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3374/j.issn1001053x.198M.01.017 北京钥铁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 金川二矿区不良岩层巷道地压活动 规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采矿教研宝金川科研组 金川井巷公司科研所 (执笔:方祖烈) 摘 要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不良岩层巷道维护问题。其要点是:①找 出了1978年以前金川在不良岩层中采用多种支护型式都难以维护的根本原因是: 把流变体围岩稳定问题视为单纯的传统支护结构问题,②确定了不良岩层的基本 属性为易发展为松散体的流变体,从理论上阚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必须分次支护的 理由,③查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地压类型,以流变体变形地压为主,④总结了地压 活动基本规律,分析了在围岩纵深12米范围内,最终出现的二个压密区、一个松 驰区、一个松动区,压密区实际上是承载环,在围岩稳定过程中起着关健作用, 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围岩稳定过程影⑤采用了信息化设计一现场 监控设计法,⑥提出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支护原理和设计方法,即根据岩层不同 属性,不同地压来源,从分析地压活动规律入手,运用信息化设计法,使支护特 性和施工工艺过程不断适应围岩变形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抑制围岩变形、维护巷 道稳定的目的。 前 言 金川二矿区约有25%的基建巷道处于不良岩层中,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破碎软 弱,地压大,巷道维护十分困难,导致了前面掘进、后面返修达14年之久,使二矿区长期 不能投产。因此,研究不良岩层中巷道地压活动规律,以便有科学根据地采取相应的控制 方法,使巷道少返修或不返修,已成为金川二矿区建设中急待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之一。 也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一“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课题之一。 为了进行上述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对不良岩层巷道各种断面形状和各种支护方式地压 是现特征作了全面调查,接着开展了大量现场量测,在1150、1250、1300中段安装了BM-1 型机械式多点位移计和断面收敛测点,对围岩不同深度的位移值和巷道表面收敛值进行长 期观测,四年来,共获得了三万多个观测数据,与此同时还结合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
北 京 钢 铁 学 院 学 报 年 策 期 金川二矿区不良岩层巷道地压活动 规律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采矿教研 室金 川科研 组 金 川井巷会 司科研 所 执 笔 方祖 狱 摘 要 本文 从理论 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 了不 良岩层巷道 维护间题 。 其要点是 ①找 出 了 年以前金川在不 良岩层 中采用多种支护型式都难以维护的根本原 因是 把流变体 围岩稳定问题视为单纯 的传统 支护结构问题 ②确定了不 良岩层 的基木 属性为易发展为松散体的流变体 , 从理论 上 阐明 了不 良岩层巷道必须分次支护的 理 由, ⑧查明了不 良岩层巷道地压类型 , 以流 变体变形地压为主 , ④总结了地压 活动基本规律 , 分析了在围岩纵深 米范 围内 , 最 终出现 的二个压密区 、 一个松 驰 区 、 一 个松动区 , 压密区实际上是承载环 , 在 围岩稳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 从理论上解释 了金川不 良岩层巷 道 围岩稳定过程, 采用了信息化设计二二‘ 现场 监控设计法, ⑥提出了金川不 良岩层巷 道 支护原理 和设计方法 , 即根据岩层不 同 属 性 , 不 同地压来源 , 从分析地压 活 动规律入 手 , 运 用信息化设计法 , 使支护特 性 和施工工艺过程 不 断适应 围岩变形的活 动状态 , 以达到抑制围岩变形 、 维护巷 道 稳定的 目的 。 卜 一 箭’翎嘴 吉尸 金川二 矿 区约有 的基建巷道处于不 良岩层 中 , 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 岩体破碎软 弱 , 地压大 , 巷道维护十分 困难 , 导致了前面掘进 、 后 面返修达 年之久 , 使二 矿 区 长期 不能投产 。 因此 , 研究不 良岩层 中巷道地 压 活动规律 , 以便有科学根据地采取相应 的控制 方法 , 使巷道少返修或不返修 , 已成为金川二 矿区建设 中急待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之 一 。 也是国家重点科研项 目一 “ 金 资源综合利 用 ” 的关键课题之一 。 为 了进行上述研究工作 , 首先我们对不 良岩层巷 道 各种断面形状和各种支护方式地压 显现 特征作了全面调查 , 接着开展 了大量现场量测 , 在 、 。 、 中段安 装了 一 型机械式多点位移什和 断面 收敛测 点 , 对 围岩不 同深度的位移值和巷道表面收敛值进行长 期观测 。 四 年来 , 共获得 了三万 多个观测 数据 , 与此 同时还 结合进行了室内试验 和理 论计算 DOI :10.13374/j .issn1001-053x.1984.01.017
分析,初步掌握了二矿区不良岩层巷道的地压活动规律,摸索出一·套新的支护方法,为较 好地控制二矿区巷道地压,保证二矿区顺利投产做出了贡献。 一、工程地质概况 金川矿区位于祁连山一一吕梁山一贺兰山形成的山字形构造的前弧西翼。大地构造 学划分在阿拉善边缘隆起带,即龙首山隆起带。控制矿区的F1大断裂和河西走廊F2大断 裂南北对应,造成龙首山上升,两侧下沉。北侧为潮水拗陷,南侧为河西走廊拗陷。矿床 赋存于F1的次级低序次断裂构造中。 二矿区是金川四个矿区中最大的一个矿区。岩层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圣单斜层状构 造。吕梁运动开始就形成了一套北西50°一60°的构造体系,以后虽然有新构造体系,但老 构造体系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梁运动奠定了矿区的构造骨骼,以后多次构造运动及频繁的 7,08 4.72 署 14.19 16.57 云母 10.11 25.99 图(1)1250中段绿泥石片岩X射线衍射图
分析 , 初步掌握 了二 矿 区不 良岩层巷道 的地压 活动规律 , 摸索出一 套新的支护方法 , 为较 好地控制二 矿 区巷道地压 , 保证二 矿区 顺利投产做出了贡献 。 工 程地质概况 金川矿 区位 于祁连 山- 吕梁 山一 贺兰 山形成 的山字形构造的前弧西翼 。 大地构造 学划分在阿拉善边缘隆起带 , 即龙首山隆起带 。 控制矿区 的 大断裂和河 西走 廊 大 断 裂南北对应 , 造成龙首山上升 , 两 侧下 沉 。 北侧为潮水拗 陷 , 南侧为河西 走廊拗 陷 。 矿床 赋存于 的次级低序次断裂构造 中 。 二 矿 区是金川 四个矿 区 中最大的一个矿 区 。 岩层走向北西 , 倾向南西 , 呈单斜层状构 造 。 吕梁运动开始就形成 了一套北西 。 一 。 的构造体系 , 以后 虽然有新构造体系 , 但老 构造体系一直 占主 导地 位 。 吕梁 运 动奠定了矿区 的构造骨骼 , 以后多次构造运 动及 频繁的 舟民﹄ 绿泥石 才 图 、段绿 泥 石片 岩 射线衍射 图
岩浆侵入,使古老的变质岩支离破碎。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也极为强烈,使工程地质条件 变得更加复杂。与矿区有密切关系的“F,”断层,走向为北西50°一70°,倾向南西,长 170公里,离超基性岩体为600一1100米。矿区另一主要断层“F16”位于“℉:”与矿体之 间,长3.8公里,由石墨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组成,在井巷施工中多次揭露,对井巷工 程形响很大。 按照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分类,不良岩层主要是指混合岩带和片岩、片麻 岩带散体结构的“F,”断层压碎岩组、“F1”断层带破碎岩组以及层状结构和层状碎裂 结构的多种岩浆频繁穿插的中薄层大理岩岩组,还有一些岩层的接触带,矿体与围岩接触 带以及部分贫矿等。 我们对不良岩层中具有代表性的绿泥石片岩和石墨片岩进行了分析。由X射线衍射谱 测定可知:1250中段底盘沿脉绿泥石片岩主要成分为绿泥石、蒙脱石、云母等,其中蒙脱 石含量大约为20%,其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 这种岩石对水敏感,据比表面积分类属亲水岩种,当风干后再遇水就迅速崩解,完全 失去承载能力。 该岩石膨胀性能强,根据膨胀性能测定,最大膨胀率为3.45%(在风干含水量为1.55% 条件下),其垂直面膨胀力为1.03公斤/厘米2。因此,防止风干脱水和防潮是防止这类围 岩强度软化的前提条件。 山x射线衍射谱测定:1150中段石墨片岩主要成分为绿泥石、皂石、石英、云母等。 其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2所示。按比表面积大小的岩种分类,石墨片岩属弱亲水性,有微膨 胀。 泵 3.34 绿记石 绿泥石 7.1 绿 石 母 石 18.3 10 14.2 4.26 4.76 图21150中段石墨片岩X射线衍射图谐 绿泥石片岩和石墨片岩岩性上的基本特征是:破碎软弱,容重小,层理、节理裂隙发 育,孔隙率大,总体强度低,稳定性差。围岩在无支护条件下相对稳定时间很短(一般只 有儿小时),而且稳定面积很小。 二、地压显现的特征 一矿区个水平巷道由于地应力不同,周岩力学性质和岩体结构上差异,其支护受力督 3
, , 岩浆侵入 , 使古老的变质岩支离破碎 。 第四 纪 以来构造 运动也极为强 烈 , 使工程地质条件 变褂更加复杂 。 与 矿 区有密切关系的 “ ” 断层 , 走 向为北西 。 一 。 , 倾 向 南 西 , 长 公里 , 离超基性岩体为 一 米 。 矿 区另一 主要 断层 “ 。 ” 位于 “ ” 与矿体之 间 , 长 公里 , 由石 墨片岩 、 云母石英片岩等组成 , 在井巷施工 中多次揭 露 , 对 井巷 工 程影响很大 。 按照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分 类 , 不 良岩层主要是指混合岩带和片岩 、 片麻 岩带散体结构的 “ ” 断层压碎岩组 、 “ ,。 ” 断层带破碎岩组 以及层状结构和层状碎裂 结构的多种岩浆频繁穿插的中薄层大理岩岩组 , 还有一 些岩层的接触带 , 矿体与围岩接触 带以及部分贫矿等 。 我们对不 良岩层 中具有代表性的绿泥石片岩和石墨片岩进行了分析 。 由 射线衍 射谱 测定可知 中段底盘沿脉绿泥石片岩主要成分为绿泥石 、 蒙脱石 、 云母等 , 其中蒙脱 石 含量大约为 , 其 射线衍射图谱如图 所示 。 这种岩石对水敏感 , 据 比表面积分类属亲水岩种 , 当风千后再遇水就迅速崩解 , 完全 失去承载能力 。 该岩石膨胀性能强 ,根据膨胀性能测 定 ,最大膨胀率为 。 在风干 含水量 为 条件下 , 其垂 直面膨胀力为 公 斤 厘 米 “ 。 因此 , 防止风千脱水和防潮是防止 这类围 岩强度 软化的前提条件 。 由 射线衍射谱测定 中段石 墨 片岩主要成分为绿泥石 、 皂石 、 石英 、 云 母 等 。 其 射线衍射图谱如图 所示 。 按 比 表面 积大小的岩种分类 , 石 墨片岩属弱亲水性 , 有微膨 胀 。 石 英 从 图 。 中段石墨片岩 射线衍射图谱 绿泥石片岩和石 墨片岩岩性上的基本特征是 破碎软弱 , 容重小 , 层理 、 节理 裂隙发 育 , 孔隙率大 , 总体强度低 , 稳定性差 。 围岩在无 支护条件下相对稳定时间很短 一般只 有几小时 , 而且 稳定而积很小 。 二 、 地压 显现的特征 二 矿 夙 各水平巷 道 由于 地应 力不 同 , 围岩力学性质 和岩体结构上 差异 , 其支护受力情
况是复杂的。经调查统计,各种断面形状和各种不同的支护方式,其地压显现特征是: 1,以侧压为主时,其破坏形态是: 直墙拱形预制块和整体浇注混凝土支架为直墙内鼓,普遍产生纵向张裂缝,拱顶成尖 顶形,支架脱皮剥落,有钢筋时,钢筋裸露压弯。巷道断面呈桃形。 U型钢金属支架:在周围压力呈均匀分布时,一般呈均匀压缩,当侧偏压较大时,则 一侧变形大,有时也出现U型钢压弯或立柱内移等。 梯形木橱子支架:侧压大时,大多数棚腿在底板上0.5一1.2米处被折断。如果棚子 密,木所较好,则产生棚腿内移,呈倒梯形。 2,在局部地区以顶压为主或侧压顶压大小相近时,则剪切楔形体形成和发展大多在拱 腰处,因此一般拱腰破坏严重。在用木糊支架时多数为顶梁压断,用U型钢支架时,则出 现立柱下陷,整体支架下移等。 3.如果巷道不封底,底鼓是普遍现象。 4.局部地区由于支护和施工方案不当,顶板冒落、塌方严重。如1150中段联络道和 1250中段底盘运输道,在施工时,因冒顶塌方,整个巷道堵死。 据统计,冒顶塌方高度有2一3米至10几米不等。从地质构造条件看,发生在断层破碎 带、接触破碎带的塌方占85%,节理、片理密集带塌方占10%,其余为强烈蚀变带等。塌 方规模主要受岩体结构控制。 造成围岩和支护变形、破坏的自然因素是:工程地质条件差,这是构成矿区地压活动 频繁刷烈的前提,表现在岩性差,明显地“软、滑、碎”。另外矿区还处于活动性构造体 系内,结构面发育,已编号的断层就有150多条,北西向的构造体系控制着矿区工程地质 条件。巷道埋深较大,二矿区巷道一般都在地表400米以下,因此地应力相应加大(据地质 部地质力学所等单位的地应力量测,深度每增加100米,平均水平主应力大约增加45公斤/厘 米2)。还有不良岩层的流变特性和某些岩石的膨胀特性等,其情况错综复杂,而且每条 巷道具体条件不同,变形、破坏差异也很大。 其生产技术因素是:巷道布局和位置选择,断面形状,掘进方式方法,支护参数及力 学特性,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控制,支护质量等。 自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去认识它,并在一定程度上去改造它,以便发挥其 有利的一面,消除其有害的一面,为生产实践服务。 生产技术因素是人为的、可变的因素。 如何使生产技术因素能适应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条件,寻求地压与其形响因素之间的 定性、定量关系,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来控制地压,这就是本课题需 要解答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地压活动的基本规律 地压显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和登握这种规律性,就能 有放地控制它。 分析地压活动规律的前提条件是对岩层属性的认识。金川不良岩层到底是怎样一种属 性的介质,经过三年多试验研究,我们认为基本属于易发展为松散体的流变体,主要根据是;
况是复杂的 。 经调查统计 · , 各种断面形状和各种不 同的支护方式 , 其地压显 现 特 征 是 以侧压为主 时 , 其破坏形态是 直墙拱形预制块和整体浇注棍 凝土支架为直墙 内鼓 , 普遍产生纵 向张裂缝 , 拱顶成尖 顶形 , 支架脱皮剥落 , 有钢筋时 , 钢筋裸露压 弯 。 巷道断面呈桃形 。 型钢全 属 支架 在周 围压 力呈 均匀分 布时 , 一 般呈 均匀压缩 , 当侧偏压较大时 , 则 一侧变形大 , 有时也 出现 型钢压 弯或立 柱内移等 。 梯形木棚子支架 侧压 大时 , 大多数棚腿在底板上 一 米处被 折 断 。 如 果 棚子 密 , 木质较好 , 则产生棚腿 内移 , 呈 倒梯形 。 在局 部地 区 以顶压 为主 或侧压顶 压 大小相近 时 , 则 剪切楔形体形成和发展 大多在拱 腰处 , 因此一般拱腰破坏严 重 。 在用木棚支架时多数为顶梁压 断 , 用 型钢支架时 , 则 出 现立 柱下 陷 , 整 体支架下移 等 。 如果巷道不封底 , 底鼓是 普遍现象 。 局 部地 区 由于支护和施工方案不当 , 顶板冒落 、 塌方严重 。 如 。 中 段 联 络 道和 中段底盘运输道 , 在施工 时 , 因 冒顶塌方 , 整 个巷道堵死 。 据统计 , 冒顶塌方高度有 一 米至 几米不 等 。 从地质构造条件看 , 发生在断层破碎 带 、 接触破碎带的塌方 占 , 节理 、 片理密集带塌方 占 , 其余为强 烈蚀变带等 。 塌 方规模主要受岩体结 构控制 。 造成围岩和支护变形 、 破坏的 自然 因素是 工程地质 条件差 , 这 是构成矿 区地压 活 动 频繁剧烈 的前提 , 表现在岩性差 , 明显 地 “ 软 、 滑 、 碎” 。 另外矿 区还处 于 活动性构造体 系 内 , 结构面发育 , 已编号 的断层就有 多条 , 北西 向的构造体系控制着矿 区工 程 地质 条件 。 巷道埋深较大 , 二 矿 区巷道一般都在地表 米 以下 , 因此 地应 力相应加大 据地质 部地质力学所等单位的地应 力量测 ,深度每增加 米 , 平均水平主应 力大约增加 公斤 厘 米 。 还有不 良岩层 的流变特性和某些岩石 的膨胀特性 等 , 其情况错综复杂 , 而且 每 条 巷道 具体条件不 同 , 变形 、 破坏差异 也很大 。 其生 产技术月素是 巷道布局 和位置选择 , 断面形状 , 掘进方式方法 , 支护参数及 力 学特性 , 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合理 控制 , 支护质量 等 。 自然 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 我们可 以去 认识它 , 并在一定程度上去改造 它 , 以便发挥其 有利 的一 面 , 消除其有害的一 面 , 为生产 实践服 务 。 生产技术 因素是人 为的 、 可变的因素 。 如 何使生产技术因素能适应 各种错综复杂的 自然 条件 , 寻求地压 与其影 响因素之 间的 定性 、 定量关系 , 在这个基 础上选择 最有效 、 最经济的方法来控制地压 , 这 就是本课题需 要解答的一 个重要内容 。 尸 三 、 地压活 动的基本规律 月 地 压显现 , 不是一 种偶 然现 象 , 它具有一 定 的规律性 , 认识 和掌握这 种规律性 , 就能 有 效地 控制它 。 分 祈地 压 活 动规律的前提条件是 对岩层 属 性 的认识 。 金川不 良岩层到底是 怎样一 种属 性 的介质 , 经 过 三年多试验 研 究 , 我 们 认为基本 属 于易发 展 为 松散体 的流 变体 , 主要根据是
①不良岩层1150喷锚试验段实测得到的围岩最大位移值为142mm,但按弹塑性体有 限单元法计算结果,其围岩最大位移值仅为它的1/10,这说明不良岩层粘性位移值是很大 的,显示了它具有明显的流变体性质。 ②从围岩深部岩体位移长期观测结果看,围岩各部分径向应变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而且松驰区、压密区相互交替出现。这也是一种明显的流变性质,这种现象按弹塑性体是 美 无法解释的。有限元电算表明:在弹塑性体中,由于开挖影响,围岩各点位移都是向巷道 空间方向移动,而且从深部到巷道壁位移值是由小到大地逐新变化。 ③根据巷道断面收敛和围岩位移的长期观测,围岩位移的时间效应特别明显。 因此初步判断:不良岩层基本属于流变体。它和以含粘土矿物为主的某些流变岩体不 同之处在于:当没有支护或支护不当,其围岩位移任其发展超过其允许最大位移值时,极易 转变为松散体。因此恰当地控制围岩位移是不良岩层巷道维护技术的一个关键。 经过近四年来的综合分析研究,在这种岩层中地压活动基本规律是: 1.地压类型基本以变形地压为主,局部地区存在松散地压,在绿泥石片岩富集地区存 在一定的膨胀地压。 变形地压主要是由围岩变形而对支护产生挤压作用引起的。而围岩变形是一个复杂过 程,它总是包含有各种可能的成份,据试验研究金川不良岩层围岩变形以流变变形为主。 在局部地区,主要是维护不当,在位移任意发展时由变形地压逐步转变为松散地压。 还在以绿泥石片岩为代表的膨胀性岩石,在风干遇水后产生膨胀地压。这种地压随含 水量增长压力也随时间逐步增长,因此也可归结为变形地压一部分。不区分地压类型,任 何维护措施都有一定的言目性。 2.地压随时间而变化的总趋势:前期随时间增长而迅速增大,以后增长速度逐渐下 降,维护恰当,到一定阶段趋向稳定。表现为稳定性的变形地压。 围岩变形是地压活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一般都是用围岩变形或位移来描述地压活动 情况。我们量测位移在现场用多点位移计和断面收敛测点,实测得到的位移.一时间曲线 和断面收敛一时间曲线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m/m eco 2号孔 100 一一分孔 100 150 200 250 (天) 图31150喷销试验段多点位移计第一观测断面表面位移一时间曲线 5
加气 ①不 良岩层 喷锚试验段实测得到的围岩最大位移值为 , 但按弹 塑 性 体有 限单元法 计算结果 , 其围岩最大位移值仅为它的 。 , 这说明不 良岩层枯性位移值是很大 的 , 显 示 了它具有 明显 的流变体性质 。 ② 从 围岩深 部岩体位移长期观测结果看 , 围岩各部分径 向应变值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 而且 松 驰 区 、 压密 区相互交替出现 。 这也是一 种明显 的流变性质 , 这种现象按弹塑性体是 无法解释的 。 有限元 电算表明 在弹塑性体中 , 由于开挖影响 , 围岩各点位移都是向巷道 空间方向移动 , 而且 从深 部到巷道壁位移值是 由小到大地逐渐变化 。 ③根据巷道 断面 收敛和围岩位移的长期观测 , 围岩位移的时间效应特别明显 。 因此 初步判断 不 良岩层基本属 于流变体 。 它和以含粘土矿物为主的某些流变岩体不 同之处在于 当没有支护或支护不 当 , 其围岩位移任其发展超过其允许最大位移值时 ,极易 转变为松散休 。 因此恰当地控制围岩位移是不 良岩层巷道维护技术的一个关键 。 经过近 四年来的综合分析研究 , 在这种岩层 中地压活动基本规律是 地压类型基本 以变形地压为主 , 局部地区存在松散地压 , 在绿泥石 片岩富集地 区存 在一 定的膨胀地 压 。 变形地 压主要是 由围岩变形而对支护产生 挤压作用引起的 。 而围岩变形是一个复杂过 程 , 它 总是 包含有各种可能的成份 , 据试验研究金川不 良岩层 围岩变形以流变变形为主 。 在局 部地 区 , 主 要是维护不 当 , 在位移任 意 发展 时由变形地压逐步转变为松散地压 。 还在 以绿泥石片岩为代 表的膨胀性岩石 , 在风干遇水后产生膨胀地压 。 这种地压随含 水量 增长压力也随时间逐步增长 , 因此也可归结为变形地压一 部分 。 不区分地压类型 , 任 何 维护措施 都有一定的盲 目性 。 地压 随时间而变化的总趋势 前期随时间增长而迅速增大 , 以后增长 速 度 逐 渐下 降 , 维护恰 当 , 到一 定阶段趋 向稳定 。 表现为稳定性的变形地压 。 围岩变形是地压 活 动最直接的体现 , 因此一般都是用围岩变形或位移来描述地压活动 情况 。 我 们量 测位移在现场用多点位移计和断面收敛测点 , 实测得到的位移一 时间曲线 和 断面 收敛- 时间曲线如图 、 图 、 图 、 图 所示 。 广 ,户口, ‘ 一 ‘ 云 - 班一 跳一卜 峨 一 号孔 肠 。 一 。 一 一 。 一 一 。 一 - 号孔 匕二士土几士 。 一劝 - 。 一 己一 - ,一‘ 弓孔 - - - - · 一 号孔 夭 图 。 ”贵锚试验段多点位移计第一观测断面表面位移一时间曲线
f mm) 50 —3号孔 。一。1号孔 一2号孔 30 一4号孔 10 50 100 150 200 250 (天) 图41150喷锚试验段多点位移计第二观测断面表面位移一时间曲线 (m/m) 100 亚一r 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天) 图51150喷带试验段A,断面收敛一时间曲线 (m/m) A 递作二次支护 200 S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次) 图61150骑铺试验设A,断面收敛一时间曲线 d
幽 一 户 岛 一 乙 口 已 一 吞 州口 城 一 宅孔 号孔 号孔 一 - , 一 · 一 · 一 · - ’ 号孔 天 货锚试验段 多点 位移计第二观 测断面表而 位移 一时间曲线 - 且 曰 卜一 卜一 丁牙一一 斌一 狱 二一口 一解 一 , 一 娜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正一 取 “ 加图功 廿 心 户 曰山 曰 阅 口 夭、 图 。 喷锚试验段 ‘ 断而收敛一时 间曲线 垃 渔作二次支护 共一 肠一 卜一 民 一 跳 一 卜 一 认 、 健 一 ,- 嘴 一 一 勺 一一 。 - 。 - 。 - 。 -一 卜 一 浏 天 图 ” 喷锚试验段 断而收敛一时间曲线
从图上可知:一般位移增长和急剧增长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40一100天,该阶段变形 扯约占趋向稳定时总变形量的70一80%。缓慢增长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20一40天,以后是 开始趋向稳定阶段。呈稳定性变形地压性质。各月速率平均递减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1150中段第一观测断面表國位移各月平均速率 各 月 平 均 位移 速 事 (亳米/天) 测孔号 第一个月 第二个月 第三个月 第四个月 第五个月 1 0.7 0.55 0.2 0.03 2 2,1 1.42 0,77 0.4 0.07 0,8 0:33 0.27 0.038 0.33 0.23 0.26 0.1 0.03 图7是M-150电子计算机做的1150喷锚 U(米) 试验段第一观测断面2号孔表面位移一时间 曲线。ABC段基本上为匀速段,CD段突然 变为增速段,到D点位移已超过允许的最大 位移值,2号孔附近围岩已趋于破坏状态。 于是马上采取了补强措施,重绑钢筋,重喷 砼,因此DE段位移速率下降,表现为减速 段,围岩向稳定方向转化。EF段为零速段, 围岩趋于稳定。 如果量测手段可靠,用位移速率来判断 围岩稳定状况是最简便的。 下面我们用回归方法求出实测曲线的解 析表达式,再根据解析式推算其变化趋向和 长期效应。具体方法是: (1)根据位移一时间特性曲线求出解 析式。由实测曲线可知,不良岩层围岩位移 c001210T(天) 随时间变化情况不是直线相关,而是存在着 图?电子计算机做出的位移一时间曲线 较为复杂的某种曲线相关关系,根据M-150 电子计算机非线性回归程序拟合计算的结果,在一般的不良岩层采以下回归方程: u=a0(1-e4t)…① V=aoaie-t …② 式中:“三位移量 t三时间 V”位移速率 a。、a1为常数 在稳定性更差的不良岩公,则可采用下列回归方程: 7
愁 从图上可知 一般位 移增长和急剧增长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 一 天 , 该阶 段 变形 址约占趋向稳定时总变形量的 一 。 缓慢增长阶段持续时间大约为 一 天 , 以后是 开始趋 向稳定 阶段 。 呈稳定性变形地压 性质 。 各月速率平均递减情况如表 所 示 。 衰 中段第一观洲断面衰面位移各月平均速率 各 月 平 均 测 孔 号 一 - 一 一 「 一 一 一 位 移 速 率 毫米 天 第一个月 第二 个月 第三个月 第 耐月一厂雨五个“ 。 甘 ,一性 。 。 。 。 。 乞米 、 图 工 天 电子计算机做出的位移一时间曲线 电子计算机非线性回归程序拟合计算的结果 , 图 是 一 电子计算机做的 喷描 试验段第一观测断面 号孔表面位移一时间 曲线 。 段基本上为匀速段 , 段突然 变为增速段 , 到 点位移已超过 允许的最大 位移值 , 号孔附近围岩已趋于破 坏 状态 。 于是马上采取了补强措施 , 重绑俐筋 , 重喷 硷 , 因此 段位移速率下降 , 表现为减速 段 ,围岩向稳定方向转化 。 段为零速段 , 围岩趋于稳定 。 如果量测手段可靠 , 用位移速率来判断 围岩稳定状况是最简便的 。 下面我们用回归方法求出实测曲线的解 析表达式 , 再根据解析式推算其变化趋向和 长期效应 。 具体方法是 根据位移一时间特性 曲 线求出解 析式 。 由实测曲线可知 , 不 良岩层围岩位移 随时间变化情况不是直线相关 , 而是存在着 较为复杂的某种曲线相关关系 , 根据 一 在一般的不 良岩层采以下 回归方程 。 一 。 一 ’ … … ① 二 。 一 ‘ , ’ ” 一② 式 中 三三三位移量 任三三时间 三三 位移速率 。 、 为常数 在称定性更 差 的不 良岩层 , 则可采用下 列 回归方程
00 的 品 62 入N.0KN.0 80:001-1100.0- 43 10.0 的 是 251 20.0 曾 S'IPI 6'6ET 800-111.42.0 的 话 . 曾 路 321 821 105 6"68T S'9EI 6'LZE 曾 路 00.0 30I 800 品 230 20000 90-020-0-00-00t.0.Ht:081.0. 201 品 2:627 号 8 3 011 83】 20 1:V2 0 品 三 2-Tt1 品 520 20L 。… 品 8·9 2.0 罩 2-80口 81.0 中 10.0 -8 21.1 680 号 2703 69-t 3 的· 7-30 627200-0-11114860600-0-:-18777927.15516292330:01514222800.11 2.54 15.0 2P0 0. 28.0 05.0 5:32 521 2.12 8.0 42100-0-1-01800100-1111-100005:0550610550001-18-6hrr80.0 品 055.0 .0.0 32.0 9 的 8.0 N .1 6.i 2-0 0.1 5.2 只回D 魔长- M国A 买回? 国名 中回) 闲 8
。 · 。 · 一,· 。 一入 · 。 一“。 哪工呻 。 亡, 内州帅 呼境 二 一 …一 一 公、 卜 孟 蕊 二 的。 娇 的 卜 工门 卜闪 呼工 场 ,工 之 场的 份 卜 入 、 。 一 曰卜益一 叫璐 卜肠 仍 咬 。 呼闪工 叹 口 虽 入的 氏叫工一 卜润。 一哪甲。 。 肠仍一。 的目工。 场 哪一哪仍工 刻川别到一一 之 工 卜一 兰 一仍。 呼。 卜一璐执卜 境 吕 的叻 一呼卜呻苗。 ,一 一呼,鼠 。含叫一 尸 工 的 。 哪 入卜 哪呻 入的 众 写 ︻一︸工们州怕扣 一︸仍︸璐 付叫仍一 匕 卜 仍,呼 。 叫工 器 岔 盆 雪 。 砚 仍哪 习 以, 畔 。 ︷的︸呻仍。 一卜。 仍 一 。 ︷奋卜目工一。 仍。 叫一 一卜哪仍工一 冶 冶 。 一 的 一 卜 。 扣 蕊 山哪卜甘工仍的入哪““。,,‘ 山 ,’ 哪 。 卜 习 , 闷 口 ,矛 一一二境月卜﹃ 。 工叫 ︷的卜闪︸ 一口。。 工 甲目 雳 卜的 卜山扣闪列污价“,‘‘ 们 们 仍 。 毯 男 卜的。 卜 工 。 卜 呻 卜 卜一份。 山 仍。 的冲。 探 男 , 气 吐、 甲 叫 口,护叫 哪。 卜 。 卜 工 器 之 岔留霖一 勺哪·。 工 卜工的仍目” 卜 境 。 入 胃 窝 篇 蕊 闪 ‘ 弓 叫 尸 刁 卜 决 。 的 兽 男 况 。 悦卜。 扣哪火。 山‘ 卜工晚。”,‘ 白卜二。 山‘ 哪‘诵。“ ,。 的卜 叫仍。 。 , 胃 仍 别一一 ‘ ‘ 刻。 …一刻韶 定 ‘ 工目仍卜。。 山。‘。 ”, 山仍璐,‘ 卜境,山峭仍工封,。。‘ 山山人的工“。, 卜闪 。 工 冷 哭 。 。 。 哪 工 、一测、 ”。 扣的。· 的 哥周 ﹄ 。 里回功 曾。 一工二。 一孚︸ ,·。 评姆目︷ 到引创引一一 一川引州一钊训︷ 一州引口 ︸创刘耐 一一 一 锌州卜 划山 亘白一言呼 林胃 级回口 哥瑕 一 宜卜蓄 袜属口 白田七一 斌︸彩 ﹃回门 里言 林属口 缠几 卜 组山 娜刊 , 少 浮 少 稼 仍 少 浮 少 浮 加 吞
u=Pi+pat+pst2 1+p:t+pat2 v=P3-p1P,-(P5-p1P4)t+(p2P5-P3P4)t (1+p2t+P4t2)2 P1、P2、P3、P4、P与为常数 以1150喷锚试验段为例,经M-150电子计算机运算,多点位移计第一观测断面的1、2、 3、4号孔的P1、P2、P3、P4、P5的值如表2所示,实测曲线和回归曲线拟合情况如图8所 示。 心U(*) (2)稳定性判断, 三2可 一界划莞汽 135 一一一四山图我 当巷道围岩位移在允许范围以内时,即 u<C“允) 129 则可判为稳定的,否则不稳定。〔“允〕可由实 105 测求出。 当位移速率V单调下降,最后趋近于季时, 则可判为稳定的。 一号孔 由实测可知:〔“允)为100一110毫米,从 表上可看出,除2号孔外,其它各孔“都没有超 过〔“允)。2号孔u已超过〔“允),2号孔附近 破坏严重,后采取补强措施,位移速率很快下 4梦几 降,因此整个巷道趋于稳定状态。 3.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径向应变在时间和空 间上分布规伟是:松驰区和压密区随时间交错产 T() 生,并向深部逐渐衰减,宜至消失。 150行00市9910的120130 由于巷道开挖,破坏了原岩应力平衡状态, 图8实测曲线和回归曲线携合情况 围岩产生了应力重新分布。随着时间发展,应力 又处于不断调整状态中。围岩力学形态变化是不断适应应力重分布的结果。它的基本过程 是:巷道开挖一应力变化一围岩变形二一应力重分布二÷继续变形,这样相互适应、 互相影响、循环往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根据多点位移计的长期观测,可以形象的看出围岩力学形态变化的这个过程。以1150 喷锚试验段第一观测断面1号孔为例,其围岩在纵深12米范围内径向应变在时间和空间上 变化情况如图9所示。 从图上可看出围岩稳定过程, (1)巷道掘进后,周边围岩向临空面发生位移,在周边附近发生较大的松弛变形。 周边应变值最大,随着深度增加,应变值逐渐衰减。很明显,在0一2.5米范围内,松弛变 形十分显著,C、中值已经大幅度下降,围岩原先完整性已经受到破坏,这个范围即我们 常说的松动圈。如不及时支护则围岩很快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如果及时支护,不仅防止局 部岩块失稳,而且能抑制围岩变形发展,防止松动圆的扩大,并可大大加固松动圈内岩 休,提高其自承能力。 (2)松动圈消失,围岩出现压密状态。在围岩纵深2.5一6米范围内出现压密区。这 9
一 一 、 一 , 一 ‘ “ 还,二鱼鱼世 、 示 。 、 、 、 ‘ 、 。 为常数 以 。喷锚试验段为例 , 经 一 电子计算机运算 , 多点位移计第一观测断面的 、 、 号孔的 、 、 、 、 的值如表 所示 , 实测曲线和回归曲线拟合情况如图 所 绳米 双 洲 曲线 一 一 四 妇 曲线 洲 尹一 ’ 弓孔 声‘ 产 二 ‘ 弓砚 尸洲柑一产一一 ‘ 号几 邓的朽 布一右 窃,表一节 写淤愉气亨污下扮 图 实测曲线和回归曲线拟合情况 稳定性判断 当巷道 围岩位移在允许范围以内时 , 即 〔 允 〕 则可判为稳定的 , 否则不稳定 。 〔 允 〕 可 由 实 测求 出 。 当位移速率 单调下降 , 最后趋近 于零时 , 则可判为稳定的 。 由实测可知 〔 允 〕 为 一 毫 米 , 从 表上可看出 , 除 号孔外 , 其它各孔 都没有超 过 〔 允 〕 。 号孔 已超过 〔 允 〕 , 号 孔附近 破坏严 重 , 后采取补 强 措施 , 位移速率 很 快下 降 , 因此整个巷道趋于稳定状态 。 巷 道开 挖引起的围岩径向应变在时间和 空 间上分布规律是 松驰区和压密 区随时间交错产 生 , 并向深部逐渐衰减 , 立 至消失 。 由于巷道开挖 , 破坏 了原岩应 力 平衡 状态 , 围岩产生 了应 力重新分布 。 随着时间发展 , 应 力 又处于不断调整 状态 中 。 围岩力学形态变化是不 断适应应力重分布的结果 。 ‘ 已的基本过程 是 巷道开挖- 应力变化- 围岩变形三分, 应力重分布会一继续变形 , 这 样相互适应 、 广 互相影响 、 循环往复 , 最后 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 根据多点位移计的长期观 测 , 可 以形象的看出围岩力学形态变化的这个过程 。 以 咬锚试验段第一 观测断面 一 号孔为例 , 其 围岩在纵深 米范围内径向应 变在时间 和 空间上 变化情况如图 所 示 。 从图上可看出围岩稳定过程 巷道掘进后 , 周边围岩向临空面 发生 位移 , 在周 边 附近 发生较大的松 弛变 形 。 周 边应 变值最大 , 随着深度增加 , 应 变值逐渐衰减 。 很明显 , 在。一 米范围内 , 松 弛变 形十分显 著 , 、 中值已经大幅度下降 , 围岩原先完整性 已经受到破坏 , 、 这个范围即我 们 常说 的松 动圈 。 如不及 时支护则 围岩很快向不 稳定方 向发展 。 如果及时支护 , 不 仅防止 局 部岩块失稳 , 而且 能抑制 围岩变形发展 , 防止 松动圈的扩大 , 并可大大加固松 动 圈 内 岩 体 , 提高 姜自承能力 。 松 动圈消失 , 围岩出现压密状态 。 在围岩纵深 一 米范围内出现压 密 区 。 这
bepth around the opening (m) 120 9.0 111305g 6.0 45 5 15 20 25 30 Strain 图9围岩径向应变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 个压密区出现是围岩开始向稳定方向转化的重要标志。 这个压缩状态围岩形成承载圈,一方面对6米以外围岩起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对松动 区起保护作用。 从现场量测数据来看,松动圈和压密区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流变岩体力学状态 随时间而带规律性变化的结果。在铁道系统普济隧道、灰峪隧道、腰蚬河隧道用形变一 电阻率法的现场量测中也出现了完全类似的现象。当然,围岩力学性质和支护力学性质不 同也会有很大差异。 (3)由于岩性和岩体结构千变万化,在围岩应力不断调整过程中,围岩纵深部位(即 6米到12米范围内),应变动态出现了复杂的情况。在6米至9米区段,围岩由初期的压缩 状态逐渐转变为后期的松驰状态。并且应变值稳定在0.008左右。在9米至12米区段,围岩 由初期松驰状态逐渐转化为后期的压缩状态。从总的趋势看:·仍然是压缩和松弛状态交错 产生,并随深度增加逐步衰减。实际上这是流变岩体一系列应力及应变互相适应、相互影 响的过程。 从这里可以看出:围岩在纵深12米范围内径向应变随时间而不断调整,在量测时间内 出现二个压密区(即2.5米至6米,9米至12米),一个松弛区(即6米至9米),一个松动 区(即0至2.5米)。压密区实际上是承载圈,支撑着绝大部分地应力,它在围岩稳定过程 中起着关键作用。 4,据变形量、变形速率、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做出了围岩变形活动状态图,从图上可 得出围岩松动圈尺寸为1.5~2.5米,围岩明显位移范围为8一9米,围岩允许最大位移值为 100一110毫米,两次支护合理间隔时间混合岩化片麻岩为50天,石墨片岩和黑云母片麻岩 为120天。 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松动圈和明显位移范围是衡量围岩稳定程度,评价支护效果的一 个重要指标。据多点位移计实测,巷道围岩位移活动状态如图10所示。 10
为。 名 八 入 今 ,尹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愁 卜之 、 、 。 。 暮 廷叹互丁州艺 “ 赶 图 围 岩径向应变随时间和 空间变化情况 尸州 个压 密区 出现是围岩开始 向稳定方 向转化 的重要标志 。 这个压缩状态 围岩形成承载圈 , 一方面 对 米 以外围岩起支撑作用 , 另一 方面 对 松动 区起保护作用 。 从现场量测数据来看 , 松 动圈和压密 区的出现不是偶然现 象 , 而是流变岩体力学状态 随时间而带规律性变化的结果 。 在铁道系统普济隧道 、 灰峪 隧道 、 腰规河 隧道用形变 电阻率法的现场量测 中也 出现 了完全类似的现象 。 当然 , 围岩力学性质 和支护力学性-质不 同也会有很大差异 。 由于岩性和岩体结构千变万化 , 在围岩应 力不 断调整过程 中 , 围岩纵深部位 即 米到 米范围内 , 应变动态 出现 了复杂 的情况 。 在 米至 米 区段 , 围岩 由初期的压缩 状态逐渐转变为后 期的松驰状态 。 并且应变值稳定在 左右 。 在 米至 米 区段 , 围岩 由初期松驰状态逐渐转化为后 期 的压 缩状态 。 从总的趋势看 一 仍然是压缩和松弛状态交错 产生 , 并随深度增加逐步衰减 。 实际上这是流变岩体一系列应力及应变互相活应 、 相互影 响的过程 。 从这里可 以看 出 围岩在纵深 米范围内径 向应变随时间而不断调整 , 在量测 时间内 出现二个压密区 即 米至 米 , 米至 米 , 一 个松弛 区 即 米至 米 , 一个松动 区 即 至 米 。 压密 区实际上是承载圈 , 支撑着绝大部分地应力 , 它在围岩稳定过程 中起着关键作用 。 据变形量 、 变形速率 、 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做出了围岩变形活动状态 图 , 从 图上可 得出围岩松 动圈尺寸为 米 , 一 围岩明显位移范围为 一 米 , 围岩允许最大位移值为 一 毫米 , 两 次支护合理 间隔时间混合岩化片麻 岩为 天 , 石 墨片岩和黑云母片麻岩 为 天 。 巷道开挖引起的围岩松动圈和 明显 位移范围是衡量围岩稳定程度 , 评价支护效果 的一 个重要指标 。 据多点位移计实测 , 巷道围岩位移活动状态如图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