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没有政府的治理 予了特别关注,认为它是世界政治的“主观性”基础。然而考克斯 通过考察过去来探讨该层次。在第5章中他通过调查一位14世 纪伊斯兰哲学家伊本·赫勒敦( Ibn Khaldun)的作品,将之视为一种 描述“短暂的现在”的本体论概念的解构框架来研究没有政府的治 理。从历史上考察,伊斯兰教应被看作是现代西方的一个不可空 缺的智力传统,因为它对文艺复兴做出过贡献。当前的做法,尤其 是北美和西欧大众媒体的做法,把伊斯兰教看作彻底的异类,既是 对历史的误解,也是对文化的麻木不仁。它事实上已严重地毁坏 了现代西方的自身利益,以及它对自己的理解。伊斯兰教和那些 非西方的伦理宗教传统,在世界观、礼仪、风俗习惯、教育风格和人 际关系模式等方面蕴藏着详尽而实用的资源。考克斯的主要目标 之一就是构建一个框架来理解作为超越历史现象产物的秩序、制 度以及结构,恰恰由于它们主观上的相互渗透才达到一种“物质” 阶段。 木书认为主观的想法、信念和世界观是治理体系最重要的建 构力量。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中近年来崛起的建构主义学派同 样强调了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但在罗西瑙看来,没有政府的治 理中微观层次上的行为体尤其值得关注,新全球秩序的出现与世 界人民能力变化之间存有某种潜在的关联。如若没有民众观念上 的转变,全球治理的性质就不能发生意义深远的转型。近年来世 界各国都市的广场都曾云集持各种不同要求的人群,尽管政府以 强力驱散了示威者但人们还是一次次地回到广场。正是他们与 当今流行观念的传播产生了不断加剧的冲突,甚至陷于僵局。他 认为须同时从经验性和理论性两个层面来考察新全球秩序与世界 人民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在经验层面,微电子技术革命的深入 相互依存加深和“技能革命”的发展,赋予民众及其所处环境以完 全不同于过去时代的经验。在理论层面讲,全世界个人技能的提 高有助于全球性的变革。至少有五个理由可以说明微观层面的公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