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48)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2.5KB 文档页数:13
酶(enzyme)是生物催化剂,体内的代谢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所以它在物质代谢中 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讨论物质代谢之前必先对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章重点为 酶的化学结构和其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酶的作用机制和酶反应动力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85MB 文档页数:56
超声心动图包括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 动图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高效、 实时的成像技术,超声检查能够同步显示心脏某一 切面回声图像及其运动状态,具备良好的空间方位 ,直观性强。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定位取样显示的M型 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等是心脏 切面解剖结构的再现,是心脏整体与局部运动状态 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的再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MB 文档页数:109
第十章芳烃芳香性 (一)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二)苯的结构 (三)单环芳烃的来源 (四)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五)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六)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 (七)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控制 (八)稠环芳烃 (九)芳香性 (十)富勒烯 (十一)名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5.3KB 文档页数:14
第六章酶的非水相催化 一、人们以往普遍认为只有在水溶液中酶才具有催化活性。 二、酶在非水相介质中催化反应的研究在理论上进行了非水介质(包括有机溶剂介质超临界流体介质,气相介质,离子液介质等)中酶的结构与功能、非水介质中酶的作用机制,非水介质中酶催化作用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建立起非水酶学(non- aqueousenzymology)的理论体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8.5KB 文档页数:80
第一节 玻璃的通性 一、各向同性 二、 介稳性 三、 凝固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第二节 玻璃的形成 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归类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 形成玻璃的动力学手段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第三节 玻璃的结构学说 第四节 常见玻璃类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61MB 文档页数:33
地球内部结构划分的依据,地震波走时,波速的变化。国际合作计划,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年,60年代国际地壳上地幔计划,70年代地球动力学计划,80年代-今岩石圈大断面计划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1MB 文档页数:324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了桁架、刚架、拱和连续梁等结构形式的静力学和动力学。阐述了各种结构在静定和超静定状态下的内力、变形、影响线的分析方法和能量原理;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和结构理论的最新发展。本书通篇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工程应用的学术思想;在保持内容完整性和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特别关注工程实际问题的处理。对于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结构形式和载荷状况如何建模、如何选取适当的分析方法以及对计算结果的检验和判断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书的知识体系与结构力学教材基本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5.73KB 文档页数:8
根据磁控溅射实验条件,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 在Si(100)面上模拟沉积了三种ZrxCu100-x(x=50, 70和90)合金薄膜.通过计算径向分布函数(RDF)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沉积薄膜的形貌结构, 并探讨了玻璃形成能力和五重局部对称性之间的关系.最后研究了沉积薄膜的力学性能, 及薄膜厚度对拉伸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Zr-Cu合金玻璃形成能力与五重局部对称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沉积玻璃薄膜比晶体薄膜表现出更好的延展性, 其中Zr50Cu50沉积玻璃薄膜比近共晶成分玻璃薄膜(Zr70Cu30)具有更大的拉伸强度; 沉积薄膜存在一定的尺寸效应, 薄膜相对厚度越小, 其拉伸强度越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8MB 文档页数:12
讨论了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的阻抗控制问题。为此,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输出插、拔孔主动力与孔内所受摩擦阻力作用关系,以及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得到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情况下,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过程系统动力学方程。同时,根据相关操作控制系统设计需要,利用系统位置几何关系分析、建立了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相对基联坐标系的相对运动雅可比关系。之后,由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位姿与末端输出插、拔孔主动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并结合阻抗控制原理,建立了二阶线性阻抗模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过程同时存在运动学与动力学不确定性的情况,设计了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力/位姿跟踪指数型阻抗控制策略;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到的控制策略具有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系统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1.49KB 文档页数:6
为了精确表征轮胎与路面微观摩擦接触特性及分子作用力效应,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建立轮胎(聚异戊二烯)和集料(二氧化硅)三维单体模型和界面接触模型,在纳米尺度上研究轮胎和集料的微观构造和接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链状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为螺旋状结构,分子间隙较大,易产生较大变形,而二氧化硅则为典型脆性材料,表面较为平整;界面接触模型以二氧化硅为固定基底,聚异戊二烯单链在其上匀速滑动,二者间距离为0.5 nm.接触界面摩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速度增加而变小,其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同,证明模拟结果有效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4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