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353 减少族群冲突的优待政策 Commission)去鉴别。另一方面,更为具体的规定会导致受优待群体之间为利益 分配而互相争斗。在比哈尔邦(Biha),以部落为界限的优待政策导致非基督 教部落要求将基督教部落排除在优待范围之外,因为受到良好教育的基督教徒 会在保留下的位置中获得超比例的高份额。①简单地说,涵盖范围标准的确定 影响到民族群体内部政治发展的方向。 优待政策的实行 实际上,无论在哪儿,族群优待政策总被看作是例外,是权宜之计,它经常 被规定在一个具体的时间限度内。在许多国家,政府给特定的族群一些特别的 优待,以便使他们能“赶上”先进的民族群体。这样的措施具有明显的不合法的 假定。人人平等是众所周知的准则。背离这一准则的优待政策通常被解释为: 承认被优待群体没有能力与非优待群体进行平等的竞争。 既然有这样的矛盾存在,为什么这些政策还被如此广泛地采纳?下面的两 种解释是显而易见的和中肯的。 首先是存在着有政治影响的选民群体,在采取优待政策时,他们可以获得 利益。优待政策的实行,部分地依赖于这些群体组织得怎样、影响力如何,他们 在哪些部门中积极活动也影响者优待政策的范围。 其次,优待政策似乎花钱很少。最初它们用不着开支,不需要启动资金。 在教育方面,即使有了可行的技术条件,要调整各地区、各族群之间考试结果的 差距,可能需要在设备和人员上进行相当的投资。但是根据族群对教育机构的 位置进行重新分配则不需要增加支出。在就业方面也同样如此:劳动力必须配 置,其次要考虑的就是族群构成状况。 在私营部门,为了赢得政府的好感也是导致私营机构实施相应优待政策的 一个刺激因素。容易招致损害的外国公司在这种政策中看到了特殊利益。如 果他们对东道国有了深刻的了解,他们便会相信这种观点:在自已公司雇员的 招收中实行当地政府倡导的族群配额会减少他们经营中的政治危机。在某些 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政府的就业优待政策:作为交换,他们从政府那儿得到某些 让步,如训练项目的帮助,对工会施加压力,迫使工会调整或降低要求。有时, 实施其优待政策是政府税利让步的条件,这种让步通常是吸引国外投资的手 段。但是,即使这种优待政策没有清楚地加以表述,外国公司常常不得不承受 D Weiner,Sons of the Soil,184-18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