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类或最低水平类。属于这一类的,是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收入最低或最贫穷国家的农民社会 流动情况。这些国家还基本上都处于农业社会状态,国家的居民绝大部分(90%或90%以上)是由农民 构成。因此,农民社会流动的原因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便存在的,其流向也没有摆脱传统浓业社会的 约束 以上五类,大体上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现代农民社会流动的五个发展阶段:类代表 初始阶段、D类代表起步阶段、c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B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A类代表完成或最高 阶段,可以断言,现代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不管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和遭遇,都 必然要经历上述各阶段。现在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在继续不断地向前 进行着,既没有静止,也没有倒退。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属于A类的农民社会 流动,其速度日渐趋缓;二是除八类以外的其他类型农民社会流动的国家,其流动基本上呈上升的趋 势,其中c类和D类表现最强烈,B类和E类表现则弱一些。 (四)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像当今其他国家的农民社会流动一样,都是由过去传统的农民社会流 动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在中国大约始于1840年鸦片战净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 侵,以及连年不断的战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育在旧中国始终未 能完成,于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还没有摆脱传统型的痕迹。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对于消灭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却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990年版)显示,1949、1950、1951、1952年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7,4%、16. 6%、15.4%、14.4%,即1950年至195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非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的局面,这主要是在土改过程中,一些已离开农村在城市谋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一份土地又重 返农村,充分说明了建国前后农村社会流动的不稳定性。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除了1953年以后的一 个较短时期内,由于各地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劳动需求的不断增长,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流 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以外,自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特别是 城乡户籍隔离制度的实施,农村社会流动几乎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随后体制改革由农村延伸到城币,随 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加速农村社会流动提供与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其中对推动农村社会流 动起显著作用的因素有:首先是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为农 民的职业转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实行,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即有 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使得广大农民有了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再次是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职 业成为可能,并且这种职业间的流动是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所 致,带有显著的现代型社会流动的属性。再次,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政 策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从事二、二产业劳动,实现了地域与职业的双重流动。可以说中国 城乡体制改革是农村社会流动出现新转机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 5、E类或最低水平类。属于这一类的,是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收入最低或最贫穷国家的农民社会 流动情况。这些国家还基本上都处于农业社会状态,国家的居民绝大部分(90%或90%以上)是由农民 构成。因此,农民社会流动的原因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便存在的,其流向也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 约束。 以上五类,大体上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现代农民社会流动的五个发展阶段:E类代表 初始阶段、D类代表起步阶段、c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B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A类代表完成或最高 阶段,可以断言,现代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不管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和遭遇,都 必然要经历上述各阶段。现在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在继续不断地向前 进行着,既没有静止,也没有倒退。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属于A类的农民社会 流动,其速度日渐趋缓;二是除A类以外的其他类型农民社会流动的国家,其流动基本上呈上升的趋 势,其中c类和D类表现最强烈,B类和E类表现则弱一些。 (四)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像当今其他国家的农民社会流动一样,都是由过去传统的农民社会流 动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在中国大约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 侵,以及连年不断的战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育在旧中国始终未 能完成,于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还没有摆脱传统型的痕迹。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对于消灭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却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990年版)显示,1949、1950、1951、1952年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7,4%、16. 6%、15. 4%、14.4%,即1950年至195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非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的局面,这主要是在土改过程中,一些已离开农村在城市谋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一份土地又重 返农村,充分说明了建国前后农村社会流动的不稳定性。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除了1953年以后的一 个较短时期内,由于各地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劳动需求的不断增长,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流 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以外,自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特别是 城乡户籍隔离制度的实施,农村社会流动几乎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随后体制改革由农村延伸到城币,随 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加速农村社会流动提供与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其中对推动农村社会流 动起显著作用的因素有:首先是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为农 民的职业转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即有 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使得广大农民有了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再次是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职 业成为可能,并且这种职业间的流动是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所 致,带有显著的现代型社会流动的属性。再次,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政 策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从事二、二产业劳动,实现了地域与职业的双重流动。可以说中国 城乡体制改革是农村社会流动出现新转机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