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接获取自筹财政收入和国家税收之间,存在着相当强的张力。 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乡镇企业大规模改制,乡镇企业在乡镇财政中的作用逐渐下降, 下面两种方式则越来越重要。 (2)获取土地转让金、租金 改革开放后,较早认识到土地租金(特别是由有利的位置带来的级差地租)对乡镇经济 发展以及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价值的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靠近香港、澳门,邻 近的位置和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的主要因素。地租的经济价值迅速被 当地干部和农民所认识。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吸引外商到当地创办“三来一补”和“三资 企业,乡镇政府、村(当地的行政村也称管理区)依靠出租土地、厂房、或土地入股获得收 益。 以东莞市为例。这里和苏南不同,很少有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自己创办和经营的企业 1990年东莞“来料加工”企业4000多家,1994年增加到8000多家。全市“三来一补”企 业和“三资”企业占企业总数60%以上。外资的进入和经济迅速发展,使土地价格迅速上涨 以东莞使长安镇霄边管理区为例,1990年土地平均价格为90元/平方米,1992年上涨到240 元/平方米,1994年为300元/平方米。(“广东外来农民工”联合课题组,1995)在东莞市 清溪镇,迅速上升的土地价值诱致乡镇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变。该镇从90年代初开始 正式实行土地统筹使用的制度。土地统筹的含义是,对自然延续下来的镇、管理区、村三级 开发土地权限边界作重新划定,将全镇4002公顷土地由镇政府统一规划,非农用地统一征 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开发,实行镇政府领导“一枝笔审批”。土地统筹不仅是个政府统 规划、统一开发的问题,而且和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密切相联,数亿元的土地转让金和每年 上亿元的租金,使清溪镇政府获得了很强的财政实力。 土地转让、出租对乡镇财政的意义,不仅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被认识,而且在中部省 份的一些乡镇也受到重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96年乡镇企业大规模实行改制以来,土 地租金越来越成为乡村政府自筹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参见调查材料中有关改制的内容 (3)组建市场,收取市场摊位租金 在许多乡镇,为适应、促进、吸引交易活动的开展,由乡镇政府投资、集资修建了拥有 定设施(如顶棚、货架、货台等)的固定交易场所,被称为“市场”。这些“市场”,有的 是在原来集市的基础上发展、扩建起来的,如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有 的甚至是在很少有商品交易的条件下,为了吸引客商来从事交易活动而事先修建的,所谓“先 筑巢后引凤”。情况多种多样,发展水平也各异。有的市场蓬勃兴旺,交易网络遍及全国, 甚至影响到海外;有的则“有场无市”,成了空壳。无论怎样,这里都表现了乡镇政府的 种热情。对乡镇政府来说,建设这样的市场,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活跃本地区的经济,促 进发展;二是便于获得财政收入。就后者而言,通过使交易活动集中,且处在有关机构的管 理之下,可以有三方面的好处:(1)便于征税,从而便于税收任务的完成和预算内财政收入 的取得;(2)便于以直接征收的方式得到政府管理费,进入自筹财政收入:(3)乡镇政府以 场地所有者或出资者的身份,获得场地租金或摊位租金,这是自筹财政收入的又一个来源。 由于举办市场成本小、风险低、受益高,因此在那些区位条件好的地方,如市郊,乡镇政府 开辟了各种市场 3、乡镇政府人员开支与乡镇财政 (1)乡镇政府人员的开支 乡镇财政收入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该地区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而且直接影响着接获取自筹财政收入和国家税收之间,存在着相当强的张力。 90 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乡镇企业大规模改制,乡镇企业在乡镇财政中的作用逐渐下降, 下面两种方式则越来越重要。 (2)获取土地转让金、租金 改革开放后,较早认识到土地租金(特别是由有利的位置带来的级差地租)对乡镇经济 发展以及乡镇政府财政收入的经济价值的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靠近香港、澳门,邻 近的位置和相对廉价的土地、劳动力成为吸引外资进入的主要因素。地租的经济价值迅速被 当地干部和农民所认识。一种典型的做法是,吸引外商到当地创办“三来一补”和“三资” 企业,乡镇政府、村(当地的行政村也称管理区)依靠出租土地、厂房、或土地入股获得收 益。 以东莞市为例。这里和苏南不同,很少有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自己创办和经营的企业。 1990 年东莞“来料加工”企业 4000 多家,1994 年增加到 8000 多家。全市“三来一补”企 业和“三资”企业占企业总数 60%以上。外资的进入和经济迅速发展,使土地价格迅速上涨。 以东莞使长安镇霄边管理区为例,1990 年土地平均价格为 90 元/平方米,1992 年上涨到 240 元/平方米,1994 年为 300 元/平方米。(“广东外来农民工”联合课题组,1995)在东莞市 清溪镇,迅速上升的土地价值诱致乡镇政府实行了土地制度的改变。该镇从 90 年代初开始 正式实行土地统筹使用的制度。土地统筹的含义是,对自然延续下来的镇、管理区、村三级 开发土地权限边界作重新划定,将全镇 4002 公顷土地由镇政府统一规划,非农用地统一征 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开发,实行镇政府领导“一枝笔审批”。土地统筹不仅是个政府统 一规划、统一开发的问题,而且和镇政府的财政收入密切相联,数亿元的土地转让金和每年 上亿元的租金,使清溪镇政府获得了很强的财政实力。 土地转让、出租对乡镇财政的意义,不仅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被认识,而且在中部省 份的一些乡镇也受到重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996 年乡镇企业大规模实行改制以来,土 地租金越来越成为乡村政府自筹财政资金的主要手段。(参见调查材料中有关改制的内容) (3)组建市场,收取市场摊位租金 在许多乡镇,为适应、促进、吸引交易活动的开展,由乡镇政府投资、集资修建了拥有 一定设施(如顶棚、货架、货台等)的固定交易场所,被称为“市场”。这些“市场”,有的 是在原来集市的基础上发展、扩建起来的,如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的“东方丝绸市场”;有 的甚至是在很少有商品交易的条件下,为了吸引客商来从事交易活动而事先修建的,所谓“先 筑巢后引凤”。情况多种多样,发展水平也各异。有的市场蓬勃兴旺,交易网络遍及全国, 甚至影响到海外;有的则“有场无市”,成了空壳。无论怎样,这里都表现了乡镇政府的一 种热情。对乡镇政府来说,建设这样的市场,至少有两个意义,一是活跃本地区的经济,促 进发展;二是便于获得财政收入。就后者而言,通过使交易活动集中,且处在有关机构的管 理之下,可以有三方面的好处:(1)便于征税,从而便于税收任务的完成和预算内财政收入 的取得;(2)便于以直接征收的方式得到政府管理费,进入自筹财政收入;(3)乡镇政府以 场地所有者或出资者的身份,获得场地租金或摊位租金,这是自筹财政收入的又一个来源。 由于举办市场成本小、风险低、受益高,因此在那些区位条件好的地方,如市郊,乡镇政府 开辟了各种市场。 3、乡镇政府人员开支与乡镇财政 (1)乡镇政府人员的开支 乡镇财政收入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该地区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城镇建设,而且直接影响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