的砂糖后,通过仿制,在南北朝终于也能通过熬煎甘蔗汁而得 到相似的砂糖了 真正的散砂状的红糖,即是脱蜜砂糖,出现在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 玄奘法师从印度取佛经回来,向唐太宗介绍并“献诸国异物”中,就包括有那时印 度的砂糖和石蜜。其后不久,西域诸国又遣使来到长安,不仅进贡了许多土特产, 还介绍了相应的生产技术。其中的“熬糖法”得到唐太宗的赏识。“摩揭它,一曰 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 杨。天子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榨汁如其剂,色味愈西域甚远。”这是 欧阳修等编纂的《新唐书》中的有关记载。唐代西明寺和尚道宣所撰《京大慈恩寺 释玄奘传》、宋代王溥所撰《唐会要》都有遣使取熬糖法的介绍。唐遣使王玄策等 二十余人去西域和印度(摩揭陀囯),第二年又携印度石蜜工匠来华,不仅传授了 熬糖技术,而且在益州(今四川部分地区)成功熬制出红砂糖。 苏敬在编纂《唐·新修本草》“石蜜”、“砂糖”条目中,补充说明:“石蜜,味 甘,寒,无毒……出益州及西戎,煎砂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这种石蜜“云 用砂糖、水、牛奶、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近江东(指扬州、越州 带,即今江苏、浙江)亦有,殆胜蜀者。”可见这种石蜜有点像今天的奶糖。关于 砂糖:“蜀地、西戎、江东并有,而江东者先劣今优。”这就是说,到了唐高宗时 江东的熬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从粗红糖到砂状红糖,其技术进步主要归结为二: 一是将蔗浆中的游离有机酸和某些非糖分盐类及泥沙悬浮物加石灰以中和作用而 沉淀,分离除去;二是通过过滤而将不能结晶的糖蜜分离除去。这些技术处理后就 270270 晋代陈寿撰,南朝宋人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提到吴国废帝孙亮曾让黄门拿银碗“取 交州所献甘蔗饧”。说明当时南方的蔗饧已是名特产了。东汉应劭注释“柘浆”时指出: “取甘蔗以为饴也。”可见“柘浆”一词在汉代已是指经过煎熬而成的糖膏了。 随着技术的提高,使蔗汁中水分充分蒸发而又不致焦煳,当水分减到 10%以下, 蔗饧冷却后会固化凝成糖块,人们称这糖块为“石蜜”。《汉书·南中八郡志》:“交 趾有甘蔗,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断而食之,甚甘。榨取汁,曝数时成饴,入 口消释,彼人谓之石蜜。”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十中援引东汉杨孚所撰《异物志》 中一段文字,讲得更明确:“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榨取汁为饴 饧,名之曰‘糖’,盖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食之,入口 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在西汉还出现“砂饴”一说。张衡(公元 78- 139 年)在《七辨》中有:“沙饴石蜜,远国贡糖”的话,表明这种砂饴是域外进 贡的。后来,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甘蔗》条目下说:“甘蔗今出江东为胜,庐 陵亦有好者。广州一种,数年生,皆加大竹,长丈余。取汁以为砂糖,甚益人。” 表明当时广州也能生产砂糖了。据季羡林等人考证,认为此时的砂糖还不是今天所 见的松散的粒状红糖,而是干涸的粗制的红糖。只是它容易被打碎而已。很可能是 当人们看到域外进贡的砂糖后,通过仿制,在南北朝终于也能通过熬煎甘蔗汁而得 到相似的砂糖了。 真正的散砂状的红糖,即是脱蜜砂糖,出现在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 645 年) 玄奘法师从印度取佛经回来,向唐太宗介绍并“献诸国异物”中,就包括有那时印 度的砂糖和石蜜。其后不久,西域诸国又遣使来到长安,不仅进贡了许多土特产, 还介绍了相应的生产技术。其中的“熬糖法”得到唐太宗的赏识。“摩揭它,一曰 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树类白 杨。天子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榨汁如其剂,色味愈西域甚远。”这是 欧阳修等编纂的《新唐书》中的有关记载。唐代西明寺和尚道宣所撰《京大慈恩寺 释玄奘传》、宋代王漙所撰《唐会要》都有遣使取熬糖法的介绍。唐遣使王玄策等 二十余人去西域和印度(摩揭陀囯),第二年又携印度石蜜工匠来华,不仅传授了 熬糖技术,而且在益州(今四川部分地区)成功熬制出红砂糖。 苏敬在编纂《唐·新修本草》“石蜜”、“砂糖”条目中,补充说明:“石蜜,味 甘,寒,无毒……出益州及西戎,煎砂糖为之,可作饼块,黄白色。” 这种石蜜“云 用砂糖、水、牛奶、米粉和煎,乃得成块。西戎来者佳。近江东(指扬州、越州一 带,即今江苏、浙江)亦有,殆胜蜀者。”可见这种石蜜有点像今天的奶糖。关于 砂糖:“蜀地、西戎、江东并有,而江东者先劣今优。”这就是说,到了唐高宗时, 江东的熬糖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从粗红糖到砂状红糖,其技术进步主要归结为二: 一是将蔗浆中的游离有机酸和某些非糖分盐类及泥沙悬浮物加石灰以中和作用而 沉淀,分离除去;二是通过过滤而将不能结晶的糖蜜分离除去。这些技术处理后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