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3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6
以新型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冷轧以及轧后模拟连续退火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退火时间,晶粒变得细小、均匀,同时存在一定量的饼形晶粒.由于添加Si、Mn等固溶强化元素,增加了钢的固溶强化作用;而合金元素Nb的添加,在组织中形成了细小的碳氮化物Nb(C,N),这些碳氮化物弥散分布,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增加了钢的抗拉强度,因而高强细晶IF钢的强化机制为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和沉淀析出强化.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PFZ带(无析出物区)而使实验钢呈现高强度低屈服现象.与传统的IF钢相比,含铌高强细晶IF钢不仅具有细小的晶粒,而且具有低的屈服强度、较高的r值等良好的成型性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3KB 文档页数:37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一般可用溶解度的大小来衡量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55KB 文档页数:58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费时,繁琐,不适合微量组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KB 文档页数:1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硫氰酸盐反滴定测定饲料可溶性氯化物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二、原理 溶液澄清,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AgNO溶液使样品溶液中的氯化物形成Agcl沉淀,除去沉淀后,用硫氰酸铵回滴过量的Ag03,根据消耗的硫氰酸铵的量,计算出其氯化物的含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5.67KB 文档页数:4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铌镁酸铅-钛酸铅介电陶瓷粉末,经800℃焙烧后,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几乎为单一钙钛矿相;经1 000℃烧结的陶瓷片其密度达到理论值的96.77%,20℃介电常数可达20 94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8.5KB 文档页数:43
第一节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35
9.1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9.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0.67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对调质Ti-V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金相和透射电镜观察揭示了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奥氏体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在850~120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经历了稳定-骤增-稳定三个阶段。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试验结果显示,实验钢的抗拉强度Rm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而冲击韧性则经历了稳定-降低-升高的过程。一定温度下沉淀相粒子的粗化导致了奥氏体晶粒尺寸的突然增加;随温度升高,合金元素不断固溶所导致的回火后弥散析出的增多和沉淀相粒子的有效钉扎是抗拉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一定温度下晶粒的不正常长大和尺寸均匀化则是影响实验钢冲击韧性的关键因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MB 文档页数:14
本文研究了GH133合金的循环应力应变反应和低周疲劳性能,并作了位错结构和断口观察。通过对比拉压对称(R=-1)试验和恒定最大正应变(εmax=C)试验,证明平均拉应力起降低寿命的作用。位错结构观察证明,循环使共格γ′质点的相界处产生应力场,最终导致位错的萌生并运动,位错运动又进一步增殖位错。位错运动方式是变化的,由成对切割γ′质点到单位错切割γ′质点和位错绕过γ′质点。滑移带位错结构最终可以出现饱和的梯状结构,与典型的驻留带位错结构相似。晶界和双晶界附近位错密度高,具有位错胞结构,同时可以出现沿晶界裂纹和沿双晶界裂纹。在循环交变作用下,材料的破坏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主要过程,即在循环作用下产生的材料变形行为的变化,疲劳裂纹的形成和疲劳裂纹不断扩展,直到一定的临界大小而发生最终破坏,这三个过程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宏观疲劳现象可以在此基础上作出适当的说明。对于含有共格γ′沉淀相的低层错能奥氏体合金,许多研究[1—8]指出,其循环反应往往是先循环硬化再循环软化,并具有面排列位错结构。关于循环软化现象,一些作者认为[8],共格沉淀相在位错往复切割下碎化而导致回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页数:75
溶解度小于0.01%的物质称为难溶电解质, 可以分为难溶的强电解质,如硫酸钡,氯化 银等.难溶弱电解质,如氢氧化铁,硫化银等
首页上页789101112131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