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0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8
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torsional 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TTLCD)是一种有效的扭转振动控制装置.本文对该阻尼器在偏心框架结构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倾斜管道投影点和倾斜角,建立了三种形式的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控制力方程,给出TTLCD参数优化的具体公式,其方法为对比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偏心结构和扭转调频质量阻尼器(torsional tuned mass damper,TTMD)-偏心结构,将两控制系统转化,利用Den Hartog或Ikeda给出的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liquid mass damper,TMD)参数优化公式来实现TTLCD参数优化,最后给出TTLCD的设计流程.通过对一个四层偏心框架结构进行模拟,验证了理论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4MB 文档页数:238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 毕业后能对现实生产中常用的邮政技术 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有一个全面 系统的掌握,并能做到熟练应用,同时 对技术设备管理领域的一些知识以及一 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为以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 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培养学生一 定的邮政技术设备应用能力以及在实际 生产中从事邮政设备管理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20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不良岩层巷道维护问题。其要点是:①找出了1978年以前金川在不良岩层中采用多种支护型式都难以维护的根本原因是:把流变体围岩稳定问题视为单纯的传统支护结构问题;②确定了不良岩层的基本属性为易发展为松散体的流变体,从理论上阐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必须分次支护的理由;③查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地压类型,以流变体变形地压为主;④总结了地压活动基本规律,分析了在围岩纵深12米范围内,最终出现的二个压密区、一个松驰区、一个松动区,压密区实际上是承载环,在围岩稳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围岩稳定过程;⑤采用了信息化设计——现场监控设计法;⑥提出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支护原理和设计方法,即根据岩层不同属性,不同地压来源,从分析地压活动规律入手,运用信息化设计法,使支护特性和施工工艺过程不断适应围岩变形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抑制围岩变形、维护巷道稳定的目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22
轧钢机轴系的扭振是现代轧机运行及设计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扭振造成的扭矩放大系数有时高达4~6以上,以致造成传动件的破坏。对此进行了现场实测及计算分析。为在设计中予测及降低扭矩放大系数,本文采用电算方法求多质量系统在任意激振力矩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对三机架横列式型钢轧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曲线取得较大程度的一致。还用此方法对大型带钢热连轧机组中的一架粗轧机及两架精轧机进行了计算。提出将扭矩放大系数分解为四个基本因素,说明了每个因素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公式。采用多维优化设计方法,对降低轧钢机扭矩放大系数的可能途径作了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54
第九章电子商务系统安全子系统设计 9.1概述 9.2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要求 9.3SO的安全体系结构与电子 商务系统的安全体系 9.4电子商务安全子系统的设计 9.5电子商务系统安全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1.41KB 文档页数:12
偏平变断面零件采用轧制成型的方式,比其他方式,如切削加工、模锻、辊锻等具有生产效率高、设备简单,金属消耗少和成本低等优点。作者与有关单位协作成功地轧出了四种符合产品要求的变断面零件。在此基础上,对偏平变断面的孔型设计的要点、孔型组成、型腔尺寸计算、孔型配制等孔型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变断面零件生产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途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1MB 文档页数:38
11.1报表设计基础 11.2创建简单报表 11.3报表设计器 11.4报表打印输出 11.5报表设计示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3
本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 学生在学完生物工程专业的有关课程后,尤其是在学完《发酵工程及设备》这门课程后,综 合运用3年所学的全部知识,进行工厂的初步设计。通过专业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应具备的 基本设计技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9.31KB 文档页数:7
基于框支网格式轻质墙板结构抗震性能试验,量化分析结构受力性能,并提出抗震设计建议.洞口侧构造柱的设置弥补了开洞造成的强度衰减,有利于提升墙体的安全储备能力,但加重了墙体后期破坏程度,同时降低其修复能力.斜交肋格的构造形式改变传力途径,使得墙体强度退化趋于均匀,结构具有更好的变形恢复能力,且明显减小墙体的破坏程度,但是整体安全储备能力改善不大.在工程设计方面,建议转换层初始刚度比取值范围大致在1.3~1.6,由于受力过程中结构转换层刚度比衰减较明显,在设计时初始刚度比可适当高些.结构在各个受力阶段的层间位移和层间转角值均在安全界限值以内,进一步说明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耗能减震性能良好
首页上页1041051061071081091101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0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