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5· 领域合作,从高层战略对话到不同问题领域的中下级官员对话与从思想库到公民社会之间的交流 相结合,切实推进了中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富有成效的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是 中欧双方几代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中欧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总体上发 展平稳,双方了解与互信显著增强,战略共识与合作不断扩大,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中欧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具有务实性和长远性 中欧在许多重要领域的政策协调日益密切,行业对话成为双方政策协调和互利合作的有效平 台。当前中欧行业间对话与合作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从科技到企业管理,从环境问题到教育和 信息社会等①。这些行业对话为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中欧关系、探讨共同感兴趣的新合作领域提供 了有效途径,有助于巩固中欧关系发展的坚实基础。 近年来,中欧双方在科技、教育、旅游、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迅速加强的合作更是成为充实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突出亮点。中欧科技合作始于1981年,2003年10月双方签署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中国作为第一个非欧盟国家参与“伽利略计划”,对深化中欧战 略伙伴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前,中国与德、英、法等10国签署互认学历学位协议,在18个欧盟 国家建立了40所孔子学院:约17.5万中国留学生在欧盟学习,欧盟国家约1.5万人在华留学。第 10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中国和欧盟承诺通过进一步鼓励双方学术机构、学生和学者参与“伊拉 斯莫斯世界”(Erasmus Mundus)及其“对外合作窗口”和“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欧盟窗口)”来加强中 欧学术交流与合作②。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化合作,涉及中欧青年一代,关系中欧关系的长远未来,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中欧在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合作与共识也不断增强,并 成为中欧合作的新亮点。中国与欧盟双方一再重申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 书》的承诺,承认它们是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框架。第10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 强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同意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与转让等方面的双边合作力度。根据协 议,欧洲投资银行将向中国提供用于应对气候变化项目的5亿欧元框架贷款③。 2.经贸合作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动力 中欧经济的互补性构成中欧互利共赢的合作前提。欧盟技术优势突出,特别是在促进社会可 持续发展方面经验丰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内部市场广阔,经济发展势头强 劲。自200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欧经贸合作进展显著,从2004年起欧盟连年成为中 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经贸关系迅猛发展,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奠定了坚实的共同利益基础④。 但是,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不断突出的贸易摩擦和纷争。中欧在贸易不平衡、 市场准人、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仍存在分歧。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的加大, 欧洲民众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疑虑在一定程度上蔓延,欧盟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出口商 品的反倾销措施多次引发中欧贸易纷争。据WT0统计,2006年欧盟针对中国的反倾销立案数占 其当年全部立案数的19.9%,远远高于中国对其出口占欧盟进口总额4.1%的比重,说明中国已成 为欧盟对外反倾销的重点目标⑤。不仅如此,目前欧盟也成为向中国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汇率升 值的重要一方。一些欧盟官员还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指责中国自身发展导致了世界金融危机的 ①具体参见欧盟委员会网站对华关系相关论述,http://ee.europa.e/extemal_relations/china/intro/sect.htm ②中国外交部网站,htp:/www.ma.gv.cm/chn/wjb/zjg/xos/ll/EuropeanUnion/default.htm ③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hitp:/word,people,com.cm/GB/1029/6607033.html. ④房乐先:《从第十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看当前中欧关系特点》,《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 ⑤赵晋平:《中欧经贸走向纵深》,《膝望》2007年第48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