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上海史(History of Shanghai) 课程编号:7709901 学分:1 学时:总学时16学时 分配(讲授学时:14 其他学时:2) 开设学期:第1、2学期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课程级别:人文素质课 课程负责人:陈光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上海史》作为面向大学生选修的历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历史、民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起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 任务。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上海历史沿革,重点讲解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课程讲解,使学生了解上海是 怎么样从偏远渔村发展成为江南市镇,并在开埠以后迅速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以及在改革开放背景下, 浦东开发书写上海历史的新篇章。 三、教学内容 导言 第一章上海历史渊源(古代上海)(2学时)
1 《上海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上海史(History of Shanghai) 课程编号:7709901 学 分:1 学 时:总学时 16 学时 分配(讲授学时:14 其他学时:2) 开设学期:第 1、2 学期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课程级别:人文素质课 课程负责人:陈光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上海史》作为面向大学生选修的历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历史﹑民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起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 任务。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上海历史沿革,重点讲解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课程讲解,使学生了解上海是 怎么样从偏远渔村发展成为江南市镇,并在开埠以后迅速成为远东第一大都市,以及在改革开放背景下, 浦东开发书写上海历史的新篇章。 三、教学内容 导 言 第一章 上海历史渊源(古代上海)(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上海成陆的过程,初步掌握上海从渔村到市镇的发展史,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偏远区域,港口贸易和 棉花种植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基础。 重点:古代上海的地域经济特点 难点:上海是怎样成为港口和棉织业中心的 第二章开埠(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上海近代开埠的历史背景,开埠对上海而言,是被动的过程,却同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是 上海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重点:上海开埠的历史背系 难点:如何了解上海会成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 第三章华洋杂处(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租界的形成和扩张,中国人进入租界的原因,租界体制的形成。 重点:租界的扩张和体制形成。 难点:夷夏之防是如何被打破的。 第四章海派文化(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海派文化的内涵,海派文化与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关系。 重点:海派文化的内涵 难点:海派文化为什么会在上海出现 第五章革命(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革命思潮在上海形成与当时上海社会环境的关系,1920年代国民革命首先在上海兴起,并形成大革 命浪潮。 重点:革命与上海社会环境的关系 难点:为什么革命思潮在上海延续了二十多年 第六章战争(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及孤岛时期的上海,国民党统治在上海的崩渍。 重点:两次现代战争在上海的发生 难点: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上海成陆的过程,初步掌握上海从渔村到市镇的发展史,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偏远区域,港口贸易和 棉花种植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基础。 重点:古代上海的地域经济特点 难点:上海是怎样成为港口和棉织业中心的 第二章 开埠(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上海近代开埠的历史背景,开埠对上海而言,是被动的过程,却同时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这是 上海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重点:上海开埠的历史背景 难点:如何了解上海会成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 第三章 华洋杂处(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租界的形成和扩张,中国人进入租界的原因,租界体制的形成。 重点:租界的扩张和体制形成。 难点:夷夏之防是如何被打破的。 第四章 海派文化(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海派文化形成的原因,海派文化的内涵,海派文化与近代上海历史发展的关系。 重点:海派文化的内涵 难点:海派文化为什么会在上海出现 第五章 革命(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革命思潮在上海形成与当时上海社会环境的关系,1920 年代国民革命首先在上海兴起,并形成大革 命浪潮。 重点:革命与上海社会环境的关系 难点:为什么革命思潮在上海延续了二十多年 第六章 战争(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及孤岛时期的上海,国民党统治在上海的崩溃。 重点:两次现代战争在上海的发生 难点:上海为什么会成为中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第七章现代上海(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建国以后上海政治经济发展,浦东开发后,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点: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发展 难点:建国后上海的转型过程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上海史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 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 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上课学时内安排看影碟、组织讨论等活动。 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海的著作、撰写读书报告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阅读参考书目,适当结合课堂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同时,更多地启发学生的思考: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 结合所学内容,写出小论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列 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录像片(《海上沉浮》)、课件(主要是PPT教学幻灯片》 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EML、“天空教师”和“幻幻学苑”等网络教学平台)。 考核方法:考核由平时考核及期末论文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期 末要求每位学生撰写论文,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占40%、期末论文占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课程教材: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3 第七章 现代上海(2 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建国以后上海政治经济发展,浦东开发后,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 重点: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发展 难点:建国后上海的转型过程 四、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上海史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 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 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上课学时内安排看影碟、组织讨论等活动。 在主要章节讲授完之后,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海的著作、撰写读书报告等,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理解、运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和复习,阅读参考书目,适当结合课堂讨论。 在教学中,教师重点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同时,更多地启发学生的思考;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结合所学内容,写出小论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 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录像片(《海上沉浮》)、课件(主要是 PPT 教学幻灯片) 以及网上辅导(主要采用 E-MAIL、“天空教师”和“幻幻学苑”等网络教学平台)。 考核方法:考核由平时考核及期末论文两部分构成。平时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期 末要求每位学生撰写论文,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占 40%、期末论文占 6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课程教材: 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年版 主要参考资料:
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全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熊月之编:《上海通史(1-1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历史演变,加深学生对所处的上海地方的了解,从而引导 学生深刻领会国史和国情,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延伸。 主撰人:陈光 审核人:邹晓异 分管教学院长:郑黎芳 2010年9月25日
4 刘惠吾主编:《上海近代史[全二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张仲礼 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熊月之编:《上海通史(1-15)》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上海的历史演变,加深学生对所处的上海地方的了解,从而引导 学生深刻领会国史和国情,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延伸。 主撰人 :陈光 审核人:邹晓昇 分管教学院长:郑黎芳 2010 年 9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