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见下文《法学院往何处去》),需要设一道挡人唬人的门槛。传授 法律知识的书包括教材,便不是为门槛外的读者写的,所以法律 出版社自有一套面向法学院和律师楼的发行渠道,不通过综合性 书店。入选哈佛书店那一只书架的法学书籍,大都属于法学理论 和跨学科研究的著作。这类书本来就不多,而且要店主估计,能 够吸引非法律专业的读者(又名“法盲”)浏览掏钱,他才肯进书。 难怪法学类的书目和面积有限了。 这跟中国的情形刚好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有法必依”、“依 法治国”诚然是天天宣传的大政方针,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却并 无令人尊敬的权威,也没有严格的职业门槛,法官律师差不多是 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不然,文凭证书怎么会搞得到处合法非法 地贱卖?与此相关,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几个读书识字的 干部群众愿意承认并且安心于自己的“法盲”地位。秋菊的同类 还在天真地期待,通过读书看报或想别的办法,摘掉“法盲”的 帽子一好比笑话里说的那只掉进奶油罐儿的老鼠,拼命挣扎, 不肯绝望,最后居然把奶油搅拌凝固成一块黄油,站在黄油上跳 出了罐儿!所以,书店里满满当当的法律《汇编X详解》《间答》, 其实是法治尚未成功的一个症状。至少,在中国法治脱离“初级 阶段”与“国际”亦即美国接轨之前,法律书刊还不会卖不动而 被迫撤出主流书店。于是陈先生对哈佛书店的观感给了我一个启 迪,让我想到跨出门槛去,为中国的普通读者写一本书,谈谈新 2政法笔记 太融彩:或:h维,选痛引.¥小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