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农村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 第一节 农村社会流动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概念 农村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职业、社会地位或位置的变动。 社会流动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形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纵向流功,也称垂直流动或上下流动 即一个人从较低的阶级、阶层转入较高的阶级、阶层(称为向上流动或从较高的阶级、阶层转向 较低的阶级、阶层(称为向下流动),纵向流动能够优化各层次的人员结构,能促进人们激发向上的意 志。人们流动的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向上流动,但对社会发展来说,向下流动也是必要的 (二)横向流动,也称水平流动 就是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体系中,处于相同等级层次间的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尽管没有改变人们 的等级层次,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 (三)代际流动 是指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级、阶层转向另一个阶级、阶层的流动,在封建时 代,阶级界限森严,所谓“士之子恒以为士“、“农之子恒以为农“。充分说明了阶级、阶层地位的世 袭相传。进入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从事体力劳动 的人的比例不断减少,从事脑力出动的人的比例将逐渐增加,这必然导致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差异与 所属分层等级层次的不同。 (四)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生产技术方面或社会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大规模阶级、阶层结构或人口地区 分布的变化。如过去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个体农民变为集体农民。又如,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成为乡镇企业工人,或变为各种专业户。自由流 动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间的移动。无论是结构性流 动还是自由流动,都是社会诸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分层结构以及结 构体系内部关系的不同,造成社会流动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也各异。 上面所概述的是研究社会流动的一般形式框架,也是我们研究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构架,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 农村社会流动不是近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了农业与非农业的大分工并形成 了若干以特定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专门的社会行业或社会职业集团之后便开始发生。这种情况发生 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奴求社会的形成时期。在农村较大范周内,并对大批农村
第六章 农村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 第一节 农村社会流动 一、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概念 农村社会流动是指个人或群体在职业、社会地位或位置的变动。 社会流动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形式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纵向流功,也称垂直流动或上下流动 即一个人从较低的阶级、阶层转入较高的阶级、阶层(称为向上流动)或从较高的阶级、阶层转向 较低的阶级、阶层(称为向下流动),纵向流动能够优化各层次的人员结构,能促进人们激发向上的意 志。人们流动的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向上流动,但对社会发展来说,向下流动也是必要的。 (二) 横向流动,也称水平流动 就是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体系中,处于相同等级层次间的流动。这种社会流动尽管没有改变人们 的等级层次,但有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 (三) 代际流动 是指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级、阶层转向另一个阶级、阶层的流动,在封建时 代,阶级界限森严,所谓"士之子恒以为士"、"农之子恒以为农"。充分说明了阶级、阶层地位的世 袭相传。进入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从事体力劳动 的人的比例不断减少,从事脑力出动的人的比例将逐渐增加,这必然导致两代人之间的职业差异与 所属分层等级层次的不同。 (四) 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 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生产技术方面或社会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大规模阶级、阶层结构或人口地区 分布的变化。如过去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得个体农民变为集体农民。又如,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农民从种植业中转移出来成为乡镇企业工人,或变为各种专业户。自由流 动是指个别发生的流动,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间的移动。无论是结构性流 动还是自由流动,都是社会诸因素作用的结果。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由于社会分层结构以及结 构体系内部关系的不同,造成社会流动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社会流动的主要形式也各异。 上面所概述的是研究社会流动的一般形式框架,也是我们研究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构架。 二、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 农村社会流动不是近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而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了农业与非农业的大分工并形成 了若干以特定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专门的社会行业或社会职业集团之后便开始发生。这种情况发生 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在农村较大范周内,并对大批农村
社会成员、农村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运动,除了在大的社会动荡时期(如历代王朝的更替) 外,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为农村社 会成员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机会,而且破除了阻碍社会流动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我们对农村社会 流动的考察应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一)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 传统型的农民杜会流动是指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流动极为缓慢并具有较强刚性的农民的 社会流动。所谓”刚性”是指难以突破某一极限,在此具体指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世界各国的居民 构成中,农民几乎毫无例外地占绝大多数,其比重一般都在95%以上,有时虽然因一定程度的社会 流动其比重下降了,但后来往往又回升了。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为 什么会那么缓慢并且有较强的刚性呢?这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这种生产 力是建立在以世代相传的实际经验而不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 方式的技术形式是手工式的,其中体力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劳动生 产率普遍低下,农业人口的剩余产品极其有限。这就限制了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低下的农业生产 力,从整体上约束与抑制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其农民队伍始终相当稳定。二是封建的领主和庄园制 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农奴制。这类制度不仅死死地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农业劳动者束缚在土地 上,甚至还剥夺了他们的人身自由,这一点,在中世纪的欧洲和我国解放以前的西藏,都曾明显地 表现出来。三是各种僵硬目封闭性极强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类制度既定死了人们终身的社会地位与 身份,又定死了人们从事社会活动与职业的范围,而且一般都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并目还是世代相 袭的。这样一来,社会分工几乎是凝固不变的。四是封建行会制度,凡实行这类制度的地方,农民 离开农业而向城市行业流动的途径,基本上已被堵死。因为封建行会不仅有排他的性质和很强的封 闭性,而且往往还伴有职业世袭、手艺不外传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除个别农民因某种特殊情况 而能进入这些行业外,一般农民是很难打入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农民社会流动之所以缓慢和具有较 强的刚性,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落后,同时上述二种制度的特定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除此 之外,像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并将其奉为基本国策的"重农轻商”思想和流行于广大农民中 的"安土重迁"等观念,也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传统型农民的社会流动 除了流动缓慢和具有刚性外,还具有流动规模小、流动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规模小是指经常性流动 犹如涓涓流水,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和起伏,也没有引起什么社会震荡:流动 的稳定性差是指许多农民的流动,都带有浪子离乡的性质,一有时机,便又回归农田。 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其流动规模小、流动速度缓慢的特性,仅描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职业 与不同等级层次间的流动。事实上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除了数量很少的职业与不同等级层次间的 流动外,更多的是异地流动,即流民。流民问题是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它的主要 特点是规模大、突发性、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甚至使社会动荡不安。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多少流 民,谁也无法统计精确,但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等笼而统之的记载,却不绝于史籍。元代,流 民常达全体居民的1/3以上。明代,在当时全国的6000万在籍人口中,至少有600万人成为流民。 流民这种非常态的农民社会流动的产生,其直接原因不同于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大规模的职业转化
社会成员、农村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运动,除了在大的社会动荡时期(如历代王朝的更替) 外,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这主要是因为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革,不仅为农村社 会成员提供了大量的流动机会,而且破除了阻碍社会流动的封建等级制度,因此,我们对农村社会 流动的考察应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 (一) 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 传统型的农民杜会流动是指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流动极为缓慢并具有较强刚性的农民的 社会流动。所谓"刚性"是指难以突破某一极限,在此具体指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世界各国的居民 构成中,农民几乎毫无例外地占绝大多数,其比重一般都在95%以上,有时虽然因一定程度的社会 流动其比重下降了,但后来往往又回升了。发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为 什么会那么缓慢并且有较强的刚性呢?这主要是由下列因素决定的: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这种生产 力是建立在以世代相传的实际经验而不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 方式的技术形式是手工式的,其中体力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农业劳动生 产率普遍低下,农业人口的剩余产品极其有限。这就限制了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低下的农业生产 力,从整体上约束与抑制了农民的社会流动,其农民队伍始终相当稳定。二是封建的领主和庄园制 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农奴制。这类制度不仅死死地将资本主义以前的农业劳动者束缚在土地 上,甚至还剥夺了他们的人身自由,这一点,在中世纪的欧洲和我国解放以前的西藏,都曾明显地 表现出来。三是各种僵硬且封闭性极强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类制度既定死了人们终身的社会地位与 身份,又定死了人们从事社会活动与职业的范围,而且一般都是与生俱来难以改变并且还是世代相 袭的。这样一来,社会分工几乎是凝固不变的。四是封建行会制度,凡实行这类制度的地方,农民 离开农业而向城市行业流动的途径,基本上已被堵死。因为封建行会不仅有排他的性质和很强的封 闭性,而且往往还伴有职业世袭、手艺不外传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除个别农民因某种特殊情况 而能进入这些行业外,一般农民是很难打入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农民社会流动之所以缓慢和具有较 强的刚性,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落后,同时上述二种制度的特定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除此 之外,像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提倡并将其奉为基本国策的"重农轻商"思想和流行于广大农民中 的"安土重迁"等观念,也阻碍了农民的社会流动。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传统型农民的社会流动 除了流动缓慢和具有刚性外,还具有流动规模小、流动的稳定性差等特点。规模小是指经常性流动 犹如涓涓流水,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和起伏,也没有引起什么社会震荡;流动 的稳定性差是指许多农民的流动,都带有浪子离乡的性质,一有时机,便又回归农田。 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其流动规模小、流动速度缓慢的特性,仅描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职业 与不同等级层次间的流动。事实上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除了数量很少的职业与不同等级层次间的 流动外,更多的是异地流动,即流民。流民问题是古代历代王朝始终未能解决好的问题。它的主要 特点是规模大、突发性、影响社会的正常生活甚至使社会动荡不安。在中国古代,曾经有过多少流 民,谁也无法统计精确,但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等笼而统之的记载,却不绝于史籍。元代,流 民常达全体居民的1/3以上。明代,在当时全国的6000万在籍人口中,至少有600万人成为流民。 流民这种非常态的农民社会流动的产生,其直接原因不同于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大规模的职业转化
它主要是由于土地兼并、赋税负担过重以及天灾人祸等因素引起的,但追其根源,与其他传统的农 民流动一样,是落后的生产力和封建制度。 (二)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 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农民社会流动。它和传统型农民社会流 动相对应,并在流动方向、性质、特点、规模以及流动速度等各方面都与之有根本区别的一种农民 社会流动类型。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虽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诞生而出现的,但其真正 兴起,却是在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产业革命以后。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 动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大量剩余产品,为大批 农村劳动者脱离农业生产提供了充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代表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工业化生产的发 展,特别是与此相伴随的城市化浪潮,使得大批农业劳动者实现职业转化,流向二、三产业成为可 能,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封律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熟,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替代了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身份制度的 解体,扫除了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其拥有者可以 自由买卖,这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们的自由流动。再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树立起与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利益成了驱动人们流动的巨大动力。与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相 比,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规模大、流动速度快。这主要是在产业革命开 始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批农业劳动者脱离农村流向城市,转向二、三产业。二是其流动 方向主要是流入随着资本主义出现而产生与形成的新产业,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早期和中期,从 农村流出的农民,大部分都流入了工业部门。到后期,流出的农民则主要是流入第三产业。三是现 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的稳定性比较高,在流动中流出又返回的情况比较少。四是现代型的农民社会 流动还带来了农民自身的巨大变化,使之成为新型的、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农业劳动者,这是 与传统型农民社会流动极不相同。 (三)当代世界各国农民社会流动的状况和趋势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几乎都有长足的进展,同时又仍然保持着它们 过去便一直存在着的种种差异,并使当今世界各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以各国 和各地区农民社会流动现已达到的水平为依据,可以把当今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划分为以下五 大类别。而这些类别,又可以被视为所有国家或地区农民社会流动都要经历的不同阶段。这些类别 是: 1、A类或最高水平类。这一类别包括了今日除日本之外的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社会流 动。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发生和完成的时间较早。他们的农民社会流动也很早便由传统型 转变成了现代型并经过大约两个世纪的不断进展,至20世纪70或80年代,都大体相继在全国范围内 完成了本国农民由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根本性转移。现在,在这些国家内,仍然还保留在农业中 的农民,都已只占全国劳动人口的10%以下,最低者(如英国和美国)仅为2%左右。就目前农业技术 条件和经营水平而论,这几乎是这些国家维持自己农业生产并使之能满足其据民生活需要、难以再
它主要是由于土地兼并、赋税负担过重以及天灾人祸等因素引起的,但追其根源,与其他传统的农 民流动一样,是落后的生产力和封建制度。 (二) 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 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是指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的农民社会流动。它和传统型农民社会流 动相对应,并在流动方向、性质、特点、规模以及流动速度等各方面都与之有根本区别的一种农民 社会流动类型。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虽然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诞生而出现的,但其真正 兴起,却是在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产业革命以后。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 动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大量剩余产品,为大批 农村劳动者脱离农业生产提供了充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代表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工业化生产的发 展,特别是与此相伴随的城市化浪潮,使得大批农业劳动者实现职业转化,流向二、三产业成为可 能,而且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封律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熟,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替代了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身份制度的 解体,扫除了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其拥有者可以 自由买卖,这从制度上保证了人们的自由流动。再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树立起与市 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利益成了驱动人们流动的巨大动力。与传统型的农民社会流动相 比,现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流动规模大、流动速度快。这主要是在产业革命开 始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大批农业劳动者脱离农村流向城市,转向二、三产业。二是其流动 方向主要是流入随着资本主义出现而产生与形成的新产业,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早期和中期,从 农村流出的农民,大部分都流入了工业部门。到后期,流出的农民则主要是流入第三产业。三是现 代型的农民社会流动的稳定性比较高,在流动中流出又返回的情况比较少。四是现代型的农民社会 流动还带来了农民自身的巨大变化,使之成为新型的、符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农业劳动者,这是 与传统型农民社会流动极不相同。 (三) 当代世界各国农民社会流动的状况和趋势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几乎都有长足的进展,同时又仍然保持着它们 过去便一直存在着的种种差异,并使当今世界各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情况。以各国 和各地区农民社会流动现已达到的水平为依据,可以把当今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划分为以下五 大类别。而这些类别,又可以被视为所有国家或地区农民社会流动都要经历的不同阶段。这些类别 是: 1、A类或最高水平类。这一类别包括了今日除日本之外的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民社会流 动。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发生和完成的时间较早。他们的农民社会流动也很早便由传统型 转变成了现代型并经过大约两个世纪的不断进展,至20世纪70或80年代,都大体相继在全国范围内 完成了本国农民由第一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根本性转移。现在,在这些国家内,仍然还保留在农业中 的农民,都已只占全国劳动人口的10%以下,最低者(如英国和美国)仅为2%左右。就目前农业技术 条件和经营水平而论,这几乎是这些国家维持自己农业生产并使之能满足其居民生活需要、难以再
有大的减少的农业劳动力。因此,这类国家农民大规模流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农民大量离开农村和 土地投奔城市的状况已经终止。目前,这些国家虽然还有农民在继续向农业以外流出,但其规模和 速度都已经相当微小和缓慢,由此而使这些国家的现有农民队伍在数量上显得相对稳定。A类国家农 民的社会流动,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一是农民社会流动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并与 之同步进行,既没有什么人为的干扰或阻碍,也没有出现与工业化、城市化脱节和超前的现象。二 是农民向非农产业的社会流动,都同时既表现为职业、身份、地位上的变化,又表现为空间的位 移。而且,这种改变一般都是彻底的和稳定的,很少有亦工亦农和流而复返的现象。三是农民大量 离开士土地奔向城市,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工商业的 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不是由于农业经济的不断调敝和农业生产的日益菱缩以及农民的 大量破产所导致的。四是农民社会流动过程与农村土地制度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是密切结合或直接相 互联系。五是农民流动的最终结果,对农民自身的变化来说,是双重的: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已转 变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级或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成员;另一力面是少数尚留在 农村与农业中的农民,已经完全改变成为能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能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农业劳动者与经营者。 2、类或次高水平类。这一类别主要是指那些经济社会的发展虽还不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却 与它们比较接近并大体上已完成了工业化与城沛化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因此,农民由第 一产业向其他产业大流动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总的水平与A类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民或浓村 人口一般保持在其总人口的10%一30%之间。B类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 一是流动的进展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不如八类国家那么平坦、顺利和协 调。二是流动的彻底性也不如A类国家。三是流动未能像A类国家那样普遍带来小农所有制的泯灭和 新型农业经营者的广泛诞生。 3、C类或中上水平类。这是指那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虽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却尚 未完全实现由农业国到工业国根本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的情况。农民由第一产业向其 他产业的流动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现在还保留在农业中的农民或农业人口,都已在占全国人口的 50%以下,最少的大约只有30%左右。和B类国家或地区的情况相比,c类国家或地区的农民社会流 动,遭遇和道路都更为曲折,常遭受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社会冲突与政治事变的干扰,在流动的 不彻底性和带有传统遗迹等特点上,比D类更为显著。c类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几乎都没怎 么触动小农所有制,也没带来农民自身的根本变化。 4、D类或中下水平类。这是指那些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整 个社会还未摆脱农业社会状态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农民向城市从非农产业的流动水平也 不太高,滞留在农村从事衣业生产的农民,至少要占其总的从业人口的50%以上,最多的在80%左 右。这类农民社会流动的特点,除了与c类相同的部分外,还特别表现在其人口压力和农村相对贫 困、凋敝对农民流动的巨大影响上,即农民流向城市主要是由于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和农村普遍的 贫困、凋敝所促使。流入城市的农民,由于不能为城市所完全消化,而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业游民
有大的减少的农业劳动力。因此,这类国家农民大规模流动的时代已经过去,农民大量离开农村和 土地投奔城市的状况已经终止。目前,这些国家虽然还有农民在继续向农业以外流出,但其规模和 速度都已经相当微小和缓慢,由此而使这些国家的现有农民队伍在数量上显得相对稳定。A类国家农 民的社会流动,有以下一些重要特点:一是农民社会流动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自发产生并与 之同步进行,既没有什么人为的干扰或阻碍,也没有出现与工业化、城市化脱节和超前的现象。二 是农民向非农产业的社会流动,都同时既表现为职业、身份、地位上的变化,又表现为空间的位 移。而且,这种改变一般都是彻底的和稳定的,很少有亦工亦农和流而复返的现象。三是农民大量 离开土地奔向城市,主要是因为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城市工商业的 飞速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而不是由于农业经济的不断凋敝和农业生产的日益萎缩以及农民的 大量破产所导致的。四是农民社会流动过程与农村土地制度的资本主义化过程是密切结合或直接相 互联系。五是农民流动的最终结果,对农民自身的变化来说,是双重的:一方面绝大部分农民已转 变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级或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成员;另一力面是少数尚留在 农村与农业中的农民,已经完全改变成为能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能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 农业劳动者与经营者。 2、B类或次高水平类。这一类别主要是指那些经济社会的发展虽还不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却 与它们比较接近并大体上已完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因此,农民由第 一产业向其他产业大流动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总的水平与A类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农民或农村 人口一般保持在其总人口的10%一30%之间。B类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具有以下几个的特点: 一是流动的进展以及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不如A类国家那么平坦、顺利和协 调。二是流动的彻底性也不如A类国家。三是流动未能像A类国家那样普遍带来小农所有制的泯灭和 新型农业经营者的广泛诞生。 3、C类或中上水平类。这是指那些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虽然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却尚 未完全实现由农业国到工业国根本转变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的情况。农民由第一产业向其 他产业的流动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现在还保留在农业中的农民或农业人口,都已在占全国人口的 50%以下,最少的大约只有30%左右。和B类国家或地区的情况相比,c类国家或地区的农民社会流 动,遭遇和道路都更为曲折,常遭受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社会冲突与政治事变的干扰,在流动的 不彻底性和带有传统遗迹等特点上,比D类更为显著。c类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几乎都没怎 么触动小农所有制,也没带来农民自身的根本变化。 4、D类或中下水平类。这是指那些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整 个社会还未摆脱农业社会状态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农民向城市从非农产业的流动水平也 不太高,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至少要占其总的从业人口的50%以上,最多的在80%左 右。这类农民社会流动的特点,除了与c类相同的部分外,还特别表现在其人口压力和农村相对贫 困、凋敝对农民流动的巨大影响上,即农民流向城市主要是由于不断增长的过剩人口和农村普遍的 贫困、凋敝所促使。流入城市的农民,由于不能为城市所完全消化,而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业游民
5、类或最低水平类。属于这一类的,是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收入最低或最贫穷国家的农民社会 流动情况。这些国家还基本上都处于农业社会状态,国家的居民绝大部分(90%或90%以上)是由农民 构成。因此,农民社会流动的原因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便存在的,其流向也没有摆脱传统浓业社会的 约束 以上五类,大体上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现代农民社会流动的五个发展阶段:类代表 初始阶段、D类代表起步阶段、c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B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A类代表完成或最高 阶段,可以断言,现代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不管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和遭遇,都 必然要经历上述各阶段。现在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在继续不断地向前 进行着,既没有静止,也没有倒退。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属于A类的农民社会 流动,其速度日渐趋缓;二是除八类以外的其他类型农民社会流动的国家,其流动基本上呈上升的趋 势,其中c类和D类表现最强烈,B类和E类表现则弱一些。 (四)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像当今其他国家的农民社会流动一样,都是由过去传统的农民社会流 动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在中国大约始于1840年鸦片战净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 侵,以及连年不断的战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育在旧中国始终未 能完成,于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还没有摆脱传统型的痕迹。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对于消灭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却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990年版)显示,1949、1950、1951、1952年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7,4%、16. 6%、15.4%、14.4%,即1950年至195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非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的局面,这主要是在土改过程中,一些已离开农村在城市谋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一份土地又重 返农村,充分说明了建国前后农村社会流动的不稳定性。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除了1953年以后的一 个较短时期内,由于各地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劳动需求的不断增长,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流 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以外,自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特别是 城乡户籍隔离制度的实施,农村社会流动几乎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随后体制改革由农村延伸到城币,随 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加速农村社会流动提供与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其中对推动农村社会流 动起显著作用的因素有:首先是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为农 民的职业转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的实行,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即有 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使得广大农民有了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再次是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职 业成为可能,并且这种职业间的流动是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所 致,带有显著的现代型社会流动的属性。再次,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政 策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从事二、二产业劳动,实现了地域与职业的双重流动。可以说中国 城乡体制改革是农村社会流动出现新转机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
5、E类或最低水平类。属于这一类的,是目前世界上国民经济收入最低或最贫穷国家的农民社会 流动情况。这些国家还基本上都处于农业社会状态,国家的居民绝大部分(90%或90%以上)是由农民 构成。因此,农民社会流动的原因是在传统农业社会便存在的,其流向也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社会的 约束。 以上五类,大体上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来,现代农民社会流动的五个发展阶段:E类代表 初始阶段、D类代表起步阶段、c类代表快速发展阶段、B类代表基本完成阶段,A类代表完成或最高 阶段,可以断言,现代世界上各国、各地区的农民社会流动,不管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和遭遇,都 必然要经历上述各阶段。现在世界各国的农民社会流动,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在继续不断地向前 进行着,既没有静止,也没有倒退。但是,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是属于A类的农民社会 流动,其速度日渐趋缓;二是除A类以外的其他类型农民社会流动的国家,其流动基本上呈上升的趋 势,其中c类和D类表现最强烈,B类和E类表现则弱一些。 (四)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 当代中国的农村社会流动,像当今其他国家的农民社会流动一样,都是由过去传统的农民社会流 动演变而来的,这一演变过程在中国大约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 侵,以及连年不断的战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力重重,资本主义制度的发育在旧中国始终未 能完成,于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还没有摆脱传统型的痕迹。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对于消灭剥削、实现"耕者有其田"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但却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990年版)显示,1949、1950、1951、1952年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7,4%、16. 6%、15. 4%、14.4%,即1950年至195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非农业人口下降,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的局面,这主要是在土改过程中,一些已离开农村在城市谋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获得一份土地又重 返农村,充分说明了建国前后农村社会流动的不稳定性。建国后的前三十年,除了1953年以后的一 个较短时期内,由于各地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劳动需求的不断增长,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流 向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劳动以外,自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体制以后,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特别是 城乡户籍隔离制度的实施,农村社会流动几乎长期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进行,随后体制改革由农村延伸到城币,随 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加速农村社会流动提供与创造出了一系列条件,其中对推动农村社会流 动起显著作用的因素有:首先是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劳动率,为农 民的职业转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其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即有 了对自己劳动力的支配权,使得广大农民有了重新选择职业的可能。再次是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职 业成为可能,并且这种职业间的流动是由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所 致,带有显著的现代型社会流动的属性。再次,城市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政 策的实施,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从事二、二产业劳动,实现了地域与职业的双重流动。可以说中国 城乡体制改革是农村社会流动出现新转机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规模
速度不晰持续增大与加快,尽管在某些方面还带有传统的痕迹,如流动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离土 后又返回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在流动过程中还充分表现出不彻底性,出现了“亦工亦农“或“亦商亦 农“现象,但是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正在向现代型迈进。从农村社会流动的途径 看,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大批农民从农业 生产中转移出来,并且流动途径还在日益拓宽。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离土不离乡,实现职业间的流动,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 现,这必然要求党政各级部门以及农民本身想方设法寻找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实现向外转移,而当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起步,或起步但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依然实行严 格的计划供应,把农民拒之于城门之外。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只能在农村内部寻 找,于是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日益被农民所认识并付之实践,最终被国家决策部门所认可和提倡。至今,由于我国的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并且城市化进程缓慢,对农村人口的吸纳数量相当有限,离土不离乡仍然 是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1996年在乡镇企业劳动的农民已经达到了1. 95亿,超过了城市职工的人数。二是离土又离乡,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途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后期,是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而出现。流入城市的农民主要从事建筑、保姆、环 卫、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是城里人不愿干的重 活、粗活或危险工种,尽管他们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是低下的,但是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三是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在农民异地流动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虽随着城 市工商业的发展在不断增大,但还是消化不了涌动的民工大湖,于是一部分异地流动的农民流向经 济发达农村地区。这种流动一般趋势是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流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具体有几种不 同的流向:一种流向是进入发达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事工商业生产活动。二是流向发达地区, 特别县城市郊区租种或承包当地农民不愿耕种的土地。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利润率依然很低,经济 发达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旦有相对稳定的来自非农业生产的收人,就不 再从事农业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愿完全放弃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于是把土地转包给来自经 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第三种流向是聚集到城市郊区,从事个体加工或淇他二、三产业的活动。 这类流动的农民一般具有一技之长,因为在城区从事个体加工等活动受发展场地的限制或城区管理 政策的束缚,才聚集到城市郊区的。如北京市郊的"浙江村等就是这类流动的结果。上述三条流动途 径可归纳为就地和异地流动两条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异地流动已日益成为我国农民实现社 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途径在不断增多,流动渠道 在日益拓宽,但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流动还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这类主要因素有:城乡分离的 僵局虽已受到了改革大潮的冲击,但却一直未能打破,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干 部、工人、农民等身份划分制度未予废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城市居民的 倾斜政策,在改革中虽己有所变化,但却并未得到完全纠正。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现阶段我国的
速度不断持续增大与加快,尽管在某些方面还带有传统的痕迹,如流动的不稳定性依然存在,离土 后又返回的现象相当普遍。并且在流动过程中还充分表现出不彻底性,出现了"亦工亦农"或"亦商亦 农"现象,但是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正在向现代型迈进。从农村社会流动的途径 看,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使得大批农民从农业 生产中转移出来,并且流动途径还在日益拓宽。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离土不离乡,实现职业间的流动,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导致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 现,这必然要求党政各级部门以及农民本身想方设法寻找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实现向外转移,而当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起步,或起步但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依然实行严 格的计划供应,把农民拒之于城门之外。在这种背景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只能在农村内部寻 找,于是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 就地转移,日益被农民所认识并付之实践,最终被国家决策部门所认可和提倡。至今,由于我国的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并且城市化进程缓慢,对农村人口的吸纳数量相当有限,离土不离乡仍然 是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1996年在乡镇企业劳动的农民已经达到了I. 95亿,超过了城市职工的人数。二是离土又离乡,向城镇流动。这种流动途径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 后期,是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而出现。流入城市的农民主要从事建筑、保姆、环 卫、小商小贩等职业或成为企业的合同工、临时工,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是城里人不愿干的重 活、粗活或危险工种,尽管他们在城市中所处的地位是低下的,但是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 三是向发达农村地区流动。在农民异地流动过程中,由于现阶段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虽随着城 市工商业的发展在不断增大,但还是消化不了涌动的民工大湖,于是一部分异地流动的农民流向经 济发达农村地区。这种流动一般趋势是由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流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具体有几种不 同的流向:一种流向是进入发达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事工商业生产活动。二是流向发达地区, 特别县城市郊区租种或承包当地农民不愿耕种的土地。由于现阶段农业生产利润率依然很低,经济 发达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农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旦有相对稳定的来自非农业生产的收人,就不 再从事农业生产,但由于种种原因,又不愿完全放弃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于是把土地转包给来自经 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民。第三种流向是聚集到城市郊区,从事个体加工或其他二、三产业的活动。 这类流动的农民一般具有一技之长,因为在城区从事个体加工等活动受发展场地的限制或城区管理 政策的束缚,才聚集到城市郊区的。如北京市郊的"浙江村"等就是这类流动的结果。上述三条流动途 径可归纳为就地和异地流动两条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异地流动已日益成为我国农民实现社 会流动的主要途径。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途径在不断增多,流动渠道 在日益拓宽,但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流动还受到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这类主要因素有:城乡分离的 僵局虽已受到了改革大潮的冲击,但却一直未能打破,特别是限制农民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干 部、工人、农民等身份划分制度未予废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城市居民的 倾斜政策,在改革中虽已有所变化,但却并未得到完全纠正。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现阶段我国的
农村社会流动产生了如下一些特点:一是职业转化与身份转化不同步。目前已有不少农民通过就地 或异地流动,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已不再是农业生产,其经济收入来源也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业 生产活动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实现了不同职业间的流动,但是这种职业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他 们身份的变化。虽然,大部分农民通过职业流动,其经济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有的甚至大大越过了 城市居民,但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即使有些人成为全国鼎鼎有名的企业家,也被人们或社会在 企业家之前冠上"农民”二字称为“农民企业家”。二是绝大部分农民的社会流动具有暂时性与不彻底 性。由于城乡户籍隔离制度以及身份制度的影响,大部分进城民工普遍受到歧视。以一部分进入城 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农民工为例,他们同城镇正式职工相比存在着四大差别。即他们所从事的 是正式工不愿干的简单体力劳动:享受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职工:不能享受公费医疗、退休金、福 利等待遇: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受城市用工制度的影响,流入发达农村经济地区的农民工同样受到 本地居民的歧视,不能享受与本地居民同样的待遇。由于不少外出民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 很少有安心本职工作并长期干下去的打算,从事某一职业均是暂时的,有的一旦挣到了几个钱,就 另谋它业,或返乡寻找发展。离土不离乡的不少农民,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个体经营者还 是进入乡镇企业的劳动者,其职业均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流动表现出明显 的暂时性,与此相应的表现是流动的不彻底牲,不少农民虽其主要职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已不是 农业,但始终未能出现市场风险的保障。三是流动过程中亲缘、地缘等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 段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尚未成熟,特别是外出民工的来源地,一般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各种信息渠道 更是不畅,传统的亲缘、地缘观念依然支配着广大农民的人际交往,而且他们开展社会、经济活动 的社会空间主要还是在由亲缘、地缘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网内。因此,在现阶段的农民异地流动 过程中,亲缘、地缘关系成了劳动力供给方(农民)与劳动力需求方(用人单位)最初联系的纽带。四是 不少农民流动目的的明确性与流动趋向的盲目性同时并存。 三、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相同的社会性质与条件下,和城市社会成员的情况相比,农村社会成员在其生活的乡村社会内的 社会流动,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总体或平均值而论,农村社会成员的流动比率要比城市社会成员的流动比率低。 (二)就流动者的情况而论,农民”一生中的流动的平均次数,也远远低于城市社会成员。 (三)农村社会成员主动的”自由流动”要比城市社会成员的少,而被迫的“结构性流动”要比城 市社会成员多。 (四)代际流动比城市的要缓慢。 (五)某些阶层的农村社会成员流动的不彻底性或跨类性。 农村社会流动的上述特点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农村社会 在各方面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简单,使农村社会成员流动的比率和一生 中流动的次数要低于和少于城市社会成员。文化教育上的落后及传统保守的思想使得农村社会成员 流动的主动性不如城市社会成员
农村社会流动产生了如下一些特点:一是职业转化与身份转化不同步。目前已有不少农民通过就地 或异地流动,所从事的主要生产活动已不再是农业生产,其经济收入来源也由过去的主要依靠农业 生产活动变为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实现了不同职业间的流动,但是这种职业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他 们身份的变化。虽然,大部分农民通过职业流动,其经济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有的甚至大大越过了 城市居民,但他们的身份依然是农民。即使有些人成为全国鼎鼎有名的企业家,也被人们或社会在 企业家之前冠上"农民"二字称为"农民企业家"。二是绝大部分农民的社会流动具有暂时性与不彻底 性。由于城乡户籍隔离制度以及身份制度的影响,大部分进城民工普遍受到歧视。以一部分进入城 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农民工为例,他们同城镇正式职工相比存在着四大差别。即他们所从事的 是正式工不愿干的简单体力劳动;享受的工资明显低于正式职工;不能享受公费医疗、退休金、福 利等待遇;工作具有不稳定性。受城市用工制度的影响,流入发达农村经济地区的农民工同样受到 本地居民的歧视,不能享受与本地居民同样的待遇。由于不少外出民工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 很少有安心本职工作并长期干下去的打算,从事某一职业均是暂时的,有的一旦挣到了几个钱,就 另谋它业,或返乡寻找发展。离土不离乡的不少农民,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个体经营者还 是进入乡镇企业的劳动者,其职业均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现阶段的农村社会流动表现出明显 的暂时性,与此相应的表现是流动的不彻底牲,不少农民虽其主要职业和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已不是 农业,但始终未能出现市场风险的保障。三是流动过程中亲缘、地缘等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 段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尚未成熟,特别是外出民工的来源地,一般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各种信息渠道 更是不畅,传统的亲缘、地缘观念依然支配着广大农民的人际交往,而且他们开展社会、经济活动 的社会空间主要还是在由亲绦、地缘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网内。因此,在现阶段的农民异地流动 过程中,亲缘、地缘关系成了劳动力供给方(农民)与劳动力需求方(用人单位)最初联系的纽带。四是 不少农民流动目的的明确性与流动趋向的盲目性同时并存。 三、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 相同的社会性质与条件下,和城市社会成员的情况相比,农村社会成员在其生活的乡村社会内的 社会流动,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就总体或平均值而论,农村社会成员的流动比率要比城市社会成员的流动比率低。 (二) 就流动者的情况而论,农民"一生中的流动"的平均次数,也远远低于城市社会成员。 (三) 农村社会成员主动的"自由流动"要比城市社会成员的少,而被迫的"结构性流动" 要比城 市社会成员多。 (四) 代际流动比城市的要缓慢。 (五) 某些阶层的农村社会成员流动的不彻底性或跨类性。 农村社会流动的上述特点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农村社会 在各方面落后于城市。农村社会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简单,使农村社会成员流动的比率和一生 中流动的次数要低于和少于城市社会成员。文化教育上的落后及传统保守的思想使得农村社会成员 流动的主动性不如城市社会成员
四、农村社会流动管理 (一)制定出科学的农社社会流动的制度和政策 这是从制度和政策上保证农村合理流动的重要措施。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流动制度和政策中尚有 不科学、不完善、不适宜于社会流动之处。具体表现在户籍管理制度与政策和劳动力就业制度与政 策不灵活、缺乏科学性。因此,要改进和完善现行户籍制度,允许农村社区的人们拥有异地户口: 要改革现有的劳动就业制度,允许农村社区的人们自由寻找理想的职业:除大城市予以控制不允许 之外,其他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应完全开放或半开放,允许农民进城,以促进我国城市化过程。当 然,这不是完全否定现行社会流动的制度与政策,更不是对农村社会流动不加任何指导或控制,让 农村社会的人们随意地流动,如果那样,势必失控与失范,造成混乱则是错误的、有害的。 (二)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这是容纳和安置第一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农村社会流动最好的措施和途 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运用,农村势必出现大量的剩余劳 动力,这些人出路怎样、如何安置?如果不给予出路、不给予安置,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发 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近些年来的社会实践,容纳和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最好的措施和途径就是农 村和整个社会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让这些劳动力及其家属子女向第二、三产业流动。有人预 测,第三产业潜力很大,是容纳劳动力的"巨大的石窑和融洞,"可以安置许许多多的社会劳动力。因 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合理地流 边 (三)积极发展小城镇 这是促进农村合理流动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在我国小城镇(含小城市、建制镇、集镇)在人口聚集 的规模上既不同于大中城市,又不同于农村,有它的特点,则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是因为:(1) 它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信息的中心。上级的方针、政策,通过小城镇向广大农村传 播;农村的信息,又通过小城镇向上级反馈。它既是广大农民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又是农村经济 的集散地。它还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动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基地,是学校、医 院、科技信息交流和科技人员集中的地方。(2)小城镇是城乡的结合部,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桥 梁和纽带。(3)小城镇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基地。(4)小城镇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⑤)小城镇 是我国城镇化的广阔地区。 (四)积极妥善地组织我国东南部地区农民向西北地区移民 总之,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农村合理的社会流动,以利于 我国农村和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四、农村社会流动管理 (一) 制定出科学的农社社会流动的制度和政策 这是从制度和政策上保证农村合理流动的重要措施。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流动制度和政策中尚有 不科学、不完善、不适宜于社会流动之处。具体表现在户籍管理制度与政策和劳动力就业制度与政 策不灵活、缺乏科学性。因此,要改进和完善现行户籍制度,允许农村社区的人们拥有异地户口; 要改革现有的劳动就业制度,允许农村社区的人们自由寻找理想的职业;除大城市予以控制不允许 之外,其他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应完全开放或半开放,允许农民进城,以促进我国城市化过程。当 然,这不是完全否定现行社会流动的制度与政策,更不是对农村社会流动不加任何指导或控制,让 农村社会的人们随意地流动,如果那样,势必失控与失范,造成混乱则是错误的、有害的。 (二)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这是容纳和安置第一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农村社会流动最好的措施和途 径。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运用,农村势必出现大量的剩余劳 动力,这些人出路怎样、如何安置?如果不给予出路、不给予安置,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发 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近些年来的社会实践,容纳和安置这些剩余劳动力,最好的措施和途径就是农 村和整个社会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让这些劳动力及其家属子女向第二、三产业流动。有人预 测,第三产业潜力很大,是容纳劳动力的"巨大的石窑和融洞,"可以安置许许多多的社会劳动力。因 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合理地流 动。 (三) 积极发展小城镇 这是促进农村合理流动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在我国小城镇(含小城市、建制镇、集镇)在人口聚集 的规模上既不同于大中城市,又不同于农村,有它的特点,则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是因为:(1) 它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信息的中心。上级的方针、政策,通过小城镇向广大农村传 播;农村的信息,又通过小城镇向上级反馈。它既是广大农民政治文化活动的场所,又是农村经济 的集散地。它还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动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基地,是学校、医 院、科技信息交流和科技人员集中的地方。(2)小城镇是城乡的结合部,是沟通农村和大中城市的桥 梁和纽带。(3)小城镇是我国乡镇企业的基地。(4)小城镇有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5)小城镇 是我国城镇化的广阔地区。 (四) 积极妥善地组织我国东南部地区农民向西北地区移民 总之,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农村合理的社会流动,以利于 我国农村和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节 农村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概述 所谓分层是借用地质学上的名词,地质学中它是用以说明地层构造的一个概念。社会分层是指社 会学家把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阶层或不同层次的社 会集团,直接揭露社会运行的深层动因。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社会分层理论的出发点是着限于社会差别。必须承认,任何社会的人们都存在差别,这种差别, 不仅仅是人们体质形象方面的自然差别,而且还是普遍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往往表现在所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同,所占有的财产多少不同,所出身的氏族和门第不同,所掌握的权力大小不 同,所从事的职业种类不同,所享有的社会声望高低不同等。由于这些差别,人们在社会上所占的 地位高低也不同,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支配着他的心理行为。 社会分层虽是现代社会 学所创立的概念,但社会分层现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类社会中即有贫富、贵贱、统治 者及被统治者之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分层理论的萌芽。例如,在古希腊,柏拉图及亚里士 多德都曾先后闸述过他们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柏拉图对民主政治及中产阶级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而亚里士多德则与此相反。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讨论社会分层的根源时说:人类社会有两种不平等,第一种是自然、生 物性的。由于人类体力、智慧、能力不平等,因而产生不平等的现象。另外一种不平等则是道德性 或政治性的不平等,是由社会群体通过协议而人为建立的。在后一种不平等制度中,人类由于特
第二节 农村社会分层 一、社会分层概述 所谓分层是借用地质学上的名词,地质学中它是用以说明地层构造的一个概念。社会分层是指社 会学家把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不同的社会阶层或不同层次的社 会集团,直接揭露社会运行的深层动因。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社会分层理论的出发点是着眼于社会差别。必须承认,任何社会的人们都存在差别,这种差别, 不仅仅是人们体质形象方面的自然差别,而且还是普遍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往往表现在所 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同,所占有的财产多少不同,所出身的氏族和门第不同,所掌握的权力大小不 同,所从事的职业种类不同,所享有的社会声望高低不同等。由于这些差别,人们在社会上所占的 地位高低也不同,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支配着他的心理行为。 社会分层虽是现代社会 学所创立的概念,但社会分层现象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人类社会中即有贫富、贵贱、统治 者及被统治者之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社会分层理论的萌芽。例如,在古希腊,柏拉图及亚里士 多德都曾先后阐述过他们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柏拉图对民主政治及中产阶级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而亚里士多德则与此相反。 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讨论社会分层的根源时说:人类社会有两种不平等,第一种是自然、生 物性的。由于人类体力、智慧、能力不平等,因而产生不平等的现象。另外一种不平等则是道德性 或政治性的不平等,是由社会群体通过协议而人为建立的。在后一种不平等制度中,人类由于特
权、财富及声望之区别而划分为若干等级。同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的著作 中,也都有丰言的社会分层思想。 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促使社会大变动。一些旧的阶层衰落,一些新的阶层勃兴, 从而引发出许多新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中以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最为著名。进入20世纪之后,一 些著名社会学家如德国钓韦伯、美国的戴维斯、帕森斯及伦斯基等人,也都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社会 分层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层的理论,结合中国农村社 会的实际,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把如何从传统社会 结构转变为现代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描述出来,这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对世界农 村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农村社会分层体系的特征 传统中国社会中,广大农村实际上是一个半封闭的、自治的社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生活着各 种各样的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差役、私整先生、读书人、退休官员、地主以及乞丐、无业游民 等等。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的层级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一)土地是社会分层体系的中轴 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土地无疑是稀缺性的资源,尤其在我国,土地私有权很早就己确立,加上长 期形成并不断强化的重农抑商传统,更强化了土地的稀缺性。占有土地,不仅能带来经济收入,还 能带来声望与权力。因此,无地农民想攒地,有地地主想增地,有钱商贾想买地,有权官僚要占 地,这类事情都是生活中的现实。依据对土地的占有关系,我们可大致勾勒出传统农村社会中的阶 层结构:拥有大量土地,并主要靠出租土地或雇佣长工生活的地主、富农;拥有少量土地并亲自耕 作为生的自耕小农(中农):主要靠租种别人土地或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贫农、佃农和雇农。由于这一分 层体系是以土地为中轴的,而土地资源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刚性制约,所以,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 这一分层体系内部存在着对抗性矛盾,并经常表现出不稳定状态,其最明显的标志便是自耕小农这 一阶层的数量总是周期性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生活状态也呈现出周期性的恶化。一般地说,在 封建制度下,皇权强盛,政治清明时自耕小农的数量有所增加或保持适当的稳定,社会经济呈现繁 荣景象;而当皇权衰微,政政腐败,乃至苛捐盛行,战火烽起时,这一阶层的队伍就会迅速缩小, 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社会分层体系表现为两极分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严重危机。近代以来,以 自耕农为主体的中等阶层迅速走向衰徽,使社会系统的稳定失去了客观载体,这正是近代农村社会 中,阶级斗争尤为尖锐,社会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分层具有身份性特征 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地方上取得功名但又没有任官的人和退休的朝廷官僚(所谓"中国绅士"), 在农村社会分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享有许多特权。这里的"身份”,并非指某种先赋性的因素,而是 指通过各种自致性手段获取的为社会统治者所承认的一种外在标志。正是这种标志赋予绅士以权 威。这种标志并不与职业、财富完全相关。绅士乃是由儒学教义确定的纲常伦理的卫道士、推行者 和代表人,这些儒学教义规定了中国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准则。绅士所受的是这种儒学体系的教
权、财富及声望之区别而划分为若干等级。同时期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及大卫·李嘉图的著作 中,也都有丰富的社会分层思想。 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革命的发生,促使社会大变动。一些旧的阶层衰落,一些新的阶层勃兴, 从而引发出许多新的社会分层理论,其中以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最为著名。进入20世纪之后,一 些著名社会学家如德国钓韦伯、美国的戴维斯、帕森斯及伦斯基等人,也都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社会 分层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层的理论,结合中国农村社 会的实际,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把如何从传统社会 结构转变为现代社会结构的演变过程描述出来,这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对世界农 村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农村社会分层体系的特征 传统中国社会中,广大农村实际上是一个半封闭的、自治的社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生活着各 种各样的农民、商人、手工业者、差役、私塾先生、读书人、退休官员、地主以及乞丐、无业游民 等等。这些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的层级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一) 土地是社会分层体系的中轴 在一个农业社会中,土地无疑是稀缺性的资源,尤其在我国,土地私有权很早就已确立,加上长 期形成并不断强化的重农抑商传统,更强化了土地的稀缺性。占有土地,不仅能带来经济收入,还 能带来声望与权力。因此,无地农民想攒地,有地地主想增地,有钱商贾想买地,有权官僚要占 地,这类事情都是生活中的现实。依据对土地的占有关系,我们可大致勾勒出传统农村社会中的阶 层结构:拥有大量土地,并主要靠出租土地或雇佣长工生活的地主、富农;拥有少量土地并亲自耕 作为生的自耕小农(中农);主要靠租种别人土地或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贫农、佃农和雇农。由于这一分 层体系是以土地为中轴的,而土地资源的数量有着明显的刚性制约,所以,在土地私有制条件下, 这一分层体系内部存在着对抗性矛盾,并经常表现出不稳定状态,其最明显的标志便是自耕小农这 一阶层的数量总是周期性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生活状态也呈现出周期性的恶化。一般地说,在 封建制度下,皇权强盛,政治清明时自耕小农的数量有所增加或保持适当的稳定,社会经济呈现繁 荣景象;而当皇权衰微,政政腐败,乃至苛捐盛行,战火烽起时,这一阶层的队伍就会迅速缩小, 生活状况日益恶化,社会分层体系表现为两极分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严重危机。近代以来,以 自耕农为主体的中等阶层迅速走向衰徽,使社会系统的稳定失去了客观载体,这正是近代农村社会 中,阶级斗争尤为尖锐,社会极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二) 社会分层具有身份性特征 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地方上取得功名但又没有任官的人和退休的朝廷官僚(所谓"中国绅士"), 在农村社会分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享有许多特权。这里的"身份",并非指某种先赋性的因素,而是 指通过各种自致性手段获取的为社会统治者所承认的一种外在标志。正是这种标志赋予绅士以权 威。这种标志并不与职业、财富完全相关。绅士乃是由儒学教义确定的纲常伦理的卫道士、推行者 和代表人,这些儒学教义规定了中国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准则。绅士所受的是这种儒学体系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