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 汉字字源系统研究 的字,考察其相互的关系。”而于省吾先生的《释两》①揭示了两 和车的渊源,正是从字源的角度考释古文字的成功的范例。 然而,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字源的工作并未广泛开展,多数学 者还只是局限于对古文字进行个别的、零星的考释,以至于字源学 至今仍然作为词源学的“附庸”而存在。其结果必然是:一些应该 认识的古文字被轻易地放过;已经认识的古文字,其形义关系难以 作出合理的解释。 例如:《说文·五下·京部》:“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 }象高形。”有人认为京“象台观厜曦之形”,许慎“谓1象高形, 甚为牵强。其字通体象形,取意与高字近”②。然而,京和高到底 有何不同呢?为什么甲骨文乃至小篆二字上半部分形同,下半部分 一从|、一从口呢?许慎“谓!象高形,甚为牵强”,那末京字这 一「到底有何意义呢?这些问题均不得其解。京字的小篆形体和甲 骨文是统一的,许慎为什么偏偏要以“人所为绝高丘”立训呢?只 要从字源的角度加以考察,问题便迎刃而解。 考释古文字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找出古文字和今文字 的对应关系,二是解释古文字的形义关系。这两项工作是相辅相成 的。不完成后一项工作,前一项工作不仅失去说服力,而且容易产 生错误。而要完成后一项工作,进行字源系列考察是不可或缺的。 二 为了有利于字源研究的开展,也为了消除传统语言学字、词不 ①见《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79。 ②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8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