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邓芝使吴之时,两国尚未结束交战状态,而局势对吴国更为有利。孙权 设鼎陈戈,杀气腾腾接见邓芝,邓芝从容不迫,含笑而入,见孙权长揖而不 拜,侃侃而谈:我乃蜀中一介书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你们却陈兵设鼎以 待之,何以如此气量狭窄,不能容物 孙权听后,乃斥退武土,邀邓芝上殿赐坐,改容相谈,平等的谈判就此 拉开序幕 (2)谋求双方共同的利益 有句名言说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 恒的利益。”这句话深刻而直观地指出谈判双方的共同点—利益。谈判活 动实质就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就找到了双方合作的 契机。 当谈判双方所追求的目标一致时,其进展一般都很顺利,容易取得双方 都满意的结果,如同在一艘船上,遇到风浪的袭击,大家同舟共济,同心协 力,避免灭顶之灾;当双方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但又存在着互补关系,同样 要通过协商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当谈判双方所追 求的利益相左时,谈判就比较艰难,这时候双方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力争解 决关键分歧,或者重新调整利益目标,最终化对立为合作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仍以邓芝使吴为例,看他是如何抓住谈判的关键所在, 化千戈为玉帛的。 孙权虽然改变了态度,主动向邓芝请教吴蜀联合的利害关系问题,然而 他仍怀有动摇之心。邓芝切中要害,单刀直人:“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 亮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联合,共为唇齿, 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 工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不从,则兴兵以攻,蜀亦顺流进取。如此, 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 从邓芝的这一席话语,不难看出,他抓住了“联合”是维系到两国存亡 之大计这一关键,把吴蜀两国对立的关系转化为一种共同的利益,消灭了对 抗的因素,树立了共同信奉的一种准则,顺利他说服了孙权,完成了诸葛亮 交给他的联盟使命。 (3)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 谈判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客观公正、人事两分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也 是谈判者修养素质的体现。 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谈判家,他不仅应该具有一种兼容井包的胸 怀,更应该具备一种高屋建领的睿智。他永远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而 不仅仅是把目光局限在一锤子买卖上。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种共同承担风险的气度。因此在谈判中都非常注重建立和维护双方的友好 关系,把争论和冲突的焦点集中在“事”上,所攻击的是“问题”的本身, 而不是“人”本身。 在谈到人事两分的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提到日本一家企业的工人在一次 罢工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修养与气度。 在一家由美国人投资经营的日本工厂中,因为劳资纠纷,工人举行了罢 工,据美方经理介绍:工人早在六周前就向资方提出了警告,举行罢工的当 天,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罢工结束之后,工人们主动打扫了示 威场地,清理了满地的烟头、咖啡杯,恢复了原来清洁的面貌。第二天,工邓芝使吴之时,两国尚未结束交战状态,而局势对吴国更为有利。孙权 设鼎陈戈,杀气腾腾接见邓芝,邓芝从容不迫,含笑而入,见孙权长揖而不 拜,侃侃而谈:我乃蜀中一介书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你们却陈兵设鼎以 待之,何以如此气量狭窄,不能容物? 孙权听后,乃斥退武士,邀邓芝上殿赐坐,改容相谈,平等的谈判就此 拉开序幕。 (2)谋求双方共同的利益 有句名言说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 恒的利益。”这句话深刻而直观地指出谈判双方的共同点——利益。谈判活 动实质就是一个利益交换的过程,找到了共同的利益,就找到了双方合作的 契机。 当谈判双方所追求的目标一致时,其进展一般都很顺利,容易取得双方 都满意的结果,如同在一艘船上,遇到风浪的袭击,大家同舟共济,同心协 力,避免灭顶之灾;当双方追求的目标不一致,但又存在着互补关系,同样 要通过协商来满足各自的需要,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关系。当谈判双方所追 求的利益相左时,谈判就比较艰难,这时候双方应该求大同存小异,力争解 决关键分歧,或者重新调整利益目标,最终化对立为合作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们仍以邓芝使吴为例,看他是如何抓住谈判的关键所在, 化干戈为玉帛的。 孙权虽然改变了态度,主动向邓芝请教吴蜀联合的利害关系问题,然而 他仍怀有动摇之心。邓芝切中要害,单刀直人:“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 亮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联合,共为唇齿, 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 工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不从,则兴兵以攻,蜀亦顺流进取。如此, 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 从邓芝的这一席话语,不难看出,他抓住了“联合”是维系到两国存亡 之大计这一关键,把吴蜀两国对立的关系转化为一种共同的利益,消灭了对 抗的因素,树立了共同信奉的一种准则,顺利他说服了孙权,完成了诸葛亮 交给他的联盟使命。 (3)客观公正,对事不对人 谈判是一项合作的事业,客观公正、人事两分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也 是谈判者修养素质的体现。 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谈判家,他不仅应该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胸 怀,更应该具备一种高屋建领的睿智。他永远着眼于长远,着眼于未来,而 不仅仅是把目光局限在一锤子买卖上。他所追求的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 一种共同承担风险的气度。因此在谈判中都非常注重建立和维护双方的友好 关系,把争论和冲突的焦点集中在“事”上,所攻击的是“问题”的本身, 而不是“人”本身。 在谈到人事两分的问题上,我们不得不提到日本一家企业的工人在一次 罢工事件中所体现出的修养与气度。 在一家由美国人投资经营的日本工厂中,因为劳资纠纷,工人举行了罢 工,据美方经理介绍:工人早在六周前就向资方提出了警告,举行罢工的当 天,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了一致的意见,罢工结束之后,工人们主动打扫了示 威场地,清理了满地的烟头、咖啡杯,恢复了原来清洁的面貌。第二天,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