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更具有弹性。 总之,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判断 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示变量。中介目标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 的调节效果以及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既然能否恰当地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前提条 件,那么,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 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但是,从一般理论上来讲,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政 策中介目标的选取都符合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四个 标准。 1、可测性。即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能够数量化,且数字资料容易获得, 短期内能够经常汇集,在政策“偏离轨道”时它能比政策目标更快地发出信号, 从而不仅使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并作出判断,而且社会 有关人土也能据此作出判断。以美联储为例,货币总量2的数据在两个星期之后 能获得,利率数据则几乎立即可以得到,而另一方面,像GDP这样的政策目标变 量的数据是按季度编制并于一个月后方能公布的。此外,GDP数据没有货币总量 或利率的数据那样精确。仅从这些情况来看,应该以利率和货币总量而不是以GDP 为中介目标,这样,才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有关美联储政策状况的信号。 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有控制这些中间目标的能力,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 该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控,如果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其中介目标,那么当中介目标的 运行脱离轨道时,中央银行便无法让它重新入轨。比如从中央银行角度看,就无 法直接控制GDP的变动,但却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直接作用的利率。所以,可以以 利率和货币总量而不能以GDP为中介目标 3、相关性。即这些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可 以是正相关的,也可以是负相关的,但相关系数超高越好。这样,一方面,可通 过指标的变化数值测知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指标的调控, 有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4、抗干扰性。即作为中介目标的指标能较准确的反映政策效果,并且很少 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从而中央银行能比较容易区分出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的作用。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只是个理论原则。在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期望某一个变量能够完全满足上述全部对货币政策指标的要 求。比如一些指标可控性强,而相关性相对较弱,另一些指标相关性强,而可控 性相对较弱,还有些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都较强,但抗干扰性。这个就需要 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主要的中介目标及其利弊 根据以上四个标准,尤其是前三个条件所确定的中介目标一般有:利率、 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其中,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中央 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而离政策目标较近,称为远期指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 货币等指标,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一般 称为近期指标或操作目标。由于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本身就是货币供应量的一 部分,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中间目标一般就在利率、货币供应量之间选择。更具有弹性。 总之,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判断 货币政策力度和效果的重要指示变量。中介目标的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货币政策 的调节效果以及最终政策目标的实现。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既然能否恰当地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前提条 件,那么,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 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但是,从一般理论上来讲,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政 策中介目标的选取都符合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四个 标准。 1、可测性。即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能够数量化,且数字资料容易获得, 短期内能够经常汇集,在政策“偏离轨道”时它能比政策目标更快地发出信号, 从而不仅使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并作出判断,而且社会 有关人土也能据此作出判断。以美联储为例,货币总量M2的数据在两个星期之后 能获得,利率数据则几乎立即可以得到,而另一方面,像GDP这样的政策目标变 量的数据是按季度编制并于一个月后方能公布的。此外,GDP数据没有货币总量 或利率的数据那样精确。仅从这些情况来看,应该以利率和货币总量而不是以GDP 为中介目标,这样,才能够提供较为清晰的有关美联储政策状况的信号。 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有控制这些中间目标的能力,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 该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控,如果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其中介目标,那么当中介目标的 运行脱离轨道时,中央银行便无法让它重新入轨。比如从中央银行角度看,就无 法直接控制GDP的变动,但却可以通过公开市场直接作用的利率。所以,可以以 利率和货币总量而不能以GDP为中介目标 3、相关性。即这些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紧密的相关性,它们可 以是正相关的,也可以是负相关的,但相关系数超高越好。这样,一方面,可通 过指标的变化数值测知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指标的调控, 有利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4、抗干扰性。即作为中介目标的指标能较准确的反映政策效果,并且很少 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从而中央银行能比较容易区分出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的作用。 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只是个理论原则。在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期望某一个变量能够完全满足上述全部对货币政策指标的要 求。比如一些指标可控性强,而相关性相对较弱,另一些指标相关性强,而可控 性相对较弱,还有些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都较强,但抗干扰性。这个就需要 政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二、主要的中介目标及其利弊 根据以上四个标准,尤其是前三个条件所确定的中介目标一般有:利率、 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其中,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中央 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而离政策目标较近,称为远期指标。超额准备金和基础 货币等指标,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较远,一般 称为近期指标或操作目标。由于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本身就是货币供应量的一 部分,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中间目标一般就在利率、货币供应量之间选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