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7.77KB 文档页数:6
研究了大空间局部圆形出氧口弥散供氧流动特性及其富氧效果.弥散供氧轴向最大速度和氧气轴向最大浓度均随轴向距离增加而衰减,且在轴向x=0-0.6m范围内具有很大速度梯度和浓度梯度.不同出流速度下弥散形成的富氧区域形状是相似的,较小管径下富氧区域下游的浓度轮廓更接近"半椭圆"形,弥散范围更大;拟合得到富氧区域外边界扩展半宽度随轴向距离变化的关系式及富氧面积随出流流量变化的关系式.相同流量的富氧采用双出氧口弥散形成的富氧面积比单出氧口弥散形成的富氧面积减少约10%;相同流量的富氧以6mm管径弥散形成的富氧面积比8mm管径的富氧面积增加约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8MB 文档页数:13
利用实验及CFD模拟软件分别研究非空调工况下以及空调工况的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的气流组织形式(同侧上送下回、异侧上送下回)等发生变化对密闭建筑缺氧房间的富氧特性及富氧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非空调工况下, 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 所形成的富氧区域差别较大, 宜采用管径为6 mm的相背45°的双送氧口进行送氧, 所形成的富氧面积为最大; 空调工况下, 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气流组织形式不同, 所形成的富氧区域形状大体相似, 均为\椭圆\形状, 宜采用送氧口管径为6 mm的单送氧口且异侧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 空调工况下, 送氧流量相同时, 送风风速为0.85 m·s-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比送风风速为1 m·s-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大约20%;当送风风速均为0.85 m·s-1, 送氧流量为1.5 m3·h-1所形成的富氧面积约为0.96 m2, 该富氧面积与单人次活动范围面积相当, 适宜作为空调工况下缺氧房间单人次的富氧基础供氧量. 模拟结果可为缺氧空调房间供氧装置的选择、布置、降低新风量、降低空调能耗等方面提供参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9.62KB 文档页数:9
搭建了一套密闭建筑空间室内供氧实验装置,分别研究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的不同对建筑空间室内的富氧特性及富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送氧口个数、管径、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时,氧气轴向最大浓度分布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距离送氧口轴向距离0~0.55 m的范围内,氧气轴向浓度迅速降低;单送氧口时,送氧口管径及送氧流量不同时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扁椭圆形状,且送氧管径相同时送氧流量越大,富氧范围也越大;双送氧口竖直向前和相对45°方式进行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接近\一头尖一头圆\的扇形,且竖直向前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比相对45°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要大;采用双送氧口相背45°方式进行送氧时,管径为6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片扇叶形状;管径为10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个半圆形状;总送氧流量为1 m3·h-1时,6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相背45°送氧范围最大,10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范围最小;相同的总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下,单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比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大20%左右;相同的送氧口个数、送氧口流量及送氧方式下,管径为6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比管径为10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大60%左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5MB 文档页数:122
13.1 光是电磁波 13.2 光源光的干涉 13.3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杨氏双缝实验 13.4 光程与光程差 13.5 薄膜干涉 13.6 迈克耳孙干涉仪 13.7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3.8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3.9衍射光栅及光栅光谱 13.10 线偏振光 自然光 13.11 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3.12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布儒斯特定律 13.13 双折射现象 13.14 椭圆偏振光 偏振光的干涉 13.15 旋光效应简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57MB 文档页数:118
球菌:指个体形状呈球形或椭圆形的一大类细菌。 病原性球菌:细菌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 化脓性球菌:引起机体化脓性炎症的球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第二节 链球菌属 (Streptococcus) 第三节 肠球菌属 肠球菌具有致病性,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第四节 奈瑟菌属 Neisseri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5MB 文档页数:9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计算在铝电解槽预焙阳极上开槽后的气泡−电解质流场,从阳极底掌下电解质中气泡分布的角度考察阳极不同开槽方式对气泡排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不开槽时底掌下电解质中的气泡可以分为2 层,靠上的一层为方形薄层,靠下的一层为聚集于中部的半方半椭圆的气泡层,整个气泡层厚度较大且气泡含量多;开槽位置及开槽数量均对在阳极长度方向开槽的排气效果有较大影响,合理开槽能明显加快气泡的排放,消除中心聚集的部分气泡层;在阳极宽度方向开槽也可以促进气泡排放,但其效果主要受开槽数量的影响;在阳极竖直方向开槽对减小气泡层厚度和气泡含量作用不太显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9.84KB 文档页数:5
复旦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八讲 “离心力”公式,地月验证,椭圆轨道问题,G,球壳定理(侯晓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35
复旦大学:《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教学资源(课堂讲义)椭圆型方程有限元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84.5KB 文档页数:36
一、使用线条命令绘制封闭图形 二、绘制矩形 三、绘制正多边形 四、绘制圆 五、绘制椭圆 六、绘制圆环 七、绘制特殊图形——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5KB 文档页数:52
图形的扫描转换(光栅化):确定一个像素集合,用于显示一个图形的过程。步骤如下: 1、确定有关像素 2、用图形的颜色或其它属性,对像素进行写操作。 对一维图形,不考虑线宽,则用一个像素宽的直线来显示图形。二维图形的光栅化,即区域的填充:确定像素集,填色或图案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