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民 一、关于农民的社会学研究 农民指哪些人,对农民群体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和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观点不尽相同 (一)农民的定义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的概念曾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二是阶级的农民,三是户籍身份的 农民。 职业的农民是一指直接、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士、农、工、 商四民之说。《彀梁传》成元年中有日:“古者有四民,有亡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可 见,农民指的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职业。 阶级的农民是指社会形态中的农民。在封建社会里,拥有土地和不拥有士地的人分为两个基本的 阶级,前者为地主,后者即为农民。所以,农民是指不占有士地或只占有极少量的土地,在生产、 生活、政治、经济上均依附于地主阶级的劳动者阶级,也就是说,农民主要指农民阶级。毛泽东同 志分析的农民是阶级的农民,虽然农民分为富农、中农和贫农,但阶级的农民通常只指贫农和中 农,而将富农划为另一对立的阶级。从阶级角度看,1949年之前,中国农村存在着地主和农民两个 阶级。地主、富农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贫座农占70%,中农约占20%。 户籍身份的农民是指新中国户籍制度中规定的农民,农民是户籍制度中规定的一种身份。在新中 国成立初期,人口流动很少,农民的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基本保持一致。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口 流动增加,农民中一部分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出现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不相一致的问题。 1979年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工业也发展起来,大批农民开始脱离土地,由农业生产 者转入其他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发生明显冲突。对农民的定义产生了一些变化。 当代对农民主要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是从职业角度,看是否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一是从户籍 角度,看是否属于农村户口或非商品粮户口。所以,当代的农民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指直接、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最狭义的农民:第二层指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 第三层指农村总人口,这是最广义的农民。实际操作中,由于标准不一样,划分出的农民占全体人 口的比例也不太相同。 (二)当代中国农民的特征 现代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既有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传统农民,也有西装革履、手提密 码箱的现代商业农民。这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在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基本特征有所不同,农民问题的实质、内含及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当代 中国农民具有如下变化与特征: 1、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当代农民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量大的群体。1995年2月15日,中国人 口突破12亿,到年底达到12.112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其中乡村总人口为8亿。 2.从经济地位上来看,原来农民所从事的主业一一农业的份额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 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重要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了,而只是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第三章 农 民 一、关于农民的社会学研究 农民指哪些人,对农民群体如何认识和评价,中国和西方在不同历史时期观点不尽相同。 (一) 农民的定义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的概念曾有三重涵义:一是职业的农民,二是阶级的农民,三是户籍身份的 农民。 职业的农民是—指直接、长期、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士、农、工、 商四民之说。《彀梁传》成元年中有曰:"古者有四民,有亡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可 见,农民指的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职业。 阶级的农民是指社会形态中的农民。在封建社会里,拥有土地和不拥有土地的人分为两个基本的 阶级,前者为地主,后者即为农民。所以,农民是指不占有土地或只占有极少量的土地,在生产、 生活、政治、经济上均依附于地主阶级的劳动者阶级,也就是说,农民主要指农民阶级。毛泽东同 志分析的农民是阶级的农民,虽然农民分为富农、中农和贫农,但阶级的农民通常只指贫农和中 农,而将富农划为另一对立的阶级。从阶级角度看,1949年之前,中国农村存在着地主和农民两个 阶级。地主、富农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0%,贫雇农占70%,中农约占20%。 户籍身份的农民是指新中国户籍制度中规定的农民,农民是户籍制度中规定的一种身份。在新中 国成立初期,人口流动很少,农民的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基本保持一致。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口 流动增加,农民中一部分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出现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不相—致的问题。 1979年以后,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工业也发展起来,大批农民开始脱离土地,由农业生产 者转入其他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发生明显冲突。对农民的定义产生了一些变化。 当代对农民主要从两个角度定义,一是从职业角度,看是否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是从户籍 角度,看是否属于农村户口或非商品粮户口。所以,当代的农民概念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指直接、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最狭义的农民;第二层指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 第三层指农村总人口,这是最广义的农民。实际操作中,由于标准不—样,划分出的农民占全体人 口的比例也不太相同。 (二) 当代中国农民的特征 现代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既有那些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传统农民,也有西装革履、手提密 码箱的现代商业农民。这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使中国农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在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基本特征有所不同,农民问题的实质、内含及其表现形式也不同。当代 中国农民具有如下变化与特征: 1、从人口数量上来看,当代农民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量大的群体。1995年2月15日,中国人 口突破12亿,到年底达到12.112 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其中乡村总人口为8亿。 2.从经济地位上来看,原来农民所从事的主业—一农业的份额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下降 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重要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了,而只是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变
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农民仍然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转变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这表现在农 民是各种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农民是乡镇经济的发展主体,如果把整个国民经 济一分为城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三部分,则农民三分天下有其二,农民是构成市场经 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农村市场容量约占全国市场总容量的 半以上,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所需资本积累的主要提供者。至今,农民仍在以各种形式为工 业化和城市化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民的贡 献,中国因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就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 3.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趋势。1980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元,1995年达到1578元,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1%,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生活费收入由439元上升到3893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7%,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 收入由439元上升到3893元,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高出前者0.6个百分点。当前,农民的生活水 平增长速度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如果没有提高农民收入的新举措的话,农民和城镇居 民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点可以从恩格尔系数表现出来:如果 恩格尔系数为3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为30%一一4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富 裕,恩格尔系数为40%一一5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属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为50%一一60%,说明 这个国家或地区属温饱阶段,恩格尔系数为60%以上,说明这个因家或地区属贫困地区。 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趋势,这点可以从基 尼系数表现出来。在图中,横轴0P代表人口百分比,纵轴0I代表收入百分比。0Y为45度线,在这条 线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0PY表示收入绝对 不平等,是绝对不平等线。根据上表所作的反映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洛伦斯曲线介于这两条线之 间。洛伦斯曲线与OY越接近,收入分配愈平等:洛伦斯曲线与OPY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如果 把收入改为财产,洛伦斯曲线反映的就是财产分配的平均程度。 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就是基尼系数。 如果我们把图中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绝对不平均线 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A=O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时收入绝对干均。 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一,这时收入绝对不平均。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 越不平均。 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一一0.3表示比较平均,0. 3-0.4表示基本合理,0.4一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改革后,我国的 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大。 4.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在内部仍然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半 文盲阶层。至1995年,全国15岁(含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仍有将近2亿人口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
过程中的—种必然现象,农民仍然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转变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这表现在农 民是各种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农民是乡镇经济的发展主体,如果把整个国民经 济一分为城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乡镇经济三部分,则农民三分天下有其二,农民是构成市场经 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农村市场容量约占全国市场总容量的一 半以上,农民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所需资本积累的主要提供者。至今,农民仍在以各种形式为工 业化和城市化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要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农民的贡 献,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就不可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 3.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趋势。1980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1元,1995年达到1578元,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1%,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生活费收入由439元上升到3 893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7%,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 收入由439元上升到3893元,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5.%,高出前者0.6个百分点。当前,农民的生活水 平增长速度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如果没有提高农民收入的新举措的话,农民和城镇居 民的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 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点可以从恩格尔系数表现出来:如果 恩格尔系数为3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为30%——4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富 裕,恩格尔系数为40%——50%,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属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为50%——60%,说明 这个国家或地区属温饱阶段,恩格尔系数为60%以上,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属贫困地区。 从农民的生活状况来看,农民的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相对水平有下降趋势,这点可以从基 尼系数表现出来。在图中,横轴OP代表人口百分比,纵轴OI代表收入百分比。OY为45度线,在这条 线上,每20%的人口得到2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等,称为绝对平等线。OPY表示收入绝对 不平等,是绝对不平等线。根据上表所作的反映实际收入分配状况的洛伦斯曲线介于这两条线之 间。洛伦斯曲线与OY越接近,收入分配愈平等;洛伦斯曲线与OPY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如果 把收入改为财产,洛伦斯曲线反映的就是财产分配的平均程度。 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就是基尼系数。 如果我们把图中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绝对不平均线 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时收入绝对干均。 当B=O时,基尼系数等于一,这时收入绝对不平均。 实际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 越不平均。 按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0.2 —— 0.3表示比较平均,0. 3--0.4表示基本合理,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改革后,我国的 收入不平等程度加大。 4.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在内部仍然存在一个庞大的文盲、半 文盲阶层。至1995年,全国15岁(含15岁)以上年龄人口中仍有将近2亿人口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
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农民家庭平均每100个劳动力中有近15人为文官和半文官,小学和初中文 化程度占78%。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民占全部农民的比例还很少。 5.从农民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已经突破单纯的农业生产界限,几乎在社会各个生产、服务和 管理部门都有农民就业。但是,在农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一个惊人的剩余劳动力阶层。以现有的农业 劳动生产率水平来估计,至少有1亿农业劳动力处于隐蔽失业状态。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 4%,则到20世纪末,至少还有1亿多农业劳动力处于剩余或闲置状态,农民的就业问题要远比城市剩 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严重得多。 二、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一)历史上的”农本论 在说明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之前,先说脱中国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 位和作用,也许是必要的。 在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中,民本思想早就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并深深地影响了中 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民本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它的内涵非常丰 富,并具有深厚的实践意义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民本思想最早见于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档案汇编《尚书》之一章“夏书”,书中说:“民准邦 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根本。这个根本稳固了,国家社会 才能得到安定繁荣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等民族部落 时代步入夏时代奴隶社会的开始,上述民本思想的确立,也标志着夏朝政治体制己经空前的进步和 完善。 从夏朝开始民本思想逐步发展。春秋战国封建诸侯相互争霸,激励了思想家们的百家争鸣。这其 中对民本论的发挥,尤以儒家思想对民本的讨论更为深刻。秦统一六国后,君权虽然加重,但由于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以小农经营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大一统的国家政体一切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 产,所以民本思想是历代皇权引为戒律的基本信念,任何一个国君和重臣都不敢对之稍有疏待。而 历代凡是土地权变得过于集中,引起农民无法过活,揭竿而起,进行革命的时候,即表示民本戒律 有所疏忽。明太祖废宰相制,加强自己的权力后,君权集中的同时,人民的反抗也愈益激烈,所以 明末学者黄宗羲著文重申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性。这样以至清末,列强大举侵略中国,同时输入了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民本思想更有了新的理解。据此孙中山融合美国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民 享而提出中国革命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的政治理论。接着中国共产党在发挥马克思主义 理论中提出有别于先前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使民主的理论与实 践又前进了一大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没的开始。今后我 国在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更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量吸取我国历史 上民本主义思想的优点,使我们的工作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现对民本思想 的内容作一些分析性的介绍。 关于民本思想,总的说来有三个论点:
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农民家庭平均每100个劳动力中有近15人为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 化程度占78%。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农民占全部农民的比例还很少。 5.从农民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已经突破单纯的农业生产界限,几乎在社会各个生产、服务和 管理部门都有农民就业。但是,在农民内部仍然存在着一个惊人的剩余劳动力阶层。以现有的农业 劳动生产率水平来估计,至少有1亿农业劳动力处于隐蔽失业状态。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 4%,则到20世纪末,至少还有1亿多农业劳动力处于剩余或闲置状态,农民的就业问题要远比城市剩 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严重得多。 二、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一) 历史上的"农本论" 在说明中国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之前,先说脱中国农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 位和作用,也许是必要的。 在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中,民本思想早就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并深深地影响了中 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和人民生活。民本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它的内涵非常丰 富,并具有深厚的实践意义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民本思想最早见于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档案汇编《尚书》之—章"夏书",书中说:"民惟邦 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根本。这个根本稳固了,国家社会 才能得到安定繁荣。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等民族部落 时代步入夏时代奴隶社会的开始,上述民本思想的确立,也标志着夏朝政治体制已经空前的进步和 完善。 从夏朝开始民本思想逐步发展。春秋战国封建诸侯相互争霸,激励了思想家们的百家争鸣。这其 中对民本论的发挥,尤以儒家思想对民本的讨论更为深刻。秦统一六国后,君权虽然加重,但由于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以小农经营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大一统的国家政体一切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生 产,所以民本思想是历代皇权引为戒律的基本信念,任何一个国君和重臣都不敢对之稍有疏待。而 历代凡是土地权变得过于集中,引起农民无法过活,揭竿而起,进行革命的时候,即表示民本戒律 有所疏忽。明太祖废宰相制,加强自己的权力后,君权集中的同时,人民的反抗也愈益激烈,所以 明末学者黄宗羲著文重申古代民本思想的重要性。这样以至清末,列强大举侵略中国,同时输入了 西方民主思想,对中国民本思想更有了新的理解。据此孙中山融合美国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民 享而提出中国革命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的政治理论。接着中国共产党在发挥马克思主义 理论中提出有别于先前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使民主的理论与实 践又前进了一大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没的开始。今后我 国在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更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量吸取我国历史 上民本主义思想的优点,使我们的工作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现对民本思想 的内容作—些分析性的介绍。 关于民本思想,总的说来有三个论点:
一是稳定论。这种论点前已言之,最早见于古籍《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二是依靠沦。这种论点见于《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②“天“在这里是指所依 存或依靠的意思,国王依靠的是人民,人民依靠的是衣食饱暖。唐太宗告诉侍臣说,国家以人民为 根本,人民有饭吃才能保命,若收不上粮食则亿万人民对国家就有离心。 三是舟水论。《荀子.王制》篇中有一句名言,为后世历代所传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也能够倾覆船。君 和民的关系是舟和水的关系。 以上三种论点,归总起来就是:人民是国家,政权以及一切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基 础和根本,人民决定国家的治乱兴衰。 发挥民本论思想较为全面的,可以西汉初期大政治家贾谊的论证为代表。贾谊从国家政权、君主 和整个管理国家事物的官吏各个方面论证人民是最为根本的,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依托,国力兴衰 的源泉,决定胜负的决定因素。他的结论是:人民是国家长期不变的基础,对人民只能是“敬士爱 民“而“不可欺”,与人民为敌,永不得好下场 (二)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农民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什么时候农民问题处理得好,革命 和建设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农民问题处理得不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要受到挫折。农民是 中因革命和建设的一支巨大力量,这绝不仅仅是由于农民数量大,并在人口总量中占大头,而是由 于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作用形成的。 1、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中国的民主革命实际是农民革命。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 革命战争。中国人民的军队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在10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 期,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农民的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我党依靠农民在农村建立了根 据地,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经过英勇的艰苦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巨大的,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 间,仅仅华北就有100万人,东北有160万农家子弟参军。山东省有580万农民,冀中有480万农民随 军出征,抬担架,救伤员… 2、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医治战争创伤的恢复时期,开始了 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所需要的资金主 要是依靠农民提供的。也就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亦称“超额税“)的形式由农民提供积 累,以支撑工业化建设,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捍卫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农民是改革的推动力量1979年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率先改革,进而推动 了城市改革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改革是从突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 制开始的,实行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 提下,以农户为单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也就是按照“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其余 都是自己的“原则,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方法简单,利益直接,极大地调动了
一是稳定论。这种论点前已言之,最早见于古籍《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二是依靠沦。这种论点见于《汉书》:"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②"天"在这里是指所依 存或依靠的意思,国王依靠的是人民,人民依靠的是衣食饱暖。唐太宗告诉侍臣说,国家以人民为 根本,人民有饭吃才能保命,若收不上粮食则亿万人民对国家就有离心。 三是舟水论。《荀子.王制》篇中有一句名言,为后世历代所传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载船,也能够倾覆船。君 和民的关系是舟和水的关系。 以上三种论点,归总起来就是:人民是国家,政权以及一切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基 础和根本,人民决定国家的治乱兴衰。 发挥民本论思想较为全面的,可以西汉初期大政治家贾谊的论证为代表。贾谊从国家政权、君主 和整个管理国家事物的官吏各个方面论证人民是最为根本的,也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依托,国力兴衰 的源泉,决定胜负的决定因素。他的结论是:人民是国家长期不变的基础,对人民只能是"敬士爱 民"而"不可欺",与人民为敌,永不得好下场。 (二) 农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农民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什么时候农民问题处理得好,革命 和建设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农民问题处理得不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要受到挫折。农民是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巨大力量,这绝不仅仅是由于农民数量大,并在人口总量中占大头,而是由 于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作用形成的。 1、农民是革命的依靠力量 中国的民主革命实际是农民革命。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农民 革命战争。中国人民的军队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在10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 期,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农民的支持取得了一个又—个的胜利。我党依靠农民在农村建立了根 据地,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经过英勇的艰苦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是巨大的,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 间,仅仅华北就有100万人,东北有160万农家子弟参军。山东省有580万农民,冀中有480万农民随 军出征,抬担架,救伤员……。 2、农民是工业化的支撑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医治战争创伤的恢复时期,开始了 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所需要的资金主 要是依靠农民提供的。也就是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亦称"超额税")的形式由农民提供积 累,以支撑工业化建设,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捍卫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3、农民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1979年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率先改革,进而推动 了城市改革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改革是从突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 制开始的,实行了"包干到户"的责任制,也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 提下,以农户为单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也就是按照"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其余 都是自己的"原则,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方法简单,利益直接,极大地调动了
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这是中国农民一项伟大的创造。农村改革的成果如承 包制和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制等被推广到城市,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4、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在中国率先走向市场经济的是农民,中国的乡镇企业是中国 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而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市场调节的。特别值得指出的 是,乡镇企业的前身一一社队企业,诞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强大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在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其产值己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8%,在社队企业劳动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的9%,这部分经济的供,产、销,在国家计划的“笼子”里没有任何份额,是靠市场配置的。因此, 可以说乡镇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最早出现的市场经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4年,全国 乡镇企业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8%,其中乡镇工业 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近50%,在乡镇企业劳动的农民达1.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 5农民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人们常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只要农 村稳定全国就有了稳定的基础,能够经得起任何风浪。在“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期间,农村基本上 是稳定的,除个别地区外,农民是照常生产的。特别是在各级政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的情况下,农 民能够坚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全国的低水平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粮食总产量由1966年的2140亿 千克上升到1978年的3047亿千克,增长42.38%,粮食起了“安天下“的重大作用。 从上述简要地回顾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农民是创造巨大财富的劳动者,是强大的生产力。 2.农民是创造商品的生产者,特别是在中国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在满 足自身生活基本需要后,增加商品性生产和商品交换,这是一种一般的规律,并非是每日每时每刻 都在产生资本主义。 3.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军,是工农联盟的基础。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重视并 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他们服务,则是我们农村工作的天职,农民的合法利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侵犯农民的利益,更不能采取剥夺他们财产的做法。 4、农民是共和国的公民,也是国家的主人,在各种活动中应当尊重他们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意 见,使他们真正能够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能对他们强迫命令,损害民主权利。 5、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大军,而农业生产又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生产周期长而又 不稳定,是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采取保护性的政策, 三、当代中国的农民问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农村改革,为中国农村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农村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6亿元增加到15750.5亿元,农村生产性固定 资产原值增加到9000亿元,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巾的地位大大提高。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 生活质量也打了实质性的提高,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新时期农村中也存在 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民收入和农 民负担问题。 (一)农民收入问题
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这是中国农民一项伟大的创造。农村改革的成果如承 包制和乡镇企业的股份合作制等被推广到城市,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 4、农民是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 在中国率先走向市场经济的是农民,中国的乡镇企业是中国 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而乡镇企业一开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市场调节的。特别值得指出的 是,乡镇企业的前身——社队企业,诞生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强大的人民公社体制下,在 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其产值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8%,在社队企业劳动的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的9%,这部分经济的供,产、销,在国家计划的"笼子"里没有任何份额,是靠市场配置的。因此, 可以说乡镇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最早出现的市场经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4年,全国 乡镇企业产值达到4.2万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38%,其中乡镇工业 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近50%,在乡镇企业劳动的农民达1.2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 5农民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 人们常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只要农 村稳定全国就有了稳定的基础,能够经得起任何风浪。在"文化大革命"10年动乱期间,农村基本上 是稳定的,除个别地区外,农民是照常生产的。特别是在各级政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的情况下,农 民能够坚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全国的低水平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粮食总产量由1966年的2 140亿 千克上升到1978年的3 047亿千克,增长42.38%,粮食起了"安天下"的重大作用。 从上述简要地回顾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农民是创造巨大财富的劳动者,是强大的生产力。 2.农民是创造商品的生产者,特别是在中国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在满 足自身生活基本需要后,增加商品性生产和商品交换,这是一种一般的规律,并非是每日每时每刻 都在产生资本主义。 3.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军,是工农联盟的基础。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重视并 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他们服务,则是我们农村工作的天职,农民的合法利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侵犯农民的利益,更不能采取剥夺他们财产的做法。 4、农民是共和国的公民,也是国家的主人,在各种活动中应当尊重他们的意愿,听取他们的意 见,使他们真正能够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能对他们强迫命令,损害民主权利。 5、农民是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产业大军,而农业生产又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生产周期长而又 不稳定,是社会效益大而经济效益低的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采取保护性的政策。 三、当代中国的农民问题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农村改革,为中国农村迎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农村面 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6亿元增加到15750.5亿元,农村生产性固定 资产原值增加到9 OOO亿元,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巾的地位大大提高。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 生活质量也打了实质性的提高,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新时期农村中也存在 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民收入和农 民负担问题。 (一) 农民收入问题
1、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 (1)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一度出现过高增长, 19781984年,农民实际收入的年增长率高达14.69%。1985年以后,农民实际收入的年增长率急剧 下降,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七五“期间,农民实际收入人均增长率降到4.82%,“八五“期 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增长率进一步降为4.28%,其中1991年,1993年和1995年,农民人均实际 增长率分别为18%、2%和3.2%。事实表明,凡是给农民松一次绑,必然导致农民收入的提高。 如19781984年第一次松绑,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1985一一1990年第二次松绑,乡镇企业异军突 起:1992年初期第三次松绑,出现了“民工潮”。AD=C+I+G+X,如想增收,应第四次松绑。 (2)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距拉大。改革初期,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 出现了同步高速增长的局面。19781985年间,东部地区人均实际收入年增长率为30.49%,西部地 区人均实际收入年增长率分别高达25.24%和28.03%,但从1985年以后,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 收入年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开始拉大。进入90年代以后,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 大,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3)表现为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改革初期,由于农民收入大增长,农 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一度有所缩小。进入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 过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1990199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高达23.8%,而农村只 有15.6%,两者差距再度扩大。入世后,情况不容乐观。入世前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大类:劳 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前者主要指乡镇企业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后者主要指农业收入和 部分二、三产业收入,总体而言,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入世前后,农民消费主要来自两大类: 家庭经营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前者主要是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农资支出,下降幅度有限。 至于后者,入世后大幅下降的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多不在农民消费之列。所以,入世 前后农民的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这些问题如不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将影响我国农村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将影响农村的持续 发展和稳定,进一步危及整个社会的发屁和稳定。 2、国外农民增收的做法 (1)对农业的收入补贴制度。如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和休耕补贴。 (2)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一村一品和加工业) (3)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建立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科研体制,促进科研和农业生产 紧密结合;大力推广和研究优良农产品品种;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 (4)建立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农民的负担问题 1、农民负担问题的表现 显性负担(农业税、乡统筹与村提留、各种社会性集资)和隐性负担(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 差、城乡福利差别、农产品收不抵支) 2、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1、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 (1) 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初期曾一度出现过高增长, 1978~1984年,农民实际收入的年增长率高达14.69%。1985年以后,农民实际收入的年增长率急剧 下降,有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七五"期间,农民实际收入人均增长率降到4.82%,"八五"期 间,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增长率进—步降为4.28%,其中1991年,1993年和1 995年,农民人均实际 增长率分别为1 8%、2%和3.2%。事实表明,凡是给农民松一次绑,必然导致农民收入的提高。 如1978~1984年第一次松绑,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1985——1990年第二次松绑,乡镇企业异军突 起;1992年初期第三次松绑,出现了"民工潮"。AD=C+I+G+X,如想增收,应第四次松绑。 (2) 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的区域差距拉大。改革初期,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 出现了同步高速增长的局面。1978~1985年间,东部地区人均实际收入年增长率为30.49%,西部地 区人均实际收入年增长率分别高达25.24%和28.03%,但从1985年以后,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 收入年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开始拉大。进入90年代以后,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更 大,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3) 表现为农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进—步拉大。在改革初期,由于农民收入大增长,农 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一度有所缩小。进入9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超 过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1990~1 99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高达23.8%,而农村只 有15.6%,两者差距再度扩大。入世后,情况不容乐观。入世前后,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两大类:劳 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前者主要指乡镇企业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后者主要指农业收入和 部分二、三产业收入,总体而言,农民收入水平有所下降。入世前后,农民消费主要来自两大类: 家庭经营费用和生活消费支出,前者主要是化肥、种子、农药、农机等农资支出,下降幅度有限。 至于后者,入世后大幅下降的汽车、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大多不在农民消费之列。所以,入世 前后农民的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这些问题如不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将影响我国农村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将影响农村的持续 发展和稳定,进—步危及整个社会的发屁和稳定。 2、国外农民增收的做法 (1)对农业的收入补贴制度。如直接补贴、间接补贴和休耕补贴。 (2)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一村一品和加工业) (3) 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建立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科研体制,促进科研和农业生产 紧密结合;大力推广和研究优良农产品品种;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 (4)建立完善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二) 农民的负担问题 1、农民负担问题的表现 显性负担(农业税、乡统筹与村提留、各种社会性集资)和隐性负担(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 差、城乡福利差别、农产品收不抵支) 2、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才有如此尖锐和严重的农民负担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 上来进行理性思考。虽然农民负担的产生有极其复杂的多种原因,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不是一下就 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消解,但一些直接加重农民负担的人为的政策制度,就 必须予以清醒地认识,从而果断地予以废除和改革。从根本上说,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主要是人 为的政策制度造成的。新时期农民负担沉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人为因素: (1)“挖农补工"战略 建国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实施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 略。为了确保工业化优先发展所需的原始积累资金,国家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人为实行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隐蔽地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资金,这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 刀差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1985年国家改农产品统购统销为合同定购,但剪刀差并没有消除。这种 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是农民的最大一项隐性负担,斯大林、毛泽东都承认国家对农民“挖得很苦“,农 民对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这种“挖得报苦”、“很大贡献“”,对农民来说就是人为的政策制度给他 们带来的最大的不公平负担。据测算,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取了5100亿 元的巨额资金:1978-1991年,剪刀差累计已高达12329.5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 23%:1987-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高达1000--一1900亿元,成倍高于改革前的数额。进人20 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千亿元以上。这说明本来很贫困 的农民每年还要向城市和市民支付1000亿元以上的负担。这种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剪刀差, 给农民造成的负担时间之长、数额之大,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但大多数农民并不清楚个中缘 由,也没有切身的体验,这是因为这种农民负担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征。在人民公社 政社合一的体制下,政府不是与单个的农民进行交易,而是通过公社、大队、生产队与之发生交易 行为,加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和高压控制,故而未引起农民外向的强烈不满,但这种隐蔽性加重 农民负担的做法却是以农业的长期落后和农民的长期贫困为代价的。 (2)城乡隔离政策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确保这个体制 的运转,国家人为地实行了一系列城乡分离、工农分离、市民农民分离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了中 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户籍制度上,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全体公民分为标志鲜明的两个类 别,农民不能进城定居生活和寻找职业。教育制度上,城市中小学教育全部由国家负责,农村中小 学教育则以摊派的方式由农民掏腰包解决,义务教有由政府的主要责任转变为农民的主要义务。在 就业制度上,国家只负担城市市民的就业和培训,农民则自谋生路,市民失业有救济,农民失业无 人间。尤其突出的是,农民不仅不能到国有集体企业就业,也不能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国 家行政事业单位招干招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你必须具有非农业户口。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每年为 城市居民提供成百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的生老病死就只 能靠自己,不仅如此,农民还要为政府分担补助救济农村五保户和军烈属。对农民来说,不存在什 么童工、退休的问题,从小就得干活,一直劳累到年老死去。大多数农民有了病无钱治疗,就靠”忍 过去”。除此之外,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财政补贴上,在兵役制度上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存在着
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才有如此尖锐和严重的农民负担问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 上来进行理性思考。虽然农民负担的产生有极其复杂的多种原因,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不是一下就 能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消解,但一些直接加重农民负担的人为的政策制度,就 必须予以清醒地认识,从而果断地予以废除和改革。从根本上说,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主要是人 为的政策制度造成的。新时期农民负担沉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人为因素: (1)"挖农补工"战略 建国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实施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 略。为了确保工业化优先发展所需的原始积累资金,国家从1953年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 人为实行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隐蔽地获取工业化所需的原始积累资金,这种工农业产品价格剪 刀差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1985年国家改农产品统购统销为合同定购,但剪刀差并没有消除。这种 农产品不等价交换是农民的最大一项隐性负担,斯大林、毛泽东都承认国家对农民"挖得很苦",农 民对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这种"挖得报苦"、"很大贡献",对农民来说就是人为的政策制度给他 们带来的最大的不公平负担。据测算,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从农民手中获取了5100亿 元的巨额资金;1978--1991年,剪刀差累计已高达12329.5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 23%;1987--1991年,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高达1000-----1900亿元,成倍高于改革前的数额。进人20 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每年剪刀差绝对额都在1千亿元以上。这说明本来很贫困 的农民每年还要向城市和市民支付1000亿元以上的负担。这种工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剪刀差, 给农民造成的负担时间之长、数额之大,在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但大多数农民并不清楚个中缘 由,也没有切身的体验,这是因为这种农民负担的方式和方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特征。在人民公社 政社合一的体制下,政府不是与单个的农民进行交易,而是通过公社、大队、生产队与之发生交易 行为,加上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和高压控制,故而未引起农民外向的强烈不满,但这种隐蔽性加重 农民负担的做法却是以农业的长期落后和农民的长期贫困为代价的。 (2)城乡隔离政策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确保这个体制 的运转,国家人为地实行了一系列城乡分离、工农分离、市民农民分离的城乡隔离政策,形成了中 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户籍制度上,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全体公民分为标志鲜明的两个类 别,农民不能进城定居生活和寻找职业。教育制度上,城市中小学教育全部由国家负责,农村中小 学教育则以摊派的方式由农民掏腰包解决,义务教育由政府的主要责任转变为农民的主要义务。在 就业制度上,国家只负担城市市民的就业和培训,农民则自谋生路,市民失业有救济,农民失业无 人间。尤其突出的是,农民不仅不能到国有集体企业就业,也不能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国 家行政事业单位招干招工的首要条件就是你必须具有非农业户口。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国家每年为 城市居民提供成百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的生老病死就只 能靠自己,不仅如此,农民还要为政府分担补助救济农村五保户和军烈属。对农民来说,不存在什 么童工、退休的问题,从小就得干活,一直劳累到年老死去。大多数农民有了病无钱治疗,就靠"忍 过去"。除此之外,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财政补贴上,在兵役制度上等各个方面都明显存在着
城乡有别的“双重标准”。时至今日,歧视农民的二元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动摇和破除。 这种人为的城乡隔离政策是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的又一项沉重的制度性负担,这种实行“双重标准“的 城乡分治政策,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制度根源。 (3)现行税费缺陷 现行税费制度是一种合法但不合理的制度。农民现行的法定税费负担主要包括农业税(含地方附 加、农业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提留统筹费、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以及国家 规定的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定购任务等项。且不说基层政府和部门打着合法税费之名违背法 律法规任意重重加码、搭车收费、提高税赋、重复变相征收等种种混乱行为,单就上述合法税费本 身来说,就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因索。首先,从农业税来看,现行农业税制主要沿袭1958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1988年新开征农业特产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将农业税、农业 特产税划分为地方税,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税逐步由实物形式改为货币形式。传统的观点认为 我国农业税赋不高,但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农业税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 国家农业所实际负担的税率。不过,照耀世界各国税制,基本上不单独设立面向农业和农民的税 种,我国单独设立面向农业和农民的农业税的做法有损税收的统一、公平和中性原则。比照城市居 民月收入800元以上才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绝大部分农民根本没有达到纳税的起点标准。就法理来 说,如果土地长期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国家役有面向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政府也就没有 直接向农民的农业收益收取税费的理由。其次,从“三提五统”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民公 社的解体和乡镇政府的建立,与人民公社体制相对应的“三提五统“制度却仍然保留下来,并沿袭至 今。法规规定“三提五统“属于集体资金,应归集体使用,实则为”二税“性质,成为乡财政的重要收 入来源。三提五统实际上是对农民超经济强制、变相地平调了农民的财产,侵犯了农民的财产所有 权。在“三提五统”的实际征收过程中,不少乡镇政府擅自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使法定的不超 过5%的杠杠形同虚设。再次,从农民”两工“和教有集资来看,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实质上是人 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下对农民劳动的强制性无偿的计划调配和使用,已经与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现在农村剩余劳力庞大,在组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应引入 市场机制,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使用农民劳力,农民“两工“已经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少乡政府 借“两工"合法之名,行摊派之实。全国可统计的农民“两工"已从1994年的16.4%上升到1999年的18 个,不少地方强行“以资代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可在农村农民却被迫“越俎代庖“代替 政府掏钱办义务教育。(义务教有法)规定的教育集资就成为基层政府加重农民负担的合法借口。特 别是配合教育”双基达标”而进行的教育集资活动,在很多地方不仅把它当作经常性的集资项目,而 且数额特别巨大。 (4)基层政权膨胀 农村基层政权恶性膨胀主要体现在机构膨胀、人员膨胀、权力膨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 后,为了克服人民公社政社不分的严重弊端,国家从1983年起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到1985 年全月,撤社建乡完成,中国建立起了史无前例的庞大的乡镇基层政权管理体制。几十年来,其机 构和人员象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过去人民公社时期,公社仅有八大员,成立乡镇政府后,却增至
城乡有别的"双重标准"。时至今日,歧视农民的二元社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动摇和破除。 这种人为的城乡隔离政策是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的又一项沉重的制度性负担,这种实行"双重标准"的 城乡分治政策,是"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制度根源。 (3)现行税费缺陷 现行税费制度是一种合法但不合理的制度。农民现行的法定税费负担主要包括农业税(含地方附 加、农业特产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契税)、提留统筹费、义务工和积累工、教育集资以及国家 规定的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定购任务等项。且不说基层政府和部门打着合法税费之名违背法 律法规任意重重加码、搭车收费、提高税赋、重复变相征收等种种混乱行为,单就上述合法税费本 身来说,就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因素。首先,从农业税来看,现行农业税制主要沿袭1958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1988年新开征农业特产税,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将农业税、农业 特产税划分为地方税,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税逐步由实物形式改为货币形式。传统的观点认为 我国农业税赋不高,但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农业税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 国家农业所实际负担的税率。不过,照耀世界各国税制.基本上不单独设立面向农业和农民的税 种,我国单独设立面向农业和农民的农业税的做法有损税收的统一、公平和中性原则。比照城市居 民月收入800元以上才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国绝大部分农民根本没有达到纳税的起点标准。就法理来 说,如果土地长期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国家役有面向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那么政府也就没有 直接向农民的农业收益收取税费的理由。其次,从"三提五统"来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民公 社的解体和乡镇政府的建立,与人民公社体制相对应的"三提五统"制度却仍然保留下来,并沿袭至 今。法规规定"三提五统"属于集体资金,应归集体使用,实则为"二税"性质,成为乡财政的重要收 入来源。三提五统实际上是对农民超经济强制、变相地平调了农民的财产,侵犯了农民的财产所有 权。在"三提五统"的实际征收过程中,不少乡镇政府擅自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使法定的不超 过5%的杠杠形同虚设。再次,从农民"两工"和教育集资来看,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实质上是人 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下对农民劳动的强制性无偿的计划调配和使用,已经与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现在农村剩余劳力庞大,在组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应引入 市场机制,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使用农民劳力,农民"两工"已经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少乡政府 借"两工"合法之名,行摊派之实。全国可统计的农民"两工"已从1994年的16.4%上升到1999年的18 个,不少地方强行"以资代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可在农村农民却被迫"越俎代庖"代替 政府掏钱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集资就成为基层政府加重农民负担的合法借口。特 别是配合教育"双基达标"而进行的教育集资活动,在很多地方不仅把它当作经常性的集资项目,而 且数额特别巨大。 (4)基层政权膨胀 农村基层政权恶性膨胀主要体现在机构膨胀、人员膨胀、权力膨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 后,为了克服人民公社政社不分的严重弊端,国家从1983年起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到1985 年全月,撤社建乡完成,中国建立起了史无前例的庞大的乡镇基层政权管理体制。几十年来,其机 构和人员象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大。过去人民公社时期,公社仅有八大员,成立乡镇政府后,却增至
十几大员、几十大员,甚至上百大员。多轮县乡机构改革也末走出精简一一膨胀一一再精减一一再 膨胀的怪圈,机构越精越大,人员越减越多。目前,全国共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委会和 520万个村民小组,全国县及县级以下靠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不包括教师)高达1316.2万人,平均 每68个农民供养一个县及县级以下干部 (5)政绩至上理念 各级各部门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和表现自己的”才华”,就必须全力以赴提前或超额完成“数字 指标“任务,这就使得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己经不再是提供公共物品,而是不择手段地完成"数字指 标“任务。为此,虚报瞒报数字者有之,贷款交税者有之,强行收税费置民于死地者有之,所谓“数 字出官,官出数字“正是这种“数字型政绩至上主义“的必然结果。对基层干部来说,既然完成上 级“数字指标“任务可博取“政绩”,而完成自己加码的“数字任务”又可获取私利,那么在没有外部有 效约束的情况下,疯狂追逐自身利蓝的最大化,必然会横冲直撞,置民于无法招架的地步。在这种 泛滥的权力面前,农民不断付出代价来“配合“完成“数字指标“任务。由于公、检、法部门在催交农 民税费时常常是”一锅煮”,受到侵害的农民只能集体上访。在这样一种行政理念下,一切妨碍基层 政府实现“数字政绩至上“的行为都会遭到无情地打击、遏制。“官逼民死”和“农民逃亡“的现象怵目 惊心。近几年来,涉农恶性案件还在不断发生。 四、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 农民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中央己经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 问题的文件,如减轻农民负担,这里只是提出一些思路。 (一)从根本上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 新的发展战略应首先解决以下几个观念问题:一是树立增长不等于发展的观念,克服长期以来以 追求产值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战略;二是树立资源二资产的观念,纠正长时间以来,不把资源当作资 产从而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问题:三是树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扭转长时间以来重视经济 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偏向:四是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观念,改变长时间以来 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错误;五是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经济工作 真正纳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这些指导思想,既要体现在全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也要贯穿在整个农村发展战略之中。 (二)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愚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切实改变实际上存在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落到实处。为此就要下决心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调整财政、投资、信贷结构,由“取大于予“转 为“取予相当”,进而转为“予大于取”,并通过财政税收的体制改革,农民除依法交税外,应免除 切负担。这是改变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状况的出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条件, 增强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也是改善党和政府同农民关系的重要举措。同时,要 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制度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无障碍的全国统一市场
十几大员、几十大员,甚至上百大员。多轮县乡机构改革也末走出精简——膨胀——再精减——再 膨胀的怪圈,机构越精越大,人员越减越多。目前,全国共有4.8万个乡镇政府,80万个村委会和 520万个村民小组,全国县及县级以下靠农民出钱养活的干部(不包括教师)高达1316.2万人,平均 每68个农民供养一个县及县级以下干部。 (5)政绩至上理念 各级各部门为了炫耀自己的"政绩"和表现自己的"才华",就必须全力以赴提前或超额完成"数字 指标"任务,这就使得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已经不再是提供公共物品,而是不择手段地完成"数字指 标"任务。为此,虚报瞒报数字者有之,贷款交税者有之,强行收税费置民于死地者有之,所谓"数 字出官,官出数字"正是这种"数字型政绩至上主义"的必然结果。对基层干部来说,既然完成上 级"数字指标"任务可博取"政绩",而完成自己加码的"数字任务"又可获取私利,那么在没有外部有 效约束的情况下,疯狂追逐自身利蓝的最大化,必然会横冲直撞,置民于无法招架的地步。在这种 泛滥的权力面前,农民不断付出代价来"配合"完成"数字指标"任务。由于公、检、法部门在催交农 民税费时常常是"一锅煮",受到侵害的农民只能集体上访。在这样一种行政理念下,一切妨碍基层 政府实现"数字政绩至上"的行为都会遭到无情地打击、遏制。"官逼民死"和"农民逃亡"的现象怵目 惊心。近几年来,涉农恶性案件还在不断发生。 四、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思路 农民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需要—个时间和过程。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 问题的文件,如减轻农民负担,这里只是提出一些思路。 (一) 从根本上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 新的发展战略应首先解决以下几个观念问题:一是树立增长不等于发展的观念,克服长期以来以 追求产值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战略;二是树立资源二资产的观念,纠正长时间以来,不把资源当作资 产从而造成巨大资源浪费的问题;三是树立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扭转长时间以来重视经济 发展,忽视社会发展的偏向;四是树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观念,改变长时间以来 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错误;五是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把经济工作 真正纳入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这些指导思想,既要体现在全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战略之中,也要贯穿在整个农村发展战略之中。 (二) 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愚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切实改变实际上存在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指导思想,把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民的主人翁地位 落到实处。为此就要下决心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调整财政、投资、信贷结构,由"取大于予"转 为"取予相当",进而转为"予大于取",并通过财政税收的体制改革,农民除依法交税外,应免除一 切负担。这是改变农业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状况的出路,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产条件, 增强抗灾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水平,也是改善党和政府同农民关系的重要举措。同时,要 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制度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 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无障碍的全国统一市场
一是对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也要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真正起基础性作用,改变在工农业产品之间和农产品内部粮食与其他产品之间人为造成的不 合理比价,便农民真正能够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高经济效 益,增加收入,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也就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应当消除部门垄 断与地方分割的现象,健全市场体系,在全国形成产品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这不仅是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而且,对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缩小地区之间 的差别,最终消除不稳定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在农村内部,要从整体资源出发,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 长时期以来,农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农区,放在现有耕地上,忽视了耕地以外的资源开发。随着耕 地的减少,这种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利弊端日益显示出来。为此,就需要调整农业本身的发展战略, 除了严格土地管理,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实用科学技术,进 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还应发展山地农业、草地农业和水体农业,重视和发展庭院经济,拓宽 农业的发展思路。 (五)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生产、加工、销售分割开来,农民只生产初级产品,加工、销售的增值效 益转移到加工、销售部门,农民处于“第三世界”。近十几年来,各地创造了许多一体化的经验,包 括水产品一体化(渔工商)、畜产品一体化(牧工商)、林产品一体化(林工商)和农产品一体化(农工 商)。这些一体化联合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的联营,而近些年来,在农村出现了一批国有、集体、个 人、私营以及与外商合营的联合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不论采取股份制、股份 合作制或别的形式,都把生产原料的农民利益联接起来,免除农民在产销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这也 是使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亿万农户经济与大市场联结起来的好形式。此外,还有由农民自己发展起 来的以产品为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也是很有生命力的农民联结 市场的中间组织。 (六)重视农村社会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如农村的文 化教育事业、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等
一是对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也要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使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真正起基础性作用,改变在工农业产品之间和农产品内部粮食与其他产品之间人为造成的不 合理比价,便农民真正能够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生产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高经济效 益,增加收入,从而使农业真正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农民也就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抵御风险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应当消除部门垄 断与地方分割的现象,健全市场体系,在全国形成产品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统—市场,这不仅是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必需的,而且,对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缩小地区之间 的差别,最终消除不稳定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 在农村内部,要从整体资源出发,确定农业的发展战略 长时期以来,农业的发展重点放在农区,放在现有耕地上,忽视了耕地以外的资源开发。随着耕 地的减少,这种发展战略的局限性利弊端日益显示出来。为此,就需要调整农业本身的发展战略, 除了严格土地管理,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复种指数,推广实用科学技术,进 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还应发展山地农业、草地农业和水体农业,重视和发展庭院经济,拓宽 农业的发展思路。 (五) 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生产、加工、销售分割开来,农民只生产初级产品,加工、销售的增值效 益转移到加工、销售部门,农民处于"第三世界"。近十几年来,各地创造了许多一体化的经验,包 括水产品一体化(渔工商)、畜产品一体化(牧工商)、林产品一体化(林工商)和农产品一体化(农工 商)。这些一体化联合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的联营,而近些年来,在农村出现了一批国有、集体、个 人、私营以及与外商合营的联合企业,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不论采取股份制、股份 合作制或别的形式,都把生产原料的农民利益联接起来,免除农民在产销过程中的后顾之忧,这也 是使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亿万农户经济与大市场联结起来的好形式。此外,还有由农民自己发展起 来的以产品为龙头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也是很有生命力的农民联结 市场的中间组织。 (六) 重视农村社会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如农村的文 化教育事业、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