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个时期中国不可能终止同苏联的意识形态争论,只不过争论时起时伏而已。这种 状况一直是造成中苏关系难以稳定的主要因素之 1961年春,双方又因为应如何对待苏联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问题发生了分 歧。中国有关部门曾经建议,应在苏阿冲突中保持谨慎,以免严重损及中苏关系。 65但该问题仍然成为中苏关系再次恶化的导火索。中国领导人严厉批评苏联对待 阿尔巴尼亚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那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66在 0月中旬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期间,中苏在苏阿关系上的矛盾迅速激化,其背 后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即中国领导人不赞成赫鲁晓夫在诸如斯大林问 题、和平共处等问题上的政策,并认为苏联领导人攻击阿尔巴尼亚是指桑骂槐, 攻击中国。67苏共二十二大以后,中苏关系虽然没有立即恶化,也是暴风雨即将 来临。 更为严重的是,1%62年春夏之交,中国领导人曾经预见到的苏联制造边界事 端的情况发生了,在新疆伊犁地区6万多名中国居民大规模外逃到苏联。迄今为 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苏联决策层直接策划了这次事件,但它与苏共22大 以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有关,应是合理的推断。68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苏 边界地区出现了紧张气氛。中国实际上面临着再次调整对苏政策的压力。 其次是如何应对印度支那地区日趋紧张的局势。如前所述,中国当时在印度 支那地区仍然是将防止美国的大规模军事介入作为首要目标的,维持地区稳定和 支持那里的革命运动,都要受到这个战略目标的制约。但是就中国已经开始实行 的支持越南南方解放斗争的政策而言,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承担起 援助的责任。 除中国领导人一贯主张的不干涉其他党的决定外,当时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了他们的选择方向。其一是在中苏意识形态分歧中,中国领导人所坚持的理论原 则导致他们无法不支持越南南方武装斗争。当他们坚持认为武装斗争是民族民主 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必由之路时,要他们不赞成、不支持一场发生在自己家门口 的人民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其二是中国领导人在当时曾经设想,与中国周边的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蒙古、北朝鲜和北越)建立一个联盟体系。为达此目的 毛泽东提出设想中的协议可以包括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条款。69根据这种考虑 当北越提出请求时,提供支持和援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客观情况看,中国领导人中的确存在着援助越南统一战争的主观冲动,但 这种援助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受到美国加强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的巨大影响。 1960年底老挝内战升级,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1961年初肯尼迪政府 上台,就将应付老挝局势作为重要议程,并从所谓“遏制中国”的战略高度,决 定进行军事干预。303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南海,驻日本冲绳和泰国的美军 宣布进入战斗状态。此后不久,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特种战争”,美军开始 直接参加作战。 《出使苏联八年》,第115-116页 《周恩来同志在苏共二十二大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0年10月20日 s参阅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7页。 近年来国内有关“伊塔事件”的最详细考察是李丹慧著《对1%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一来 自中国新疆的档案材料》,见《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第480-509页 69毛泽东:《对缔结中蒙合作友好条约问题的批语》,1960年3月2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 第88 Th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edited,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 24, p 154: The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John F Kennedy 1961(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House 1962),p21412 个时期中国不可能终止同苏联的意识形态争论,只不过争论时起时伏而已。这种 状况一直是造成中苏关系难以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1961 年春,双方又因为应如何对待苏联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问题发生了分 歧。中国有关部门曾经建议,应在苏阿冲突中保持谨慎,以免严重损及中苏关系。 65但该问题仍然成为中苏关系再次恶化的导火索。中国领导人严厉批评苏联对待 阿尔巴尼亚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那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郑重态度”。66在 10 月中旬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期间,中苏在苏阿关系上的矛盾迅速激化,其背 后实际上是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即中国领导人不赞成赫鲁晓夫在诸如斯大林问 题、和平共处等问题上的政策,并认为苏联领导人攻击阿尔巴尼亚是指桑骂槐, 攻击中国。67苏共二十二大以后,中苏关系虽然没有立即恶化,也是暴风雨即将 来临。 更为严重的是,1962 年春夏之交,中国领导人曾经预见到的苏联制造边界事 端的情况发生了,在新疆伊犁地区 6 万多名中国居民大规模外逃到苏联。迄今为 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苏联决策层直接策划了这次事件,但它与苏共 22 大 以后中苏关系趋于恶化有关,应是合理的推断。68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苏 边界地区出现了紧张气氛。中国实际上面临着再次调整对苏政策的压力。 其次是如何应对印度支那地区日趋紧张的局势。如前所述,中国当时在印度 支那地区仍然是将防止美国的大规模军事介入作为首要目标的,维持地区稳定和 支持那里的革命运动,都要受到这个战略目标的制约。但是就中国已经开始实行 的支持越南南方解放斗争的政策而言,已经出现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地承担起 援助的责任。 除中国领导人一贯主张的不干涉其他党的决定外,当时主要有两个因素决定 了他们的选择方向。其一是在中苏意识形态分歧中,中国领导人所坚持的理论原 则导致他们无法不支持越南南方武装斗争。当他们坚持认为武装斗争是民族民主 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必由之路时,要他们不赞成、不支持一场发生在自己家门口 的人民战争,是不可想象的。其二是中国领导人在当时曾经设想,与中国周边的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蒙古、北朝鲜和北越)建立一个联盟体系。为达此目的, 毛泽东提出设想中的协议可以包括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条款。69根据这种考虑, 当北越提出请求时,提供支持和援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从客观情况看,中国领导人中的确存在着援助越南统一战争的主观冲动,但 这种援助的规模和性质直接受到美国加强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的巨大影响。 1960 年底老挝内战升级,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1961 年初肯尼迪政府一 上台,就将应付老挝局势作为重要议程,并从所谓“遏制中国”的战略高度,决 定进行军事干预。703 月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南海,驻日本冲绳和泰国的美军 宣布进入战斗状态。此后不久,美国在越南南方发动了“特种战争”,美军开始 直接参加作战。 65 《出使苏联八年》,第 115-116 页。 66 《周恩来同志在苏共二十二大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0 年 10 月 20 日。 67 参阅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67 页。 68 近年来国内有关“伊塔事件”的最详细考察是李丹慧著《对 1962 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来 自中国新疆的档案材料》,见《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第 480-509 页。 69 毛泽东:《对缔结中蒙合作友好条约问题的批语》,1960 年 3 月 21 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9 册, 第 88 页。 70 The U.S.Department of State, edited,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Vol.24, p 154; The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John F. Kennedy, 1961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House, 1962), p 21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