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道—形上);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天。天地与我并生, 既然已经说过合为一体了,还能再 而万物与我为一【一三】。 说什么呢?既然已经说了与万物 一体了,又怎能说没有说什么呢?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一 四】?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万物一体的存在加上我所说的言 【-五】? 论就成为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三, 从此往下推算,最高明的数学家也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何况一般的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 人呢? 况其凡乎【一六】! 所以从无到有,以至于推出三来, 何况从有到有的推演呢?不要再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 住下推演了,还是因任自然算了。 自有适有乎【一七】!无适 焉,因是已【一八】。 第六章:假托於言,以明齐 物之意。(言论各异,纷争不 已,安说齐一?推本溯源, 源于一,源于道。彼此为一, 是非唯一,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也。 道未曾有界分,言論未曾有標準, 夫道未始有封【一】,言未 始有常【二】, 为爭執一個是字而劃出界分。有哪 些界分呢? 为是而有畛(珍音,界限) 也【三】,请言其畛【四】: 有偏左、有偏右、有倫紀、有法度 禮數、有分別、有辯論、有競逐、 有左,有右【五】,有伦, 有辯爭,這就是界分的八種表現。 有义【六】,有分,有辩【七】, 有竞,有争【八】,此之谓 天地四方之外,聖人是存而不論: 八德【九】。 天地四方之内,人只論說而不評 議:記載先王治世的春秋史實,聖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一 人只評議而不爭辯。所以天下事有 0】;六合之内,圣人论而 分别,就有不分別:有辯論,就有 不议【一一】。春秋经世先 不辯論。 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一 二】。故分也者,有不分也; 周:為什麽呢?聖人心存體認不辯 615 道——形上);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一三】。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一 四】?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五】?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 况其凡乎【一六】!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 自有适有乎【一七】!无适 焉,因是已【一八】。 第六章:假托於言,以明齐 物之意。(言论各异,纷争不 已,安说齐一?推本溯源, 源于一,源于道。彼此为一, 是非唯一,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也。 夫道未始有封【一】,言未 始有常【二】, 为是而有畛(珍音,界限) 也【三】,请言其畛【四】: 有左,有右【五】,有伦, 有义【六】,有分,有辩【七】, 有竞,有争【八】,此之谓 八德【九】。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一 0】;六合之内,圣人论而 不议【一一】。春秋经世先 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一 二】。故分也者,有不分也; 既然已经说过合为一体了,还能再 说什么呢?既然已经说了与万物 一体了,又怎能说没有说什么呢? 万物一体的存在加上我所说的言 论就成为二,二再加上一就成三, 从此往下推算,最高明的数学家也 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何况一般的 人呢? 所以从无到有,以至于推出三来, 何况从有到有的推演呢?不要再 住下推演了,还是因任自然算了。 道未曾有界分,言論未曾有標準, 为爭執一個是字而劃出界分。有哪 些界分呢? 有偏左、有偏右、有倫紀、有法度 禮數、有分別、有辯論、有競逐、 有辯爭,這就是界分的八種表現。 天地四方之外,聖人是存而不論; 天地四方之內,人只論說而不評 議;記載先王治世的春秋史實,聖 人只評議而不爭辯。所以天下事有 分別,就有不分別;有辯論,就有 不辯論。 問:為什麼呢?聖人心存體認不辯 不为不足。苟各足于其性,则秋豪不独小其小而大 山不独大其大矣。若以性足为大,则天下之足未有 过于秋豪也;若性足者为非大,则虽大山亦可称小 矣。故曰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大山为 小,则天下无大矣;秋豪为大,则天下无小也。无 小无大,无寿无夭,是以蟪蛄不羡大椿而欣然自得, 斥鴳不贵天池而荣愿以足。苟足于天然而安其性 命,故虽天地未足为寿而与我并生,万物未足为异 而与我同得。则天地之生又何不并,万物之得又何 不一哉!【一四】【注】万物万形,同于自得,其 得一也。已自一矣,理无所言。既然已合為一體, 還需要有言論嗎?【一五】【注】夫名谓生于不明 者也。物或不能自明其一而以此逐彼,故谓一以正 之。既谓之一,即是有言矣。既然已經說万物与我 为一这个大道了,還能說沒有言論嗎?【一六】【注】 夫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则一与言为二矣。一既 一矣,言又二之;有一有二,得不谓之三乎!夫以 一言言一,犹乃成三,况寻其支流,凡物殊称,虽 有善数,莫之能纪也。故一之者与彼未殊,而忘一 者无言而自一。萬物一體加上我的言論就變成二, 二再加一就變成三。如此算下去,最善於計算的人 都算不出來,何況是普通人呢!【一七】【注】夫 一,无言也,而有言则至三。况寻其末数,其可穷 乎!【一八】【注】各止于其所能,乃最是也。從 無到有已經生出三,更何況是從有到有呢!不必再 往前推算了,因任自然就是了。 《徐注。结构:上推未有天地之始,下推万事万理 纷纭,意在说明,与其有位多事,远不如因应无为。》 【一】【注】冥然无不在也。【二】【注】彼此言之, 故是非无定。【四】【疏】假设问旨,发起后文也。 【五】【注】各异便也。【六】【注】物物有理,事事 有宜。【七】【注】群分而类别也。【八】【注】并逐 曰竞,对辩曰争。【九】【注】略而判之,有此八德。 【一0】【注】夫六合之外,谓万物性分之表耳。夫 物之性表,虽有理存焉,而非性分之内,则未尝以 感圣人也,故圣人未尝论之。若论之,则是引万物 使学其所不能也。故不论其外,而八畛同于自得也。 【一一】【注】陈其性而安之。【一二】【注】顺其成 迹而凝乎至当之极,不执其所是以非众人也。【一 三】【注】夫物物自分,事事自别。而欲由己以分 别之者,不见彼之自别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