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黑维沂与k治2005年第3期 直延伸到中国的家门口。如果对此听之任之,中国就 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实际不大。⑦:第二种是中国出 没有安全可言,没有国格和尊严可言。所以,毛泽东 兵能顶住美国的进攻,挫其锋芒,使战争局部化,然后 说:“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 再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这种可能是中国所要争取 么说.心里也难过。”周恩来说,我们“不能听任帝国 的,中国出兵的目标也是据此设定的。这一点常被研 主义者对自已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究者所忽视。人们往往夸大了毛泽东的信心,以为他 第二,出兵与不出兵,两种决策的利弊得失的比较。 在出兵决策时就抱定了要将美国人赶出整个朝鲜半岛 决策期间,主张不出兵的主要顾虑:一是军队的装备差, 的雄心壮志。 训练不充分:二是国内困难太多,新中国需要一段和平 对于中国寻求的主要目标,周恩来在志愿军出动 时间来巩固政权、恢复经济、从事建设。?但毛泽东和周 后即做了说明。10月24日,他在政协的一次会议上 恩来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不出兵同样会付出沉重的代 指出:“美帝国主义用武力压迫别国人民,我们要使它 价:(1)如果美国大兵压境,中国也不可能安心建设;(2) 压不下来,给它以挫折,让它知难而退,然后可以解决 如果采取消极防御的办法,同样要耗费大量财力、物力 问题。我们是有节制的,假如敌人知难而退,就可以在 和军力,而且年复一年,看不到尽头;(3)如果对美国不 联合国内或联合国外谈判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要和 抵抗,就会处处陷于被动,敌人将得寸进尺:(4)中国人 平不要战争的。”此后一段时间,他又反复指出:我们 在精神上将长期受到威胁,中国周围的民族国家也会屈 的目的就是要“使美国知难而退”,使战争“局部化”, 服于帝国主义压力,这对于中国、对于和平民主阵营、对 迫使它接受和平。“我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就是要 于亚洲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都是不利的。3与此 争取这种可能的实现,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是可以争 相反,出兵参战有可能扭转全面被动的局面。正如周恩 取这种可能的实现的。”⑨事实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 来所说:“如果给以打击,让它(美国)在朝鲜陷入泥坑, 朝最初阶段正是按照这一目标进行军事部署的。在第 敌人就无法再进攻中国,敌人内部的矛盾也会发生。”乎 一次战役打响之前,毛泽东一直强调:“我们应当从稳 同时,中共领导人对自己久经沙场的军队抱有信心。经 当的基点出发,不做办不到的事”:要力争首战胜利,以 过正反两方面的利弊比较,毛泽东得出的最后结论是: “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 简而言之,在新中国历经的各次危机处理中,抗美 不参战损害极大”5 援朝出兵决策可以说是一个经典范例。这次决策有三 第三,出兵参战的目的,参战的前景和所要达到的 个特点:第一,决策过程体现了民主集中精神,由于对各 目标。在危机处理过程的决策阶段,行动的目的、前景 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做了相当充分的分析比较,这就为下 和目标都必须加以明确。抗美援朝决策的情况也与此 最后决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第二,中国领导人对朝鲜 相符。关于中国出兵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战局的发展充满预见,出兵的准备工作因此得以提前开 这八个字已经说得很清楚,无须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中 始,并没有受到决策过程曲折的干扰。这使得出兵决策 共领导人对参战前景的估计和他们所要实现的目标。 一旦确立便可立即付诸实行。第三,参战所要达到的目 在决定参战之时,毛泽东设想了各种各样的可能, 标也是根据客观环境,依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的。尽 最乐观的是中国军队把美军赶出整个朝鲜半岛,最糟 糕的是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后即被美军兜头赶回来。在 :彭德怀:《彭德怀自述》,第257页 各种可能之中,中国领导人认为,比较可能出现的是两 ②,参见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缩:《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 种情况:第一种是中美两军在朝鲜形成僵持,美国公开 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321页。 对中国宣战,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在10月2日原拟致 3 参见《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3~75页,第112~14页 4《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页 斯大林的电报中,毛泽东着重强调了这种可能。6:不 5《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104页 过,在中国领导人的各种决策之中,这只是必须准备应 6《毛泽东文集》第六卷,第98页 付的最为不利的局面,而不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中 2《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92~93页 8:《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5-76页 国领导人同时认为,由于有中苏同盟存在,如果美国把 9《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92.109页 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变为全面战争,变为世界大战,而 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六卷,第140~141贞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对咯 介件 , 社认 年 第 ’期 直延伸到 中国 的家 门 口 。 如果对 此 听之 任之 , 中国就 没 有安 全 可 言 , 没 有 国格 和 尊严 可 言 。 所 以 , 毛 泽 东 说 “ 别人处 于 国家危急时刻 , 我们站在旁边看 , 不论怎 么说 , 心 里也难过 。 ” 交户周 恩来 说 , 我们 “ 不 能听 任帝 国 主 义者对 自己 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 。 第二 , 出兵与不 出兵 , 两种决策的利 弊得失 的比较 。 决策期间 , 主张不 出兵 的主要顾虑 一是军 队的装备差 , 训练不充分 二是 国 内困难太多 , 新 中国需要 一段 和平 时间来巩 固政权 、 恢复经济 、 从事建设 。 ② 但毛泽东和周 恩来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 , 不 出兵 同样会付出沉重 的代 价 如果美 国大兵压境 , 中国也不可能安心建设 如果采取消极 防御 的办法 , 同样要 耗费大量财力 、 物力 和军力 , 而且年复一 年 , 看 不 到尽 头 如果对美 国不 抵抗 , 就会处处 陷于被动 , 敌人将得寸进 尺 中国人 在精神上将长期受到威胁 , 中国周 围的 民族 国家也会屈 服于帝 国主义压力 , 这对于 中国 、 对 于和平 民主阵营 、 对 于亚洲争取 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都是不利 的 。 ③ 与此 相反 , 出兵参战有可能扭转全面被动的局 面 。 正 如周恩 来所说 “ 如果给以打击 , 让它 美 国 在朝 鲜陷人泥坑 , 敌人就无法再进攻 中国 , 敌人 内部 的矛盾也会发生 。 ” ④ 同时 , 中共领导人对 自己久经沙场的军 队抱有信心 。 经 过正反两方面 的利 弊 比较 , 毛泽 东得 出 的最后 结论是 “ 总之 , 我们认 为应 当参战 , 必须参战 。 参战利益极大 , 不参战损害极大 。 ” ⑤ 第三 , 出兵 参战的 目的 、 参战 的前景和所要 达到 的 目标 。 在危机处 理过程的决策阶段 , 行动的 目的 、 前 景 和 目标都必须加 以 明确 。 抗美援朝决策的情 况也 与此 相符 。 关 于 中 国 出兵 的 目的 , “ 抗 美援朝 、 保 家卫 国 ” 这八 个字 已 经说得很清楚 , 无须赘述 , 需要说明 的是 中 共领导 人对参战前景 的估计和他们所要实现 的 目标 。 在决定参战之 时 , 毛泽东设想 了各种各样 的可 能 , 最乐观 的是 中国军 队把美军 赶 出整 个 朝 鲜半 岛 , 最糟 糕的是 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后 即被美军兜头赶 回来 。 在 各种 可能之 中 , 中国领导人认为 , 比较可 能 出现 的是 两 种情况 第一种 是 中美两军在朝鲜形成僵持 , 美 国公 开 对 中国宣 战 , 把战争扩大到 中国 。 在 月 日原 拟致 斯大林 的 电报 中 , 毛 泽 东着 重 强 调 了这 种可 能 。 ⑥ 不 过 , 在 中国领导人 的各种决策之 中 , 这 只是必须准备应 付的最 为不利 的局 面 , 而 不 是最 可 能 出现 的情 况 。 中 国领导 人同时认为 , 由于有 中苏 同盟存在 , 如果 美 国把 战争扩大到 中国就会变 为全面战争 、 变为世界 大 战 , 而 出现这种情况 的可能性 实际 不 大 。 ⑦ 第二 种 是 中国 出 兵 能顶住 美 国的进攻 , 挫其锋 芒 , 使战争局部化 , 然后 再寻求和 平 解 决 的途 径 。 这 种 可 能 是 中 国所 要 争 取 的 , 中国出兵 的 目标也 是 据此设定 的 。 这 一点 常被 研 究者所忽视 。 人们往 往 夸 大 了 毛 泽 东 的信心 , 以 为他 在 出兵决策时就抱定 了要将美 国人赶出整 个朝鲜半 岛 的雄心壮志 。 对 于 中国寻求 的 主要 目标 , 周 恩来在 志 愿 军 出动 后 即做 了说 明 。 月 日 , 他 在 政 协 的一 次会 议 上 指 出 “ 美帝 国主义用 武 力压 迫 别 国人 民 , 我 们要 使它 压不 下 来 , 给它 以挫折 , 让它 知难 而退 , 然 后 可 以解 决 问题 。 我们是有节制 的 , 假如敌人知难而退 , 就可 以在 联合 国 内或联合 国外谈判 解决 问题 , 因为我们是要 和 平不要 战争的 。 ” ⑧此后 一 段 时 间 , 他 又反 复指 出 我们 的 目的就是要 “ 使美 国知 难 而 退 ” , 使 战争 “ 局 部化 ” , 迫使它接受 和平 。 “ 我们 抗 美 援朝 、 保 家卫 国 , 就 是要 争取这种 可能 的实现 , 我 们相信 自己 的 力量 是 可 以 争 取这种可 能 的实现 的 。 ” ⑨事 实 上 , 中 国人 民 志愿 军 人 朝最初 阶段正是按照这一 目标进行军事部署 的 。 在第 一 次战役打响之前 , 毛泽 东一 直强 调 “ 我们应 当从稳 当的基点 出发 , 不做办不到 的事 ” 要力争首战胜利 , 以 “ 迫使美 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 ” 。 ⑩ 简而言之 , 在新 中国历经 的各次危机处 理 中 , 抗 美 援朝出兵决策 可 以 说是一 个经典范例 。 这 次决策有 三 个特点 第一 , 决策过程体现 了民主集 中精神 , 由于对各 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做了相 当充分的分析 比较 , 这就为下 最后决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 第二 , 中国领导人对朝鲜 战局的发展充满预见 , 出兵 的准备工作 因此得 以提前开 始 , 并没有受到决策过程 曲折的干扰 。 这使得 出兵决策 一旦确立便可立 即付诸实行 。 第三 , 参战所要 达 到 的 目 标也是根据客观环境 , 依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制定 的 。 尽 ① 彭德怀 《彭德怀 自述 》 , 第 页 。 ② 参见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 《彭 德怀军事 文选 》 , 北 京 中央 文献 出版社 , 年版 , 第 一 页 。 ③ 参见《周恩来军事文选 》第四卷 , 第 一 页 、 第 一 页 ④ 《周恩来军事文选 》第四卷 , 第 页 。 ⑤ 《毛泽东文集 》第六卷 , 第 页 ⑥ 《毛泽 东文集 》第六卷 , 第 页 。 ⑦ 《周恩 来军事文选 》第 四卷 , 第 一 贞 ⑧ 《周恩来军事文选 》第四 卷 , 第 一 页 。 ⑨ 《周恩来 军事文 选 》第 四 卷 , 第 、 页 〕 ⑩ 《毛泽东军事文 集 》第六卷 , 第 一 页 、、 一 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